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优秀青年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天煌贵胄

    杨少峰点了点头,却又意味深长的道:“为官之道如何,为师说不好,因为为师这个官当的,和其他的官员本就不太一样。

    但是你们却又不同,为师能护得你们一时,却护不住你们一世。

    所以无论如何,心怀百姓,国家为重,这才是一个官员的持身之道。

    为师只希望你无论什么时候,心中都要记得百姓和国家,记得民族大义,凡事不能违背了自己的良知。”

    沈颢自小的经历如何,杨少峰也不太清楚,但是现在看来,沈颢的心性却是太过于狠辣了一些。

    如果培养得好,这是一个狄仁杰一般的能臣,若是培养不好,只怕会变成张汤一般的酷吏。

    而自古来,又有哪个酷吏有什么好下场了?

    ……

    陈后兴隐瞒不报疫情的原因,杨少峰不知道,也不想知道,但是杨少峰同样没把莒州的疫情上报到朝廷。

    身处疫区,封闭隔离才是王道,没有无线电也没有网络,这时候派人出去报信,反而有可能将疫情传播出去。

    再加上来莒州之前留下的那封书信里已经大致交待明白都需要些什么,所以杨少峰倒也不慌。

    跟这些破事儿相比,杨少峰更关心莒州城内和城外的疫情到底大到了什么程度,还有到底什么时候才能解决这场疫情。

    另外,则是诸城和寿光出现的疫情。

    谁也不知道诸城和寿光的疫情是属于哪一种,跟莒州又有什么样儿的关系——在交通不是很方便的大明,三个地区出现的疫情很有可能不是同一类别的!

    就像是莒州现在的疫情一样,目前所知道的消息就是来病快,传染性极强,从发病到死亡只有短短三五天的时间,而诸城的疫情则要好的多,起码没有这么强的致死性。

    心中暗自盘算了半晌之后,杨少峰才走出了屋子,在太阳底下半眯起了眼睛。

    炎热的夏天,是传播疫情的好时候。




第二百七十一章 北阴酆都大帝请你喝茶!
    当安东卫达到莒州之后,杨少峰就开始了对莒州城的全面封锁,不仅禁止了所有人的进出,还将所有染疾的百姓全部集中到了一处,由专门的大夫做好了防护之后去诊治。

    当然,所谓的防护,基本上也就是勤洗手,用酒精消毒,每天需要换十几次的衣服,戴着口罩去给染疾的百姓诊治——连口罩都是让青楼的姐儿们赶工缝制出来的简易产品,远达不到后世那些专用口罩的标准。

    除此之外,剩下的防护手段基本上就等于零了。

    但是不管怎么说,将染疾的百姓集中起来诊治,强令整个莒州城内没有被传染的百姓们待在家中不许外出,再加上开始抛洒石灰和醋来消毒,这三条就已经将整个莒州的疫情控制住了一大半,起码不会再大面积的无度扩散了。

    然而莒州城的百姓们却难以理解。

    历史上中原王朝出现的大疫并不少,截止到永乐二十年止,光是有记载的就有四十九次之多,最近的一次就在永乐十一年的邵武大疫,死绝者一万两千户。

    一万两千户是个什么概念?

    如果按照每户五口人的标准来计算,一万两千户就相当于六万人,大概就是相当于三个莒州城那么多。

    而且历史上许多次的瘟疫在无法治疗时,往往会选择将患病的地区全面封锁住,然后任由百姓自生自灭。

    这些故老相传下来的例子,让整个莒州城中的百姓都陷入了慌乱。

    如果不是杨少峰提前将病患都集中起来安排诊治,又在封闭了莒州城之后让安东卫的士卒将粮食菜蔬送到百姓家里,只怕整个莒州城都要乱起来了。

    但是。

    庚辰先生曾经说过,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自树先生也说过,屋漏偏逢连阴雨,船迟又遇打头风。

