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隋末之草根崛起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林茂

    其中一位老者仗着胆子说道:“三位壮士,多谢救命之恩,方便的话还请留下姓名,日后定当厚报。”

    程咬金挥了挥手,“啥报不报的,都赶紧回家吧。”

    见众人还在犹豫,萧正上前报了姓名,又给每人拿了少许的盘缠,让他们下山各自回家。

    男的都走的很干脆,一些女子犹豫片刻也下山而去。

    刚转身的功夫,院子里传来一声惊呼。

    牛秀、老程和萧正急忙从屋里跑出来。

    一个年轻女子撞头而亡,倒在血泊中,身边站着另外六个年轻的女子,有的眼中含泪,有的把头扭到一边不忍观看,还有的一脸木然望着远处的青山。

    “这,这都救出来了咋还想不开呢!”老程直咧嘴。

    萧正也有些发蒙,虽然经历了这么多,可眼前的惨状还是让他很受冲击。

     




第三十三章 战后总结
    萧正将所有班长以上的队员集中到一起讨论此次战斗,毕竟大家都没什么经验,只能慢慢的在战斗中摸索、总结,对的地方继续保持,不足的地方加以改进。

    萧正特意让每个伤员都做了发言,谈谈他们是怎么受的伤,当时是个什么情况,他们又是怎么应对的,在其中得到了哪些经验和教训。

    这些伤员的发言给众人很大的启发,比如有的是因为箭矢射来愣神儿了,还有的是枪扎入敌人身体没来得及拔出就被垂死挣扎的敌人来了一刀,还有的是因为对面的敌人躲过长枪从地面滚到他们面前,一时有些手足无措被对方杀伤,还有的面对两个或者三个以上敌人的时候不知道冲哪个下手......

    大家七嘴八舌讨论的很热闹,最后萧正做了总结。

    第一,阵型的重要性,不论是冲锋还是追击,保持严谨的阵型总是能将伤亡降到最低,此次战斗中老柳村没有人战死,孙柏庆和商志忠两位队长一左一右压住阵型,始终保持不乱,绝对的功不可没,萧正大加赞扬,又特意赏给每人一贯铜钱。二人不住的谦虚推让,却掩不住满脸的得意。

    第二,队员之间的相互配合,尤其刀盾兵、骑兵,和长枪兵的配合很是生疏,因为方阵在转向方面反应慢,所以侧翼就成了最大的弱点,在以后的训练中要加强,已经升为骑兵队长的李栓柱暗下决心,回去一定狠狠操练!

    第三,强有力的体魄是适应艰苦环境的首要条件,甚至是保命的不二法宝,可强健的体魄从哪里来这个没有取巧的地方,只有刻苦的训练,包括萧正在内,大家都充分认识到,以后的训练强度还要提高,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绝对是至理之言。

    第四点,战斗中要稳,心稳手稳是取胜的关键,萧正明白,这是心理素质的一种体现,是需要在战斗中历练才能逐渐成长的,比如从老鸹岭归降的那几个土匪,就远比新队员沉稳的多,萧正决定在以后的训练中逐渐增加演习,让这些老队员多带带新人。

    最后一点,众人纷纷称赞胸盾的重要性,这东西看上去不起眼,却大大降低了兵器的穿透力,即便有的胸盾被箭矢或者刀枪穿透,也大大降低了伤害程度,完全危及不到性命。

    萧正将所有破损的胸盾集中起来一一查看,最后萧正决定再次加以改良,在胸盾的表面用浆糊贴上几层麻布。这是受到妇人做鞋的启发,做布鞋先得打夹子,就是把一些布一层一层用糨糊粘在一块平板上,粘好后拿到太阳底下晒干,从板上揭下来就可以剪鞋底了。

