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碑杨门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圣诞稻草人
此事过后,朝廷一纸军令下发到了六军三营中。
凡山海寨原民,全部被打乱,开始重新安插分配。
一个百人的大队里,能存在的山海寨原民,不得超过六人。
军中力量一下子消弱了三成,余下了近四万多的山海寨原民士兵。
杨延嗣面对这些人的处理方法也简单,大手一挥,四万多山海寨原民士兵和他们的家眷,一股脑的涌进了海港府。
海港府建设在即,急缺人手。
新任代理海港府府台谢韬,已经不止一次的向杨延嗣请奏调派人手了。
有山海寨的这一批人加入,海港府的基础建设也会迅速的加快。
同时,他们也会在各地商人们的侵蚀下,慢慢的抛却体内的原始野性,学会利益性。
一旦这些山海寨的俚人们学会了利益性,那么海家加在他们身上的标签,就会慢慢消失。
到时候,他们就会变成真正的南国人,和海家再无半点关系。
杨延嗣下重手,快刀斩乱麻的处理了海家的问题,海家是南国境内,唯一一个有资本对南国朝廷形成威胁的家族。
如今解决了海家,杨延嗣也算得上是真真正正的把南国掌控在了手里。
随着南国彻底掌握,一条条的律法也开始正式的走出了汉城,开始普及向全国。
这其中就包括了杨延嗣在港澳码头制定的一百三十条商法。
南国的律法有两个不分,一个部分叫基本法,就是铭刻在皇城门口石碑上的,以人为本的基本法。
其中大多都是宏观的条例。
比如,事关商人的条例,只有简单的一句话。
商人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外国商人,只要依照税法交纳税赋,享受于本国国民同等的权益。
这就是基本法。
南国律法的另外一个部分,就是扩充法。
在基本法的基础上,制定出了更加详细的律法。
其中指明了,做什么事是违法……
扩充法迅速扩散下发。
各地也立马组织起了本地的百姓们,聚集在一起,听老儒生们给他们科普南国律法。
一时间,南国陷入到了一个,一边工作,一边学法的环境中。
杨延嗣也在港澳码头的一座临时的小院里,在仔细的观看着从汉城急送来的扩充法。
仔细阅读过后,碰上不合理的,就用朱笔在上面打一个叉叉,碰上有待商讨的,就在上面画一个圈圈。
律法是一个很严谨的东西,容不得丝毫大意。
杨延嗣必须谨慎对待。
“蹬蹬蹬……”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在杨延嗣耳边响起,杨延嗣皱了皱眉,不悦道:“落叶,平日里你最沉稳了,怎么今日如此慌张”
如今的落叶,暂时统领了皇城军,由于皇城军乃是海山旧部,平日里事比较多,所以落叶一般时间,都事穿着皇城军专属的铠甲,坐镇在皇城军中。
落叶快步走到了杨延嗣面前,抱拳道:“启禀首领,据手下传来的消息,临时搭建的海港府衙门,被一群人围了……”
杨延嗣放
第0346章 商人们的想法
“了解一下,百姓们和商客们,内心深处的需求。同样,要理性的去判断他们的这些需求,那些是真正有利于大家的,那些是存在私信的。
长此以往,这海港府内的百姓需要什么,你心里就都有数。
你只需要想办法,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就可以了。
想要做一个好官,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这国家,像是一个大酒楼,皇帝像是东家,相国像是掌柜,汉城里的官员们像是后厨,你们这些在外的官员,就相当于是店小二。
