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机器狗去唐朝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南山堂
虽然这次来的几艏海船都不算很大,船员们对女人上船也有点忌讳,不过房遗爱才不管那么多呢,他准备挑选几个漂亮的回去送给张华,这样下次自己才有机会继续出海。
除了新罗婢之外,房遗爱唯一感兴趣的就是人参了。
《神农本草经》是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着,记载着中国4000年前就已经形成的人参药用的精髓:“人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一名人衔,一名鬼盖。生山谷。”
由于人参主要的产地是现在的高句丽和新罗,所以在大唐非常少见,偶尔能够看到几根还是贵的吓死人。所以张华在介绍新罗的时候专门提到了它,房遗爱也就记在了心中。
“上使,真的可以用人参来换这水晶佛像”
出身新罗真骨身份的金述科一脸惊喜的看着房遗爱,作为新罗贵族,并且是仅次于圣骨的次高级贵族,金述科家中的人参还是非常多的,由于新罗盛产人参,虽然人参在普通老百姓面前还是比较贵重的东西,但是在贵族面前却是大路货。
来了新罗几天,房遗爱也对新罗的贵族制度,也就是骨品制度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眼前的这个家伙算是一只肥羊了。
新罗贵族按血统确定等级身份及相应官阶,不同骨品不通婚姻。骨品世袭不变。这一制度按个人
第346章 人参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5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名悉达多乔达摩。
20岁时离家成道,此后被尊称“佛陀”,意为觉悟者,简称“佛”,所传宗教被称为“佛教”。
公元前后,佛教就已正式传入中国。与印度的文化传统不同,佛教一传入中国即开始的佛典翻译事业,是以皇室官方组织高僧,严谨制度下的书面系统翻译。
随着汉明帝打开官方迎请佛教的大门,随后数百年间,天竺西域与中原两地传经、取经之高僧络绎不绝,如鸠摩罗什、真谛、法显等祖师菩萨。
佛教在公元四世纪后半叶传至朝鲜半岛,而此时整个东北亚地区也呈现出混乱的局面。当时中国处于战争频繁的动荡时期,即魏晋时期,朝鲜半岛则处于三国鼎立的局面。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佛教在朝鲜半岛的传播顺序依次是高句丽一百济一新罗。
虽然佛教是最晚传入新罗的,但是在半岛上新罗的佛教却是发展的最好。
像是金述科这种王公贵族子弟,对佛教是非常推崇的,水晶制作的精美佛像,那绝对是属于宝物级别的东西了。
百年人参虽然也珍贵,但是无非就是多让几个奴隶去山里头挖而已,危险是有些危险,但是几个奴隶的死活,又岂是金述科这样的贵族关心的
“这就是人参,怎么看上去像是萝卜一样”房遗爱拿起一根婴儿手臂粗的人参,有点好奇的闻了闻,看了看,也没搞明白张华为什么特别提到了新罗的人参。
“上使,这着实就是人参,属于我们新罗的特产,蕴含天地之灵秀,吸取日月之精华,历经百年的生产才能有有这么大。”
虽然人参在新罗不算是什么稀罕物,但是一次性拿出这么多百年老参还是很不容易的,金述科看着房遗爱一点都不识货的样子,心里一阵肉疼。
“谅你也不敢骗我,你再给我说说这人参应该怎么保存吧,我可不想回到大唐以后这种玩意全部都坏了。”
“这些人参都是已经干燥了的,很容易保存,上使只要把它放在阴凉干燥处存放就可以。如果是船上的话,最好再在旁边放点生石灰,这样就可以吸湿气,不容易坏掉。”
“你不是有一批婢女要出售的吗,一起带我去挑一挑,我顺便找个会保存人参,知道人参怎么用的人来。”
新罗虽然国土面积不大,但是也有上百万人口,人多地少再加上女人多于男人,新罗婢女的买卖在国内非常的普遍。
“上使,这个问题你问我可算是问对人了,别看我们新罗没有大唐那么大,但是我们新罗婢绝对是一绝,凡是在人市上买卖的婢女,都是经过了严格的培训的,不管是洗衣做饭还是扫地更衣,她们都会。您要是愿意出高价钱的话,还能找到一些熟悉四书五经,精通汉学的高级货呢。”
当房遗爱问到婢女的时候,金述科总算是恢复了自己的本来面貌,觉得原来对方也是同道中人啊,那就好办了。
“哼,你看我像是要买普通货的人吗,要买就买高级货,如果连汉话都不会说,我买回去干什么,给自己找不自在啊。”
“那是那是,我一定给上使提供最好的婢女,一定让你满意。”
“哼,光让我满意还不行,回头我张大哥满意了才行,要不然下次再来金城,我可不会再找你了。”
金述科敏锐的抓住了房遗爱话中的关键词,“上使,您下次还来金城”
第347章 蝴蝶效应
