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碑杨门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圣诞稻草人
落叶眉头瞬间松开。
杨延嗣骂完了以后,又吩咐道:“再派个人去房陵,刺杀赵光美。能不能成功不要紧,最重要的是要让太子赵元佐知道此事。”
&nbs
第0180章 官迷(为盟主趙廸加更!)
次日,一大早,天气分外冷。
曹琳缩在杨延嗣怀里不肯起床。
杨延嗣也有些犯懒,索性抱着曹琳一起赖床。
曹琳趴在杨延嗣怀里画圈圈,“郎君,酿酒作坊已经出了十几次酒了,每一次都失败……你要不要过去瞧瞧,看看有没有解决的办法”
杨延嗣摇头一笑,“酿酒的技艺,我也不是很懂,即便是去了,也是两眼一抹黑。”
杨延嗣沉吟了一下,“你看要不然这样,多给工匠们开点赏钱,鼓励他们去摸索,也许会有奇效也说不定。”
曹琳歪着脑袋,若有所思。
“妾身回头去试试。”
“嗯……额……”
曹琳疑惑,“郎君怎么了”
杨延嗣略显尴尬的摇头,“没什么……”
曹琳掀开被子查看了一番,立马娇笑了起来。
“郎君,你的旗杆又竖起来了。咯咯咯……”
杨延嗣瞪了她一眼,嗔怒,“你家郎君我,少年人,火气旺,这是正常表现。”
曹琳捂着嘴,笑道:“清肠散你也吃了三个多月了,牛奶也喝了不少,你的身体什么时候才会好。”
杨延嗣起身,披上了一件厚衣服下床。
“应该快好了,前些日子找你家的御医诊过脉了。”
曹琳慵懒的伸了一个懒腰,披上了衣服,也跟着下了床。
“郎君身体好了,也就不用憋的那么辛苦了。”
说话间,曹琳走到了窗前,推开了窗,一股刺骨的冷风灌了进来。
曹琳浑身打了一个哆嗦。
“今个儿天真冷。”
杨延嗣从后面一手抱住了曹琳,另一手关上了窗户。
抱着曹琳放在了床榻上,杨延嗣说道:“今个儿你就安心在家待着,别出去。别回头我铅毒排清了,你却病倒了。”
曹琳甜甜一笑,“妾身知道了。”
杨延嗣穿上了衣服,简单的洗漱过后,出了聊斋。
今日天波杨府的正堂上大梁,杨府在京的男丁,都必须到场。
杨延嗣作为杨家最小的男丁,自然要更早的赶到。
轿夫们抬着杨延嗣,在天波杨府门口的石牌楼前停下。
杨延嗣下轿,瞧见工匠们三五成群的围在牌楼下,在等候主家。
招呼了一声。
工匠们呼啦啦围成了一圈,围在了杨延嗣身边。
为首的是一个身穿九品官服的将作监官员。
汴京城里,大规模的府邸建造,都离不开将作监的身影。
“下官谢韬拜见左补阙。”
杨延嗣摆手,抬眼扫了一圈工匠们,“一切都准备妥当了吗”
谢韬咧着嘴,八字胡翘起,“回禀大人,一切都准备妥当了。只能您和贵府的几位将军们到场,为大梁披红。”
谢韬示意工匠们让开,他带着杨延嗣进入到了杨府。
走到了正在建造的正堂前。
在正堂前,横放着一根两尺宽,三丈长的大梁。
谢韬指着大梁,笑道:“按照贵府的吩咐,专门挑选了一根上等的楠木,为贵府正堂做大梁。”
这么粗,这么长的一根楠木,放在后世,那可是不得了的东西。
然而,在大宋,这东西虽然珍贵,但并不算太稀有。
杨延嗣在谢韬带领下,巡查了一番,点头道:“你们做的不错,也很用心。”
杨延嗣瞧了一眼一直跟随着他的工匠们。
这些工匠们为何围着他不走,杨延嗣心里清楚。
“每人赏钱三贯。”
工匠群中爆发出了一声欢呼,然后齐声道谢以后,才没有再围着杨延嗣。
“赏赐不够”
工匠们散开了,谢韬却跟在杨延嗣身边,杨延嗣疑惑的问了一句。
乔南嘿嘿一笑,“下官不讨赏钱……”
杨延嗣一愣,旋即笑了,“你想求官,让我帮你走走门路”
谢韬猛然点头,“下官就是苦无门路,所以在这九品小官的位置上,一待就是六年。”
杨延嗣莞尔一笑。
&nb
第0181章 儿大不由爷
得到了杨延嗣提携的承诺,谢韬做事显得更加热情,更加卖力。
上大梁要用红绸包裹大梁。
谢韬亲自去采买了一挑两丈长的红绸,热心的捧在怀里,跟随在杨延嗣身后。
赶到辰时末的时候,杨业带着杨延平、杨延德和杨延昭,一行四人到了天波杨府。
“爹!”
