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优秀青年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天煌贵胄

    “自然是宰了他!”

    朱瞻基咬牙切齿的道:“他不干人事儿,就别怪我这个当侄子的不讲情面!”

    杨少峰道:“你想好了?”

    眼看着其他人都退了出去,朱瞻基也就不再隐瞒了:“想好了。代王都被暴毙了,自然也不差一个汝南王。”

    杨少峰顿时被吓了一跳,疑道:“代王?被暴毙?不是说忽然染了急症?”

    代王朱桂是个真正的人渣。

    身为朱重八的第十三子,朱桂娶了徐达的次女徐妙清,跟朱老四既是兄弟,又是连襟,关系之亲密,更甚于其他兄弟。

    就藩大同以后,朱桂丝毫没有一个亲王该有的样子,反而骄横跋扈,纵戮取财,以至于在建文元年曾因罪被废为庶人,朱老四即位之后才恢复王爵。

    然而朱桂从来就没有想过悔改,不仅逾制修了九龙壁,袖子里还总是揣着一柄小锤,在街上瞧谁不顺眼便直接锤杀。

    更过分的是,役使百姓,欺男霸女的事情不光朱桂自己干,他还带着两个儿子一起干,说是大同一害也不为过。

    朱瞻基道:“事到如今,我也不瞒你了。代王暴毙的事情是皇爷爷亲口吩咐,无心亲自安排的,代王染疾暴毙,代王妃殉葬,不过是为了天家颜面才这么说的。

    实际上,代王染的是鹤顶红,代王妃殉的是三尺白绫,而且承袭代王爵位的不是戾世子朱逊煓之子朱仕壥,而是广灵郡王朱逊(火民)。”

    杨少峰眯着眼睛道:“那也不能直接去抓人。

    这事儿一旦捅在了明面上,哪怕是看在周王的面子上,咱们也未必能把他怎么样,更何况,大明律中还有议亲之制。”

    朱瞻基咬牙发狠道:“议亲之制?什么制也不行!总之,他汝南王朱有爋都死定了!”

    杨少峰皱眉道:“那也不能直接抓来宰掉。擅杀郡王的罪名,你提不起,我也担不起,最好的法子就是让他暴毙。”

    朱瞻基嗯了一声,问道:“那你说怎么办?”

    杨少峰斟酌着道:“让吴明去查一查,顺便将周王世子登封来。既然事涉周王府,咱们最好还是先看看周王府那边怎么说。”

    朱瞻基点了点头,又接着说道:“粮食的事儿算是解决了,可是这事儿不是一天两天能过去的,百姓还需要安抚,登封的官场也该好好整顿整顿了!”

    杨少峰却摇头道:“百姓自然是需要安抚的。可是单凭汝南郡王和登封县一个知县,怕是闹不起这么大的动静。”

    “你的意思是?”

    朱瞻基迟疑道:“登封县的后面还有人?”

    杨少峰嗯了一声,点头道:“这是必然的事情。想要压下万余百姓受了饥荒的消息,单凭一个登封知县,办不到,哪怕是加上河南府,也未必能做的到。”

    听杨少峰这么一说,朱瞻基顿时反应了过来,继而杀气腾腾的道:“既然汝南郡王都要暴毙了,那也不在乎多上几个!查到底!”

    ……

    宣武卫的忽然调动,而且是莫名其妙的从开封府调往河南府的登封,这种事情瞒得过其他人,却瞒不过开封府和河南府的地头蛇。

    包括但不限于开封府知府,河南府知府,还有周王府的周王。

    就在杨少峰大张旗鼓封锁登封的第三天,河南府知府张臻和周王世子朱有炖就一前一后来到了登封县城。

    张臻和朱有炖都不认识杨少峰,但是和登封县知县屈可进一样,两人都认识朱瞻基。

    先是向朱瞻基行了君臣之礼后,朱有炖才开口道:“殿下忽然来河南,怎么不来开封的家里,反而来了登封?可是来少林寺进香么?”

