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带着机器狗去唐朝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南山堂

    滴酒不沾,看来是知道自己一喝酒就醉吧。

    至于梅子,虽然酒量马马虎虎还过得去,但是在梦雨和阿珠两个人的进攻之

    下,也没有坚持多久就沦陷了。

    “张华,你喝醉了,我们去休息吧。”

    梦雨扶着半醉半醒的张华往自己的房间走去,好在张华也没有喝的烂醉,要不

    然梦雨一个人还真是扶不起来。

    进了房间之后,梦雨陆续吹灭了几盏明亮的鲸油灯,只留下一盏灯用以照明,

    在屋外的黑夜的包裹下,屋内一下就变得暗淡下来。

    这种黑暗像是给了梦雨莫大的勇气,看着躺在自己床上的张华,梦雨心一横,

    三下两下的把两个人的衣服都给去了个精光,扔的满地都是。

    张华虽然喝醉了,但是也还有一些模糊的意识,甚至说意识还是有点清醒的,

    不过这种清醒都是虚假的,喝高了的人都知道,这个时候自己虽然还有意识知道在

    做什么,但是第二天醒过来之后压根想不起来到底做了什么,这就是传说中的“喝

    断片”了。

    梦雨虽然还是个菜鸟,但是在青楼呆久了,“妈妈”们早就给她们上过无数的教

    育课,所以对于有些事情,她虽然没做过,但是不代表不懂。

     




第313章 庙会
    唐代法律规定,每一年的元日、冬至、清明三个节日都要放假七天。

    古人过年,上至宫廷官邸,下到民间百姓,习俗众多,年味浓厚。在这期间有

    很多娱乐活动,如投壶、高跷、木偶戏、陀螺、杂技、听戏等。

    中还记载了明代正月赏灯会走百病的活动。

    清人查慎行的云:“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从此剪

    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便写出了在休闲的春节期间,农家女子们飞针走线

    为家人赶制新衣的热闹情景。

    大唐的春节虽然没有明清那么多活动,但是也不会差的太多,特别是华亭县,

    这小半年来,家家户户都有不少钱财进账,这年过的自然流很不一样。

    张华在清影、梅子她们诡异的眼神之下吃完早饭就跟梦雨出门逛庙会去了,只

    让狗子在一边跟着,当然,还有多啦,这才是张华最核心的保障。

    庙会的源泉在于远古时期的宗庙社郊制度——祭祀。

    在远古时期,祭祀是人们生活中一件经常而又具有重大意义的事情,所以中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意思是说祭祀和战争一样,都是国

    家生活中的头等大事。

    早期的祭祀主要是祭祀祖先神和自然神。在祭祀祖先神和自然神的过程中,人

    们聚集在一起,集体开展一些活动,如进献供品、演奏音乐、举行仪式等,这种为

    祭祀神灵而产生的集会可以看作是后世民间庙会的雏形。

    实际上,从“庙会”两个汉字本身也可以看出这点,“庙”最初就是指供奉神灵尤

    其是祖先神灵的建筑。

    庙会起源于寺庙周围,所以叫“庙”;又由于小商小贩们看到烧香拜佛者多,在

    庙外摆起各式小摊赚钱,渐渐地成为定期活动,所以叫“会”。

    久而久之,“庙会”演变成了如今人们节日期间,特别是春节期间的娱乐活动。

    “这华亭县的庙会一点也不比长安城的冷清啊,这倒是出乎我的意料呢。”

    梦雨是属于那种喜欢逛庙会的人,见识过长安城各种各样的庙会,原本以为华

    亭县一个小小县城的庙会也就那样子呢,没想到还挺热闹。

    熙熙囔囔的广场上到处都是小商小贩在不断的吆喝着,摩肩接踵的老少青壮穿

    梭在中间。

    “原本只有两三万人的华亭县,现在已经有差不多十万人,放在大唐,已经算

    是一个上县的人口规模了。再加上大部分的老百姓都在作坊做工,有固定的收入,

    到了春节时分,自然而然的消费能力就上来了,庙会热闹也就不奇怪了。”

