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带着机器狗去唐朝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南山堂

    “上官,和您说了也无妨。这蜜桃村的水蜜桃,以前都是只能在附近村镇里贩卖,但是蜜桃村周边的农户基本上家家都在屋前屋后种上几株桃树,所以很少有人会出钱去买。水蜜桃成熟之后,就变得很软,农户也不可能专门把他们运输到远处去卖。

    偶尔有几个商人来这里收购,但是一路颠簸的运回长安城,就会发现原本长相漂亮的水蜜桃很多都磕碰坏了。卖不起价钱,还不如直接在长安附近收购一些品相没有那么好的桃子来卖,挣的钱也不会更少。

    这么一来,蜜桃村的水蜜桃就没人要了,价格低也很难卖。现在我愿意去收购,价格自然很优惠了。”

    看到房玄龄居然耐心的听自己说话,运桃子的商人开始喋喋不休的解释起来。

    买的人多了,价格就会上涨。买的人太少,价格就会下跌。这个道理房玄龄也是明白的。

    “为什么以前不愿意去蜜桃村收购,现在又愿意了呢”房玄龄问了一个似乎并不高级的问题。

    “很简单,因为有利可图啊。自从有了新式马车以来,运输量就变得多了起来,同样是一匹马拉一车,以前只能拉个几百斤,撑死也就一千斤。但是现在拉个两千斤这没问题。特别是这水泥路铺设好了之后,再多装几百斤的东西也很好走。

    最主要的还不是拉的多了,而是走的稳了,对牲口,对马车的伤害都小了,对运输的水蜜桃的创伤也小了。

    就说我这一车水蜜桃,大概有两千斤,拉回西市,顶多也就有两成的桃子会损坏,这比以前一车桃子拉回去,几乎没有几个完好无损的情况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啊。

    再加上我收购水蜜桃的价格低,算起来一天可以比以前贩卖长安周边的桃子多一倍的钱呢。”

    “你收购价格那么低,不是伤害了蜜桃村村民的利益吗”

    房玄龄问了一个这个时候大家都会那么认为的想法。

    为什么古代的商贾地位不高,还一直被打压这个其实也是有一个过程,有各种因素的。

    商朝因为商业才能发展起来,而“商人”一词,最早也是形容商朝人。

    但周朝灭掉商之后,经过反思总结,认定商业是商朝没落的罪魁祸首,为了不步商朝的后尘,就把商人的地位拉的很低,这样一来,




第356章 褚遂良初露风采
    房玄龄的马车继续沿着水泥路往前行走,坐在宽敞的马车上,一点都不觉得累。

    “张华那小子,别的行不行还不好说,但是在享受生活方面那是绝对行啊。”

    坐在柔软的沙发上,房玄龄心里不由得想道。

    使用鲸鱼皮缝制的真皮沙发,柔软舒适,里面填充了羊毛和麻布,一点也不会比后世的沙发差。

    张家马车作坊配备了新式沙发的马车一经推出,很快就在长安城勋贵之中受到了广泛的好评。

    说起来,这沙发还是张华在华庭县无聊的时候无意中想到的,后面阿牛整理制作好之后,在马车里也给安装了,并且把这个新的玩意传回了互助村。

    “房相,离洛阳城大概还要一个时辰,您要不要先找个歇脚的地方休息一下,吃点东西”

    马车很大,在和运输水蜜桃的商人聊完天之后,房玄龄就把褚遂良和许敬宗也给叫到了自己马车里面。

    当然,马车正中的沙**不到他们两个坐,不过即使如此,半坐在两边的小沙发上,褚遂良和许敬宗都感受到了这新式马车的好处。

    褚遂良还算好,怎么说都算是出生豪门,家中自己也有类似的马车,但是许敬宗就要稍微差点了。

    “不用,马车里有些点心,你们要是饿了的话可以吃点,本官现在想了解了解这水泥路修建的具体情况,到底麻烦不麻烦,花费大不大,耗费人手厉害不厉害。”房玄龄拒绝了许敬宗的好意,虽然大家都曾经是秦王府十八学士,但是地位上的差别,以及房玄龄对许敬宗以前的一些印象,让他并不愿意和许敬宗有太多的私人交集。

    “房相,如果你想了解这个,那您今天可算是问对人了。不是属下自夸,这天下比我们两个更了解水泥路的,除了永定伯之外,还真没有其他人了。”许敬宗觉得自己的机会似乎来了,一点都不客气的自夸起来。

    这个时期的许敬宗,做事还没有武则天时期那么的圆滑,他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大佬们心中他的地位就给往下调了一个等级。

    “这要致富,先修路,这个说法我是听说过很多次了,不过这次蜜桃村的情况倒是让我第一次真正见识到道路的影响。如果大唐主要的州县都能有水泥路相连接的话,那么各地之间的货物运输,消息传递都会变得快很多,即使是出现一些情况也能更加快速的应对,就是不知道这修路到底需要多少钱”房玄龄看着褚遂良,示意他来回答。

