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碑杨门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圣诞稻草人
垂拱殿内,暖洋洋的。
地下的火龙在熊熊燃烧。
大殿内的气温,已经回升到了春日的温度。
进入大殿以后,群臣们就脱掉了身上披着的外衣,交给了此后在一旁的宫娥或者宦官。
杨延嗣进入大殿内以后,一直在仔细四处打量。
垂拱殿内的摆设和模样没有变一点儿。
可是如今垂拱殿里的人,几乎可以说换了一茬。
武将那边还好,基本上都是旧人。
文官这边几乎可以说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有七成的人,杨延嗣都不认识。
而杨延嗣认识的,或多或少都擢升了。
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年轻。
宰相,中书门下平章事,没有变,依旧由赵普担任。
两位副相,参知政事,也就是俗称的执政,已经变了。
原来的两位副相,薛居正已经仙逝了,沈伦也已经被罢相了。
现在副相的位置,仅有宋琪一人。
六部的人选,也各有变动。
杨延嗣熟悉的人中,李沆已经左迁为御史大夫,吕蒙正擢升为翰林学士,吕端升任为中书舍人。
怪不得刚才在皇城外的时候,赵普会说那番话。
&n
第0362章 试探帝心
赵光义饱含怒意的一声咆哮,把大殿上的群臣吓了一跳。
俗话说,帝王一怒,伏尸百万。
赵光义如此暴露,难道是要杀人的征兆
文武百官们等了好一会儿,也没有等到赵光义下令杀了宋沆的旨意。
赵光义咆哮过后,只是冷冷的说了一句,“宋沆,注意你的言词。”
群臣闻言,一脸愕然。
短暂的疑惑过后,群臣们明白了赵光义的心思。
赵光义这是在变相的维护赵元佐的名声。
由此可见,赵元佐太子之位即便已经被罢黜,他依然在赵光义心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太子帝心未失,也许再过些时日,又会被复立也说不定……
太子复位,这可不是朝中群臣乐意看到的。
毕竟,朝中的群臣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已经站队到其他皇子们身后了。
宋沆就是其中之一。
宋沆抱着笏板,不卑不亢的继续说道:“陛下,臣身为言官,有匡扶社稷之责。储君之位,乃是社稷之根本。劝诫陛下立储,是臣的本分。
太子之位空缺已久,长此以往,难免人心浮动,朝野动荡。
再过些年,陛下年迈了,要是没有储君镇国,诸皇子们难免生出异心。
到时候,骨肉相残,兄弟相杀,烽火遍地。
实非江山社稷之福……”
“嘭”
赵光义一拍龙案,起身怒喝,“放肆!”
“宋沆,谁给你的胆量,胆敢在朕面前胡言妄语”
宋沆坦然拱手道:“臣所言,没有一句胡言妄语之处。句句属实,发自肺腑。一切都是为了大宋的江山社稷着想。”
“哼”赵光义冷哼,“朕怎么瞧着,你说的话,没有一句实话。赵元僖给了你什么好处,让你如此为他张目”
宋沆抱着笏板,依旧一脸坦然,“臣一片忠心,日月可鉴。陛下如此百般推诿,不肯顺应天意民心,立许王为储君。莫不是想,有朝一日复立废太子”
宋沆这句话,其实已经摸到了赵光义心脉了。
赵光义就是有心想复立废太子赵元佐。
只是,复立废太子这种事,即便是赵光义这个皇帝,也只能徐徐图之。
废太子赵元佐此前做的事情,都有些过分了。
冒然复立,群臣们不会信服。
所以赵光义希望,可以润物细无声的,重新恢复群臣们心中,对废太子赵元佐的信心。
待到时机成熟了,再复立赵元佐,水到渠成。
说起来也可笑,赵光义一个心思阴沉的皇帝,偏偏就喜欢赵元佐这个心思耿直的儿子。
如今,宋沆一句话,挑破了赵光义的心思。
赵光义想要为赵元佐谋划,也曝光在了太阳下。
一个喜欢玩阴谋的人,他的阴谋被人搬到了台面上以后,他就很容易恼羞成怒。
就像是一个行走在黑暗中的盗贼,被在阳光下揭开了面纱一样。
赵光义像是一个愤怒的狮子,双手不断的拍击着眼前的龙案,大声咆哮着。
“放肆!”
