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优秀青年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天煌贵胄
朱瞻基道:“说正事儿。我记得你之前说倭国有南北朝之分,那现在这些人到底是北倭的还是南倭的?
如果是南倭的人,那咱们莫名其妙的把这些罪名都安在人家北倭身上,似乎有些不太合适?倘若这些人是北倭的,那咱们也不能把这事儿安在南倭身上吧?”
被朱瞻基这么一说,杨少峰顿时也有些懵逼了——南倭北倭确实是两回事儿,莫名其妙的就把这件事情栽到人家北倭的身上,人家也不会认啊。
至于南倭,现在南倭的熙成后龟山还不知道躲在哪个犄角旮旯里面,想把这孙子找出来背锅,似乎也不太容易?
最主要的是,现在大明方面根本就没有路子去联系南倭的熙成后龟山那孙子,除非先把徵葛成二郎和徵葛成五郎兄弟两个找出来,让他们自己想办法去联系熙成后龟山。
郑和瞧了瞧朱瞻基,然后低声道:“殿下,倭国天王乃是伏见宫彦仁,倭国国王乃是源义持,这两人都是受我大明册封的,是法理上的倭国之主,至于熙成后龟山如何,是他们倭国自己的事情。
正所谓冤有头,债有主,这次倭寇在海边伏击我大明军队,伏见宫彦仁和源义持总是脱不开干系的。”
杨少峰忽的拍了一下脑门,说道:“还得是郑公公!
郑公公说的不错,这事儿是倭国人伏击我大明的舰队,谁管他什么南倭北倭的,反正都是倭,咱们要找的,自然也是他倭国的天王和国主。”
瞧了瞧朱瞻基,杨少峰又接着说道:“你怎么说?”
朱瞻基道:“什么我怎么说?既然都决定好了,那就办呗。
对了,你去倭国京都的事情就算了吧,回头让人去倭国的京都通知一下,让倭国天王伏见宫彦仁还有倭国国王源义持来这里拜见咱们。”
伸手指了指自己,又伸手指了指杨少峰,朱瞻基接着说道:“我是大明的皇太孙,你是大明的翰林院待诏翰林,一品诰命夫人的夫婿,咱们兄弟主动去拜见他们,他们受得起么?就不怕折了寿算?”
杨少峰黑着一张脸,说道:“咱能不提这官位品级的事儿吗?”
第二百二十章 倭奴版三国
杨少峰的脸色已经够黑,可是干仁后小松和源义持的脸色却比杨少峰的脸色更黑。
大明要求倭国割让岛根县及其以南的土地,倭国割了。
大明要求倭国迁移岛根县及其以南的百姓,倭国迁了。
但是谁也没想到熙成后龟山那孙子拉着吉野那边的守护大名们又玩起了南朝天皇世系,更没想到熙成后龟山那孙子还鼓动了一万多个倭奴跑到岛根的海边去给大明添堵。
干仁后小松阴沉着脸,瞧着源义持的目光中也充满了不善之色:“现在该怎么办?”
源义持的脸色同样不太好看:“什么怎么办?摆在我们面前的就两条路。一条就是派出大军,将后龟山安排的那些贱民全部赶走,让大明顺利接收岛根。
第二条路,坐山观虎斗,放任后龟山带着那些贱民在岛根那里搞风搞雨,遣使去大明向大明的皇帝陛下请罪。”
“现在看起来,你似乎是倾向于第二条路?”
源义持似乎没有听出来后小松语气中的嘲讽之意,反而半眯着眼睛说道:“哪怕是一万头猪,漫山遍野的跑起来,想要全部抓住杀掉,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更何况,那是一万多人,会跑会动会思考的人,远比一万头猪要难对付得多。”
“可是,你想过没有,大明会带多少人来?一个大明的士卒,能杀掉多少个贱民?”
源义持道:“一条船能装多少人?十人?一百人?就算他们的船能装三百个人,可是他们又能有多少艘船?十艘?一百艘?像上次伊神使所乘坐的那种大船,想必不是那么好造出来的,就算是大明,又能有多少?
最重要的是,这些事情都是后龟山搞出来的,跟咱们可没有什么关系,你管不了后龟山,我也灭不掉后龟山。
只要派出使者去向大明的皇帝请罪,说明倭国的情况,剩下的事情就跟我们没有多大关系了。如果大明愿意,他们完全可以派出军队来剿灭后龟山。”
干仁后小松沉声道:“你最好小心一些,这把火一旦烧不好,可能会烧死你自己,或者烧死整个倭国!”