    朱瞻基不阴不阳的顶了一句:“王叔的好意,侄儿心领。来登封,也是另有要事,谈不上什么进香不进香的。”

    朱有炖后面的话顿时就被噎了回去——这不是明摆着的废话么!

    宣武卫忽然跨地区调动,还包围了整个登封县,就连自己这个周王世子都是反复盘查之后才能进城,要说没别的事儿,这特么也说不过去啊!

    眼看着朱有炖吃了瘪,河南府知府张臻躬身道:“不知殿下有何要事?朝堂之上并无行文,可是如今宣武卫却围了登封,只怕……”

    “只怕什么?”

    朱瞻基反问一句,冷笑着道:“本宫还没有去找你,你倒是自己来了,如此倒也省了一番功夫。”

    向着吴明使了个眼色,朱瞻基喝道:“拿下!”

    一脸懵逼的张臻直到被吴明带人五花大绑的捆起来之后才反应过来:“殿下!微臣好歹也是河南府知府,如今没有陛下旨意,也没有大理寺和刑部的公文,殿下为何要拿臣?”

    朱瞻基指了指杨少峰,说道:“非是本宫要拿你,而是咱们这位钦差大臣杨癫疯要拿你问罪!”

    眼看着朱瞻基这么痛快就把自己给卖了,杨少峰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冷哼一声道:“张知府勿慌,本官奉陛下诏令巡抚登封,手持尚方剑和王命旗牌,三品以下可以先斩后奏,拿了你,不算逾制。”

    张臻叫道:“纵然要拿我,也该叫我知道我所犯何罪!”

    随口对吴明吩咐了一句升堂之后,杨少峰才扭过头来,对张臻道:“张知府放心,本官是个讲究人,江湖上人送外号铁面判官,断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也绝不会放过一个坏人。

    若张知府是冤枉的,本官自会向你赔礼道歉,且任由张知府弹劾,无论陛下如何处置,本官都不会有半句怨言。

    若张知府不是被冤枉的,那倒也好办,先凌迟,再族诛,再不济就彻底夷族,总之黄泉路上不会让张知府感觉寂寞。”




第三百零一章 临死不忘要害人
    “夷我九族?莫非你真个得了癫病?你知道什么是夷九族?”

    张臻瞧着杨少峰,纵然被五花大绑着,张臻的脸上依旧满是不服:“本官前来觐见皇太孙殿下,你却将本官当成罪员一般对待,当本官不会参你一本么!”

    “本官清楚的很,先吓唬吓唬你,别当真。”

    杨少峰翻着白眼答了一句,继而有些不耐烦的道:“为什么抓你,你心里就真没点儿数么?屈可进已经老老实实的交待的,若无实证,我吃饱了撑的?”

    张臻怒道:“焉知不是屈打成招!本官自入了官场,一路勤勤恳恳,幸得天子青眼,这才做到了河南知府,如今却被你如此对待!”

    杨少峰从面前的案几上翻出一本小册子,确认没有拿错之后才一把甩向了吴明:“拿给他看!”

    吴明躬身应了,从地上捡起册子之后一页页的在张臻面前翻过。

    杨少峰呵了一声道:“现在你来告诉本官,永乐十九年的那三千两白银是怎么回事儿,永乐二十年的那五千两白银是怎么回事儿?

    还有,你也不用想着狡辩,锦衣卫已经去了河南府,还有你的老家,也已经有人去了,只怕到时候就算你想说,老官也未必想听了。”

    张臻呵了一声,嘲讽:“那又如何?本官好歹也是正四品的知州,依大明律,就算本官当不得议贵议功,可也当得起议能议勤,而且要经三司会审才能定罪!”

    杨少峰却忍不住笑了:“哟呵,还是个熟知大明律的!”

