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文艺界奇葩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肉都督

    还有一些残留势力,则是寄希望于铁心,盼着他此时能够站出来据理力争,对抗段奇瑞他们这一股邪恶势力。

    但是铁心让他们失望了,等了一整天,他也没出来说过一句话。

    事情还没有结束,连立文忽然在网络上也发布一片文章,文中对《老人与海》充满了溢美之词。

    跟段奇瑞不同的,连立文没有从自身出发去讲述故事,而是就这本书的本身谈了自己的感受。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这是连立文这篇文章的题目,关于这个题目他在文章中是这样解释的:“庄言延续了,甚至是提升了从《活着》开始就非常明显的简约风格,言语简练之程度超我所想,如此简洁的风格是对维多利亚时代文风的净化,是文学创作上的一种巨大的进步。我也相信,自此以后,这种文风将会是每一个说故事的人所更愿意接受的。没有冗长的叙述,也没有任何故弄玄虚,只是简简单单地把作者想要表达出来的表达出来。而我们读者们所需要做的,就是通过作者提供给我们的这些故事,管中窥全豹。”

    这里连立文对于《老人与海》以及庄言的赞誉可就非常之高了,直接说庄言带动了一种更为先进的文学创作风格。

    他在文中提到的维多利亚文风,是指英国那边在维多利亚时代兴起的一种追求翻覆的文风。

    维多利亚时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代,那时候的英国文学流派非常之多,有点类似于中国百家争鸣的时代,艺术节呈现出群星夺目的盛况。

    比如狄更斯,比如勃朗特三姐妹,再比如哈代,都是这个时间段出来的作家。

    而维多利亚时代虽然已经结束,但是维多利亚文风依旧遗留至今,乃至全世界各个国家如今都还是受到这种文风的影响。

    所以连立文才会在文章中说,庄言这种简约的文风会对维多利亚遗风进行净化,是一种时代性的进步。

    除此之外,连立文还说了两点来赞颂这本书的叙述艺术。

    一,不带任何个人色彩的纯客观描述,对话采用的都是直接引语,没有转述媒介,这样能够让读者跟书里面的人物零距离结束,更加直接的感受他们。

    二,频繁转换得叙述情景,作者叙述以及人物叙述,两人叙述方式正好能够全面的向读者们展示故事。

    连立文的这篇文章全篇都在赞扬庄言的新书以及庄言这个人,如果不是连立文咖位实在太高,不可能被庄言收买,网友们甚至要以为连立文是庄言买来的水军。

    【666666,没想到连老也冒泡了。】

    【说实话,新书虽好,但是连老这么夸,总感觉有点夸张。】

    【真的这么好么】

    【连老能说假话么他说好那就肯定是好。】

    【你们这些凡人,跟大神看到的东西是一样的么】

    【真的么,庄言的新书真的能够引领一种新的文学潮流顺便问一句,维多利亚文风是啥】

    【维多利亚文风是指……】

    ……

    一时间,庄言新书的热度再次被炒高,而铁心的fof也在不停地被人艾特。

    连立文的这篇文章不仅仅是在fof上面转得比较火,中华社也凑了热闹,把这篇文章在文学板块进行转发了。

    连立文也没想到自己写的文章会被这么多人转发,看到热度这么高,老头




第二百六十八章 喝茶
    在海明威的“冰山理论”中,主要强调作品藏露有度,虚实结合,强调用“藏”和“虚”来激发读者的想象力,让读者在作品的“露”和“实”的引导下,进行自我补充和再创造,从而达到以少见多。

    这种理论并不是把更多的任务交给读者,反而是减少了读者们阅读时候的压力。因为更为简洁的语言,让读者们能够更好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

    随后再激发自己的想象力,来脑补出其中的深意。

    就像《老人与海》一样,为了表达其中所要表达的东西,海明威完全可以在老人之外延伸出更多的东西,而他跟鱼的战斗中也可以写得更加美妙一点。

    但是海明威没有这么做,他只是写了那么一个简单的故事,把多重含义融合在这么一个简单的故事里面,虽然文字简约,但是却又有极大的艺术张力,让读者们在阅的过程汇总能够充分调动自己的想象力。

    庄言坐在电脑前,想了好一会,最后还是决定不把这个“冰山”理论提出来,倒不是因为窃取海明威的东西会让他羞愧,而是因为他知道自己没有必要树立起这种flag,因为海明威式的简约风格也不可能是他以后固有风格。

