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碑杨门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圣诞稻草人
老杨单膝跪地。
“臣叩谢陛下。”
赵光义摆了摆手道:“事不宜迟,你尽快动身吧,不必等到下朝以后了。”
老杨抱拳道:“臣遵旨。”
老杨站起身,抬头挺胸的走了。
步履稳健有力,看起来像是个烈士。
老杨一走,朝堂议事继续。
没有了老杨在,赵光义突然发现,满朝武将,想选一个能放心的派出去的武将,真的好难。
想另遣一个文臣做主帅,又怕酿成了侯仁宝那样的惨剧。
一时间,变得极其为难。
然后,朝堂上就炒成了一锅粥了。
嗡嗡嗡的像是一群苍蝇在乱叫。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大家都有道理,一个个还都义正言辞的。
老将们想出去建功立业谋福利,赵光义怕他们坐大了,再演一处黄袍加身,所以不许。
文臣们想在军中插一杠子,把军权从武将手里夺过来,武将们不愿意。
总之,满朝文武,出主意的多,却没有一个合理的,完整的。
都是各怀鬼胎,各怀心思。
一场朝会,吵到了太阳西斜,也没有吵出结
第0382章 使劲占便宜
“臣以为,呼延赞将军,老成持重,睿智勇猛,他是担任此次剿灭叛军的大军主帅的不二人选。此外,臣推举杨延平担任副帅,李继隆担任先锋将军。
由此三人在,川府叛乱,必定会被平复。”
朝中百官,听到了杨七的推举,都陷入到了沉思。
赵光义坐在龙椅上,也是若有所思。
高怀德出言讥讽道:“你倒是举贤不避亲呐……”
杨七坦然的摊开手,无奈道:“我倒是想举荐高家的人,可惜高家除了卫国公你,没有一个能打的啊!”
这一句话算是戳到了高怀德软肋上了。
高怀德的儿子,没有一个成器的。孙子辈到有几个有天分的,可惜没长大呢。
高怀德吃瘪了,躲在班列里,阴狠的瞪着杨七闭口不言。
文官班列,宋琪出列,问道:“监军人选呢”
杨七斜眼瞅了一眼宋琪懒得搭理他。
本官跟你有仇,本官不想跟你说话。
宋琪咬牙切齿的瞪了杨延嗣一眼,转身向赵光义抱拳道:“臣推举王钦担任监军……侯仁宝也是个合适的人选……”
杨七听到这两个名字,差点吐血了。
他很想问问宋琪,你是那只眼睛看到他们合适了
从头到尾的看,都是两个坑货好不好。
就这两个坑货做出来的事儿,死一百次都不为过的。
“臣反对。”
杨七毫不犹豫的投反对票。
呼延赞是他准岳父、杨延平是他亲大哥、李继隆是他看好的帅才。
把这三个人,交到王钦或者侯仁宝手里,杨七一百个不放心。
“怎么,杨延嗣,你还想把朝廷的大军,掌控在自己手里不成”
宋琪侧头,盯着杨七阴阳怪气道。
杨七脸色一变,暗道宋琪阴险。
这话到了赵光义耳中,可就是诛心之言了。
杨七赶忙抱拳道:“臣绝无此意。臣之所以反对,是因为臣建议的第二部分的缘故。”
赵光义皱着眉头,淡淡道:“你继续说下去。”
“臣遵旨。”
杨七抱着笏板道:“臣以为,仅仅剿灭叛军,并不是长久之计。应当在剿灭的同时,安抚百姓。叛军夹带着许多流民,这些流民,可都是陛下的臣民。也是我大宋税赋的来源,理应慎重对待。
所以,臣以为,在大军剿灭了不臣贼寇以后,百姓们应当尽快安抚,最好是能就近安抚。并且扶持他们,尽快的恢复农耕。
而安抚百姓,就必须要有大批的粮草,赈济灾民。
同时,川府的各地官府衙门,也应当重新设立。
这些事,都必须教给一位老成持重的大臣。
臣以为,参知政事李昉乃是不二人选。
有李相公坐镇川府,不仅能够安抚百姓,而且还能顺带着监管诸军。
完全不需要再多派一位监军那么费事了。
相信,李相公监管诸军,也没有人会不信服。”
一直闭目养神的赵普,睁开了眼,有些以外的敲了敲杨七,然后缓缓开口,道:“启奏陛下,臣以为,杨小子的提议不错。”
曹彬抱拳道:“臣也以为可行。”
文武两班大佬都说话了,其他的大臣们,也就把反对的话咽回去了。
杨七得意的冲着宋琪挑了挑眉毛,宋琪瞧见了,气的直哆嗦。
赵光义思量了一下,也觉得杨七说的有理。
“既然两位爱卿觉得可行,那么就照着这个安排办吧。”
赵光义捶胸顿足道:“必须从速办理,把这些贼人,给朕碎尸万段。”
赵光义发泄了一下,然后转头对李昉道:“李爱卿,此事就拜托你了。朕赐你王命令旗,全权督办此事。”
李昉激动的施礼道:“臣遵旨,臣绝不辜负皇恩。”
李昉不能不激动啊!