    向前探了探身子,杨少峰咧开嘴,露出一口白森森的牙,狞笑道:“那大明律里还规定了凡贪腐六十两以上者便要剥皮实草,张知府没忘吧?”

    有些不耐烦的掏了掏耳朵,杨少峰干脆扭头对吴明吩咐道:“先砸碎他一根手指。”

    张臻顿时又惊又怒,一边努力的往回缩着身子,试图躲开吴明,一边对着杨少峰叫道:“你这是草菅人命!本官要参你!”

    杨少峰没有理会,直到吴明将张臻的手指砸碎了一根之后才对着惨叫不止的张臻说道:“说起草菅人命,本官倒是想问问你张知府。

    登封县常平仓、预备仓、济农仓、义仓四大仓共计三十二座库房,里面的粮食不翼而飞的时候,你这个河南知府在干什么?

    登封万余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地的时候,你这个河南知府在干什么?

    你没有管百姓的死活,反而拿着登封县孝敬给你的银子花天酒地,高高在上的做你的官老爷。

    跟你们的所做所为比起来,到底是本官在草菅人命?还是你们在草菅人命?”

    张臻早已痛得满头大汗,闻言顿时叫道:“本官乃是河南知府,非是登封知县,登封之事,屈可进未曾上报,本官毫不知情!至于你说的什么冰炭孝敬,更是子虚乌有之事!”

    “啧啧,”杨少峰脸上笑的分外诡异:“原来这孝敬是唤做冰炭孝敬啊,本官倒是孤陋寡闻了,今日还是头一次听说!”

    不待张臻开口,杨少峰又扭头对吴明吩咐道:“再碎他一根手指!”

    等到吴明行完刑,杨少峰又狞笑着对张臻道:“你有十根手指,还有十根脚趾,现在不过是区区两根,还有十八根呢。

    你可以选择不说,本官也可以选择慢慢的砸,一根根的砸,砸完了手指脚趾还有四肢,可以慢慢的,一寸一寸的砸,本官有的是耐心。”

    “你疯了!”张臻惨叫道:“你滥用私刑!屈打成招!我不服!”

    杨少峰脸色一沉,又对吴明道:“再碎他一指!”

    吴明躬身应了,碎了张臻一指后又拎了一桶冷水来将痛昏过去的张臻泼醒,这才对杨少峰躬身道:“禀状元公,行刑已毕!”

    杨少峰嗯了一声,又将目光投向了幽幽转醒的张臻:“你不是什么硬汉,这才区区三根手指,你就昏过去了,人家屈可进碎了二十指外加一肢胳膊依旧能死挺着不招,还是本官要夷他九族了才老老实实招供。

    你张知府是正四品的大员,本官夷不了你九族,但是能诛你九族,而且本官还会把能杀的都杀掉,杀不掉的就统统发配到工地上去做苦力,遇赦不赦的那种,一直干到死,让你张知府同样断子绝孙,你要不要试试?

    哦,对了,像你这种情况呢,应该是先诛你的九族,让你眼睁睁的着九族亲眷一个个的走在你的前面,瞧瞧他们有多恨你,然后再把你给凌迟,兴许你就不觉得痛了呢?”

    张臻顿时疯狂的挣扎起来,叫道:“杀了我!杀了我!”

    杨少峰却摇头道:“多大点事儿?敢做就得敢当,像我,写文章骂了天下士林,在即墨为官之时赚了一百多万贯宝钞,我就敢认,你有啥不敢的?”

    眼见旁边的吴明忍得辛苦,就连肩膀都一抽一抽的,杨少峰顿时拉下了脸,对张臻道:“考虑好了没有?”

    似乎是真的被杨少峰的癫狂给吓怕了,又或者是再也忍不住手指被人一根一根砸碎的酷刑,张臻最终还是点了点头,说道:“我说。

    我确实收了屈可进的孝敬,调开常平仓管仓也是我指示屈可进做的,坐视登封百姓流离失所,也有我的示意在里面,不过,我同样是受了别人的指使。”

    杨少峰道:“汝南王?”