    莒州的疫情确实一天天的在好转,然而让杨少峰万分蛋疼的是,莒州城内的物资开始告急。

    四大仓确实没有空到能跑老鼠的程度,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夏原吉夏老抠的本事,可以随时让国库里面跑老鼠。

    但是四大仓里面现在跑个马之类的,却是没有丝毫问题。

    毕竟,百姓不出门可以,但是不吃饭不行。

    一万多人的莒州城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每天消耗掉的粮食和果蔬的数量都是极为惊人的。

    偏偏杨少峰又不敢让莒州城进入战时分配状态——原本就已经因为封锁莒州而导致整个莒州人心慌慌,现在要是再进入战时分配状态,只怕整个莒州会立即炸开锅!

    杨少峰阴沉着脸站在大堂上,原本莒州的四个同知外加六个判官还有安东卫指挥使何成分立在大堂两侧,连大气儿也不敢出一个。

    用石灰硝制过的莒州知州陈后兴的人头,现在可是还挂在城门楼子上风干呢。

    过了好半晌之后,阴沉着脸的杨少峰才吩咐道:“粮食,最晚不能再拖过后天,劳烦何指挥使派兵出去接应,无论如何,都得在后天天亮之前将粮食运进来。

    城中的那些富户家中存粮,周同知带人去借用,后天新粮一到便立即归还。”

    安东卫指挥使何成躬身应了,同知周义却躬身道:“若是那些富户们不同意?”

    杨少峰的脸色愈发阴沉:“我要的是粮食,不是那些富户们同意不同意!”

    训斥完了周义,杨少峰又将目光转向了莒州判官万忠杰的身上:“万判官,本官倒是想知道,最近城里这谣言是怎么起来的?”

    万忠杰满脸的无辜,躬身道:“杨状元,下官最近一直在按着您的吩咐办事,又怎么会知道什么谣言不谣言的?却不知,状元公所说的谣言是什么?”

    杨少峰向着身后一示意,从吴明的手中接过一本账簿一样的东西,随手甩向了万忠杰:“这份账薄,万判官认识不认识?”

    万忠杰疑神疑鬼的拿起账簿翻了几页之后,额头上的冷汗就开始狂流,只不过依旧强自镇定的答道:“回状元公,这份账簿,下官不认识。”

    杨少峰也不以为意,只是淡淡的嗯了一声,却又向着吴明使了个眼色。

    吴明点了点头,再向身后一示意,却见一个小厮打扮的人走了出来,向着杨少峰行了一礼,拜道:“卑职王二狗,见过状元公。”

    两条腿都开始发抖的万忠杰终于镇定不起来了,又惊又怒的指着王二狗道:“你!你!”

    王二狗转过身来,向着万忠杰行了一礼,拜道:“锦衣卫坐探王二狗,见过姑老爷,姑老爷,您还是老实招了吧。”

    眼看着舅子哥家的家生子王二狗摇身一变成了锦衣卫的坐探,万忠杰这才想起来洪武年间的一个故事,当下瘫倒在地之后叫道:“我招!我招!”

    杨少峰示意沈颢拿了纸笔记录,然后又笑眯眯的对万忠杰道:“说吧,把你跟你舅子哥办下的那些破事儿都一五一十的交待清楚。”

    万忠杰哭着道:“下官都招!是我舅子哥,他说现在趁着城里人心慌慌的,先囤起一批药材和粮食,等到状元公撑不住了,再拿出来向状元公示好,同时还能把这些东西都高价卖出去,从那些泥腿子的手里换来土地和粮食!

    还有,金银花能治疫情的事儿,也是他最先传出来的,为的就是将他手里前几年囤下的金银花都高价卖出去!”

    杨少峰呵呵冷笑一声,瞧着万忠杰道:“照你这么说,这里面就没有你万判官什么事儿了?”