杨延嗣凑上去施礼,杨业略微点了点头。
随后,杨业开始主持上大梁的事宜。
先是祭祀,瞧着杨业领着兄弟们各种对着空气施礼。
杨延嗣也不明白杨业到底祭祀的是那一路神仙。
对此,杨业没有过多解释,杨延嗣也没有追问。
一番祭祀过后。
杨业亲手给大梁披上了红绸。
一阵噼里啪啦的爆竹声过后。
工匠们已经用绳索捆绑了大梁,站在两侧的墙壁上,含着号子,一下一下的拉着大梁上升。
大梁落上后,工匠们拿着铁钉固定了大梁,且在大梁的两侧钉上了一片红布。
上完了大梁。
杨业让杨延平把自己带来的铜钱们赏赐给了工匠们。
工匠们得到了两次赏赐,加起来足有四贯多,快顶上他们半年的收入了,心里自然开心,干起活来更有力气。
赏赐完了工匠们,勉励了几句。
杨业带着五个儿子,到了新建好的西厢房内攀谈。
由于西厢房是新盖好的,加上又逢冬日,所以显得格外寒冷。
杨业吩咐亲兵们,在西厢房内点燃了一个巨大的火盆。
父子六人围着火盆在聊天。
杨业叮嘱杨延平,“大郎,过些时日,你就要出京去剿匪了。千万不要因为匪徒们是一群乌合之众就轻视他们。各地地形不同,这些匪徒们又是地头蛇,他们很有可能会利用地形来和你周旋。稍有不慎,你就会吃亏。”
杨延平抱拳,“孩儿受教,孩儿自当听从爹的教诲。”
杨延嗣插嘴,“大哥,你什么时候走”
杨延平笑道:“腊月初三。”
杨延嗣一愣,皱着眉头,“为什么这么赶,年关过了以后再走也不迟啊。”
杨延平灿灿笑道:“军令如山,这出兵的日子,不是我说了算。”
杨延嗣瘪了瘪嘴,“肯定又是高怀德那个老匹夫搞鬼。”
杨业闻言,瞪着眼睛橫了杨延嗣一眼。
“冀国公位高权重,你不得胡言乱语。”
杨业看似在训斥杨延嗣,可杨延嗣能感受到杨业是在提醒他。
提醒他不要跟高怀德积怨太深。
对此,杨延嗣只能耸肩以对,事实上他要走的路上,高怀德是一块绊脚石。
他迟早要和高怀德对上的。
杨延嗣不太喜欢听杨业说教,所以他赶忙转移话题。
“六哥,刚才大哥提到腊月初三,为什么你神色不对”
杨延嗣的观察很仔细,刚才杨延平提到腊月初三的时候,杨延昭明显神色不对。
杨延昭低着头,沉默不语。
心直口快的杨延德说道:“腊月初三,八贤王摆下擂台,为金花郡主招驸马。”
杨延嗣一愣,这才想起,赵德芳曾经在朝堂上奏报过此事。
赵光义批复让比武招亲。
杨延嗣惊讶道:“六哥,这可是好事,为啥你还闷闷不乐的”
杨延昭抬起头,叹气道:“我对自己的武功没信心……”
杨延嗣疑惑,“怎么会……据我所知,汴京城里比你武功好的,大多都已经成亲了。有妇之夫去争夺驸马,恐怕会被当成藐视皇家,给当场打死吧”
杨延昭烦躁的抓了抓头。
“你根本就不知道,自从八贤王放出了这个风声以后。有一大批高手闻讯在往汴京城赶……”
杨延平在一旁补充,“这些人都是军中的好手,有许多人还是战场上厮杀过的猛将。”
杨延嗣皱眉,问道:“潘家高家”
杨延平点头
第0182章 汉儿不能为奴
杨延嗣有些发懵,他何时成为了杨家最聪明的人了
古人的智慧,他从不敢小逊。
