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漫画人生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数据大帝
所以,陈浩这二层小店里头涌来500多号厌食症患者,外带1000多号病人家属,根本就不算什么事儿!
不过,有了这一大批特殊客户的出现,陈浩这家小店的生意,开始再一次地迎头上扬。
这可让前台那位,有些期盼周末赶紧到来的傅小米,给惊讶地不行!
因为这批岔开了饭点赶来的客人们,绝大多数都是穿着“xx医院”的病服,而且一个个体型瘦弱地跟柴棒似的。
要不是身旁有年长的家属陪同着,估计吃个饭的功夫,就会被空调里吹出的凉风给扇跑啊!
这还不算厉害的,有几个情况严重点的厌食症患者,在来时的路上还都一路挂着生理盐水呢。
那一路从车上搬下来挂盐水袋的医用铁架子,更是把不少店里的食客们给雷地不轻。
“卧槽!”
“这是什么情况?”
“跑饭店里挂点滴?这都是些什么人呐!”
“而且都穿着医院的病服,不会是从对面人民医院跑来吃饭的吧?”
“可这人数也忒多了点啊!好不容易提前下班过来挂号……这么多人,我这晚饭要排到什么时候。”
来店里挂号排队的普通吃货们,一个个像是见到了鬼一样,又是轻声议论,又是在队伍里左顾右盼打量着。
要不是陈浩这家店门口挂着的【天下第一】这张大招牌还依旧存在,不知道的还以为陈浩的饭店生意不做,要改开成小诊所了呢!
如果再挂几面锦旗在店里头,那这【天下第一】诊所的名头可就真落实了(滑稽)。
你还真别说,这些求医无门,突然从一家小饭店里寻求到救治希望的病人家属们,还真有几个不怕事儿大的想给【天下第一】店里定制枚锦旗的。
要不是前台的傅小米,和几位忙里忙外的潘大婶们一味拒绝。估计用不到明天,今晚就能把这“悬壶济世”“饭到病除”的锦旗给做出来。
“啥子情况?”
“这些病人都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怎么瘦地跟柴棒一样?”
就连从后厨里溜出来上厕所的陈浩,在见到店里这乌泱乌泱的吊针、挂瓶的一幕后,也是被惊地连撒尿都不利索起来。
等到打烊清算一天的营业额的时候,陈浩这个当老板的也傻了!
&nbs
第八十九章 碰壁的媒体记者们(第一更)
之前提到过,瑞城是个被时代淘汰的十八线小县城。无论是基础设施,还是人文建设,都长期处在发展的迟滞之中。
随着移动网络的超速发展,瑞城本地几家从报社演变来的本体媒体,早就撸起了袖子到处找夺人眼球的新闻素材了。
可是由于跟不上时代浪潮,这几家瑞城本体的小媒体,在经过了数年艰苦卓绝的奋斗,依旧挤不进主流媒体的行列当中。
于是乎,在听到手底下新闻采集工作者说“万松路出了一家能治好厌食症患者的饭店”后。这些嗅觉神经被触动的小媒体,觉得这是一次难得爆红网络的机会,连夜就布置下了上门采访的任务。
生怕被几个本地同行给抢去了机会!
所以,在一大清早,【天下第一】店还未开门营业时。这些架着长枪短炮,设备精良的记者朋友们,就把陈浩这家二层小店给围地是水泄不通。
“这是出啥大事了?”
“怎么来了这么多记者?”
“不知道啊!就算是电视台的采访也没这么厉害啊!”路过【天下第一】门口的一些晨练的大爷大妈,也跟着纳了闷。
因为这副媒体记者云集的场面,在瑞城这个堪称城乡结合部的小县城里,可是将近10来年时间没出现过了。
几位晨练大爷大妈还在回忆着:上一次涌出这么多新闻记者,还是08年那会儿,一位跟陈浩同姓的海归华侨中了2个多亿的体育彩票呢。
“最近也没听谁说,有人中了彩票一夜暴富啊?”
“就是!”
“万松路这有啥新闻好采访的?”
几个晨练的大爷大妈们,先是驻足围观了一会儿,就大声议论地四散开了。
倒是一些附近早起开门的店老板们,在看到这长枪短炮的架势后,都翘着脖子,像是呆头鹅一样,不停地往那些新闻采访车上张望。
“连瑞城电视台都来了?”
“还有瑞城日报的采访车!”
“看他们围着的地方,就是那家【天下第一】店!”