“放肆!”
“放肆!”
“宋沆,朕要诛你九族!”
宋琪当即出列,沉声道:“陛下息怒,言官从不因言获罪。”
宋琪开口以后,其余的文官们,也都纷纷出列,恳请赵光义息怒。
杨延嗣为了不让自己变成一个异类,也随大流的出列了。
文官们集体出列,并不是因为宋沆很有人缘,也不是因为大家都支持宋沆的奏请。
只是因为,文官们在为自己谋求权力。
倘若今日宋沆因言获罪,被诛灭了九族。
这个杀言官的口子一开,以后赵光义可就真的百无禁忌的随便杀人了。
皇权没有了制约,那可真不是闹着玩的。
即便是闭目养神的赵普,也悠悠开口了。
“言官从不因言获罪。不过,宋沆言行跋扈,目无君上。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赵普不愧为朝堂上的老江湖,这句话说的很有水平。
不仅保全了文官们的权力,同样也给了赵光义一个台阶下。
赵光义虽然很愤怒,但也清楚杀言官的后果。
他只能顺着赵普为他搭建的台阶而下。
“罢黜宋沆一切职务,发配沙门岛,终生不得还朝。其家眷,发配邕州。”
对于赵光义的判决,宋沆似乎一点儿也不在乎。
他任由殿前侍卫们摘去他的乌纱帽,除掉他的官服。
“陛下,复立废太子,此举万万不可取。陛下乃是真龙天子,金口玉言。废太子已经被废除,在复立。如此反复,陛下以何取信天下人”
宋沆如同一个刚直不阿的忠臣,表现出了至死不渝为大宋的气节。
即便是被殿前侍卫们驾出去了,他的声音,依然在大殿里回荡。
有了宋沆这一只出头鸟过后,竟再无一人上书奏请册立太子的事情。
杨延嗣皱着眉头,思考了一会儿,明白了其中的关窍。
这宋沆,八成是一个试金石。
是那些想争夺皇位的人,抛出来试探赵光义态度的试金石。
通过,今日赵光义在殿上的表现,那些想试探他的人,也多多少少揣摩出了他一些心思。
这才是今日宋沆奏请立太子的真实目的。
杨延嗣猜测,宋沆此人,明面上奏请立许王赵元僖为太子,看似在为许王张目,可他未必是许王的人。
这其中,说不定还有一石二鸟的意思在里面。
不
第0363章 互相伤害啊!
“哈哈哈……”曹彬爽朗的一笑,不屑道:“老夫存的什么心思老夫当然存的是一颗为国为民的公心。不像是你宋相公,一颗私心和黑心都摆在了明面上。”
宋琪怒喝,“曹彬,你休要信口雌黄。”
曹彬冷笑道:“老夫信口雌黄老夫若是没记错的话,你宋相公的亲娘舅,做的就是粮食生意。而且还是西北最大的粮商。
你鼓动着陛下拿出银两去卖粮,不就是为了让你亲娘舅借此大赚特赚吗”
宋琪瞪眼,恼怒道:“曹彬,你这是在诬蔑老夫。不错,老夫的亲娘舅确实做的是粮食生意。可是自从西北出现了灾情以后。老夫就去信给他,让他放弃了牟利。把粮仓里存的三十万担粮食,几乎半卖半送给了百姓。
也正是因为如此,西北虽然受灾,却没闹出大乱子。
老夫一片为国之心,日月可鉴。”
曹彬扯着嘴角,嘲笑道:“真的如此吗照这么说,是不是还要当着陛下的面,给你亲娘舅请功不成”
“哼!”宋琪呵斥道:“老夫的亲娘舅,也只不过是做了一点点的粮食生意。和你闺女比起来,那可真是小巫见大巫了。你闺女名下的酒作坊,生产出的烧酒,不仅卖的满大宋都是。连辽国等地都有烧酒卖。
你闺女每年酿酒所消耗的粮食,没个七八百万担,只怕抵挡不住吧
你闺女此举,才是真正的祸国殃民。”