    胸盾外面粘上麻布,既减少了对衣物的磨损,又增强了防护强度,重量也没什么影响,队员们都很赞同,一丝一毫的改变都是生命的保障。

    当然如果是棉布或者丝绸就更好了,不过老柳村目前还承担不起,只好选择质量好一些的麻布。

    刘氏兄弟第一次参加这样的会议,被老柳村和谐的氛围惊的直愣神,暗自庆幸能有个如此称心的容身之地,日后定要尽心尽力才是。

    几天后,萧正集合全体队员郑重宣布了关于伤员救治的规定,上一次战斗中也有受伤的,可后来萧正因为生病有所忽略。这次看到的情况让他大吃一惊,没人讲究什么卫不卫生消不消毒的,甚至很多人直接抓把土就按到伤口上,这和作死有什么区别

    萧正规划出个房间作为医务室,采购了一批刀伤药,又买了一些比较好的麻布,蒸煮晾干后剪成寸宽的布条缠成卷,买来羊肠线反复蒸煮作为缝合伤口之用。

    宣布伤员救治的规定后,萧正把所有班长集合到一起进行了简单的培训,虽然他不是学医的,但简单的伤口处理还是可以的,清洗、缝合、敷药、包扎等几个步骤倒也不难,队员们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但也知道这是为他们好,纷纷保证以后一定按规定行事。

    萧正再次重申了卫生条例,洗衣洗澡喝水上厕所,几乎是面面俱到,队长、班长、队员们互相监督,一人犯错全班受罚。

    李同甫也听从萧正的建议,带领老少爷们儿对老柳村进行了大扫除,尤其是灭鼠运动,更是进行的相当彻底,萧正的意思是预防疫情,村民们是觉得灭掉老鼠就能少损失粮食,出发点不一样,最后倒是殊途同归,大伙积极性颇高。

    小村焕然一新的时候,众人有一种说不出的满足和骄傲,家嘛,谁不希望好一点,再好一点呢

    现在老柳村的局面比较稳定,萧正准备筹建一些作坊,这不仅能为村民增加一份收入,还可以为将来的发展积累经验,自己早晚要和朝廷分道扬镳,现在还是要提前做些准备。

    首先萧正选择了造纸,隋朝时期的造纸已经相当成熟,在技术上不存在难题,而且所用的材料树皮、麦秆、麻头等等都比较容易采集,老柳村村民中还有不少人曾在造纸作坊里做过工,有一定的经验,这个筹建起来应该不难。

    第二个,萧正选择了油坊,家家户户都离不开油,很多村民自己都会榨油,这个也不难。

    第三个是制衣坊,这么多护卫队员,需要的衣服鞋子是个不小的数字,平日了的缝缝补补也是不少,没必要去外面裁制。

    萧正找来李同甫,告诉了他自己的计划,李同甫很赞成,在村里开始着手筹建作坊,村民们能够有机会为家里增加一份收入,自然是热烈欢迎



第三十四章 新春佳节
    时光荏苒,转眼间秋去冬来,寒风瑟瑟,瑞雪纷飞。

    老柳村的护卫队也发展到二百余人,其中有少数是外地投奔亲友而来,大部分是附近村子的村民,看老柳村比较安全,便央求着搬来居住,连李同甫也把女儿女婿接了过来。

    孙、李二位宿老不再管事,通通交给萧正处理,萧正现在还不想引人注意,只是在推脱不过的时候才勉强应允,于是很多人都羡慕老柳村村民,甚至不少人家纷纷到老柳村提亲,希望能借此搬来居住。

    也有不少流民路过老柳村,萧正本想施舍些粥米,却被杨文昌等人劝住,一旦开了这个口子,流民蜂拥而至,到时如何是好尤为重要的一点,你萧正不过一介草民,有什么资格施恩于民你想干什么萧正怵然而惊,觉得皇权社会自己还是小心些好。

    倒是不少小孩子无家可归,四处乞讨。眼见天寒地冻温饱无着,萧正心生怜悯,便都收留下来,老柳村的学堂多了几十孩童,比以往更加热闹。

    老柳村二百余护卫队员都发下了棉甲和棉帽,队员们甚是兴奋。操练也愈加刻苦。

    萧正也在训练中根据每人的天赋做了些调整。到现在,护卫队骑兵发展到三十多人,由张南和李栓柱带领,还有十五名初具战力的弓手由刘氏兄弟掌控,总之,护卫队的战斗力在这段时间提升了一大截。