    他的风格将是千变万化的,因为这本身就不受他自己控制,完全取决于他所做的梦。

    想要打电话感谢一下连立文的盛赞,却发现连对方的电话号码都没有,也就只能作罢,只有等到以后再次见面的时候再言说了。

    在书房里面工作了一会,庄言接到了段奇瑞的电话,让他中午过去吃饭。庄言本想婉拒,可是段奇瑞确实态度坚决,非要请庄言吃这顿饭,庄言只有点头答应下来。

    ……

    再次来到段奇瑞家,庄言这次没有带水果,而是从外面买了一点上好的茶叶带了过去。庄言到段奇瑞家来过,知道他家只有瓜片,他也只喝瓜片,所以就买了一包雨前的瓜片。

    说到买茶叶,中间还发生了一个插曲,庄言跑到茶叶市场卖茶叶,刚走到一家店。听到庄言要瓜片,上来就拿出一包茶告诉他这是明前特级瓜片。

    听到这话,庄言二话没说掉头就走,那店主没想到人进来一句话没说就走,站在原地还愣了一会。

    庄言之所以要走,是因为这老板不地道。他一个卖茶叶的,能够不知道瓜片没有明前明后之分

    不是所有的绿茶都有明前的,瓜片出茶迟,基本上都是谷雨前后,根本就没有明前特级这种说法。

    庄言不认为这个店主不知道,他肯定是想糊弄自己。庄言自己虽然不怎么喝茶,不过王立健和段奇瑞都爱喝瓜片,对于这种常识当然是知道的。

    拎着茶叶敲响了段奇瑞的家门,这次是段奇瑞的夫人来开门的。

    看到庄言拎了一包茶叶,何音下意识地想要拒绝,不过回过神来,又笑兮兮地接过庄言的茶叶,说道:“嗨,你来就来,还带什么东西,老段的茶叶他自己都喝不完,要喝到你的茶估计要到明年。”

    这时段奇瑞也走了过来,他瞟了一眼茶叶:“瓜片,还不错,小何能把茶叶拿进去拆开,今天我们就先喝庄言的茶。”

    何音翻了个白眼,“你还较上劲了。”

    说完她又笑着对庄言说:“那庄言你先进去坐,我去给你们沏茶。”

    等到何音进了厨房,段奇瑞笑呵呵地拉着庄言进了客厅,两人一坐下,段奇瑞就说道:“怎么想起来带茶叶了,上次来不是跟你说了什么都不要



第二百六十九章 请教
    对于段奇瑞的观点,庄言十分赞同。

    有些人说喝咖啡是雅,吃大蒜是俗,这是对雅和俗没有正确的认识。

    真正的雅是喜欢吃大蒜就吃大蒜,喜欢喝咖啡就喝咖啡。而真正的俗是明明喜欢吃大蒜却非要装着喜欢喝咖啡,自己喜欢喝咖啡却看不起别人吃大蒜。

    正如段奇瑞所说的那样,如果这都拎不清楚,那么这咖啡也算是白喝了,因为喝再多的咖啡也是落得个俗。

    庄言笑道:“我就是那个喜欢喝酸奶的。”

    段奇瑞也笑了,“那你得委屈一下了,因为我家里只有茶能招待你。”

    随后两人说说笑笑又说了一会闲话,段奇瑞忽然说道:“这次新书的事情,没让你劳心吧”

    庄言摇了摇头:“我倒是没劳心,却烦诸位前辈朋友为我劳心,之前子健和元善两位兄长都打了电话给我,纷纷来安慰我来着。”

    “他们也是好心,你毕竟年纪轻,遇到这样的事情,难免会担心你受到影响。不过我看你这状态,却像是一点都没有影响到,确实是我们瞎担心了。”

    庄言笑了笑没说话,段奇瑞继续说道:“今天叫你过来,吃饭是其次,主要是我有事情想要请教你。”

    “这可不敢,段老你有什么事情只管吩咐,何必要说请教二字。”庄言连忙说道。

    段奇瑞摇头笑道:“是请教就是请教,怎么也变不成吩咐。我刚见你那会,就说过你缺了点个性,到现在我也没有改变这个看法。你呀,既然是个年轻人,自然要有些朝气才行。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那可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主。二十多岁就要像个二十多的人,见到我们这些老头子,礼貌些没问题,却没必要太过谨慎。”

    庄言只当自己还在礼貌范围内,没有到谨慎的地步,自己本来就不是个书生,当然没有什么书生意气。不过他也没有必要去跟段奇瑞抬杠,所以他笑道:“那好,不知段老要请教我些什么”

    “是这样的。”段奇瑞甚至还坐正了一些,“写了那篇《李云龙》之后,我自己也有了些启发,想着是不是也可以把我当年行伍生涯的那些事情也写下来,也算是给自己留一点能够缅怀的东西。”

    庄言眼睛一亮,抚掌笑道:“这敢情好啊,现在网上可是有不少网友都在呼吁,希望段老你能够执笔写作出像《李云龙》那样的书来,他们对于你的行伍生涯可是非常感兴趣。”

    段奇瑞却是笑呵呵地摆摆手,“我也知道有些网友抱着这样的想法,但是我既然要写以前的故事,绝不是为了给旁人看的,最主要的还是给自己看。”

    庄言点了点头:“您既然已经想好了,那有什么要问我的”