曹彬怔了怔,乐呵呵笑道:“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如今我闺女可是杨家的人。她的所作所为,和老夫无关。”
曹彬笑眯眯的转头看向杨延嗣,道:“杨小子,我闺女如今是你的人。关于她的事儿,你出来说说吧。”
杨延嗣闻言,有些哭笑不得。
本少爷只是想做一个安静的美男子,你们两位大佬斗法,干嘛牵扯到我身上。
被曹彬点了名,杨延嗣也不能再装沉默了。
他出列,向赵光义施礼后,才拱手对宋琪和曹彬施礼。
然后,笑道:“下官近两年,都在邕州镇守。所以家妻行商的事情,下官所知不多。下官只知道,家妻行商的时候,一直都恪守本分。依照大宋律例交纳赋税,其交税凭证,下官也曾经瞧过。
下官觉得有些惭愧,家妻行商许久,每年也只能为大宋增添商税三十万两白银而已。
今日宋相公提到此事,下官也觉得家妻行商在外,抛头露面的有失体统。
所以,下官决定,今日下朝以后,就严令家妻,以后待在家中,减少出门。
至于那些生意,也就别再做了。”
宋琪冷哼道:“你家这两年都赚的盆满钵满了……”
杨延嗣笑眯眯道:“宋相公言之有理。下官家中的薄产,和宋相公亲娘舅家中的产业比起来,实在是不值一提。俗话说,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如今正值西北旱灾非常时期,下官也略尽一些绵薄之力。家中这两年,卖酒所得的获利,加上其他薄产所得,总数近三百万两白银,一并捐入国库。还有酿酒作坊所剩的两百多万担糙粮,也一并卷入国库。”
朝野上下,闻言,无人不惊。
依照杨延嗣所述,这是要把全部家产捐出来。
这太狠了。
杨业牙花子都在颤抖。
宋琪心中一点也没有逼杨延嗣放血的欢喜,反而觉得后背凉凉的。
果然,杨延嗣笑眯眯的看着他,说道:“宋相公,下官这点家业,不能和贵娘舅这个独霸西北的大粮商相比。下官小门小户的倾家荡产,愿为国家增添一点儿绵薄之力。贵娘舅家大业大,半卖半送才三十万担粮食,是不是有些太寒酸了”
“说得对。”
曹彬出言帮腔,“曹某决定,让家中的妻儿老母,都勒紧裤腰带,把家中的余粮和钱财贡献出来,愿为国增添一点儿绵薄之力。
曹某决定,捐出今年的俸禄。此外,另加一百万担精粮。
宋相公,下官这点家业,不能和贵娘舅独霸西北的大粮商相比……”
翁婿二人,一唱一和的,直接把宋琪逼到墙角了。
杨延嗣表现的就像是一个疯子一样,完全是倾家荡产的在和宋琪死磕。
朝野上下,所有人都清楚。
就目前杨家在外表现出来的产业而言,凑齐三百万两,外加两百万担粮食,可以说是倾家荡产了。
你宋琪非要挑事,结果惹上了一个疯子,倾家荡产的要和你死磕。
这下,你宋琪想不出血都难,而且还要出大血。
人家都说了,小门小户的家产,完全不能和你宋琪亲娘舅这种独霸西北的大粮商相比。
那么,你宋琪拿出来的东西,就只能比人家多,不能比人家少。
这个时候,宋琪再想装穷,已经不可能了。
他亲娘舅大粮商的身份曝光,以赵光义的心性,必定会好好查探一番。
到时候,宋琪的家产,可就瞒不住了。
宋琪为官多年,以权谋私的事儿做了不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