    训练之余,萧正偶尔还会和程家庄、牛家庄来个野营拉练,萧正也因此和牛秀成为好友。

    队员们平时吃的不错,营养跟的上才能有体力训练,所以萧正在这方面相当大方,几乎三天就有骨头汤,五天肯定见到肉。队员们一个个壮的跟牛似的,训练起来格外卖力,保卫家园是每个朴实汉子最大的动力和信念。

    萧正觉得自己需要学习的地方太多,人文地理、风土人情等等,都是自己的短板。于是在训练之余就向三位先生请教,对于他的好学上进不耻下问,三位先生倒是赞叹有加。另外就是看书,萧正觉得这是一个提高自己能力不错的途径,怎奈这个时代书籍真的很少,还没有雕版印刷,都是手抄本,还几乎都掌握在富户望族手中。

    程咬金、牛秀、杨文昌等人都是萧正借书的对象,甚至包括孙家林,萧正都再三嘱托,有机会替他代购几本书,什么类型的不限,能买到就行,当然最好是兵书战策之类的。

    天气越来越冷,老柳村的年味儿越来越足,相比其他地方,老柳村这一年还算不错,尤其灭了大敢子之后,这一带颇为安宁,毕竟三家加在一起近千人的队伍,土匪也不愿意来硬碰硬。

    妞妞穿的像个圆球,整日里围在萧正左右像个跟屁虫,二丫这一年来吃得饱穿的暖,有了向胖妞发展的趋势,萧正每次要求她减肥,都被她委屈的目光打败。大丫还是那么懂事,把两个妹妹照看的很好,凡事都少让哥哥操心......亲情,时刻温暖着萧正的心,经常蠢蠢欲动的那份惆怅也变得越来越安静。

    老柳村的新年甚是热闹,所有的孩子都换了新衣服,每人还发了麦芽糖、糕点,一个个欢呼雀跃着在村子里追逐嬉闹,村民们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这一年虽然遭了灾差了收成,可村里筹建的一些作坊着实帮了村民不少,欢喜的同时,每人的心中也祈求着,老天保佑,保佑着新的一年能风调雨顺,平安健康。

    孙家林带了不少礼物来拜年,还神秘兮兮的拿出个包裹,看着他满脸笑意,萧正有些好奇,不知道里面是什么。

    杨文昌和柴咏见状便起身想回避,孙家林却摆了摆手,示意二人不必如此,接着把包裹交给萧正。

    萧正打开外面的包袱皮,里面是个蛮精致的木盒,打开木盒,萧正哑然失笑,原来是几卷书,搞得神秘兮兮的。

    拿起书,萧正愣住了,书名分别是:孙子兵法、司马法、便宜十六策和吴子兵法。萧正小心的打开书,那熟悉的、娟秀的小子映入眼中,似一股清泉,流入萧正的心田,甘甜如蜜,回味悠长。

    “是......”萧正抬起头看着孙家林。

    孙家林点了点头,道:“这些书很难在市面上看到,婉儿不住的央求我姐夫,后来还经常绝食相逼,我姐夫实在没办法,只好四处去借,每借到一卷,婉儿便废寝忘食的誊抄,怎么样,这新年礼物如何”

    “你姐夫...知道是我......”

    孙家林摇摇头,“他哪知道!”

    萧正眼前浮现出一个俏丽的身影,一种幸福也缓缓的包围着他,其实萧正自己都觉得前路迷茫,也就从未考虑过情爱之事,而且对这个世界还总有着一种说不出的疏离感,经常一个恍惚就觉得自己只是一个看客。

    赵婉不过是个十四五岁的小丫头,在萧正眼里还是个未成年,所以就更没往那方面去想,现在看着这几卷书,萧正对这突然收货的关怀与惦念感到分外的甜蜜。

    杨文昌和柴咏拿过几卷书,小心的翻看,不住的点头,“好书、好字,难得难得啊!”

