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优秀青年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天煌贵胄
还是皇帝好!
心怀百姓的皇帝打算让百姓去大荒拾金子,可是那些狗官和黑了心的勋贵们都不愿意,所以气得皇帝摔了茶壶,还在报纸上说没这回事儿!
就在百姓们还打算再观察观察的时候,几艘从海外回来的宝船就直接停靠在了天津卫的港口,一箱子一箱子的东西开始往京城运。
据江湖传言,虽然宝船运回来的箱子都不算太大,可是分量极重,压得板车都嘎吱嘎吱的响,后来更是有人亲眼看见有个车子因为装得太多被压得散架,摔下来的箱子里面滚出了黄澄澄的金块,明晃晃的都能闪瞎人眼!
再然后,一股不知道从哪儿传出来的消息说皇帝跟满朝文武勋贵们都急了眼,把许多朝堂上的大臣们都给罢了官,就是打算逼着这些人同意让百姓迁移到大荒。
而这个消息,很快就得到了证实朝堂之上确实有许多官员莫名其妙的就被罢官回家了,就连报纸上发布的朝堂公文里面都有某某官员被暂时免职、另有任用的字样。
紧接着,报纸上又刊登了杨少峰的署名文章《大荒是上天赐给大明的宝地》。
江湖传言,六首状元杨少峰因为这篇文章被朝堂上的众多大臣们围攻,所以只能躲在杨家庄子里不出来。
再然后,大明最敢说话,当初曾经喷过皇帝、朝堂、军府、内廷的铁面御史邓真公开在报纸上替杨少峰发声,表示应该开放大明百姓迁移的权力,让百姓可以自己选择去大荒还是去其他地方,比如辽东或者奴尔干都司。
各种有鼻子有眼的传言满天飞,哪儿传出来的不清楚,慢慢的越传越邪乎,直到永乐二十三年三月,连续传了好几个月,整个朝堂上面扯皮也扯了好几个月的事情才终于落下了帷幕:
大明皇帝朱老四乾纲独断,允许百姓出海移民到大荒,并且跟辽东和奴尔干都司一样,每人都能分到一百亩的永业田,田里无论有什么东西,都归百姓自己所有。
最后这句无论永业田里有什么都归百姓自己所有,顿时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如果就是普通的良田,还需要特意标注这么一句话?
扯蛋!
和当初的邸报一样,做为当今朝廷喉舌的报纸,上面的每句话每个字都值得反复推敲!
如果说报纸上面的消息还只是点了一把火,那顺天府有几个小吏辞官不做,要求出海去大荒的事情则是又在这把火上浇了一桶油“去大荒,挖金矿!”
这六个字仿佛有着莫名的吸引力,那还没有分到地的,嫌家里地太少的,或者干脆觉得自己家太穷,想要搏一场富贵的,都一窝蜂的跑到了官府去登记移民。
……
文华殿里,夏原吉感觉自己心现在是痛,并快乐着。
因为想要迁移到大荒的百姓足足有十万余人。
可是想要运送十万百姓去大荒,就算把大明所有的宝船全部都算上,一次最多也只能运送两万人,按照一年运送两次来计算,也足足需要两年半的时间才能把这些人都给送过去。
而这只是一个停留在纸面上的理想数据。
宝船负担的责任可不仅仅只是迁移百姓,包括分配给百姓的粮食、种子、农具、牛羊,这些东西也是需要宝船来运送的。
除此之外,大荒上面的矿产、倭国石见银山的银子、海外藩国的贡品和贸易品,同样也需要宝船往来运输。
这么算起来,想要把十万百姓运送到大荒,所需要的时间根本就不是一年两年,最起码也得三年起步。
除非户部再拿钱出来,大肆的建造宝船。
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就算夏原吉舍得掏钱,建造宝船所需要的条件也不是那么容易满足的,等到大量的宝船下水,估计同样要三年以后。
种种乱七八糟的事情堆在一起,由不得夏原吉不痛心。
但是快乐也是真的快乐,因为再过几天就要送第一批的移民出海了。
在不计算倭国赔偿的军费以及其他各项收入的情况下,仅仅一个石见银山每年就能让国库多出来上百万两的银子,如果再加上大荒的金矿呢?
永乐十三年,国库里面只有八十六两黄金的一幕是再也不可能发生了,自己这个户部尚书也能挺直腰杆子,以后大明想修路就修路,想搭桥就搭桥!
嗯,晚饭加餐,多吃一个馒头!
一想到自己晚上要多吃一个馒头,夏原吉的心里又隐隐约约的有些不舍都特么怪皇帝,要不是皇帝太抠门,只管午饭不管晚饭,自己这个户部尚书至于这么苦逼?
堂堂的户部尚书,工作餐的待遇还不如工地上的那些劳工!
呸!
吴中望着莫名其妙呸出声来的夏原吉,脸色瞬间变得极为难看:“你呸什么?我工部绘出来的地图和矿产分布图就这么不入你夏老抠的法眼?”