他并不认为自己一定比古人聪明。
他认为,自己被觉得聪明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智慧,而是因为知识。
“七弟,我先回去练武了。腊月初三,我在八贤王府外的比武擂台等你。”
杨延昭经过安慰,重拾信心,站起身抱了抱拳,大步离开了厢房。
杨延平也跟着站起身,“七弟,我也该回去了。趁着还没出京,我去指点指点六弟武功。”
“大哥稍等,我有事要和你谈。”
杨延嗣从发懵中清醒,抬手拦下了杨延平。
杨延平挑眉,疑惑,“什么事”
杨延嗣请杨延平重新坐下。
“大哥,此番出京剿匪,如非必要,你能否少造杀孽,尽量生擒活捉。”
杨延平一愣,瞪着双眼,喝斥,“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你居然为那些乱臣贼子求情”
杨延嗣摇头一笑。
“大哥,在匪寇中,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罪大恶极之人。很多人以前都是平民百姓,他们或是被生活所迫,或是被贪官污吏压榨,不得已寻求一条生路,才会选择落草为寇的。”
杨延嗣推心置腹道:“就拿益州来说,益州三年大旱,百姓颗粒无收。朝廷赈灾银俩派发下去,全部被贪官污吏瓜分。百姓们饥寒交迫,易子而食。有些百姓被迫落草为寇。
这些人,都算不上什么大奸大恶之徒。他们只是为自己寻求一条生路。
面对这些人,大哥你真的忍心痛下杀手吗”
杨延平沉默了。
良久,他沉声说道:“不忍心也得杀,军令如山。”
杨延平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内心是极度不平静的。
事实上,在他心里,那些贪官污吏才是最该杀的。
可惜,他只是武将,管不到文官头上,也拿那些哥贪官污吏没办法。
他能做的,只有执行军令。
杨延嗣盯着杨延平瞧了许久,淡然一笑。
“在我印象中,大哥并不是这么冷血的人。”
杨延平摇了摇头,深吸了一口,缓缓吐出。
“朝廷派我出去剿匪,就上让我出去杀人的。倘若我心软,放过了他们,他日死灰复燃,朝廷怪罪下来……”
杨延嗣拨动了一下火盆里的木炭,让木炭燃烧的更旺盛了一些。
迟疑了一下,杨延嗣皱眉问道:“大哥是怕朝廷怪罪下来,你的地位不保”
杨延平摇了摇头,感叹道:“左右不过一个五品武官而已,被剥夺了职权,凭借着身上的爵位,你哥哥我能活的更滋润。”
杨延嗣沉思了一下,道:“你担心牵连到家里”
“恕我直言,大哥,你想的恐怕有点多了。”
杨延平眉头一挑,愕然,“此话怎讲”
杨延嗣轻笑道:“剿匪战事,可戍边战事不同。贪官污吏不除,匪寇死灰复燃是必然的。朝中的百官,心中都明白此事,断然不会为难你。即便是他们有心为难,有弟弟在朝中,也能为大哥分说一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