    然后也面带笑意的看着萧正。

    “替我...替我谢谢她!”

    孙家林笑道:“是口说,还是写信”

    写信写什么萧正脑中涌出不少情爱的诗词,旋即又摇了摇头,虽然现在民风比较开放,但自己还是要谨慎些,鸿雁传情或许是个佳话,但一个不小心便会毁人名节,倘若伤害到赵婉,自己怎么对得起她的这片情意

    突然想起铁



第三十五章 乱世序幕
    萧正高了壮了,更加俊朗。

    赵婉脸红心跳,粉面含羞,猛又低下头,自己是不是太冲动了他会不会嫌自己不知礼数,甚至觉得自己不知廉耻

    一时间,赵婉后悔不已,像犯了错的孩子,低头揉搓着衣角,有些不知所措。

    孙家林拽着有些愣神儿的小蛮出了屋子。

    萧正看着眼前俏丽的女孩儿,感受到她的彷徨和不安,心中爱怜不已。

    “婉儿。”

    这一声呼唤,不是从萧正的口中发出,而是从心底里发出的。

    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带着浓浓的关爱撞入少女的心。

    赵婉欣喜的抬起头,这是他第一次这样叫自己。

    萧正伸出双臂,有些霸道的将赵婉搂入怀中。

    赵婉娇羞不已,玉手轻轻推了推,萧正搂得更紧了。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二人都没有说话,却无声胜有声,感受着彼此的心跳,彼此的爱意。

    萧正长长出了口气,觉得自己疲惫的身心,终于找到一个宁静温馨的港湾,就像一个流浪多年的游子,终于找到了家,幸福,有时就是这么简单。

    赵婉听着萧正的心跳,感受着萧正有力的臂膀。

    慢慢的抬起头,伸出手摸着萧正的脸庞,眼中是浓浓的关切,“累了”

    萧正震惊于赵婉的聪慧,旋即鼻酸眼热,差点就掉下眼泪,赶紧把胡思乱想从脑中赶出去。

    笑着说道:“没事,我带你去村里看看”

    赵婉点点头。

    二人刚出屋,妞妞噔噔噔跑了过来,张开小胳膊,“哥哥抱!”

    萧正举起妞妞,在空中扔了一下,接住抱在怀里,妞妞咯咯娇笑,“再扔一次!”

    萧正只好再扔一次。

    “哥,再来!”

    “说好了,最后一次啊!”

    妞妞点了点小脑袋。

    赵婉见此情景颇觉温馨。

    大丫和二丫看着这个漂亮的姐姐,隐隐知道,这可能就是未来的嫂子,有些紧张和胆怯。

    赵婉笑道:“这是雨过和天晴”

    没等俩人回答,妞妞在萧正怀里喊道:“我...我是萧瑶。”

    “哦,你是萧瑶啊,姐姐这里还有礼物送给你哦。”

    赵婉从小蛮那里拿过准备好的礼物,妞妞是个玉坠,大丫和二丫每人一个银镯子。

    三个小丫头看着萧正,萧正点了点头,”收下吧。”

    三个小姐妹收下礼物,脆生生的说道:“谢谢姐姐!”

    大丫很懂事,想带着两个妹妹离开,妞妞却赖在萧正怀里不下来,赵婉上前一手拉着大丫,一手拉着二丫,随萧正向村中走去。

    俩人先是拜见了村中两位宿老,俩老头缕着胡子不住点头,“好好好,郎才女貌,郎才女貌!”

    赵婉娇羞的捏着衣角,垂头不语。

    萧正又领着赵婉到了自家的老宅,说起当初自己新买的东西被土匪洗劫一空,赵婉凝神静听,待说起与土匪的战斗,虽然知道事情已经过去了,可赵婉脸上还是不由有些紧张。
1...1314151617...2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