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碑杨门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圣诞稻草人
出奇的是,恶人们并没有伤害她。
村庄上的男子们,全部都被恶人们抓走了。
阿澜和其他妇人们一样,惊恐的躲在家里,不敢出去。
直到过了三天,饿的不行的时候,才从家里爬出来。
然后四处寻找食物。
村庄里的妇人们,也在四处的寻找食物。
村庄依山傍水,山上和水里都能弄到不少吃的。
家里没有了男人,妇人们的胆子也稍微大了一些。
有善心的老妇人,会悄悄接济她一些粮食。
这要是放在以前,瞒着家里的男人,把粮食接济给其他人,会被打死的。
阿澜在妇人们的接济下活了下来。
迫于生计,妇人们开始继续耕种。
阿澜挺着大肚子,也加入到了耕种的行列。
盛夏到了。
田地里的稻米成熟了。
阿澜家中被搬空的竹条编织的粮仓,再次堆满了粮食。
家中粮食满仓,又没有男人打她。
阿澜觉得,这或许是她这辈子过的最幸福的生活。
然而,这一切,都在一个清冷的早晨被打破了。
这天清晨,下着蒙蒙小雨,阿澜赤着脚,带着斗笠,挎着装有食物的饭篮子,去下田。
“啊”
在田地边上,阿澜发现了一个躺在地上的男人。
对于男人,她心底深处有些畏惧。
但是,善良的本性,促使着她走了过去。
躺在地上的男人年龄不大,二十岁左右。
面颊上沾满了泥水,看不清容貌。
在阿澜接近他的时候,他张嘴说出了一个奇怪的字眼。
阿澜没有听过这种语言。
阿澜听不懂男人说什么,只能凭借着直觉瞎猜。
可能是饿晕了吧
阿澜这么想,然后她从自己带的饭篮子里,抓出了一把炒熟的稻米,喂到了男人嘴里。
男人吃了些东西,喝了一点水。
变得清醒了一些。
他似乎受了伤,动不了。
阿澜犹豫了整整一个时辰。
最后,她还是决定把这个男人带回家悉心照料。
在阿澜悉心照料下,男人身上的伤慢慢开始好转了。
然后,他自觉的帮阿澜打理一些家务。
伤势好了以后。
他更是留着阿澜在家里养胎,勤恳的下地去耕种。
傍晚归来的时候,还会抓一些泥鳅、大鱼,给她熬汤喝。
相处了一个月,两个人因为语言不通,交流的话不多。
但是阿澜看得出,他是一个很好很好很好的男人
第0252章 出事了?
中华历史五千年,民族融合的问题也伴随了五千年。
而每一次民族融合问题,都不可避免的发生流血事件。
宋人、俚人、僚人、交趾人。
杨延嗣润物细无声的处理了这四大民族的融合问题。
密札城附近村庄里的男丁,全被抓去深山里开矿了。
勤恳的宋人,悄无声息的融入到了密札城附近的村庄里。
代替了交趾男丁,成为了密札城附近村庄的新主人。
俚人和僚人们被安排着住进了密札城。
一位宋人主官,把宋人安排到了村庄里劳作,却把俚人和僚人安排在了城镇里享福。
俚人和僚人又那里会有怨言
为了照顾俚人和僚人的生活,密札城里的成年的男丁们,全都在城外的四座大营里当兵吃饷。
每个月领到的银钱并没有多少,但是粮食却能领到不少。
几乎住在密札城里的人,家家户户都有存粮。
单身的俚人或者僚人,甚至还能领到一个温柔的交趾女人当媳妇。
密札城里的妇人们也没闲着。
在密札城内,建有十个作坊,妇人们平日里都在作坊里做工,月末的时候,能领到不少的薪金。
她们可以用这些薪金,在城内的商铺里,为家里添置一些生活用品。
密札城街道上,看不到光屁股的孩子们乱跑。
不论男孩女孩,都被安排到了海里那书院识文断字。
整座密札城里,几乎看不到闲散人员。
处处都透着生机,处处都是忙忙碌碌的景象。 一流小站首发
由于密札城暂时实行的是军管。
所以经常能在街道上看到来来往往巡逻的兵丁。
一切看着都很和谐。
但是,仍旧有流血事件发生。
密札城内,新设立的密札城县衙,王明诚拿着一本册子在向杨延嗣汇报。
“大人,埔里村的妇人们,又聚集起来,去嘎里村抢人了……”
杨延嗣烦躁的敲了敲眉心,“又去抢男人”
王明诚苦笑,“不错,又去抢男人。这个月两村之间,已经发生了四次此类的事件了。咱们必须尽快从大宋,多迁移一些男人过来。”
杨延嗣叹气,“没想到,大宋的流民,在大宋的土地上,无人搭理。到了交趾,居然这么受欢迎。”
“学生也没想到。”
杨延嗣沉吟道:“再过一个月,第二批的流民也应该就押解过来了。你先去稳住埔里村的女人们,告诉她们,让她们别闹事,一个月后,保证有男人给她们。”
“学生这就去办。”
“回来。”
王明诚转身欲走,却被杨延嗣喊住了。
杨延嗣问道:“我让人从大宋征集了一大批商人,过两日就到。你到时候负责接待一下,和他们谈一下合作的事宜。”
王明诚愕然,“大人你征集商人,欲以何为”
