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带着机器狗去唐朝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南山堂

    可以自古以来,这个目标都难以达成。

    “陛下,户部已经亲自测试对比了,我和玄龄亲自在现场确认过,这个新式的曲辕犁耕地速度是现在的三倍以上,并且只需要一头牛就可以轻松拉动,如果没有牛的话,用人拉也勉强可用。还有就是用这个犁耕地,耕的更深。”萧瑀虽然年纪已经比较大,但是口齿清晰,说起话来头头是道。

    “陛下,臣可以保证萧仆射说的属实。”房玄龄看到李世民有点不可置信的看着萧瑀,赶紧在一边补充了一句。

    虽然哪朝哪代都有欺上瞒下,胡搞乱来的事情发生,但是萧瑀和房玄龄一起,显然是不会乱来的。

    李世民激动的站起声来:“王德,马上安排一下,朕现在就要亲自去皇庄观摩新式犁的使用情况。”

    李世民很清楚这个犁的影响有多大,正因为清楚,所以很想亲自观看,甚至亲自使用一下,这样才敢下决心让各地全力推广。

    &




第78章 圣旨
    长安城中,张华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西市了。

    作为全国工商业贸易中心,也是中外各国进行经济交流活动的重要场所。西市这里商贾云集,邸店林立,物品琳琅满目,贸易极为繁荣。

    中亚、南亚、东南亚及高丽、百济、新罗、日本等各国各地区的商人,其中尤以中亚与波斯(今伊朗)、大食(今阿拉伯)的“胡商”最多。

    张华也最喜欢去这些胡商的铺子,看看有什么新的玩意,有什么没有见过的种子。

    当张华再次在西市扫荡了一圈各色种子之后,正准备找个地方吃点东西。

    “少爷,少爷,总算找到你了。”潘忠气喘吁吁的跑过来,脸上的汗水像是下雨一样不断的往下滴,脖子周边的衣服全部都湿透了。

    “发生什么事啦”张华有点困惑的看着潘忠。

    这段时间张家也没有在铺子里推出新的玩意,香皂和香水的生意受到油脂和鲜花的限制,也没有扩大规模,只是维持着每月一千多贯的营业额。当然,说是利润额,也没有太大的问题。

    “少爷,快,快,快跟我回去。”潘忠半弯着要,两手撑在膝盖上狠狠地呼了几口气之后,终于有力气继续说一下。

    “我说潘忠,到底什么情况你倒是说啊。”梅子站在一边,有点看不下去了。

    “少爷,快回家接……接圣旨!”

    ……

    “门下:昔宗周煌煌、威名远扬;功臣昭昭,分封四方。长安县互助村贤才,姓张名华,为国献计……封开国县男,食邑两百户,赏永业田五百亩……”。

    张华在潘忠不断的催促下,回到家之后又手忙脚乱的再次沐浴更衣。

    好在有房全帮忙,要不然迎接圣旨那一套流程,张华还真玩不转,即使如此,也让来颁布圣旨的高太监看的一阵翻白眼。

    不过看在衣袖里银票的份上,高太监也就懒得在复旨的时候说什么闲话了。

    张华稀里糊涂的接过了圣旨,一直到高太监走了也还有点没有反应过来。

    这圣旨张华听的有点稀里糊涂的,不过自己被封爵了,还得了赏赐是知道的。

    “多啦,这圣旨怎么怪怪的呢。”

    “怎么就乖乖的啦,很正常啊。”

    “电视剧里宣读圣旨的时候不是都说,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然后再噼里啪啦的一顿夸奖的吗”

    “拉倒吧,你这是被那帮无良的编剧给忽悠了。在古代,每个朝代的圣旨写法都是不同的,也就是到了明代,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圣旨开头才真正的第一次出现。

    放牛娃出身的朱元璋,总是担心自己不够根正苗红,为了阐明自己做皇帝的合法性,先后自封奉天法祖、奉天承运皇帝,圣旨的开头也就自然而然地变成了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这样啊,我还以为接了个假的圣旨呢。”张华摸了摸自己的后脑勺,有点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恭喜少爷,不,开国县男,这可是从五品上的爵位。”房全一脸笑意的看着自家少爷。

    房玄龄把这处院子送给了张华,并让房全跟着张华,可以说张华过得好,房全才有好日子过。

    “多啦,从五品上大概是什么级别”张华不好意思问别人这么低级的问题,只好继续麻烦多啦了。

    “尚书左右司诸司郎中、秘书丞、著作郎、太子洗马、殿中丞、亲王府副典军、下都督府/上州长史、下州别驾



第79章 互助村攻略
    互助村是属于长安县的偏远乡村,所在的乡叫做中保乡。

    一大早,县丞石良文亲自带着几个小吏出发去互助村,快正午时分到了中保乡,在乡长(贞观十五年之后就没有乡长这个职位了,里长直接对接县令)练志坚的带领下,再次来到互助村,然后会同史里正一起来到了张家。