    “房相,这水泥路的修建,如果是在现有道路的基础上铺设水泥,那么相对来说难度会低很多,花费也少很多,主要就是水泥、砂石和人工费用。其中砂石到处都有,并不会占据太多的钱财,人工也不算贵,如果能够有一些奴隶来做的话,会更省钱。……”

    褚遂良虽然不像许敬宗那样会钻营,但是对于修路的情况也是一样很清楚,特别是张华让他负责互助村各家作坊协助修路的事情,更是让他对各种材料的成本和影响有了清晰的认识。

    “你这么说,修路最大的花费就是水泥咯”

    水泥路水泥路,水泥是关键,也是瓶颈,特别是现在的水泥采用的是比较原始的制作方式,效率不高,产量也相对有限。

    “回禀房相,着实如此。虽然一包水泥可以



第357章 朝发夕至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褚遂良的思路很对房玄龄的胃口,当洛阳城的城墙出现在眼前的时候,他才反应过来自己居然已经到了洛阳。

    房玄龄也不是第一次在长安和洛阳之间来回了,但是从来没有在这么短时间内就到到达的,除非使用八百里加急的方式。

    “其他的都不说,单单这速度一项上,水泥路的优势就非常巨大啊。”

    房玄龄心中似乎做了什么决断,水泥路好处多,现在没有办法大规模的修建的话,那就每年休一条,修个几十年,在自己寿终正寝的时候应该还是有机会看到水泥路连接大唐主要州县的情况。

    洛阳,作为大唐的东都,不管是在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有着很特殊的地位。

    唐朝和北周、隋朝一样,是关陇贵族在关中地区建立的封建王朝,不仅有着一定的政治延续性,还是关陇集团操作的必然结果。

    作为同样出身于关陇贵族的李渊来说,定都长安是最佳的选择,也是光宗耀祖的好事情。所以,刚刚登基称帝的李渊绝对不会傻到放着离老家那么近的一座完整无缺、历史悠久的长安城不用,再跑到其他地方重新建立新的都城!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洛阳不重要!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从司马光的这句古诗,即可知道洛阳在唐朝的历史地位!这诗句广为在洛阳流传,若要知道古往今来兴亡交替的规律,看一看洛阳城就行了!

    长安拥地理位置特别,算得上是军事关塞:“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阻山带河,四塞之地!”

    长安周边东有潼关,西有大散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四座关隘掌握着收支长安的通道,都是易守难攻,地理位置相称主要。

    但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长安城这方面的优势,对它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利的影响。

    隋炀帝期间,为了便利出巡和玩耍,他开建了一个新都城洛阳,并且北水南调——开挖了一条大运河。固然荒淫无度的隋炀帝随后成了亡国奴,但大运河的开挖,却使得洛阳和全国的交往更亲密了,增强了商业的畅通,洛阳的经济发展岂此日新月异。

    可以说,单独以经济实力来看,现在的洛阳是高于长安,至少是不会更差的。

    两个大唐最重要的都城之间修建了宽敞的水泥路,影响是方方面面的,两地的商贾是最先感受到这种变化的。

    ……

    洛阳城一处大货栈。

    “曹掌柜,货都装好了,数量没问题,赶紧安排人把它运到西市去呢,早一天到,价格就更好一些。”

    “晓得咯,我再装一车牡丹,一会趁着太阳还没下山,看看能不能今天直接赶到长安去。”

    “洛阳牡丹甲天下,听说长安城西市那边洛阳牡丹一直卖的很不错,那些勋贵子弟总是喜欢买回去养在院子里呢。”

    牡丹原产于中国的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诸省山间或丘岭中,人们发现了它的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而变野生为家养。

    牡丹作为观赏植物栽培,则始于南北朝。据唐代韦绚《刘宾客嘉话录》记载:“北齐杨子华有画牡丹极分明。子华北齐人,则知牡丹久矣。”又据《太平御览》谢康乐说:“南朝宋时,永嘉水际竹间多牡丹”。

    从南北朝“永嘉水际竹间多牡丹“至今,栽培历史也有数百年了。在长期的栽培过程中,牡丹发生了变异,出现了许多花大色艳的品种,愈来愈受到人们的



第358章 准备出发
    人类对天空的向往,由来已久。

    在漫长的古代时候,人们编造了非常多的神仙的幻想,实际上就是想带上翅膀,飞行在天空当中。

    根据王莽传的记载,王莽准备对匈奴发生战争的时候下令招募一些奇能异士,有一个勇敢的孩子,对皇上说我可以在天空飞翔,皇上就让他表演,他起来用大鸟羽毛做的羽翼插在臂膀上,从高处跃下滑翔了百米才落到了地面。

    人类对于飞天的梦想从来没有停止。白昼我们能感觉到太阳的光热,夜晚我们可以感受到月亮的柔美,于是很多访日探月的故事就诞生了。

    在中国出现过夸父追日,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在这些神话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类对于天空的向往。