夏原吉眼珠子一眼,讪笑着道:“怎么会,这地图和矿产分布图虽说还只是个大概,可是已经把大荒的大概情况给绘出来了,剩下的就是慢慢细化填充,老夫又怎么会不满?
老夫呸的是杨癫疯,那个混子给咱们找了好大一个难题,自己却赖在杨家庄子不出来,老夫心中不痛快,所以才不自觉的呸了一声。”
吴中瞥了夏原吉一眼,没有理会夏原吉的这些屁话自打有了石见银山之后,谁说杨癫疯一句你跟谁急,现在有了大荒的金矿,你居然还舍得呸他一声?
真就像杨癫疯说的一样,你这是上坟烧报纸,糊弄鬼啊!
见吴中不接自己的话茬,夏原吉又自顾自的说道:“对了,过两天就是第一批移民出海的日子了,也不知道现场是个什么样子?你说那些移民真的能挖着矿石么?”
吴中低头翻着大荒的地形图,头也不抬的答道:“目前发现的金矿和铜矿已经被提前标了出来,他们只能挖到一些边边角角的东西。
不过,给他们留的这些边边角角里面,有许多地方都是有金矿石和铜矿石的,就是不知道哪个幸运儿能分到这些地方了。”
夏原吉摇了摇头,说道:“那跟咱们没关系,没黑心到把所有的矿产全部扣下,就已经很难得了。”
吴中呵呵笑了一声,嘲讽道:“是啊,留下这些边边角角的,是因为你夏老抠还打算制造几个挖矿暴富的神话好吸引更多的人去大荒,你可良心了你!”
被吴中这么嘲讽,就连脸皮厚如夏原吉也不禁老脸一红,转而岔开了话题:“说起来,现在这些事情愈发的多了,感觉越来越忙不过来。”
吴中嗯了一声道:“谁说不是?你说,历朝历代,你听说过哪个工部尚书要操心海外万里之外的工程的?现在你眼前就有一个!”
吕震摇了摇头,附合道:“礼部就能例外?你还好一些,要操心的只是大荒那里的工程,老夫这个礼部尚书可不仅仅是大荒那边的社学和科举,还有旧港那边的社学科举。”
叹了一声后,吕震又接着说道:“旧港也好,大荒也罢,这两个地方都远在海外,府试和乡试还好一些,到了会试和殿试,且有的折腾!”
吏部尚书蹇义也苦着脸道:“吏部又能好到哪儿去?原本是两京一十三省,现在呢?
杨癫疯那个混子拍脑门子胡来,把好好的旧港宣慰司给弄成了旧港府,原本旧港宣慰使就能解决的问题,现在归了吏部。
更恼人的是,旧港府根本就不能算做一个府,反而应该升格为旧港布政使司,大荒那里还要再划分成九个布政使司,还要将原本的南京改为中京,再从大荒那里设置一个南京。
好好的两京一十三省变成了三京二十三省,老夫现在就是一把一把的掉头发!”
兵部尚书陈洽的脸色同样不太好看:“兵部的破事儿也不比你们少好吗?现在看起来,倒是刑部最为轻松了!”
眼看着火力莫名其妙的就集中到了自己身上,刑部尚书金纯的脸色也变了:“刑部最为轻松?简直就是一派胡言!刑部现在所有人手都在集中整理往年的卷宗,不就是为了往大荒那边发配囚徒?”
转念一起,金纯又觉得跟其他几部和军府比起来,刑部确实是最为轻松的一个,顿时又忍不住有些幸灾乐祸:“对了,那杨癫疯说是依着《山海经》找到的大荒,可是老夫记得这《山海经》上可不止一个大荒,而且赵王上次还说要去找另外一块新大陆来着?
啧啧,现在一个大荒就把你们给忙成了这个样子,那要是等赵王和杨癫疯再找到一块跟大荒差不多的新大陆……”
夏原吉的脸色顿时变了:“就算有金矿也不行!
现在辽东和奴尔干都司那里还空着那么多的地方,大荒也不知道多少年才能塞满,老夫上哪儿给他弄那么多的百姓再去什么新大陆?”
吴中呵呵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听状元公说,大荒上面是多矿,那块新大陆上面则是有许多的高产粮种,可让我大明再无饥荒之忧。”
夏原吉的脸色又变:“那该找的还是得找,让大明百姓多生些孩子就有人了。”
夏原吉的话音落下,文华殿中的几个大佬们顿时哄笑起来。
吴中更是摇头晃脑的说道:“状元公说的没错,没人可以逃得开甚香定律!”
一直翻看着奏章的朱老四也跟着笑了起来,摇了摇头之后忽然开口道:“朕有一事,却是想和众卿商议一番。”
第三百三十九章 朱老四的决定
“太子如何?”
简简单单的四个字,让文华殿里面的气氛莫名的凝重了起来。
太子如何?