    “少爷,史里正带着县里面的官人来丈量土地了。”张华昨天回到互助村之后,就恢复了往日的悠闲生活,吃完午饭之后就在杏树下面乘凉歇息。

    自从张家还请了欠债之后,家中无论老少,全部都开始了一日三餐的日子,这也让大家的脸色从蜡黄开始向红润转变。

    “珍妮,你去准备些点心和茶水,梅子你和我出去看看。”

    当初在西市买的三个西域女奴,张华觉得他们的名字实在太拗口了,便分别给她们起过了一个名字。年纪大一些的米诺娃被称呼为凯丽,两个少女分别被叫做珍妮和露西。这次从长安回来,张华把凯丽和露西留在长安,让珍妮和小兰跟着自己一起回到了互助村。

    当然,一同回来的还有从人市新买的几名铁匠、瓷匠和木匠。这些人据说都是这段时间被李世民清洗的家族中养的匠户,手艺很是不凡,花了张华不少钱。

    “这位郎君想必就是张县男吧在下长安县县丞石良文,恭喜张县男。曲辕犁有鬼斧神工之妙,然而又结构简单,易于建造,在下实在是佩服的紧。”

    张华刚出大门就看到史里正领着一个三十来岁的男子以及几个仆从站在门口,而首先开口说话的就是中间三十来岁的男子。

    长安县是属于京县,县令高配正五品,相当于后世的正厅级干部,而一般的县,视上中下而定,县令只是从七品上、中、下。

    说起来,张华一个无官无职的开国县男,是没有必要长安县县丞亲自来组织丈量土地的,但是石良文作为寒门子弟而身居长安县县丞,其实日子并不好过。

    哪朝哪代,京师所在地的地方官都是比较难做的,地头上比自己大的官员一大把,有什么事情不注意就在无意之中得罪了某个大佬,然后人家随便伸出手就把自己捏死了,就跟捏死一只蚂蚁一样。

    再加上石良文也有点好奇,张华这么一个这么年轻的书生,又没有什么背景(在他看来张华是和自己一样没有背景的寒门子弟),居然能够被封为开国县男,基本一下就和自己一样了。

    所以石良文便带着小吏亲自上门帮忙丈量那五百亩的永业田,以及班里二百户食邑的手续。

    就在石良文跟着史里正来张家的路上,公布互助村所有一百八十多户均为张华这个开国县男的文书已经张贴在村子中心,石良文还专门让一个小吏留下来给村民诵读文书的内容。

    “些许小事劳动石县丞亲自过问,小生感激万分。这大热天的,石县丞赶了那么久的路,想必也有些累了,要不我们进屋稍微休息片刻”

    张华为人的准则一向是人敬我三尺,我敬人一丈。居然石县丞有意交好自己的样子,张华当然不会傻乎乎的在那摆着县男的架子。

    再说了,人家石县丞虽然没有爵位,但是长安县县丞从五品的官职,比张华一个开国县男的虚衔要有权利的多。

    “公事要紧,我们还是先把土地给丈量了,然后再来叨唠张县男。”

    “如此也好。不知朝廷赏赐的田地在哪里我跟你么一起去丈量”。

    石县丞要把公事给先办理了,张华自然乐意。这可是给自己家丈量土地呢。

     



第80章 授人以渔
    丈量土地说快也快,说慢也慢。

    在石良文有意无意的放水之下,沣河北岸的比较肥沃的一大片土地都划归为张华的永业田,借着这个机会,张华也以比较低廉的价格把一部分山林以及旱地给买了下来。

    在没有地瓜和玉米的时代,旱地的价值是远远低于水田的,至于山林,那就更便宜了。

    “钱还是不够用啊。”

    买了一大片地,再加上朝廷赏赐的永业田,张家的土地面积已经超过一千亩,但是相应的家里的余钱又要接近负数了。

    不过,对于张华大肆花钱买地,甚至是把家里的钱都给快要花光了,潘来福也好,其他的人也好,都觉得理所当然的样子。

    有钱不买地,那挣钱用来干什么

    大有后世有钱不买房,挣钱用来干什么的感觉!

    石良文丈量完土地之后,在张家喝了碗鱼汤,几口热食,就坚持要回乡里,第二天一大早要赶回长安。

    张华见他行事谨慎,估计怕以后被人弹劾,说他和张家联合起来多分了朝廷的田地;所以张华见他真心要走,便没有过多的挽留。

    不过这个人情算是欠下了。

    “少爷,阿青送来一大盆野葡萄,酸酸甜甜的,你要不要尝一尝”吃完晚饭,张华像往常一样坐在若瑄亭里就着夜色乘凉,梅子端子一盆葡萄过来。

    山里的野葡萄个子不是很大,并且成熟的时间不太一致,一串里面紫的紫,青的请,不过看上去倒是新鲜的很。

    “山里面很多野葡萄吗”张华张开嘴结果梅子递过来的葡萄,顺便还把人家的手指给含住吮吸了几秒,搞得梅子满脸通红,不过却是默默的没有吭声。

    野葡萄很梅子说的一样,酸酸甜甜的,给人初恋般的感觉。

    嘴巴轻轻咬动之后,葡萄溅出自己的汁水,沾染到舌头的味蕾之上,葡萄的口感就迅速的传递出来了。

    “挺多的,不说深山里面,就是村头村尾的小山包上就有不少,只是这个野葡萄稍微多吃一些就容易让整口牙齿都变软,大家只敢摘几串回家尝尝鲜。”