源义持盯着干仁后小松道:“你到底听没听懂我在说什么?遣使谢罪,先把责任推到后龟山身上,这样儿就和我们没什么关系了,这把火,自然也就烧不起来了。”
干仁后小松忽然长叹一声,说道:“当初,我觉得你父亲向大明称臣,是懦弱无能的表现。
可是现在看起来,你还是比不上你的父亲,甚至比他差了很多。最起码,他称臣之后,确实展现出了称臣的态度,而且逼得后龟山隐居在大觉寺。
可是现在,这一切的局面全部毁在了你的手里不说,后龟山再次僭称天皇,我们也失去了岛根以南的土地,还有可能彻底激怒大明。”
“ばかやろう!”
怒不可遏的源义持涨红了脸,指着干仁后小松骂道:“不要再提起他!激怒大明的是熙成后龟山!我们现在要做的,仅仅是派出使节,去大明向大明的皇帝请罪!”
干仁后小松冷笑一声,说道:“好,那我们先不说岛根的事情,我们先说一休宗纯的事情。自从一休宗纯举旗造反之后,你就说要杀掉他,那么现在呢?怎么样了?”
一听干仁后小松提醒一休宗纯,源义持的脸色就更黑了:“该死的一休,现在隐隐约约有跟后龟山联手的意思,简直该死!”
干仁后小松瞧了源义持一眼:“怎么,幕府没办法彻底剿灭一休宗纯?”
源义持阴沉着脸道:“他失踪的这几个月,谁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又从哪里学回来这一本的本事。如今幕府不仅没能彻底剿灭他,反而被他打了几次伏击,损失不小。
现在的势态很明显。
我们最强,而南朝的后龟山比我们弱许多,一休宗纯最弱。
如果他们两家联起手来,幕府想要彻底解决他们,肯定要比单独解决其中一家要多花费许多功夫。”
干仁后小松嗯了一声,将源义持身前的杯子倒满,问道:“那你打算怎么办?”
源义持死死的盯着干仁后小松,似乎不想放过干仁后小松脸上的任何表情:“找到他,杀掉他。这样儿我们就只需要面对后龟山一家。”
干仁后小松脸上的神色不变,就连拿着茶壶的手也是极为稳当:“那就杀了他吧,尽管他曾经是我的儿子。
只不过,瞧你现在的样子,似乎想要杀掉宗屯一休是件很困难的事情?”
源义持嗯了一声,端起面前的茶杯在手里转着圈子:“现在看起来,似乎有人在暗中支援着宗纯一休,不管是粮食还是兵器,他总是能弄得到。”
干仁后小松意外的瞧了源义持一眼,问道:“你不是已经封锁了所有的水路陆路?他从哪里得到的支援?”
“不知道。”
源义持摇了摇头,又接着说道:“最可怕的是,他杀了富义氏,然后把富义氏的所有财产和土地全都分给了那些贱民。
我怀疑,他可能得到了那些贱民的支持。
要不然,根本就没办法解释他手中那些粮食的来源,更没办法解释他的手下为什么会越打越多。”
将手中的茶水一饮而尽之后,源义持的脸上又浮现出一丝的阴狠:“不过,只要把那些贱民杀干净,就不会再有什么问题了。”
干仁后小松摇了摇头,说道:“不可能的。倭国也好,大明也罢,人数最多的就是那些该死的贱民,你不可能杀光他们。
更重要的是,你,我,还有其他的守护大名,我们还需要靠着那些贱民供养,你怎么能杀光他们?”
源义持神色阴沉的道:“你怎么跟马鹿一样愚蠢?
我要杀掉的,只是那些跟一休宗纯搅和在一起的贱民,只要杀到他们怕,杀到他们不敢跟一休宗纯搅和在一起,事情就解决了。
等解决掉一休宗纯,我们只需要把那些已经死掉的守护大名和一休宗纯的财产土地分给他们三成,不,事实上我们只需要分给他们一成,就足以让他们对我们感恩戴德!”
干仁后小松点了点头,又接着问道:“如果一休宗纯选择了跟后龟山联手,那你又打算怎么办?”
源义持道:“我不会让他们有联手的机会的,而是会赶在他们联手之前,就彻底铲除掉一休宗纯。”
“努力吧!”干仁后小松道:“我不管他要干什么,但是他现在不想让我当这个天皇,我也只能让他去死了!”
源义持点了点头,又接着说道:“现在倭国所面临的问题,你也都看到了。
大明在外,一休宗纯和南朝的后龟山在内。如果我们两个不能精诚团结,那么,我们两个都会死无葬身之地。”
干仁后小松还想开口再说些什么,却有人通报,斯波义将在外等着求见。
源义持神色不善的命人将斯波义将带到了宫殿里之后,便直接开口问道:“什么事情?不知道我正在与天皇陛下商量事情吗?”
斯波义将没有像往常那样跪坐下来行礼,而是直接躬身顿首,说道:“将军,大明的使者,正在京都城外,要求上皇陛下与您一起出城迎接!”
