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优秀青年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天煌贵胄
“不是,瞧您这话说的,我怎么就不争气了?还有老二和老三,我们哪个给您老人家丢人了还是怎么着?”
朱高炽顿时也不满意了:“我跟个苦力似的帮您老人家处理朝政,老二在西域,老三在海外,没因为您老人家屁股底下的位置而打的头破血流不说,还都想着替您老人家分忧,替您老人家开疆扩土,这历朝历代的皇家就没几个像咱家一样儿的,您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被朱高炽这么噎了一句,哪怕朱高炽说的是事实,朱老四的脸上依旧有些挂不住,气咻咻的指着大堂的门口骂道:“滚出去!看见你就烦!”
“我滚就是了。”
朱高炽干脆从椅子上起身,一边向着大堂外走去,一边哼哼叽叽的说道:“您看着我就烦,我还不愿意在这里让你训的跟那什么似的呢!”
“啪”的一声,朱老四手里的茶壶就出现在朱高炽的脚后跟处,把正在小声逼逼的朱高炽吓了一跳,然而快速跑路了。
朱老四却又莫名其妙的笑了起来。
嗯,这几个儿子看着就烦,可是不看的时候吧,仔细想想也挺好的?
老大能把政务处理的井井有条,老二在西域拓土开疆,老三直接弄了个大荒回来,而且这兄弟三人还都不争不抢,完全不像李家那哥几个因为一个皇帝打的头破血流,自己还有什么好不满意的?
心里这么想着,朱老四的脸上却没有表露出丝毫的满意之色,反而阴沉着脸对朱瞻基和杨少峰道:“还有你们两个混账东西!”
朱瞻基和杨少峰两人对视一眼,发现对方都是一脸懵逼的表情怎么就牵扯到我们两个身上了?这时候不应该是我们两个的爹,然后夸我们两个来着?
朱老四恨恨的瞪着朱瞻基和杨少峰道:“你们两个也是不争气的!瞻基还好一些,现在好歹也是有两个孩子,可是你!”
伸手一指杨少峰,朱老四又接着骂道:“混账东西!怎么生了一个之后就不见第二个的动静了?”
杨少峰顿时有些哭笑不得的答道:“这也能怪我?孙儿现在人在交趾,就算是想生,那也得等回了顺天府的吧?”
“那就赶紧的,把交趾这里摆弄明白,然后早点儿回顺天府!”
朱老四大手一挥,接着训斥道:“多生几个,趁着朕现在还能给你们看看娃子,多生几个出来,朕就是不嫌这孩子们多!”
似乎是怕光靠硬的没有用,朱老四还特意搬出了利诱的那一套:“你不是一直哭着喊着的想要冠军侯吗?五个……不对,十个!只要你生出十个娃子来,朕就给你冠军侯!”
杨少峰这下子就更哭笑不得了:“不是,孙儿再厉害,这生娃子也不是说生就能立即生出来的吧?
再说了,要是孙儿因为这生娃子生得多而得了冠军侯,那这冠军侯成啥了?生娃子的冠军?”
朱老四也发现自己有些口不择言了。
可是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更别说自己身为皇帝,说出来的话就更不好反悔了:“那这么着,你可劲生,每多生一个孩子,等你封爵的时候朕就在大荒或者旧港那里多给你一百里的封地,如何?”
杨少峰却又不乐意了:“不要大荒,也不要旧港,孙儿要东边那片新大陆上面的封地,靠西边的那块。”
浑不知杨少峰已经打上西部金山的主意,朱老四当即便点头拍了板:“行!”
眼珠子一转,朱老四又接着说道:“似乎,朕已经找到了让大明百姓们多生娃子的办法?”
第三百五十八章 朱老四的歪招
ps:这章赶紧看,有遭遇降维打击的风险。
一切看起来都十分的儿戏。
杨少峰是大明的第二个六首状元,也是自从有科举以来的第二个六首状元,更是现在惟一一个还活着的六首状元。
再加上和朱瞻基结拜兄弟的身份,宗人府里都有档案的存在,连五十个亲兵护卫都是由宗人府来拨饷的,按说有个封爵是很正常的事情,可是杨少峰偏偏什么爵位都没有。
哪怕是在即墨的时候,也不过是个正七品的县令,回到顺天府之后就又变成了从九品的待诏翰林。
这一切看起来都很不正常的背后,其实是再正常不过——官不能高,爵不能封!
真是因为杨少峰想要的冠军侯这个爵位不能轻封?
并不是,是因为人的**是无穷的。
如果朱老四还活着的时候就给了杨少峰足够高的官位和爵位,那朱高炽怎么办?封更大的官,给更高的爵位?
而且杨少峰和朱瞻基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等到朱瞻基当了皇帝的那天,又该怎么办?
难道真的把江山分给杨少峰一半?