从他担任参知政事开始,一直都是一个打酱油的角色。
&nb
第0383章 曹琳有了……
事到如今,宋琪和杨七之间的恩怨已经解不开了,索性也就不做面子工夫了。
他瘪了瘪嘴,一脸不屑的道:“你们翁婿二人说的倒是轻巧。若是南国不肯给粮,或者在重重压迫下大举进犯呢到时候谁负责”
杨七磕了磕笏板,不咸不淡的说道:“下官镇守邕州的时候,和那南国国主也有几面之缘。又逢那南国国主喜好我大宋文化,难免多说几句。因此,下官在南国国主面前,多少也能讨一点薄面。”
话音落地,杨七抱着笏板,奏请道:“臣愿意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说服南国国主,让南国筹措一些粮食出来。”
“额”
宋琪愕然,“你怎会和南国国主有交情”
杨七哼哼了两声,道:“下官好歹也任过一任的永宁军监军,也参加过讨伐南国前身交趾的战斗。若是没有什么作为,岂不是有负皇恩,愧对了陛下给的俸禄。”
“你!”
宋琪被杨七怼的三尸神暴跳,如果不顾及身份的话,手里的暖手炉都砸出去了。
赵光义觉得杨七说的在理,说话也中听,当场裁决道:“如此这般,和南国交涉的事情,就交给小杨爱卿了。
此番和南国交涉,不可压榨过甚。南国助我大宋脱难,理应扶照一二。粮食的价格可以适当的上浮,但是不能超过京价的两成。”
杨七闻言,差点乐的跳起来了。
恨不得当场给赵光义颁发一个最佳好人奖。
此前,南国出口大宋的粮食,价格是金陵粮价的一半。而金陵粮价的价格,却是京城粮价的一半。
如今,赵光义金口玉言直接把价格翻了五倍。
这下,杨七真的赚翻了。
而且,以川府和南国的距离,完全可以走陆路运输。
这对南国来说,也是一件大好事。
南国可以借此,打通和大宋之间的陆路商道。
海陆两条商道畅通,加上大宋如此频繁和大规模的同南国粮食交易。
基本上,南国和大宋的商道,将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变得极其的稳固。
这对南国这个处在萌芽期的国家来说,拥有无限的好处。
南国,可以依托大宋的底蕴,快速的发展国内的经济、文化、政治等等。
南国,会在很短的时间,得到蓬勃的发展。
作为南国国主,杨七的收获,会更大。
杨七压抑着激动的心情,郑重的道:“臣遵旨,臣必定不负陛下所托。”
川府平叛的一切事宜商讨完毕。
朝堂这个庞大的政治机器就开始运转了。
一个国家的力量发动,效率是相当可怕的。
杨七回到府里的时候,老杨赶赴雁门关了,走的时候带走了家里的八百曲部,还有杨五。
杨大披着盔甲,背负着大枪,在向佘赛花和自己的妻子告别。
负责剿灭叛军的军队,已经全部集合完毕了。
所有的辎重也在陆续的运往城南校场。
只等所有人马齐了以后,就正是开拔。
当所有人都忙忙碌碌的时候,闲散的杨七感觉自己像是一条咸鱼。
或许,他这条咸鱼,也可以尝试着翻一翻身。
努力的摆出了一副忙碌的样子,回到东院书房以后,奋笔疾书了一封长信,教给了落叶,命火山卫的人手快马加鞭的送到南国。
然后……
然后……
然后,杨七发现,自己跟咸鱼又没多少区别了。
左正言的职权是很松散的。
风闻奏事,查漏补缺。
如果咸鱼一点,什么都装作没发现,就会变得无所事事,什么都不用干。
杨七命人搬来了一个躺椅,放在了东院一侧的大树下,他躺在上面懒散的晒太阳。
“在大宋,领着俸禄,什么也不用干。在南国,不领俸禄,忙的像条狗……”
杨七开始良心发现,觉得有点对不起赵光义了。
为了弥补赵光义,杨七决定拖着曹琳去游玩。
拖一
第0384章 你爹要死了
一封没有任何署名的信,托落叶的手,送到了杨七面前。
信封很厚,杨七拆开一瞧,立马就被镇住了。
第一页,竖着只有一行字。
你爹要死了……
任谁看到这五个字,都得被镇住。
恶作剧吗
杨七迅速得翻开了下一页。
依旧是一行竖着得字。
你四哥要死了……
下一页。
你五哥要死了……
下一页。
王贵要死了……
再下一页。
火山军也要死了……
……
几乎在一瞬间,杨七就反应了过来。
雁门关出事了!
这信件上所牵涉到得人,都在雁门关。
信上扬言这些人都要死了。
那么就说明,雁门关出事了。
杨七确信,送来这封信的人不敢拿这种事跟他开玩笑。那么肯定确有其事了。
杨七果断掠过了其他几张只有一行信的信纸。
翻开了最后一页。
然而,最后一页,仍旧只有一行字。
‘你还是那么粗鲁,对人家没有一点儿耐心。顺着往前翻……’
烦躁顺着最后一页往前翻,翻到了第四页。
一张字体娟秀的信,出现在了他眼前。
腊月二十三,雁门关周遭三十多村镇遭到辽军偷袭,雁门关游击将军王贵,率兵出击,在城外十里处,遭到辽军先锋大将萧天佐偷袭,大败而归。
腊月二十七,辽国南院大王耶律休哥,领兵十万南下。雁门关守将杨业,派人向高家军求援,一无所获。
腊月二十九,辽军先头部队南下,扫荡了雁门关外三十里,安营扎寨,设立堡垒,围困雁门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