    万忠杰叫道:“有,下官都招!下官见周同知所管的那一摊子有利可图,便使人将以前的陈棉当成新棉倒卖了过去。”

    杨少峰瞧着瘫倒在地的万忠杰,脸上又一次浮现出斩杀陈后兴时的阴狠之色:“老子早就跟你们说过,你们以前干了些什么狗屁倒灶的破事儿都不计较,现在老子就指着你们能老老实实的办差。

    往常以次充好也就罢了,现在你拿这黑心棉倒卖去做了口罩,岂不就是在谋财害命!

    你勾结你舅子哥家里倒卖物资,还他娘的散布谣言,妄图让你舅子哥能趁着现在的机会发这黑了心的国难财?你当老子是什么人!嗯!?”

    说完之后,杨少峰又向前走了几步,到了万忠杰的身前之后,脸上的阴狠之色已经消失不见,转而笑呵呵的道:“北阴酆都大帝托梦给我,说是要请你去地府喝茶,还特意派了白无常来接你,快去吧!”

    说完之后,杨少峰又一拍脑袋,似乎想起来什么事情没交待清楚:“还有,本官是个好人,怕你路上寂寞,所以就在你过来的时候,锦衣卫的人手已经直奔你家和你舅子哥家里去了。

    这一次,你的全家三族,还有你舅子哥的全家三族,除了七岁以下和七十岁以上的,基本上都会去黄泉路上陪你,到时候一起去酆都城里团聚吧。”

    直到杨少峰摆了摆手,示意亲兵将瘫软在地的万忠杰拖出去之后,万忠杰才终于回过神来,挣扎着叫道:“杨癫疯!一人做事一人当!你杀我也就是了,你杀我家人,我做鬼也不会放过你!”

    杨少峰却笑眯眯的道:“那你记得回来找本官报仇,本官就在这莒州城等你。对了,要是莒州城找不到本官,你就去即墨找,实在不行就去顺天府的杨家庄子,本官等你来。”

    万忠杰还想继续喊叫,却被杨少峰的亲兵一拳打断了几颗门牙,又有亲兵脱了靴子,把脚上的臭袜子褪下来后塞到万忠杰的嘴里,这才算是消停了一些。

    等到被臭袜子咽得直翻白眼的万忠杰被亲兵们拖出去之后,杨少峰才盯着大堂上的其他同知和判官们道:“现在姓万的敢给老子找麻烦,老子就让他三族老小都陪他上路!”

    心惊胆颤的周义强忍着心中的惧意,躬身道:“状元公杀他一人也就是了,杀他三族,却不知该如何向陛下交待?”

    杨少峰呵的冷笑一声道:“交待什么?交待本官不该杀他三族?交待本官该放任他发国难财?还是说,本官手握尚方剑和王命旗牌,还杀不得这种蝇营狗苟之辈?

    还有,该如何向陛下交待,那是本官的事情,你们要做的,就是老老实实的听本官的吩咐,老老实实的办差,而不是在这里跟本官说些有的没的。

    还有,莒州的疫情早一天平定下来,本官就早一天滚蛋,你们也早一天安生,若是平定不下来,本官倒霉之前,肯定会让你们先倒霉!”

    一通火发完之后,杨少峰又将目光转向了沈颢:“这几天,你就暂代万忠全的判官之职,等回头莒州的事情了了,你再随为师回顺天府。”

    杨少峰的话音落下之后,周义等人才终于见识到了传说中的杨癫疯到底是如何的嚣张跋扈——从五品的知州说杀就杀,从七品的判官更是牵连三族,自己的学生敢指定暂代从七品的州判,换个普通的钦差大臣过来,谁敢?

    偏偏杨少峰就敢!