干仁后小松忽然打了个赛颤。
上一次,躬仁称光与源义持出城迎接大明的使节,结果是躬仁称光的脑袋搬了家,而倭国失去了岛根以其以南的大片土地,国土面积直接缩水近三成。
如果,大明的使节又来了。
源义持则是头也不回的问道:“有没有打听到什么?”
斯波义将低头道:“回将军阁下,属下无能,因为大明的使节来的太过于突然,属下并没有打听到什么有用的消息。
不过,这次大明的使节跟上次的不同,这次的使节是带着骑兵来的,大约一千人左右,而且没有宣旨的中官,看起来不像是大明的皇帝派来的,倒像是来接收岛根的大明军队。”
源义持点了点头,吩咐道:“知道了。你带人去准备一下,我和上皇陛下马上过去。”
等到斯波义将出去之后,干仁后小松就阴沉着脸道:“祸事来了!”
源义持点点头,说道:“不管是不是祸事,我们都得去,而且要把姿态做足。放心,这次也未必就是祸事,兴许是好事。”
见干仁后小松满脸的不解,源义持便解释了起来:“刚才我已经说过了,熙成后龟山组织起来的是一万多个人,不是一万多头猪。
而据斯波义将所说的,大明的军队只有三千人,而且还都是骑兵,他们怎么剿灭后龟山的那一万多人?
现在他们想要接收岛根,就必须得依靠我们。
走吧,我们出城去见见大明的使者,或许,这次真的是好事也说不定。再说了,就算是祸事,你躲在这倭国皇宫里又有什么用?
或许,我们应该带着军队,到岛根那里走上一遭,既能趁机打击后龟山,又能借着这次的事情向大明示好,同时还能让大明看到我们的实力!”
第二百二十一章 谈判桌上拿不到,本官带兵去拿!
“这……就是传说之中的京观?”
源义持有些懵逼。
被杨少峰派到倭国京都来找源义持和干仁后小松的宫敬仪是杨少峰带来的七十三个学生之一。
前有伊逍和例子,后有杨少峰的洗脑,宫敬仪很快就跟着跑偏了,在快要回到岛根的时候,宫敬仪特意带着干仁后小松和源义持参观了一番京观。
如今听到源义持发问,宫敬仪便笑眯眯的答道:“是啊,一万多人的京观,小是小了点儿,可是将就着也能看。”
“小了点儿?”
干仁后小松忍不住问道:“如果说一万多人的京观还小,那多少人的才能算大?”
想了想武安君在长平一次坑了四十多万赵国士卒,项羽在巨鹿一次坑了二十多万秦军,宫敬仪便答道:“怎么着也得个二三十万人吧?”
源义持的眼皮跳了跳,低声道:“那参战的人数又该有多少?”
宫敬仪瞧着源义持满脸的怀疑之色,便直接开口说道:“长平之战,秦国出兵四十万,赵国四十五万。战后,秦国伤亡二十余万,赵国四十五万大军投降,被武安君坑杀,仅留二百四十人放归赵国。
巨鹿之战,项羽率楚军五万,王离、章邯共率军四十余万。战后,项羽坑杀秦军降卒二十余万。
似这般的例子,中原历史上数不胜数,数十万人的大战更是多如牛毛。
一万来人的京观,在源义将军看来可能已经很大了,但是放在中原历史上,却是算不得什么,只能算是比较小的那种。”
干仁后小松沉声道:“所以,后龟山组织起来的一万多人,就这么着死光了?”
宫敬仪点了点头,说道:“说起来也好笑。这一万多人无组织无纪律,一窝蜂的堵在岸边,几轮火炮覆盖之后,这一万来人就死的差不多了。”
想了想,宫敬仪又接着说道:“这样儿吧,我先带着源义将军和干仁国主去瞧一瞧我大明的舰队。
如果正赶上他们操练,那源义将军和干仁国主还能看到他们火炮齐射的景象,到时候你们也就知道这一万来人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了。”
眼看着源义持和干仁后小松都没有反对,宫敬仪干脆改掉了路线,带着两人往舰队所在之处而去。
“这就是大明的舰队?”
对比起京观,眼前的舰队让源义持有些喘不过气来。
上一次伊逍来倭国宣旨的时候,因为要持护送吕渊和吕渊等人上船归国,所以源义持曾经见识过封舟。
在源义持看来,封舟已经是超出人类想象极限的大船了。
然而跟眼前的宝船比起来,封舟……似乎有些小?
更让源义持绝望的是,眼前的舰队里不止一艘宝船,而是整个舰队一百多艘船,全部都是庞大无比的宝船!
可惜的是,源义持和干仁后小松的运气不是太好,并没有见识到火炮齐射的场面,而以宫敬仪的身份地位来说,他也没办法要求舰队来上一次齐射给源义持开开眼。
不无可惜的叹了一声,宫敬仪道:“两位不妨先去拜见皇太孙殿下,等回头赶上舰队实弹训练了,两位再来瞧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