    虽然大唐的富贵人家早就用盐水、柳枝等各种物件去刷牙,但是下层的老百姓连日常的粗盐都吃不大起,谁敢奢侈的拿来漱口

    早上起来随便含几口清水漱口,就算是比较讲究卫生的百姓了。

    这种情况下,老百姓的牙齿质量可想而知。稍微多吃几把野葡萄,也许就得掉几颗牙齿,吃过几次亏之后,就没人再去冒险了。

    “多啦,这野葡萄可以酿酒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张华莫名的想到初中课本上学过的这首诗。穿越到这个世界以来,还从来没有喝过葡萄酒呢,前世的自己可是每晚都喜欢喝上几口澳洲的红酒呢。

    以大唐现在的酿酒技术,外面卖的普通米酒和后世葡萄酒的度数也差不多,甚至有些可能还没有葡萄酒高,这种情况下,如果有大量的葡萄酒产出,应该是很受欢迎的吧

    “葡萄酒葡萄酒,不就是葡萄酿出来的吗,野葡萄也是葡萄啊,只是口感没有那么好而已,怎么就不能酿酒了”多啦带着鄙视的声音出现在张华脑中。

    被多啦鄙视惯了,张华已经自动选择性的过滤掉多啦的语调了。

    “梅子,这样,你明天和来福叔说一下,就说我们家大量收购野葡萄,不过我们



第81章 动起来
    互助村的一百多户人家之中,除了老茅家是木匠,老高家是铁匠,另外还有几家是匠户,其他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户。

    对于这些农户来说,能够见到钱的机会太少了,准确的说是能够挣到钱的机会太少了。

    其实,不说现在的农户,即使是在后世2000年以前的农村,大家还没有大规模的外出务工或者种植经济作物,农民挣到钱的机会都非常非常的少,无非就是自家养的几只鸡鸭鹅或者猪拿到集市上换点钱,然后用来买盐、油、酱油等生活用品。

    在大唐,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农户连自己吃都吃不饱,哪里有多余的粮食来养殖鸡鸭顶多就养只会下蛋的老母鸡。

    这就导致了这些农户除了卖点粮食能够换钱,几乎就没有挣钱的机会。但是这些粮食交完地租之后,连自家吃都不够吃,又能拿出多少来卖呢

    所以当张家说,愿意一文钱收购十斤野葡萄的时候,互助村沸腾了。家家户户,不管男女老少,全部背着筐上山去采葡萄了。

    别看张家的价格定的看似不高,十斤才能卖一文钱,还得是成熟了的葡萄,青的不要。但是耐不住这些葡萄都是野生的,不需要成本,农闲时节,本身大家就没事做,随便上山折腾一天,至少一百来斤野葡萄还是能摘到的,那就是十来文钱进账呢。

    一家男女老少,连同七八岁的小孩都一起出马,一天四五十文钱是一点问题都没有,虽然这种情况没办法持续多久,但是即使能摘个十来天,对这些农户来说,那也是天大的一笔钱了。

    再说了,野葡萄种类不同,生长地点不同,成熟的时间也不同,真正算起来,可以采摘的时间绝对是不止十来天的,只不过到了后面估计没有那么多野葡萄可以随随便便给大家摘而已。

    ……

    互助村一家普通农户家中。

    “娃他爹,赶紧起床啦,早饭已经做好了。”

    “我再睡一会。”

    “睡什么睡,你没看见隔壁的老陈昨天听了潘管家的话去采了一筐野葡萄回来,居然真的换了五文钱,五文钱啊,那野葡萄不是到处都是吗”

    “收是收了,但是张家不可能收太多吧要是白辛苦一天,到时候人家不要了怎么办”

    “什么叫白辛苦一天,你现在除了上山捡点柴火,还有什么事,那柴火能值什么钱即使人家不收野葡萄了,无非就是白跑一趟而已,要是人家继续收,那得有多少钱”

    “中,中,中,听你的,我马上起来。”

    ……

    “哥哥,哥哥,我们快去摘葡萄,阿青姐姐说张家收野葡萄,有多少要多少。”

    互助村一对父母早逝的家庭中,穿着到处是补丁的小女孩从院子外面跑回家,和正在劈柴的哥哥说话。
1...1819202122...15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