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优秀青年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天煌贵胄

    好处之二,其实还在于这个生产的过程。

    比如工地上需要更多的水泥和青砖,也需要更好的钢铁材料之类的东西,这就会逼着那些工匠和商家去研究新的生产方式。

    就以钢铁为例子,您知道钢铁厂锻出来的钢材吧随便哪一锭都有百炼钢的质量,而成本却又比之以前低了许多,这就是好处之二。

    至于好处之三,则是孙儿最为看中的——您想想那个水力机床,




第一百六十六章 朕这是造了什么孽?
    沉吟了半晌之后,杨少峰才开口道:“祖父大人一片爱民之心,自然是极好的。但是孙儿却有一个担心。”

    朱老四冷哼一声道:“有话就说,有屁就放,吞吞吐吐的干什么”

    杨少峰讪笑两声,斟酌着道:“或许是孙儿将人想的太坏了些,又或许是孙儿太过于杞人忧天了些,总是担心好经被念歪。

    比如说,祖父大人前脚说免除了民赋民税,那后脚会不会有人曲解祖父大人的意思,再把民赋民税改头换面一番,摊到其他的方面”

    朱老四的眼睛一缩,猛的一拍桌子,杀气腾腾的道:“谁敢!真当锦衣卫是吃干饭的不成”

    杨少峰摊了摊手,说道:“锦衣卫自然是凶名赫赫,但是锦衣卫的名声也臭啊,百姓一听到锦衣卫的名声,就恨不得远远避开,难道还会有百姓敢找锦衣卫来替自己出头”

    望着朱老四投过来的目光,纪纲赶忙躬身请罪道:“臣该死!”

    杨少峰却道:“祖父大人息怒,孙儿以为,锦衣卫的名声臭,乃是应有之意,若是锦衣卫有了什么好名声,那才是对祖父大人的不忠!”

    朱老四冷哼一声,转而望着杨少峰,有些不耐烦的道:“你到底想说什么”

    杨少峰道:“祖父大人想要免掉民赋民税,理论上来说只需要派人张贴皇榜告示,使百姓咸知此事即可。

    然而实际上,百姓们多是不识字,往往是别人说什么,自己就信什么,最多就是央着族中识字的人帮自己看看,所以才会有人敢在里面上下其手。

    同样的皇榜告示,祖父大人将之贴在学堂之中,学堂之中的生员再怎么不成器,多半也是能看明白,而百姓们却看不明白,这便是其中的区别了。”

    朱老四呵呵冷笑一声道:“说来说去,你个狗东西还是打算用学堂来代替科举”

    杨少峰却摇了摇头,答道:“这只是孙儿设想中的一部分。如果真的摊开来说,孙儿其实更想让天下百姓都能识字,起码也要让他们看得懂祖父大人的诏书究竟说了什么。

    也只有这样儿,百姓们才能知道祖父大人是心向着他们的,才能不被那些贪官污吏们欺压。

    锦衣卫的名声之所以在民间其臭无比,不就是因为他们监察百官,为士林所不容么

    那些掌握了笔杆子的读书人说什么,不识字的乡间愚夫就信什么,他们说锦衣卫嚣张跋扈欺凌百姓,那锦衣卫自然就是十恶不赦之徒,挨个宰了都没冤枉的——问题是,锦衣卫针对的从来就不是百姓啊。”

    纪纲忍不住点了点头。

    瞧瞧,什么是正人君子状元公这样儿的才是正人君子!那些泥腿子手里有几个钱值得锦衣卫的大爷去注意他们扯什么犊子呢是各个藩国那里的情报不紧急,还是朝堂百官不需要监视把那些得罪了皇帝的大臣们屈打成招坑银子,他不香吗

    朱老四却忍不住有些烦燥了起来,忽然往杨少峰后脑勺上拍了一巴掌,怒道:“把话给朕说完!”