“不就开个饭馆吗?用得着这样兴师动众的?”这些挨着【天下第一】店的小商铺老板们,又是羡慕,又是牙酸。
恨不得把自己送去整个容,换张脸,冒充一回陈浩这个小老板,去跟这些媒体记者们长篇大论了呢!
要知道,普通老百姓想在人生当中接受一次媒体记者的主动采访,可是相当之难的。
在瑞城这样的小地方,除非你做了什么“勇擒歹徒”的侠义好事。或者是像前面那位幸运的海归华侨一样,也能祖坟冒青烟地从彩票站刮出个2个亿的超级大奖来。
不然,这上电视,在上百万瑞城老百姓面前露脸的机会,可是八辈子都甭想碰上!
可惜的是,这媒体记者的采访,在别人看来是值得吹嘘一辈子的趣事。但是对于【天下第一】店的9位店员来讲,却是一件相当煎熬的事情。
因为上镜头前,需要背稿子,还要在脸上补妆。可把店里头那些素面朝天的潘大婶们给来回折腾地不行。
倒是傅小米这位从x付宝公司出来的气质美女,一经登场,就让这些媒体记者们眼前一亮。
因为这位能说会道的副店长,就像一位专业的企业发言人一样,即便是面对再多的摄像镜头,连一丝怯场都没有表露出来!
“傅小姐,你这么年轻漂亮,之前还在著名的x付宝集团工作,怎么想着来这家饭店当副店长呢?”一位年轻貌美的女记者问道。
“因为我觉得,无论是干什么职业,只要自己喜欢就行。而且我们【天下第一】店的员工伙食很棒,
第九十章 任性的小店!(第二更)
这些进店的媒体记者们,感慨着这简陋小店的价格贵的离谱的同时,还在仰着脖子打量着那块蒙了黑布的后厨区域。
“那么大块玻璃都遮住了,这是不打算让人看到厨房里头的样子啊!”
“遮遮掩掩的,不会是在里面用口水油吧?”
“我听说加了口水油做出来的菜,会比普通的食用油炒出来好吃很多。”一位记者小声嘀咕道,身旁的同行都纷纷侧目了过来。
这下,可让在场的傅小米和几位潘氏大婶不淡定了!
你这啥都没见着,就捕风捉影地诬陷人家饭店用口水油?
这消息要是从这些记者媒体口中散播出去,那陈浩这家【天下第一】店的生意估计就不用做了。
“喂!怎么说话的?”
“有你这样当记者的吗?
“我们店里用的,可都是意大利进口的橄榄油!”傅小米气鼓鼓地说完,伸手就从收银台的底下柜子里拎出了一瓶黑瓶装的橄榄油。
“卧槽!”
“这是克鲁托橄榄油?”一位懂行的记者,认出了黑瓶身上密密麻麻的意大利文,嘴里忍不住惊呼道。
“克鲁托是啥玩意儿?”
“咱们平常家里炒菜用的,不都是金龙鱼的吗?
“老林你别卖关子了,赶紧介绍介绍。”几个同个电视台出来的工作人员问道。
“这克鲁托橄榄油,是意大利产一个橄榄名庄里产的一种冷压工艺榨出来的特级橄榄油。”
“我有个姨夫在意大利做生意,几年前给我带了一瓶小包装500毫升的,据说市面上要卖800多一瓶。”那位姓林的记者咽了咽口水,一脸震惊地解释道。
“啥?500毫升卖800多块?”
“那这一瓶大点的,不得上千了?”
“什么橄榄油这么贵?”听着林姓记者一介绍,身旁的媒体工作者们都不淡定了。
要知道,他们这些地方电视台出来的,除去年终奖励和过节福利补贴,每个月打卡工资满打满算也才四、五千块钱。
这一瓶750ml装的橄榄油的价格,居然快顶得上他们月收入的四分之一?
这无论是搁谁头上都要不淡定啊!
“我听我姨夫说,这克鲁托橄榄油以前是专门供给意大利王室用的。不仅仅能拿来做菜,还能当顶级的护肤品来使用。”林姓记者擦了擦脑门的汗珠,心有感触地继续解释道。
“卧槽!”
“橄榄油还能当护肤品?”
“这可是我头一回听到!”
“长见识了!难怪这家店一份蛋炒饭就卖20块。估计这小勺橄榄油下去,就得10几块成本在里头了吧?”