第二百七十二章 蝗虫状元!
    许是被杨少峰明晃晃的屠刀给吓住了,又或许是收到了那些贪腐害民的血祭,瘟神他老人家不知不觉的就离开了莒州。

    反正疫情没有再继续扩散,而且随着朱老四和朝堂大佬们调派的医生和物资越来越多,疫情也在渐渐的减轻,直到消失。

    至于诸城和寿光两县,因为前面有着杨少峰整治莒州的例子在前,后面两县的知县也是有样学样,封闭城池,集中病患诊治,最究也没有闹出什么大的乱子。

    而在莒城的疫情彻底平息之后,也让朱老四和大明的朝堂上下看到了杨少峰在报纸上发表的那篇文章的价值。

    有备而无患。

    如果不是莒州城里有四大仓,里面还有大量的粮食,估计整个莒州城根本就没办法完全封锁,就算封锁了,估计也撑不到疫情彻底消失的那天。

    如果莒州城里早早的就储备下大量的口罩和大青根、黄莲等常见的药材,估计这场瘟疫也不会在一开始就发展到无可遏止的程度。

    再进一步想,如果大明的地方州县都有应对疫情、天灾的各种预案,那么处理起来是不是会特别迅速?百姓的损失是不是就能减轻到最小的程度?

    如果百姓受到的损失小了,那是不是就代表着大明受到的损失也会小很多?

    为了国库的细水长流,夏原吉几乎是强忍着心头滴血的痛楚找到了工部和吏部、礼部、刑部、兵部的各大扛把子们,一起给朱老四上了一封奏疏,表示应该尽快推进备灾预案并且要让各地方官员们学习实施下去。

    当然,大笔一挥就同意了这封奏疏的朱老四现在并不是很关注这事儿反正有朝堂上的那么多大臣们研究商量,自己这个皇帝根本就用不着亲力亲为。

    与此相比,朱老四更关心杨少峰这个混账东西。

    到底应该打五十大板,还是应该打八十大板?

    ……

    刚刚上好金疮药的杨少峰趴在床上,语气里满是生无可恋:“你不是喜欢斗蛐蛐么?怎么变成斗蚂蚱了?”

    “蚂蚱?”朱瞻基来来回回的打量了好几次手里的蝗虫,怎么也没办法将蝗虫和蚂蚱联系在一起:你挨揍的地方是屁股,又不是脑子,怎么还变傻了呢?

    还有,这是蝗虫,这玩意跟蚂蚱不一样。现在即墨出现了蝗虫,你知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一听到蝗虫,杨少峰也顾不得屁股上的伤的,当下只感觉嘴里有些唾液在分泌:“知道啊,意味着有好吃的了。”

    “嗯?”

    朱瞻基一脸懵逼的打量着杨少峰:“好吃的?你是不是对蝗灾有什么误解?”

    杨少峰嗤的一声笑道:“怎么可能?说这玩意儿不够吃才是真的,蝗灾?怕不是你对吃货这两个词有什么误解?”

    “吃货?能吃的货?”朱瞻基摇了摇头:“不对,这种从你嘴里新冒出来的词,肯定不是原本的意思,难道是能吃的货色?就是说某个人特别能吃?”

    “正确!”杨少峰打了个响指,强忍着屁股上的疼痛坐了起来,指着朱瞻基手里的蝗虫道:“知道这玩意有多好吃么?知道吃这玩意的好处么?”

    见朱瞻基摇头,杨少峰又接着道:“别废话了,赶紧的,带人给我抓蝗虫去,回来我油炸一下,咱们好好喝两杯。”

    “朕看你是挨的轻了!”杨少峰的话音刚刚落下,门外就传来了朱老四的声音:“伤还没好利索,就想着吃油炸蝗虫?再说了,你知道外面有多少蝗虫么?”

    被朱老四这么一说,杨少峰顿时也反应了过来:“蝗灾?”

    朱老四嗯了一声,自顾自的寻了个椅子坐下,又从无心的手里接过茶壶对嘴喝了一口,然后才叹了一声道:“多灾多难啊!

    也不知道朕这个皇帝到底是哪里做错了,以至于连年天灾不断,水涝干旱疫病蝗灾,一个接一个的来,就是苦了大明的百姓啊!”
1...132133134135136...20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