    杨少峰颇为委屈的应了,然后接着说道:“学堂只是个开始。从顺天府开始,慢慢的将社学铺开,过上二三十年之后,我大明百姓人人都能读书识字,再有人想要仗着粗通些文墨来欺压百姓,自然就成了不可能之事。

    更重要的是,读书识字的人多了,所谓的秀才也就不值钱了,科举被筛下来的人也就会更多,而这些人想要出头,就只能另寻他法,比如将精力放在工坊工艺的改进之上。

    另外,邸报这种好东西自然可以改头换面一番,变成每十天发行一次,或者每月发行一次,筛选刊登一些祖父大人的指示和讲话,如此一来,百姓们也就能知道祖父大人是真心爱民,就算是不法之徒,百姓也不会恨到皇家身上,只会恨那些贪官污吏。”

    朱老四顿时更加烦燥了——杨少峰说的这些事情,单独拎一件出来说,朱老四都能明白,但是串连到一起来说,却是一环套着一环,每个环节都变得复杂无比。

    比如学堂之事,从蒙元之时就已经有了社学的制度,大明也有着同样的社学制度,给百姓们读书的机会很多。

    然而有个蛋用百姓该读不起书的照样读不起书,该老老实实耕种的还是老老实实耕种,能读书识字的,始终只有一少部分人。

    就以顺天府为例子,如果不是因为要翻盖新城,顺天府的学堂始终就那么些,谁又会想到多盖几所学堂

    就算是有了学堂,又有多少百姓愿意把家里的娃子送进学堂去读书或者说,就算百姓们愿意,他们又哪儿来的那个能力读书不用花钱的

    但是因为新都城的事情让顺天府的百姓手里不怎么缺钱,再加上廪膳银制度改变后不再发放廪膳银,而是将之用于学堂的伙食,顺天府的百姓反而可以把家里的娃子送去读书!

    这扯不扯

    还有让这些读书人把心思放在其他方面,就更扯蛋了——如果这些人真愿



第一百六十七章 十万贯又当得什么?
    正如杨少峰所说,就这么一小会儿的功夫,整个雪莲街小区拿来拍卖的院子就被一抢而空,许多没有抢到的大佬们更是眼巴巴的望着林羽,就盼着林书诚能再拿一个小区出来拍卖。

    林羽笑了笑,高声道:“下面要开始拍卖的,是枫杨路小区,无论是从地段,还是从周边规划来说,枫杨路小区都和雪莲街小区一样,而且同样有一百二十套院子可供拍卖。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一百二十套院子也是最后一批拍卖的院子,规则和前面一样,现在开始枫杨路的一号院拍卖。”

    朱老四望着楼下的这一幕,叹了一声道:“好手段!一共三百套院子拿出来拍卖,宗室拍走六十套,剩下的二百四十套,如何够这些人来分

    看起来,你是从一开始规划都城的时候,就已经计划好了这些事情学堂之事,也是一般的做法”

    摆了摆手,示意杨少峰不要回答,朱老四自己琢磨了半晌之后才慢慢开口说道:“是了,你个狗东西就是把这些事情一环套一环的给弄在一起的。

    像楼下的拍卖,胡广看到了这些院子的好处,夏老抠还暗中拱火,使得胡广骑虎难下,不得不硬着头皮拍下来,而胡广拍下来院子的做法,正好又带动了金幼孜和杨士奇他们。

    看起来,你所谓的学堂也是一般了——早早的就送了娃子读书的人,娃子们结束学业的时间早,或入仕为官,或转向其他方向,这个时候,这些娃子是最吃香的。

    那些为人父母的,没有几个是傻子,但凡是正常人就能看到这里面的关窍,也就会抢着送娃子入学,哪怕是有人看不到,亲戚朋友也有可能会提醒,是不是这么回事儿

    至于你说的邸报发行往民间,想来也是要跟士林中人争取话语权让普通的民间百姓知道朝堂动向,士绅便不能曲解上意,百姓也可安稳”

    表面稳如泰山,实际内心一脸懵逼的杨少峰忍不住向着朱老四行了个揖礼,拜道:“祖父大人英明!孙儿就是这么想的。”

    简直完美!脑补万岁!