真到了那个地步,赏无可赏之后无论杨少峰想不想反,也无论朱瞻基想不想杀,杨少峰都绝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当然,也不是没有折中的办法——
朱老四给了杨少峰爵位和高官厚禄,临终之前下道旨意让杨少峰远窜三千里,等朱老四一挂,继位的朱高炽就可以立即再发一道诏书,让“还没有来得及离京”的杨少峰恢复爵位和官职,顺便给朱老四哭丧。
甚至,朱高炽临死之前也可以玩这么一出,让朱瞻基有样学样的去收买人心。
偏偏朱老四不愿意这么玩,朱高炽也不愿意这么整,朱瞻基就更不愿意这么办了,以致于杨少峰就一直这么拖着,官位死活升不上去,心心念念的冠军侯爵位也一直到不了手。
现在最大的可能就是,朱老四临挂之前会给杨少峰封爵,但是这爵位绝对不会是杨少峰心心念念的冠军侯,反而会是一个不起眼的,甚至都不能世袭的伯爵,到朱高炽临挂之前有望侯爵,朱瞻基上位之后才会变成公爵,等朱瞻基临挂之前再把这个公爵变成世袭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朱老四才会把尚方剑和王命旗牌给了杨少峰之后一直不收回,对于两任兵部尚书要求收回杨少峰的尚方剑和王命旗牌的奏疏视而不见。
杨少峰自己心里同样也明白这一点,所以杨少峰一直哭着喊着要求朱老四给自己升官,时不时的还会跟朱瞻基胡咧咧几句嫌官小之类的屁话,实际上杨少峰也不在意官位和爵位。
大明官场上能够看明白这一点的,同样没有人会在意杨少峰的官位和爵位。
比如定国公徐景昌,身为大明世袭的国公,朱老四内侄,就连朱瞻基见到他都得喊一声表叔的存在,可是徐景昌从来就没有在意过杨少峰的官位太小而且没有爵位的事情,反而事事以朱瞻基和杨少峰为先。
又比如魏国公徐钦,这货够肆意妄为了吧?被杨少峰套了麻袋打断了双腿,现在不照样被朱老四勒令在家中闭门读书?
所以这爵位不爵位的不重要,每多一个孩子就能多个百里封的的条件才是重点好吗!
眼看着杨少峰又开始走神,朱老四的脸色忍不住又黑了下来:“混账东西!朕在跟你们说话呢!”
杨少峰这才回过神来,谄笑着对朱老四道:“您说,孙儿和义兄都听着呢。”
一直在老老实实听着朱老四训话的朱瞻基不屑的瞥了杨少峰一眼。
我倒是一直听着呢,可是你杨癫疯刚才在想些什么,可就不好说了……
朱老四也不揭穿杨少峰,只是捋着胡须道:“朕能赏你,自然也能赏这天下百姓。朕想过了,百姓每多生一个孩子,朕就赏他们一两银子,你们觉得怎么样?”
杨少峰顿时有些傻眼了——
假设大明现在有丁口八千万,其实能老幼人口跟正处于生育年龄的青壮比例大概是二比一的话,大明就差不多有接受三千万的百姓处于能生育的年龄。
再假设这三千万能生育里人里面有三千之一是单身狗不做考虑,那还剩下两千万,再再假设这两千万里面一半男一半女,那差不多就是有一千万适龄生育的夫妇。
这还没算那些多吃多占的。
假设这些人一年生一个,一个娃子十两银子,一年就是一千万两银子……
杨少峰顿时满脸的蛋疼:“您赏吧,到时候夏老抠会指着空到能跑老鼠的国库让您拿内帑去赏,然后您的内帑就真的会空到能跑老鼠了……”
更关键的是,每家赏个一两银子,还屁用不顶——
养大一个孩子需要的成本是多少钱,杨少峰没有仔细核算过,因为他家从来就没在乎过钱多钱少的问题,但是用脚后跟去想,也能想到养一个娃子根本就不是一两银子能解决的,哪怕是国库负担了这些娃子们读书的费用也是如此。
朱老四却呵了一声道:“你以为朕只是打算赏?告诉你,朕还打算罚!
一对小夫妻成亲五年之内生两个娃子的,不论男娃女娃,都不赏不罚,可是那些五年内只生一个的,让夏老抠想个什么名头去收他们的税,直到他们生够了两个或者更多的孩子为止。
等到他们的第三个孩子生出来了,以前罚的就再返给他们,顺便还要奖赏他们,如此一来,这百姓们不就愿意生孩子了?”
杨少峰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
可是对比起引进一大堆的泥哥们的腾笼换鸟之策,朱老四的这法子就算是再不靠谱,那也是可行的。
似乎是忽然之间打通了奇经八脉,朱老四简直越说越兴奋朱老四又接着说道:“还有,他夏老抠凭什么不同意?不就是一年一千万贯的支出么,国库又不是负担不起。
再说了,百姓多了,这需要的东西也就多了,商人们能赚到的钱也就更多,这国库能收到的商税也就更多,里外里还是他夏老抠执掌的国库占了便宜,凭什么要让朕的内帑来出这笔钱?”