许成更是金城远郊一个小山村的普通村民,作为一个世代以挖参为业的自由民,许成更一家过得并不富裕。
虽然从他手中挖出来的各种野山参数量已经不知道有多少,但是他自己却是从来都没有吃过一根,就连挖的时候不小心弄断的根须,他也是收起来卖给城里的贵人换取一些粮食。
新罗人多地少,大部分土地都还是山地,大唐的土豆和地瓜又还没有流传到这里,所以吃饭问题一直都是个大问题。
“阿娘,我这次进山可能要比较长的时间才回来,你一个人在家一定要照顾好自己。”
许成更和老娘相依为命,但是年轻的时候进山挖参摔坏了腿之后,许成更的娘亲的腿便落下了病根子,现在上了年纪之后,行走就变得很不方便,这次许成更要进山,唯一担心的就是自家老娘了。
“阿更啊,往常进山不都是两三天就回来了吗,为何这次你要去这么久”
作为专门的挖参人,在主要的几座老林子里,基本上都有固定的几处小木屋用来过夜的,毕竟依靠两腿走路,当天就要来回的话,基本上就没有办法进入到山林深处。不进入山林深处的话,就很难找到品相好的人参。
“阿娘,前几天我去金城给贵人送人参,人家说了,百年以上的老参价格给我涨三成,让我多去准备一些。这么多年,人参的价格一直没有怎么上涨,反倒是粮价涨了不少,难得贵人们这次大发慈悲,儿子当然要抓住机会。附件的山林里基本上都没有什么老参了,所以我准备去北边的观虎山看看。”
“观虎山啊那座山平时可是很少有人敢去啊,传说中山中不仅有野狼,还有熊瞎子和老虎,太危险啦。”
“阿娘你放心,我会注意的,这次我进山会带着大黄一起去,有危险的话我会先躲起来的。等这次挖到了百年老参,我就给娘您留一根补补身子,刚好家里的那只老母鸡下了七八年的蛋了,现在几乎都不再下蛋了,到时候我把它杀了炖汤给您补补身子。”
大黄是许成更养的一只土狗,也不知道是不是在山村里吸取了日月精华,倒是比一般的土狗要聪明、机警一些,许成更每次要进山比较深入的时候都会带着大黄,大黄也算是争气,好几次让许成更躲避了毒蛇和豹子的袭击。
“阿娘老了,再怎么补也没有用了,真要是挖到了百年老参,你就换了存点钱,到时候好娶个媳妇,你不娶亲,娘死都不能瞑目呢。”
“阿娘你说什么呢,你还年轻,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这次金城的贵人愿意给我们提价格,听说是从大唐来了上使,带来了很多新罗从来没有过的宝贝,人家就喜欢换取我们的人参,年份越久的价值越高,听说上使离开了金城后,过几个月还会再来。我打算最近把挖回来的人参留下一半不卖给金城的贵人,等下次大唐的上使来了,我看看能不能直接把人参卖给他们,一定可以卖一个好价钱。”
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房遗爱来到金城引起的“蝴蝶效应”比想象中的要
第348章 需要回京
“少爷,我们真的要回京了吗”传旨的太监刚刚离开大唐,梅子就迫不及待的开口了。
要说华庭县,倒也没什么不好的,天天都能吃到各种新鲜的海鲜,各种大虾、螃蟹、扇贝、生蚝、石斑鱼等吃到不想吃。
不过华庭县县衙毕竟只是曾经下下县的县衙而已,不要说和互助村张家庄园比,就是比张家在西市旁边的院子也是大有不如的。
特别是已经习惯了张家庄园里面各种现代化的马桶、淋浴设施之后,就很难接受现在的不方便了。
所以梅子也好,梦雨姑娘,甚至就连清影也是有点怀念互助村的。
“是要回,不过不着急这几天,只要在六月底前回到长安就可以了。”
张华接到回京的圣旨的时候,虽然有点意外,不过想了想就大概猜到了自己为什么回京。
当然,长孙无忌在背后使绊子的事情,他暂时还是猜测不到的。
“伯爷,陛下怎么突然召集你回京,是不是长安发生了什么事情”
马周没想到张华这么快就要离开华庭县了,说实在话,他的心里还真是有点没谱。
华庭县现在都是按照张华的思路在发展,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也是发展的特别不错,要是张华离开之后,华庭县的发展速度慢下来了,马周的压力可就大了。
“要是我没有猜错的话,朝廷应该是准备对突厥用兵了。”
大堂中的都是张华行的过的人,再加上征伐突厥的事情也不算是特别大的秘密,即使是突厥人安插在长安的探子,也是早就打听出了这个消息,但是知道了又怎么样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反抗准备都没有太大的意义。再说了,就大草原上现在的乱象,一时半刻也别想理清楚。
“这么快就对突厥用兵我还以为要再等几年呢。”
以马周的眼光,自然早就看出来“渭水之蒙盟”只不过是一个停战协议,一旦有一方重新做好了战争准备,这个盟约将不会有任何意义。
不管是大唐还是后世,盟约都是用来撕毁的。
二战前夕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就是最明显的一个例子了,双方都知道对方是自己的敌人,双方都知道迟早有一战,但是还是签订了一个条约。
只是马周没有这个时间来的这么快!