而这酒楼里,真正的客人,却是百姓。你明白吗”
杨延嗣的声音,平淡无奇。但是他的话,却犹如汹涌澎湃的惊涛骇浪,颠覆了谢韬内心存在了二十多年的世界观。
“王……王上……”
“咕嘟……”
“王上,您说笑吧按照您的意思,咱们这些官员,甚至皇族,都是在为百姓服务”
杨延嗣摊开手,“不然呢”
谢韬咬了咬牙,沉声道:“不可能的,当官的,是官老爷,天生比百姓高一头。咱们是帮百姓做主的人,不是服务百姓的。”
杨延嗣摇头一笑,“如果这天下间没有百姓,你到谁面前去高一头还有,帮百姓做主和服务百姓,有区别吗
在我看来,就是名号不同而已。”
“这……”
谢韬想反驳,很想大声的反驳。
他想告诉杨延嗣,在大宋,官员就是人上人。百姓们只是地里刨食的下贱胚子。
可是,这话他不敢说出来。
因为,他一旦说出来,就违背了南国基本法的第二条。
人生而平等,不分高低贵贱。
瞧着谢韬沉默不语,杨延嗣也没有再继续追着他讨论问题。
杨延嗣品了品桌上的茶水,待到谢韬冷静下来以后,才继续开口,“刚才咱们聊过了,险些误了正事。此次传你过来,就是想了解一下,港澳码头的是商人,围困在府衙门口,究竟所为何事”
谢韬抱拳道:“臣正要向王上禀报此事,前些日子,王大人,从辽国置换了不少辽地汉民,运回了咱们南国。
这些辽地的汉民,进入咱们南国后,就受到了王上的厚赐。
这些商人们看到了以后,心里就有了一些想法……”
“什么想法”
谢韬沉吟道:“其一,商人们跑到衙门里询问,他们想加入南国籍贯,不知道有什么条件。会不会也像是辽地汉民一样,得到一百一十一亩的良田。
其二,商人们通过王大人的事情,发现了一条商机。他们想把南国的粮食运到辽国去,然后换一些辽地汉民,再运回来。他们想知道,我南国有没有收购这些汉民的意向。”
杨延嗣用食指敲打着眉心,所有所思,“很聪明的一个计划……”
“怎么讲”谢韬疑惑。
杨延嗣笑道:“首先,在目前的时代,大多商人都是以家族形式存在了。能出国行商的,家族产业就更加庞大,人口就更加繁多。
如果他们在家中挑选个成千人,入驻到我南国,加入了南国户籍。拿到了一百一十一亩良田。那么他们手里的良田,就能迅速的积累成千上万亩。
其次,辽地缺粮,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他们把粮食运送到辽地去,自然能够轻而易举的换到相应的辽地汉民。
这些汉民被他们拯救出了火坑,自然对他们唯命是从。
到时候这些汉民们得到了田地赏赐,到头来还是成为了这些商人的囊中之物。
商人们不仅把辽地汉民的卖身钱赚了,还赚到了他们的土地。
这简直就是一个一举两得的计划。”
谢韬闻言,咬牙切
第0347章 重甲骑兵
杨延嗣所述的道理简单,谢韬却始终转不过脑袋里的弯。
最后,杨延嗣索性直接让谢韬照着他的话做,不必多问。
杨延嗣在港澳码头停留了足足三个多月,对于港澳码头的发展,他事无巨细的都叮嘱了谢韬。
港澳码头,乃至整个海港府,杨延嗣都寄予厚望。
一个沿海的商业城市,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优厚的政策扶持。
相信,港澳码头,会在很短一段时间内,迅速的繁荣昌盛起来。
同时,它也能带动整个南国的商业发展,并且迅速的增强南国的实力。
港澳码头以后发展的基础基调,杨延嗣已经为谢韬制定好了。
谢韬不许要做太多,只需要按照杨延嗣制定的计划,按部就班的完成即可。
安顿好了港澳码头,杨延嗣踏上了回汉城的归程。
不过,杨延嗣并没有急着一路疾驰回汉城,而是沿着南国东线,一路绕了两千多里的路程,仔细的巡查了一番南国东部的发展。