    “好像也是这个道理呢,人越多就越热闹,机会也越多,需求也越多,华亭县

    算是开始走上正轨了。”梦雨东瞅瞅西瞅瞅,看着各个商贩卖的东西。

    “有没有什么喜欢的东西,看中了就买。”

    虽然庙会上的卖的东西都不是什么高大上的,但是胜在稀奇和独特,不少手工

    艺品平时都是找不到哪里有卖的。

    “也没什么特别要买的,那里有一个僧人在表演,好像很有意思的样子,我们

    过去看一看吧。”

    不远处围着一堆人,里面不断的冒出叫好声。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我这神符具有驱妖除魔的特效,你们看……”

    当张华和梦雨挤进人流之中的时候,里面的僧人正在展示自己的“高超道法”,

    只见神符自燃、口吐鬼火……

    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表演吸引了阵阵掌声,不断有人往前面的铜盆里扔下几个

    铜钱。

    “哇,张华你看,那僧人要下油锅了。”

    很显然,道士的表演非常成功,就连梦雨这种还算有见识的人都被震惊到了。

    “张华,你这笑的怎么那么寒碜人呢,难不成这道士下油锅还有什么特别门道”

    梦雨很快就注意到张华对僧人的表演一次都没有感到惊讶,反倒是露出了一种



第314章 敞开心扉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遥知湖上一樽酒,能忆天涯万里人。

    虽然昨晚被折腾的够呛,梦雨眉笑眼开的跟着张华逛了大半天也不觉得累,反

    倒是张华担心她受不了,找了家新开的酒楼坐下。

    “‘小有天’,这酒楼起得名字倒是很特别啊。”

    张华已经有几个月没怎么在华亭县到处转悠了,还真不知道在这里居然新开了

    一家叫做小有天的酒楼。

    “是呀,更有意思的是这个店门口的对联很有意思。道道非常道;天天小有

    天。本来‘道可道,非常道’出自道德经,放在这里是说酒楼里的每一道菜都很好,

    不是凡品,借用的还真是好,至于下联,意思更是明白清楚,让人一眼就看出来,

    无需多言。”

    张华和梦雨找了一张二楼靠着街边的桌子坐下,让小二随便上几个特色菜之后

    就一边环顾四周一边说着话。

    “我们家要是开一家酒楼的话,那么门口对联我就自己来写:宰天下有如此

    肉;治大国若烹小鲜。”

    “宰天下有如此肉;治大国若烹小鲜!起得真好!”

    也不知道是张华口中的“我们家”这三个字让梦雨心花怒放,还是张华的这个对

    联真的让梦雨感到很经典,反正张华说完,梦雨的脸上都是笑容。

    事实上,账户的这首对联也确实很经典,前句直接用典,却巧妙的把酒楼吃饭

    和国家大事联合在一起。上联出自史记陈平的故事,陈平负责分肉分的很平均,大

    家都夸赞他,陈平却说如果有机会治理天下,也会像这分肉一样。

    下联则出自道德经,意思是治理大国就像烹调美味的小菜一样。这首对联刚好

    又和“小有天”的道道非常道一样引用了的经典句子。

    元日大家都不上工,各家作坊也都歇业了,小有天的生意非常的兴隆,张华和

    梦雨等了一会,小二才开始上菜。

    菜也都是以华亭县特色原料为主,鲸鱼肉、大黄花鱼、海带、生蚝之类的自然

    不必说,再加上一壶黄酒,又有美人相伴,那种感觉……

    “这永定伯治下没想到居然如此繁荣,我还以为华庭县只不过是一个偏远渔村

    云集的地方,现在看来热闹程度不比杭州差多少呢。”

    坐在张华隔壁的是几个年轻人,看样子似乎不是华庭县本地人士。

    “是啊,难怪我说要去游学的时候,王建强烈推荐我们去华庭县,说他过段时

    间也会过来。”

    “听说这次他被海盗劫走回来之后,整个人变得更加稳重成熟,在杭州的年青

    一代之中越来越显眼了。”