面对这家环境简陋地跟快餐店一样的二层小店,居然能用上克鲁托这样,连一些知名西餐厅都舍不得用的名贵橄榄油。如此巨大的反差,让在场的这些记者再一次感受到了啥叫“天雷滚滚”。
不过,在了解到【天下第一】店里用的素材,居然都是市面上最新鲜,最顶级后。在场一些自带吃货属性的媒体记者们,已经在忙着解腰包,打算尝一尝这传闻中能治好厌食症的蛋炒饭和烧麦了。
只是,在听到那位长腿貌美的副店长一句:“想点单,等11点以后去门外排队。本店除了民警和交警以外,概不提供插队服务。”
所有记者的心中,都给陈浩这家【天下第一】店打上了“任性”的标签。
要知道,在场来的几家,可都是瑞城本地主流的媒体!
若是换一家饭店接受他们的采访,估计那位店老板早就心里乐开了花,屁颠屁颠地去开包厢,为这些记者朋友们提供特殊服务了。
因为一旦伺候好了这些记者朋友,临走前再塞给他们一些辛苦费。等他们回去美化一宣传,那店里的客流量还不跟孙悟空翻跟头一样,十万八千里地往上涨啊!
可是陈浩这家二层小店,却是反其道而行。
不仅仅是
第九十一章 采访到托了?(第三更)
店里雇来的托儿?
怎么可能!
陈浩要是有那雇托儿闲钱,早就掏腰包去买房了。
要知道,自打【天下第一】开业以来,挣的可都是实打实的口碑钱!
哪怕是店里的烧麦价格标地再贵,还是有不少热爱美食的客人,隔三岔五地轮流来光顾。
即便是鼓鼓的腰包,吃成了瘪瘪的样子。这些对饭食极度挑剔的瑞城小土豪们,还是不亦乐乎地参加到数百号人的漫长队伍当中。
要不是【天下第一】店的口碑,坚挺到了极点,怎么能做到如此地步?
这一点,倒是在这些媒体记者们的继续采访下得到了证实。
“大叔,请问您也是来排队的吗?”那位漂亮女记者递过话筒问道。
“是啊!他们家开业第一天我就来了,也算是老客户了。”
“大姑娘,我跟你说实话。自打尝了一口那种四色烧麦以后,我每天都要来尝一顿。不尝,我这心就跟挠痒痒似的。”满嘴胡渣的中年大叔,一边咂巴着嘴,一边对着镜头眉飞色舞地说道。
“得嘞!”
“又是个戏精!”
“这大叔估计跟前面那个大妈一样,也是个雇来的托。”女记者翻了翻白眼,心中嘀咕的同时,还是保持微笑地继续问道:“大叔,我们采访了一路,都是在夸他们店的。您既然是老客户了,有没有其它不同的意见呢?比如这【天下第一】店有什么缺点在里头,能跟我们说说吗?”
“缺点?”
中年大叔先是一愣,随后摸了摸下巴硬地跟钢叉似的黑胡渣,略带思索道:“倒是有这么一个缺点……”
一听挖到了黑料,女记者眼睛一亮,急忙追问道:“大叔,您快说说,有啥缺点?摄像机这边都录着呢!保证回去给您打马赛克,不影响您个人生活。”
“马赛克?”
“那倒不必要了,我也没啥见不得人的。”中年大叔摆了摆手,顺便眉头一皱地对着镜头道:“这缺点嘛……就是名气越来越大,咱们这些吃饭的客人排队的时间也就越长。”
“大姑娘,你是没看见店里头忙的时候。长假那几天,有一回我可是整整排了3个小时!”
“啊?排队等了3小时?”
“为啥会这么慢?不会是有黄牛混在队伍里吧?”女记者感觉这条黑料不错,脑海中已经引出了一大段市面上暴露出的“网红奶茶店门口黄牛党横行”的相关介绍。
“黄牛?那怎么可能!”
“店里都是按照一人一号走的,号码牌一换人,服务员连菜都不给你上。”
“据说店里头就一个小老板在后厨做菜。按照我的猜测,八成是这蛋炒饭和烧麦的做法很特殊,保不齐就是从祖上流传下来的手艺,怕别人学走了。”
“要不然,你说小老板店里生意这么好。干嘛不多招一些厨师,再扩大一点店面,多腾一些座位出来。这样不更赚钱吗?”
中年大叔一说完,那位采访他的漂亮女记者就傻了!
合着,您说的这缺点,就是变相地在夸他们【天下第一】的生意好啊?
要不是里面卖的饭菜好吃到极点,能引来排队3小时的队伍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