“西突厥陷入内乱,东突厥被薛延驼摆了一刀,颉利可汗又和突利小可汗斗得不可开交,再加上陛下已经完成了国内军力的整合,朝堂也彻底掌握在手中,正是对突厥用兵的大好时候啊。”
“伯爷,你说的这个我都懂,但是以大唐现在蒸蒸日上的发展速度,如果再等几年岂不是更好”
“不好说,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站在陛下的角度来看,打败突厥不仅是军事上的胜利,在政治上也有重大的意义。你想想,突厥人横跨大草原已经超过百年,这个时期不管中原王朝谁做主,都没有真正的打败过他们,甚至还对突厥称臣,如果突厥能够亡在陛下手中……”
张华的话还没有说完,马周就反应过来了。以前他只是没有往这方面想而已,并不表示这个道理多么的难懂。
其实很多人刚开始都只是想到了出兵突厥面临的困难,而忽视了它的政治意义。
“伯爷你这么一说我倒是理解了,当初颉利兵临城下的时候,据说陛下就采取了你的建议。后面张家商队又在榆林城通过羊毛贸易取得
第349章 做些准备
战争,打的就是后勤!
事实上,任何一场战争都不仅仅是主将的事,特别是大的会战,往往都是对一国兵力动员能力、军队训练水平、后勤保障能力的综合检验。
现代人常说,外行谈战略,内行谈后勤。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强调了后勤保障如何将国家的实力转化为军队的战斗力。
特别是对于汉民族来说,每次的战争也许出动的兵力只有十几万,但是配套的辅兵和农夫的数量是它的好几倍。
当然,有些人会觉得对于突厥人来说,他们都是以战养战,后勤根本就无所谓。
这话对也不对!
后勤不仅仅是指吃饭问题,他还包括武器装备等一些列的内容,突厥人不关注,只是因为他们关注了也没用,因为基础太薄弱了,根本无法做到后勤保障。
但是大唐不一样啊。
一方面,草原上产出有限,突厥人已经都吃不饱,大唐根本不可能在草原上实施大规模的以战养战。
另外一方面,突厥人的兵器本来就落后,唐军如果自己不做准备,草原上根本没有兵器来源。
另外一方面,突厥人都是骑兵,在对付步兵方面天然就有优势。虽然大唐也有大规模的骑兵,但是终究还是步兵居多。
历朝历代,当步兵需要在野外面对骑兵的时候,需要更加先进的装备才有可能取得胜利。
骑兵高速前进带来的冲击力,是对步兵的最大威胁,其次则是骑兵的高机动性。
一支缺乏训练的步兵部队在直接面对这样的冲锋时,很容易因恐惧而一触即溃。待步兵的阵型被冲散之后,骑兵便可以利用其机动性乘胜追击、斩杀那些来不及逃避的步兵。
因此,步兵要想防止阵型被破坏,应该从限制骑兵的冲锋和机动性两方面着手。简单来说,常用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建立密集方阵、利用长柄武器、设置障碍工事。
先说密集方阵。方阵的设置可以防止己方步兵孤立,紧实的人墙能够有效减弱骑兵的冲击力。此外,由于方阵带来的人数优势,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士兵的恐慌情绪。
再说长柄武器。利用长矛、长戟等长兵器在攻击距离上的优势,可以在敌方骑兵接近之前先对骑手或战马造成伤害,从而使骑兵的冲击力减弱。手持长兵器的重步兵在防御上拥有对骑兵的先天优势。
当然,我们也不能忘了设置障碍工事。通过在己方阵前修建栅栏、挖掘壕沟、设置拒马和木桩等手段,可以强化正面防御,防止敌军骑兵的正面冲锋。己方的轻步兵也可以利用这些防御工事的掩护向骑兵射击、压制骑兵的攻势。
这几个方面,以李世民这几年对军队建设的重视,以李靖等战神级别的武将的统筹,问题都不大。
如果在此基础上,再加上保持远程火力输出,以弓弩等投射武器杀伤敌方骑兵、以此进行威慑。毕竟,相对来说,轻步兵的射击速率和射击稳定性都高于骑射手,能在敌方骑兵接近前就造成杀伤。
同时配合大唐自己的骑兵部队,突厥人这次想要翻身,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既然自己十有**是要跟着出征,张华自然也是要做一些准备,确保充分发挥大唐的优势,并提升自己的安全性。
在这种两国之间的重大战争面前,只有充分提高大唐整体的优势,才能从根本是提升个人的安全性。
第351章 喜事连连
华庭县的鲸鱼皮最近成了紧俏货!
南洋贸易下属的捕鲸船上所有的鲸鱼皮都不再对外销售,其他几家新加入捕鲸的船队的鲸鱼皮也都被张家给收购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