    “确实是这样,不过王兄的才华自小就是很有名的,虽然他没有往科举这条路

    上走,而是选择了出海,但是这似乎并没有对他的名气带来任何的影响呢。”

    “听说王建他过段时间来华庭之后就定居在此了,为了这个还和他爹争论了一晚。”

    “我们先待在这华庭县看看吧,要是真有合适的机会,定居在这里也不是不可

    以,毕竟这永定伯治理地方的水平着实很让人惊讶呢。”

    在一边听着别人谈论华庭县,谈论张华,梦雨觉得有种莫名的甜蜜,自己选择

    的郎君果然是一个英雄人物。

    “梦雨,你比我想象的勇敢!”

    张华和梦雨吃了些菜,喝了几口小酒之后,张华便开始把话题转移到正题上了。

    “张华,你不会因为昨晚的事情看不起我吧”梦雨有点忐忑的低下头,双手扣

    在一起不断的摩挲着。

    即使是在后世,女生主动推倒男生的事情也是不多的,更何况是唐朝。再加上

    梦雨本身出自青楼,虽然洁身自好,但是难免担忧张华心里看不起自己。

    “怎么会呢,你能为了我做出这么艰难的决定,我高兴还来不及呢,再说了,

    似乎吃亏的是你自己呢。”

    张华伸出手捏了捏梦雨的鼻子说道。

    “不会就好,我可是纠结了好久的,但是你这个木头疙瘩,人家都已经在张家

    这么久了,再等下去都人老珠黄了,你还是不肯碰人家一根手指头,你让我怎么办

    呀,



第315章 悄然改变
    贞观三年的春节算是李世民登基以来最顺利的了。

    虽然过去的一年里大唐发生了不少的事情,上半年关中还发生旱灾和蝗灾,差点搞得焦头烂额。

    不过好在有土豆和地瓜,才没有冒出大饥荒出来,再加上下半年土豆和地瓜的种植面积持续扩大,吃饭问题至少在关中地区已经基本解决。

    在新的一年,李世民正磨刀霍霍的把目标对准了北方草原,自己刚刚登基,颉利就给大唐来了个下马威,更是被迫与突厥签订渭水之盟,李世民可是无时不刻的记在心里。

    朝堂上在发生着各种变化,普通老百姓家中也是一样的。

    时间回到除夕晚上,老吴是万年县下面一个非常普通的农户,家中七口人,老夫老母已经年纪大了,干不了重活,下面的三个孩子也还没长大成年,一家人的压力全部都在老吴身上。

    以前,虽然老吴家里种着几十亩地,但是每年种植的粟米,除掉地租还不够自己一家人吃,每年到了春夏交界的时候就开始青黄不接了。

    但是自从去年开始种植了一部分土豆,这种情况就开始改变了。

    特别是今年上半年又是大旱又是蝗灾,要是往年这样,自家很可能就只能去乞讨了,当时今年靠着土豆却是硬是挺过来了。

    不仅如此,进入冬天农闲的时候,自己去做工帮忙修建长安城到洛阳的水泥路,每天管饭,还有二十文钱的工钱,一下就让自家的生活情况得到了非常大的改善。

    这不,今年过年,老吴还专门准备了年货。

    “阿爹,这个咸鱼地瓜粥真好吃,天天吃地瓜粥都感觉有点腻了,但是加了咸鱼就不一样了。”

    华庭县的咸鱼产量逐渐上升,大量的商贩涌入华庭县贩卖咸鱼到大唐各地,其中长安和洛阳属于商贩们的销售重点。

    随着咸鱼销售数量的增加,价格也慢慢的变得亲民,虽然还是比猪肉要贵,但是已经和羊肉差不多的价格了。

    即使是平头老百姓也是有机会偶尔买回来解解馋的。

    “姐姐,我觉得这个海带排骨汤更好喝呢。”

    “娃他爹,你估计还不知道吧,自从有了海带之后,不知道怎么的海带煲排骨汤就变得流行起来了,以前排骨这种没什么肉的骨头是最便宜不过的,现在居然慢慢的和瘦肉一个价格了。”
1...8889909192...15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