南国朝廷鼓励农耕,又加上地理位置的优越,以及引进的大宋的一些先进的农具。
南国的百姓田地里的粮食产量在节节增高。
其中,一些有汉族的农庄或者城市,田地里粮食的产量就更是多不胜数了。
短短两个产粮季,仅南国东部所产的粮食,就足以供给整个南国的百姓吃一年之久,并且剩余的粮食,还足够贩卖向大宋。
站在农田的田埂上,杨延嗣随手摘下了一棵稻穗,望着广阔的田野,忍不住感叹。
“南国现有人口,两百二十万,东部居住的人口有一百零叁万左右。其中还包括了常役士兵三万,以及府兵六万。
再抛去工匠,以及各处行商的人等等。剩下的人口,不足九十万。
九十万人口,种植近方圆两千里的土地。太少了……
刨除山林河流,剩下的土地还有近八成处在荒芜状态。
必须想办法尽快的充实人口,鼓励生育。”
落叶守候在杨延嗣身后,翻了个白眼,淡淡道:“首领,根据统计,咱们南国男丁总共只有三十八万人,剩下了近一百八十多万人,都是女子。就算您下达鼓励生育的政令,也无济于事。您让人家一个个女子,如何生育”
杨延嗣扔下了手里的稻穗,瞪了落叶一眼,“就你话多……”
落叶淡然道:“属下说的是实情。也不知道您是怎么想的,明明这南国女多男少,您偏偏还要实行什么一夫一妻的制度……”
杨延嗣行了两步,跨上了马背,没好气道:“本少爷做事,自有深意,用不着你操心。你有这个闲心,还不如尽快去我大哥哪里,帮忙把他手里俘虏的那些个流民草寇接纳过来。”
落叶也上了马背,策马跟在杨延嗣身后,“您不许咱们大张旗鼓的去接人,怕暴露了,所以属下们只能谨慎行事。自然,接人也就慢了一些。”
杨延嗣叹气,“罢了,慢就慢吧,稳妥一点最重要。”
杨延嗣和落叶,骑着马,带着护卫们,继续上路了。
由于绕道先东行了,难免要路过蟒山。
近半年不到蟒山,蟒山脚下,依山而建了一座巨大的工业之城。
南国境内的所有工业物品,基本上都出自于蟒山脚下的城池。
除此之外,在蟒山一侧的峡谷中,还有一座要塞。
此处原本是通往大宋邕州必经的要道,自从龙游军坐镇此处以后,在这里建立了一座要塞。
用作屯兵只用。
因为龙游军是重甲骑兵,所耗费的装备诸多,把基地建立在工业之城旁边,方便一些。
而且,按照杨延光的说法,附近山林里的俚人和僚人众多,这些人都是上好的兵员,值得招揽。
唯一可惜的是,目前为止,龙游军常役士兵,仅有不到四千,仆从军却多
第0348章 没人就去抢人?
落叶皱了皱眉,喝道:“王驾在此,还不速速通报。”
“王驾!”
仆从军将士们怔了怔。
领头的人,迟疑道:“是不是王驾,在下也没有见过。你们且在这里等候,不许乱动。我前去禀报。”
仆从军领头人去禀报,过了约莫一刻钟左右,就瞧见了一骑快马赶了过来。
人未到,声先到。
“七弟,你怎么有时间来看我了”
杨延光骑着马,冲到了杨延嗣面前。
兄弟二人拳碰拳,相视而笑。
杨延光带着杨延嗣进入到了龙游军驻地要塞。
一进要塞,看到的全是让人热血沸腾的训练场面。
看得出来,杨延光对手下士兵的要求极高。
进入到了要塞主厅以后,杨延光刻意让杨延嗣居主位,却被杨延嗣推辞了。
兄弟二人坐定,杨延光命人奉上了茶水。
骑马奔波了大半日,杨延嗣也有些渴了,端起茶水连干了三杯,才停下。
“瞧七弟你这么渴,肯定是来得匆忙,估计也没有吃饭。我这就派人去准备饭食。”杨延光说道。
杨延嗣放下茶杯,摆手道:“三哥,吃饭的事儿,不必着急。这一次绕道到这里来,就是有一件事想听一听三哥的意思。”
杨延光挑眉,迟疑道:“什么事家事的话,你只管找二哥就是了。他的意思就是我的意思。”
杨延嗣摇头笑道:“并不是家事,我想和三哥谈一谈一桩国事,看看三哥你就什么高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