    根本就是拿着后世的东西在往大明生搬硬套的杨少峰很想给朱老四鼓鼓掌,感谢他老人家,把自己想到没想到的全都给补全了!

    朱老四却冷了一声道:“那朕来问你,匠籍并入民籍之事,与免去民赋民税之事,孰为先”

    杨少峰瞧了瞧朱老四,直接开始甩锅:“孙儿鲁钝,这等国家大事,祖父大人当与夏部堂还有胡阁老他们商量,孙儿可没办法回答。”

    朱老四又哼了一声,端起桌子上的茶水喝了几口之后,又转望下了楼下的拍卖场。

    随着迎春路和雪莲街的院子被一抢而空,枫杨路的院子又是最后拿出来拍卖的一百二十套院子,所以从一开始的时候就直接进入了白热化,几乎是院子刚刚开始拍,就会被人以十万贯甚至更高的价格抢下。

    朱老四瞧着下面比抢钱还快的场面,嘴角忍不住翘起来一丝,笑眯眯的道:“人说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如今看来,十万贯又当得什么”

    杨少峰道:“京城居之大不易,十万贯,也不过顺天府一套院子而已。”

    朱老四嗯了一声,却又忽的回头望着纪纲问了一句:“如何”

    纪纲躬身拜道:“启奏陛下,除胡广等人多得陛下赏赐,余者历年积蓄虽有十万,却也有许多花销之处,断然存不下十万贯之贯。所以,臣以为除却得了赏赐之人外,余者皆当严加拷问!”

    朱老四摇了摇头,呵了一声道:“不许查。既然朕已经有言在先,花销宝钞者不追,那便放过他们。

    回头放出风声去,锦衣卫存档之地走水,过往之事不可追,明年京察从严,锦衣卫旁听留档。”

    一直没开口说话的朱瞻基瞧了瞧朱老四,又瞧了瞧楼下那些几乎已经陷入疯狂,只为抢到一座院子的满朝文武大臣们,忍不住躬身道:“祖父大人,孙儿以为,明年国朝官员之俸禄,当提高一些。”

    朱老四扭头望着朱瞻基,问道:“问何”

    朱瞻基指了指杨少峰,说道:“义弟所售卖的院子,按照他的说法,这些全部都是清水院,除了院子和屋子之外,里面便是一朵的花草也无,根本就没办法入住。

    不管其他人花费了多少钱拍下一座院子,想要住进去,就必须要安排好院子的装修和家具布置才行。

    而眼下整个顺天府的匠人,基本上都被义弟掌握在手中,装修所需要的材料除却泥土之外,剩下的也全在义弟手中。”

    朱瞻基这么一说,朱老四就明白怎么回事儿了——如果不从这些文武大臣和勋贵宗亲们身上割几块肉下来,都对不住他杨癫疯的名号!

    杨少峰一见朱瞻基把自己卖的干干净净,无奈之下只得讪笑着道:“还有银行呢,银行可以贷款给他们,十出十三归的利率,绝对良心!这钱有国库和内帑的!”

    一听杨少峰说有国库和内帑的份子,朱老四这才冷哼一声,又转过头去看着楼下的拍卖会。

    杨少峰瞪了朱瞻基一眼,低声道:“你可真行啊,这么快就把我给卖了”

    朱瞻基同样



第一百六十八章 朕亲自找他们要说法!
    一语成谶。

    当所谓的拍卖会结束之后,参加拍卖会的这些大佬们就恨不得打死自家的败家媳妇——太子妃在场又怎么样太孙妃在场又怎么样

    买!买!买!不用钱的

    胡广阴沉着脸,望着喜气洋洋的妻子李氏怒道:“如今败尽家财,你居然还能笑得出来”

    李氏顿时大怒,瞪着胡广骂道:“败尽家财一座院子七万贯,你胡阁老花销的时候可曾有过心疼我花了不过几千贯,你倒要来怪我

    也对,你心里向来就只有你自己,又何曾有过他人罢了罢了,回头我且拿这几千贯还了你,你自己抱着宝钞去过罢!”