    “是这样的,我呢,短文章写过一些,却从来没有写过长篇。既然要写我的行伍经历,篇幅肯定是小不了的,所以我心里其实没什么底,我怕我自己完成不了。”段奇瑞说道。

    听了段奇瑞这话,庄言在心里为段奇瑞点了个赞,他作为一个老前辈,能在自己说出这样的话来,可是需要不少勇气的。

    换句话说,段奇瑞这个人对自己的认知非常清楚,而且他也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庄言不认为这是露怯,反而觉得这是一种达者的态度。

    “所以段老你是想让我帮你完成么”庄言问道。

    段奇瑞笑着摆摆手,“



第二百七十章 李伯元
    两人说到这里的时候,段奇瑞的夫人何音已经招呼他们过去吃饭了。

    “走吧,吃过饭再聊。”段奇瑞说道。

    段奇瑞家的饭,并不是十分丰盛,至少对于他这个级别来说,四菜一汤三个人吃已经是非常简便了。

    段夫人的手艺很好,不过听她说,其实段奇瑞做饭的手艺更好,他从小就会做饭,后来在部队还干过一小段时间炊事班。

    这是庄言未曾想到的,因为按照段奇瑞的升官速度来看,谁也想不到他还在炊事班干过。

    不过段奇瑞自己点头肯定了这件事情,只是炊事班的那段经历跟做菜没什么关系,当年部队调编制,职位比较乱,所以就让他到炊事班兼职了一段时间班长,不过也就是一个月不到的时间而已,既没有背过锅,也没有颠过勺。

    等到吃完饭,庄言和段奇瑞又坐回到客厅的沙发上开始聊天。

    聊了没一会,段奇瑞忽然接了个电话。

    “喂,老李啊,你要来什么时候……今天来吃晚饭……好,我在家恭候你大驾。”

    庄言在旁边已经大概听明白段奇瑞应该是有个客人要过来吃完饭,等到段奇瑞挂了电话之后,庄言起身说道:“既然段老家里还有客人要来,那我就先告辞了。”

    “你不要走。”段奇瑞摆手让他坐下,“来的这个人是个老油子,颇为有趣,你可以见见。”

    “哦不知又是哪位前辈”庄言感兴趣道。

    “说了名字你肯定知道,不如你先来猜猜。”段奇瑞说。

    庄言眉毛一挑,段奇瑞说这人名字自己肯定知道,那应该是个很出名的人,刚才在电话里,听段奇瑞称呼对方老李,那就应该是姓李了。

    行李的人不少,不过庄言想了半天也没想到什么人比较出名,而且看段奇瑞刚才的反应,对方应该不是远道而来的。要么就是长期居住在金陵这一块,要么干脆就是金陵人。

    想了半天,庄言还是一个名字都没想出来,只能摇摇头,“恕我愚拙,猜不出来。”

    段奇瑞笑道:“你怎么就想不出来呢,也不叫你猜了,稍后来的就是李伯元。”

    “李伯元”庄言瞳孔一收,“您说的可是南亭亭长李伯元”

    段奇瑞点头道:“哦,我还当你不晓得他呢。”

    “他竟然也没……”

    还好他及时忍住,没有把最后的那个“死”字说出口。

    但是他确实是想问,李伯元竟然也没死为什么要说个也,因为按照历史轨迹,刘鹗其实就已经死了。

    李伯元是出了名的英年早逝,没想到竟然也还活着。

    这位李伯元是谁,那可是跟刘鹗一个等级的大佬,他的《官场现形记》跟刘鹗的《老残游记》、吴研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象》还有曾朴的《孽海花》并称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还别说,这四位除了吴研人之外,其他三个倒都是江稣人。

    庄言迅速在脑海中翻了一下前身的记忆碎片,才发现不仅李伯元没有死,连吴研人也都没有死。不过曾朴似乎被历史的滚滚洪流冲没了,现在并没有这么个人。

    看着庄言发愣,段奇瑞疑惑道:“你说他没怎么”

    庄言回过神来,“哦,我说他竟然也没去燕京授课。”

    他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国家如今资历比较深的学者们基本上都跑去了燕京授课去了。

    “燕京倒是有几个学校请过他,不过他嫌太远了没有去。而金陵这边的学校也邀请过他,他则说太近了也不想去。也不知道他说的那



第二百七十一章 报社
    李伯元似乎来过不少次,对段奇瑞的家已经非常熟悉,一进门就一马当先往客厅小会谈区跑。

    段夫人在厨房忙,听到外面动静,也就是伸出头冲李伯元打了个招呼,又跑回厨房忙去了。

    庄言走在后面,心道走在他前面这两位都是不拘小节的人物,李伯元不把自己当外人,而段奇瑞也同样不以为忤。

    三人重新落座,李伯元迫不及待地问庄言:“外界传言说你是刘铁生的学生,这事是真是假”
1...6566676869...10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