杨延嗣翻了个白眼,没好气道:“不征集商人,咱们作坊里产出的米酒、丝织品、加工的饰品、竹类的家具、包括海里熬出来的盐等等,卖给谁指望密札城里的人,能有多少购买力”
“还有,密札城附近的田庄,一年稻米收获,上百万担,抛出了自己的吃喝用度,还剩下五十多万担。这些粮食留着干嘛”
“大宋缺粮,把这些粮食贩卖到大宋去,每年都能狠狠赚一笔。”
“而且,密札城内,现在百废待兴,多吸引一些商人过来,也能快速的让密札城兴旺起来。”
王明诚够聪明,但是他并不懂得经济问题。
他不明白,吸引商人,为何能让密札城兴旺起来。
按理说,现在密札城内,吃喝不愁,人口众多,已经算是很兴旺了啊。
不过,他并没有反驳杨延嗣的话。
共事了两个多月。
杨延嗣很多做事的方法,在他看来,完全不符合常理。
偏偏异常有效。
“学生知道了。”
王明诚抱拳应下了,然后疑惑的问道:“大人为何不亲自接待这些商人以大人的身份,接待这些人,应该更有说服力才对
第0253章 侯仁宝兵败
落叶沉声道:“三日前,侯仁宝和黎桓交战,黎桓大败。侯仁宝立功心切,贪功冒进。中了黎桓的计,导致十万担军粮,为付之一炬。”
杨延嗣闻言,扔下了手里的公文,眉头紧皱。
此前侯仁宝进军,被黎桓率大军阻挡在蛇山外。
双方缠斗,僵持了三个多月。
以杨延嗣的判断,按照目前的战局,双方僵持下去对大宋其实更有利。
侯仁宝的中路军和孙全兴的右路军虽然受阻。
但是李子枫的左路军,却一路高歌猛进。
只要侯仁宝拖住黎桓的大军主力,给左路军一点时间,让左路军迂回一下,完全有取胜的可能。
怎么,一下子局势就逆转了呢
杨延嗣叹气,“侯仁宝真是一个猪脑子。黎桓能和他僵持三个月有余,明显是有足够的兵力抵抗他。怎么会突然大败呢
人家诈败,他就上当了。他的脑子不知道动一下吗”
感叹过后,杨延嗣沉吟道:“军粮被烧,侯仁宝只有撤军的份了。密札城初定,侯仁宝一旦撤军,咱们很容易被盯上啊!”
“这确实是个大麻烦。”
落叶翻了个白眼,无奈的看着杨延嗣。
杨延嗣眼睛猛然瞪大,瞅着落叶,愕然道:“你这什么表情,侯仁宝不会是出什么幺蛾子了吧”
落叶猛点头,“军粮被烧,侯仁宝一点撤军的意思都没有。他下了一道命令给首领,命你筹措三十万担军粮,十日之内,运到蛇山。”
“噗”
杨延嗣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说多少”
“三十万担!”
落叶咬着牙,沉声重复了一遍。
杨延嗣阴沉着脸,“咱们掌控密札的事情,他发现了”
落叶摇头。
“没有。火山营的人手,严密的监视着密札的一切,不会有人去告密。也不会有人知道密札已经被咱们掌控。”
杨延嗣一拍桌子,“既然如此,侯仁宝凭什么跟我要三十万担军粮”
“永宁军中能用的人手,全部被他抽调一空,给我剩下一群老弱病残。虽说此前我在永宁军中设立了农垦兵团,但是这一季产出的粮食,也只有十万担而已。就算我把这些粮食都抽调了,任由军营里的老弱病残饿死,也不够他说的三十万担军粮这个数……”
“难道要让我纵兵去邕州抢粮邕州地广人稀,他侯仁宝是邕州知州,比我更清楚邕州的情况。我给他凑够三十万担军粮,然后任由着邕州所有人饿死或者造反”
“到时候他侯仁宝打赢了,功劳是他的。打输了,就奏报一封,说我在后方抢粮,搞得后方不稳,才导致他打输了”
“他可真是打的好算盘。”
落叶迟疑了一下,说道:“他怕是真有这个想法……”
杨延嗣瞪眼,“想给我使绊子。哼哼……”
杨延嗣冷笑了一声,吩咐道:“去通知呼延赤金,从永宁军中抽调出五万担军粮,我给送去。一会儿我写一本奏折,你派人快马加鞭给我送到汴京。”
“诺。”
杨延嗣原本打算多找一些人,共同商议密札城的立法问题的。
现在被侯仁宝这么一闹,他也没时间去商议这个问题了。
在和海里那谈过了以后。
他直接开始制定了密札的法律法规。
结合了后世一些律法和大宋的一些律法,以及宋人、交趾人、俚人和僚人的一些风俗问题。
杨延嗣制定出了一套一百五十多条的临时律法。
军法的问题,杨延嗣也套用了一些大宋的军法和后世的军法。
花了三日,制定好了一套军法和一套律法。
让王明诚和海里那辅证了以后,直接就落实应用了。
至于其中有什么不合适的,或者说遗漏的,只能以后补充了。
又过了半日,呼延赤金亲自押送着五万担军粮,过了大山,到了交趾境内。
杨延嗣换上了盔甲,去迎接。
在蟒山十里之外交接了之后。
杨延嗣安慰了一腔怨气的呼延赤金一番,然后押解着军粮前往蛇山。
从蟒山到蛇山,中间有五百里路程,道路崎岖。
杨延嗣押解着军粮,走的很缓慢。
一行人行了两日。
到了一座矮山旁,眼见天色已晚。
杨延嗣吩咐道:“安营扎寨,埋锅造饭。”
众人们开始埋锅造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