    胡广心中更不痛快,怒道:“七万贯又如何杨士奇与金幼孜二人买的院子不如我,尚且花了八万贯!若夫老夫慧眼独具,又如何能趁早抢下这出院子”

    李氏冷哼一声,说道:“你慧眼独具难道我便不是了你可知道,我手中这瓶香水,拍下时只花了三千贯,却不知有多少人想要花五千贯买走,不比你那院子要强上许多”

    胡广疑神疑鬼的道:“五千贯这么一会儿的功夫,就涨了两千贯那你怎么不多拍下一些,也好卖了换成宝钞”

    “呸!”李氏呸了一声,说道:“这瓶香水,你当是我为自己买的你便当真要与你女儿老死不相往来”

    一听妻子提起女儿,胡广顿时冷哼一声,沉着脸道:“老夫的脸都被她给丢尽了!解祯亮算得上什么东西不过是个罪人之子,她居然死心塌地的要嫁过去”

    李氏叹了一声道:“若不是女儿嫁了过去,只怕你所谓的脸面,要丢得更加干净!解缙当年于你,好歹也算是有举荐之恩,他遭了难,你却要悔婚,不怕天下人笑么”

    胡广阴沉着脸道:“老夫不还是为了她好区区薄名,如何比得上她终事大事她不领情也就算了,居然还截耳明誓,这不是打老夫的脸么”

    叹了一声之后,胡广又接着道:“你愿意送,便送,莫要牵扯上老夫,老夫可丢不起那个人!”

    李氏冷哼一声,转而问道:“咱家不是已有院子纵然没有,朝廷也会给你住的地方,你又何必花七万贯来买一座院子”

    胡广哼了一声道:“妇人之家,懂得些什么”

    尽管嘴上这么说着,胡广还是解释道:“朝廷的院子,终究是要收回去的,而咱家止有一处院子,老夫百年之后便要归咱们穜儿所有。

    我想过了,这处院子的位置极佳,若穜儿争气,以后便可住在这处院子里,上朝时也能方便一些。

    若是穜儿不争气,也可将这处院子高价卖了,再拿着钱回老家去耕读为生,总不至于没了生计。

    至于咱们原本那处院子,老夫住的心烦,你便拿去送了人情,给你的好女儿吧!”

    李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捶了胡广两下之后才道:“口是心非的老东西!明明还记挂着你女儿,嘴上却是不肯承认。”

    胡广冷哼一声道:“老夫买下的这出院子,离着皇城极近不说,便是连院子的布置,都是由皇家大匠来做,岂不比原来的院子强上百倍咱们原来住的那个,扔了也不心疼!”

    见胡广依旧嘴硬,李氏低头笑了笑,说道:“既然如此,那改天我就将这香水转卖出去,也好换些银两回来补贴家用。”

    胡广斟酌了一番,摆了摆手道:“不必了。既然已经定下来要跟银行贷款,那就贷款便是,以老夫的薪水,定然能还得起。

    至于这瓶香水,你还是留着自己用好了,又何必要送出去”

    李氏笑着摇头道:“这香水的香味,我也闻不大惯,留着又有什么用处对了,你花这七万贯拍下一处院子,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住得进去再有几个月,你就要当外公了。”

    胡广狐疑的看着妻子,愣道:“这院子能不能住,与我是否当外公有什么关系”

    李氏道:“若是能在你当外公之时住进去,岂不是双喜临门的好事”

    胡广忽然呸了一声道:“那是他解祯亮的好事,又与老夫何干对了,金幼孜和杨士奇家里的,都花了多少”

    李氏见胡广依旧嘴硬着不愿意提起女儿,只得无奈的叹了一声道:“徐娘子和王娘子花的只比妾身多,绝不比妾身少,若是算起来,三五千贯总是有的。”
1...8182838485...20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