上一个比较操心这个问题的人是翰林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士,主持了修纂《永乐大典》的解缙,被纪纲请到锦衣卫诏狱里面喝酒,喝多了之后埋雪堆里冻死的那个解缙。
说白了,朱老四一天不挂,朱高炽就只能是太子,只有脑子坏掉了的才会去选择站队太子。
当然,也不排除一些想要搏个从龙之功的可能会选择站队太子,可是对于张辅这种勋贵还有夏原吉这些已经坐在尚书位置上的大佬们来说,再怎么站队也不可能更进一步了,那还站个什么劲?
向坐在龙椅上的那个人效忠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至于现在,别管朱老四这皇帝心里在想些什么,哪怕是打算废太子,那也是他的事儿,自己这些人提意义是本职工作,可是要掺和进天家事,那就是找死了!
朱老四一看这些人的脸色,就知道这些人想偏了:“都想什么呢?老二在西域为大明戍边,老三在南海为大明开疆扩土,所以朕就想着,把太子也发配到交趾去,让他拿交趾那边的乱局练练手。”
眼看着文华殿里就只有六个尚书外加张辅和纪纲、四大天王这么几个人,朱老四说起话来也没有了朝堂上的顾虑:“不掌兵,便不能知兵;不平定一地,又何以治天下?”
张辅和夏原吉等人依旧低着头不想说话
说太子不知兵?不能治一地?
说这话就不怕亏心?
呸!
自打朱老四起兵靖难,朱高炽从南京逃回当时的北平之后,替朱老四守家的重担就压在了朱高炽的身上,后来朱老四出塞砸场子,不也是朱高炽监国?这还叫不知兵?这还叫不能治一地?
说句不客气的,哪怕朱老四现在就挂了,朱高炽也能把这个天下治理得明明白白的!
还不是朱老四小心眼的毛病又犯了,舍不得下重手处置惹来大麻烦的朱瞻基,干脆就想在朱高炽身上找平衡!
发配这两个字就已经说明了一切!
还扯什么拿交趾练练手?
历朝历代的皇帝多了,拿一郡一县之地让太子练手的也不少,可是真敢拿一个藩国让太子练手的,也只有你朱老四能干得出来!
朱老四眼看这些人都大眼瞪小眼的不作声,干脆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既然诸位爱卿都不反对,那就以皇太子为总督交趾总兵官,掌交趾一切军民政事,务必早日平定交趾。”
想了想,朱老四一边起身,又一边接着说道:“对了,迁移百姓之事,诸位爱卿务必要多多上心。英国公跟朕来一下。”
张辅跟在朱老四的身后,直到出了文华殿,朱老四才忽然停住了脚步:“朕看你方才面露迟疑之色,是有什么想说的?”
张辅迟疑着道:“若想平定交趾,绝非是一日之功,更需文武并举,太子殿下……”
朱老四抬腿向前走去,呵呵笑着道:“你是想说,太子要平定交趾,就得杀人立威,而且要大杀特杀,只怕会有损太子的声誉?”
张辅跟在朱老四的身后,躬身道:“是,殿下明见。”
朱老四却笑着摇了摇头,一边慢慢向前走着,神色也愈发变得坚毅:“朕就是要他去杀人立威!他是大明的皇太子,那么爱惜羽毛干什么?难道他只打算做一个混吃等死的太平天子?”
见张辅没有接话,朱老四便自顾自的说了下去:“朕之前倒是想过让他做个太平天子,可是现在这大明正是多事之秋,一样又一样的变革都摆在那里,堪称是千古未之大变局,他做不成太平天子,就连瞻基也未必能做得成。”
呵呵笑了一声,朱老四停下了脚步:“老三这趟出海,旧港宣慰使让大明凭空多了一省之事,大荒更是让大明凭空多了一京九省。
老二现在正在西域,到时候又得多出来多少土地?
太子是老大,朕知道他的能力,你也知道他的能力,夏原吉他们也知道,可是其他人不知道,老百姓不知道。
百姓们和下面的那些官吏们只看到了老二老三为国征战,却看不到太子的付出和努力。
长此以往,你说会发生什么事情?”
无奈的叹了一声,朱老四直接说道:“就算老二和老三都没有那个心思,可是背不住有些人想搏一个从龙之功!”
张辅躬身道:“陛下多虑了,天下间何人敢有这般大逆不道的想法?”
朱老四笑着摇了摇头,说道:“有没有的,谁知道?
朕让他去交趾,就是给他一个杀人立威的机会,也是给他一个向朕证明他自己的机会,也只有这样儿,朕才敢让他坐,他才能坐得稳!”
向前行了几步,朱老四忽然又叹了一声:“千古未有之大变局啊!
朕的命不好,老天爷给了朕一个六首状元,可是偏偏是个疯疯癫癫的性子,自打这个混账进了这官场,朕几乎就没睡过一个安稳觉!”
嘴角不自觉的微微翘起,朱老四又接着道:“不过,变就变,朕怕得谁来?这大明,也早该到了该变的时候了!
可是这要变,有的东西好变,有的东西却不好变,比如这千百年养成的习俗,不是那么好变的,到时候,所有的压力就会压在那张椅子上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