杨少峰忍不住向着朱老四竖起了大拇指:“皇爷爷高明!只要不是为了增加丁口就随随便便就把大明的户籍给了那些蛮夷或者土人,孙儿就没有意见。”
朱老四刚刚还洋洋自得的脸顿时黑了下来:“你又在胡说八道些什么东西?朕会为了增加丁口就随随便便把大明的户籍给了那些蛮夷?
像王坷那般死心塌地为我大明效命的,给他大明户籍也就给了,剩下的像交趾这些土人一般的,他们算什么东西?岂不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五胡乱华的教训,你都忘了么?”
杨少峰撇了撇嘴,心道我倒是没有忘,可是后世有些沙雕们忘了啊——
三国之后,中原丁口由东汉末年的五千多万锐减到一千四百来万,同样缺人缺疯了的中原堂口扛把子们就想出来一个歪招。
让胡人内迁。
后面的事情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若非是冉闵一道“杀胡令”,只怕那些“南下融合”的小数们依旧要把中原堂口的百姓当做“两脚羊”来吃。
是真正的吃,把男人杀掉,女人先拿来乐呵乐呵,然后再做成军粮来食用。
当然,这种事情肯定不能出现在后世的教科书上面,遍地尸骸的惨剧被美化成了游牧民族南下融合,再拍上一大堆不知所谓的电视剧来美化美化,这些破事儿基本上也就没有多少人知道了。
朱老四不知道杨少峰心中所想,见杨少峰撇嘴,可是想想杨少峰在倭国、占城、旧港、交趾干出来的这些破事儿,又觉得杨少峰不像是打算给蛮子们户籍的样子,朱老四顿时就有些好奇了:“怎么,你在想些什么?”
杨少峰摇头道:“没什么。孙儿刚刚在想,定国公跟朝鲜王李祹的买卖,寻思着要不然就把这买卖的范围再扩大一些?
反正大明还有许多的光棍汉,这些人又不挑食,把定国公从朝鲜王那里买来的高丽姬发给他们当媳妇,他们应该不会嫌弃?
如此一来,那些光棍汉们有了媳妇,既能减少一部分的不稳定因素,也能增加大明的丁口数量?”
朱老四若有所思的点头道:“说起来,也不止是高丽姬,那些倭女似乎也行?交趾女子似乎也行?这昆仑奴的女……”
“昆仑奴不行!”
还没等朱老四说完,杨少峰就叫道:“高丽姬,倭女,交趾女子,暹罗婢,欧罗巴的女子,西域胡姬,哪里的都行,就是昆仑奴不行!”
走到桌子旁倒了一碗清水,杨少峰又拿起旁边的毛笔沾了墨水,往杯子里一蘸,说道:“染黑了容易,洗白可就难了!”
朱老四满脸无语的瞧着杨少峰染黑的那碗清水,疑道:“当真如此?”
“关键是没脑子!”
杨少峰道:“您老人家也知道,聪明人跟聪明人生下来的孩子大多都聪明,这傻子跟傻子生下来的孩子也多半会是傻子,偶尔才会有几个例外。
那些昆仑奴又蠢又笨,就像是李陵容之子司马曜一般,就算这货当了皇帝,也不过是耽于享乐,沉湎酒色,十足的废物一个。”
朱老四嗯了一声,笑眯眯了点了点头之后就不再讨论这个话题,反而从椅子上站起身来,吩咐道:“那就不要昆仑奴女子。走,你们两个一起陪朕出去走走。”
第三百五十九章 怪兽出笼
乂安城很大,毕竟能容纳两三万人,在交趾已经算得上是能排上号的巨型城池。
当然,这个所谓的很大也要看跟谁比,如果跟顺天府或者金陵之类的城池比起来,那乂安城又几乎小到了一个公园俩猴,一条小路通到头的程度。
而且乂安这里除了遍地的交趾野猴之外,根本就没有什么公园之类的玩意,自然也就没什么好看的。
除了京观。
乂安城外那座在杨少峰的指挥下,在保定伯梁铭带着大明将士们的监督下,在叛军降卒们的辛勤劳作下,城外的京观已经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乂安巨冢。
比较有意思的是,居住在乂安城的大明百姓最喜欢去京观附近晃一晃,偶尔有几个读过书的还会摇晃着脑袋拽几句酸词,而路过京观的那些交趾土人则是见京观如见蛇蝎,大多是惟恐避之不及的态度,生怕自己也变成了京观上的建筑材料。
朱老四瞧着京观的态度就很满意,左看一眼右看一眼,不时的还会晃一晃脑袋,瞧那模样倒像是想要吟诗作对。
可惜了,旁边还有一个狗屁不通的六首状元,堂堂皇帝要是作不出能够流传千古的诗词,那岂不是要被旁边那个狗东西给笑死?
越想越不舒服,朱老四干脆开口说道:“你们太爷爷当爷在般若寺时曾经写下诗文,说是: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
朕当时只觉这诗文豪气万分,如今见了这京观,才真个体会到了你们太爷爷诗中的深意。”
杨少峰没理会吹牛逼的朱老四——
当时朱重八童学刚刚干掉陈友谅,正是义气风发的时候,可是你朱老四当时有没有跟在朱重八的身边可就不好说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