    南洋贸易护卫队成立热气球营,固然有一部分害怕进入天空,但是更多的人却是对天空充满了向往,就连一些游学到华庭县的书生也不例外。

    宋建伟就是其中的一员,作为苏州城有名的才子,今年才十八岁的宋建伟被认为苏州城最有可能中进士的人。

    自从去年底开始,华庭县的鲸油蜡烛、鲸鱼肉干、海带紫菜、海盐等各种各样的东西不断涌入到苏州,引起了不少热议。

    听说主政华庭县的是有着长安第一才子之称的永定伯张华,宋建伟在过完年便和几个好友约定一起来华庭县游学了。

    说起来,这一趟游学是宋建伟有生以来最长见识的了。

    先是亲眼目睹那巨大的鲸鱼从海船上吊到码头,一帮杀鱼专业户手脚麻利的在半天内就把重达十万斤的鲸鱼给处理完毕了。

    巨大的鲸鱼给分解后分别送到炼油作坊,食品作坊,饲料作坊乃至各家酒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几千里也!

    以前看《庄子》的时候,宋建伟只是单纯的看而已,根本不相信世界上真的有那么大的鱼。

    鲸鱼虽然也没有几千里长那么夸张,但是目前为止最长的也有十二丈,这仍然是超出了他的想象。

    长安城西市旁边的大唐皇家博物馆以及华庭县黄浦码头的鲸鱼骨架,已经成为大唐人在长安和华庭县必去参观的一个地方。

    虽然鲸鱼肉干已经在很多地方都能买到,但是能够想象,甚至亲眼看到鲸鱼体型的人还是少数的。

    如果说巨大的鲸鱼,一船船的大黄花鱼,各种各样的鱼虾贝壳,一大片一大片的海带给宋建伟带来了无尽的冲击,那么“互助香茶号”给他带来的震动就更大了。

    宋建伟也去报名了南洋贸易的船员招募,在他的几个朋友看来,这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放着大好前途不要,非得去当船员。

    不过,估计宋建伟天生和大海没有缘分,不仅一点游泳都不会,关键还晕船晕的厉害,别人家适应几天也就好了,但是他完全不行。

    几乎是一上船就吐,最后没办法,只好和出海说拜拜!

    不过,当南洋贸易护卫队开始组建热气球营的时候,宋建伟忍不住又燃起了加入南洋贸易的想法,大海不欢迎自己,难不成天空也不行

    晕船一塌糊涂的宋建伟,上了飞船一点也不晕,不仅不晕,他还感觉到阵阵兴奋。

    不用说,有文化,身体素质也不错,宋建伟自然而然的就加入了热气球营。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宋建伟脱颖而出,被张华任命为热气球营的二把手,一把手



第359章 是自愿的吗
    中国的老百姓是世界上最好的老百姓。他们毕生所求的,不过是安居乐业、一家和睦这样几个字而已。其他的他们都可以不在意,不让说话,可以不说话,让说好听的话,也愿意乐呵呵说给你听。不让随便流动,就乖乖在村儿里呆着,哪儿也不去。

    有片瓦遮风,有颗粒下锅,他们就满足了,认可这个就是安居乐业了。他们追求多子多福,健康长寿。

    这不算贪心吧

    但是,就是这样简单的要求,在整个大唐,也没有几个地方的老百姓能够享受到的。

    像是华庭县,在张华到来之前,更是一穷二白,没有几家人的日子是好过的。

    靠着各种各样的小舢板一样的渔船,华庭县的渔民们在长江之中捞鱼,捕捞技术的落后,没有像样的渔网,这些渔民家庭,几乎没有几个是能够每天吃饱肚子的。

    张华来了之后,情况在最短的时间内开始变化。先是那一船船的大黄花鱼,以超级廉价的价格卖给华庭县的老百姓,很短的时间内就解决了一批人的吃饭问题。

    捕鲸业的兴起更是给华庭县的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剂。出海的出海,杀鱼的杀鱼,炼油的炼油,制作蜡烛的制作蜡烛,华庭县快速的吸收了一大批劳动力。

    现在,基本上每天都有几只鲸鱼被捕捞上来,从事鲸鱼捕捞的船队已经有将近十家,不少江南道的世家大族都安排了家中子弟来到华庭县主持捕鲸。

    至于其他的各种各样的寻访,特别是晒盐作坊,更是为华庭县老百姓提供了无数的选择。

    商业的兴起,带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现在,华庭县的老百姓哪怕只是在家中的地里种植蔬菜,然后拿到集市上贩卖,也能养家糊口,因为出去做工的人家多了,就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自己种植蔬菜什么的。

    可以预见,这种情况在华庭县将变得越来越明显。

    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谁对他们好他们心知肚明。

    张华市得了圣旨要求回京的,华庭县的老百姓自然是不敢直接阻止张华回京,那就不是拥戴,二十坑人了。

    “伯爷,我谅解了一下,这些老百姓都是自发的来到县衙给你送别的,他们舍不得你离开华庭县呢。”
1...9899100101102...15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