    张臻意外的瞧了杨少峰一眼,却又摇了摇头:“果然是盛名之下无虚士。你能查到汝南王的身上,确实是我小看了你。不过,指使我的既是汝南王,也不仅仅只是汝南王。”

    自嘲的笑了一声,张臻又面带嘲讽的对杨少峰道:“你确定还要听下去?我知道你和皇太孙是结义兄弟,你的身份背景也是通了天的,再怎么折腾也不怕。

    不过,我要说的这人,身份背景也未必就比你差了,大明律也未必能把他怎么样。”

    杨少峰点了点头,正色道:“你尽管说。”

    张臻点了点头,接着说道:“指使屈可进和周记粮铺东家周兴一起倒卖仓粮的,是汝南王没错,可是汝南王只求财,他也没有那个胆子放任万余百姓成为流民。

    真正指使着屈可进坐视百姓成为流民的,是新安王。”

    “新安王?朱有熺?”

    杨少峰疑道:“他又想干什么?他也想捞一笔?”

    张臻摇了摇头,答道:“寻常百姓家中失了人口,必然要上报官府,而流民之中消失了几个人,又有谁在乎?”

    杨少峰这下子更懵了:“图人?这货莫不是想要逼着百姓造反?还是想要收拢流民,然后带着流民一起造反?”

    张臻强忍着手指传来的疼痛,勉强笑了笑,说道:“杨状元不愧是六首状元,若有朝一日你起了反心,只怕是要江山动荡,生灵涂炭。”

    杨少峰脸色一黑,喝道:“如今到了这般田地,依旧不忘坑害本官,可见人心到底有多么狠毒!你今日所言,自会一五一十的到了陛下面前,天地昭昭,杨某一片丹心可鉴!”

    张臻眼看坑不到杨少峰,倒也熄了继续给杨少峰挖坑的心思,只是接着说道:“新安王若是个有脑子的,又怎么会敢在背后推动此事?

    新安王好信佛道,不知道从哪儿听来个邪方,说是生食活人肝脑可得长生,自此后便迷上了。

    这次登封流民之事,也正是因为流民之中少了几个人也不显眼,官府也不会追查,所以新安王才借着汝南王想要捞银子的机会推动此事,便是想着要多让一些百姓成了流民。

    至于那些莫名消失的流名,下场不用我再多说,你应该也猜到了吧?”

    杨少峰点了点头,阴沉着脸道:“这种狗屁倒灶的长生之法,新安王又是从哪儿得来的?”

    张臻摇了摇头,答道:“便是生食活人肝脑可得长生的法子,还是新安王不经意间透露出来的,至于从何处得了这方子,新安王不可能告诉旁人,本官自然也无从得知。”

    ……

    朱有炖在朱瞻基难看无比的脸色前,同样选择了卖掉朱有熺和朱爋:“老二娶了河南府张臻的妹子为妃,而屈可进的姐姐又是张臻的宠妾,这几个人自然就勾结在了一起。

    至于老二,则是因为建文年间诈告父王谋反,故而为父王所恶,如今落得要改封大理的下场,便想着多捞一些银子去大理,至于百姓的死活,自然也不怎么在乎。

    还有老五,这个混账不知道从哪儿听来的方子,说是生食活人肝脑可得长生,这次的事情便是他和老二两个人一起做下的好事儿!”

    待朱有炖说完之后,朱瞻基的脸色就更加阴沉了:“做下这般好事情,王叔也知道,却为什么一直瞒着不报?若不是这些登封民饥,王叔是不是打算一直替他们隐瞒下去?”

    朱有炖讪讪的道:“兄为弟隐,原本也是人之常情,何况我也没想到,他们两个居然会有这么大的胆子。”

1...150151152153154...20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