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优秀青年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天煌贵胄

    而朝鲜处化外之地,语音异乎于中国,便是有先生教导,学起来也总是慢了许多,光是切字,便不知道要花多少功夫。”

    被李祹这么一说,杨少峰大概就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了。

    汉字这玩意神奇的很,中原堂口的百姓也很神奇——大概从汉字被老祖宗研究出来的那一天开始,就是先生指着某个字告诉你这个该怎么读,然后就自然而然的会了。

    如果一定要说那些不识字的孩子是怎么学习汉字的,遇到不认识的汉字又没有先生了该怎么办

    不好意思,古代是没有新华字典这种好玩意的,更没有什么声母韵母之类的玩意能帮助你学习,有的就是切韵法和读若法,或者直注法。

    直注法跟今天在英文字母旁边写一大堆的英格累丝伐木累是一样的玩法,比如在《尔雅》中有“‘肇’注‘兆’,基本上认识兆这个字的,就能认识肇。

    所谓读若法,比如,材,读若才,基本上就知道材跟才是同一个同音了。

    当然,这种方法不是没有缺陷,比如遇到窡读若叕,怎么搞这时候就用到切韵法了。

    所谓切韵法,基本上就是公-古红切,取古字的g声母加上红字的ong韵母,就成了公,东字德红切,取德字的d声母,当字德郎切,取德字的d声母加上郎字的ang韵母,就成了当。

    比如窡,直浊切,取直的zh和浊的uo,就能知道这个字读音是zhuo。

    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方法无论哪一种,先提条件都是识字——如何让不识字的人来通过这些方法识字

    老祖宗似乎根本就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当然,也不能说完全没有考虑。

    实际上,老祖宗一直在琢磨着怎么让孩子能更快的掌握知识,更快的识字。

    比如从周朝的《史籀篇》,秦代的《仓颉篇》、《爰历篇》、《凡将篇》,西汉的《急就篇》,南北朝的《千字文》,唐朝的《蒙学》,宋代的《三字经》、《百家姓》。

    翻开上面这些老祖宗为了给孩子开蒙所折腾出来的教材,基本上就能发现,里非同凡响都是按儿童应当掌握的知识来编写的,可以说是包罗万




第一百七十八章 不买拐,就直接上轮椅!
    杨少峰道:“我听荀继先生说过,凡是钱能解决的问题,便算不得问题。当时还觉得先生这话太过于狂傲,后来细想之下,却发现着实有理。

    譬如大君所思之事,归根到底,无非还是一个钱字给闹的。”

    “是啊,”李祹叹了一声道:“朝鲜国小民寡,国库如何能与大明相比就算是忠宁想要多建几所学堂,也得精打细算才行。”

    杨少峰笑道:“朝鲜国库不足,大明国库如何大君所虑者,无非是没有足够的钱粮支撑,但是有了大明的帮助,却又能算得什么”

    李祹脸色一喜,起身拜道:“若如此,朝鲜百姓永世不忘大明恩德!”

    啥玩意你他娘的还想白要

    赶忙一把扶住李祹,杨少峰笑着道:“大君别忙着道谢,这事儿杨某自己说了又如何做得了数终究还是要在朝堂之上讨论了才行。

    按照杨某的想法,便是我大明皇家银行向朝鲜提供一笔无息贷款,朝鲜可分期来还,用于朝鲜的学堂建设和书籍购买等事情。如此一来,大君所担忧的问题,不就解决了么”

    不白给

    李祹心中当时就不太乐意了,斟酌着道:“贷款肯定是要还的,可是朝鲜国小民寡,国库空虚,纵然有心,却也无力”

    杨少峰顿时半眯起眼睛,淡淡的道:“我大明如今也是国库空虚啊。大君若是不信,尽可等开春了去顺天工地上瞧瞧,数十万民夫日夜不休的营建都城,每天用掉的材料以千斤计犹嫌不足,花掉的钱财已经掏空了大明的国库,夏部堂如今看到我,就恨不得把杨某给生吞活剥了榨油。”

    “大明如此,朝鲜尚且比不得大明……”

    一见李祹还是不愿意松口,杨少峰干脆说道:“现在的事情明摆着,大君向我大明皇家银行贷款,杨某会尽全力去劝服夏部堂,让他同意无息贷款给朝鲜。

    若是大君不愿意贷款,那也随大君,正好杨某也不愿意去见夏部堂,更用不着舍了一张脸皮。”

    李祹迟疑着道:“若是不贷款,那给汉字注音之事”

    杨少峰道:“杨某自然会尽力而为,绝不会因为贷款之事而耽误教化之事。”

    沉默了半晌之后,杨少峰才端起茶杯,斟酌着道:“大君还是过于急迫了一些。在下心中虽然有些想法,然则千头万绪,又怎么在这短短的一会儿功夫就能理清

    既然大君现在不急着回去,倒不如留在顺天府,好好走走看看,杨某也趁这段时间好好捋一捋心中的想法,待将之完善之后再慢慢磋商,如何”

    李祹点了点头,说道:“那就拜托状元公了,忠宁先代我朝鲜百姓谢过状元公大恩,若事成,忠宁也没齿不忘!”

    说完之后,李祹瞧着杨少峰端着茶杯不喝,便笑着说道:“时间也不早了,忠宁先行告辞,回头再来叨扰”

    杨少峰道:“那在下也不留大君了,等明天小年过了,在下就去寻大君,带着大君在顺天府好好转转。”

    似乎是一直在盯着杨少峰院子的动静,李祹刚刚带着崔承恩离开,朱瞻基就出现了,贱兮兮的问道:“咋样你说的拐,卖出去了没”

    杨少峰斜了朱瞻基一眼,说道:“不卖他拐了,这次我要直接把轮椅卖他!”

    朱瞻基奇道:“什么轮椅怎么了这是”

    杨少峰忽然呸了一声道:“还能怎么了这小棒子不想拄拐,我能怎么办也只能一步到位,替他准备好轮椅。”

    尽管没弄明白轮椅到底是个什么玩意,朱瞻基还是问道:“要是,这个轮椅他也不买呢”

    杨少峰顿时大怒,冷笑道:“轮椅不买就换担架!如果担架他也不想要,那就简单直接一点儿,直接把坟给他挖好,找个机会直接埋了!彼其娘之!”

    平复了一下心情,杨少峰才开口道:“都他娘的惯坏了!你知道这狗东西是咋回事儿告诉你,李祹那孙子既想多修学堂,还哭穷!

    我合计着要论辈份算的话,这李祹怎么着也是咱们侄子辈儿的,我这个当叔叔的总得意思意思吧,所以我就给他指了一条明路。”

    “你不是要卖他拐来着”朱瞻基一愣,问道:“你还能好心给他指明路”

    杨少峰呸了一声,说道:“当然。我跟他说,朝鲜没钱是朝鲜的事儿,但是咱大明有钱啊,直接借给他一笔无息贷款,让他从咱们大明购买书籍和水泥之类的建材,这问题不就解决了”

    朱瞻基疑神疑鬼的道:“你会这么好心还无息贷款”

    杨少峰点了点头,又呸了一声道:“真的,天地良心啊,我当时说的真是无息贷款,而且还允许他们分期还款!”

    朱瞻基道:“那他还能拒绝难不成真就像你说的那样,上赶着不是买卖”

    “锤子!”杨少峰恨恨的骂了一声,说道:“依我看,李祹那个狗东西完全就是想吃白食,最好我大明能赏则给他个几万万贯宝钞,或者干脆把水泥啥玩意的都白给他才好!”

    砰的一声,朱瞻基猛的一拍桌子,骂道:“担架!直接给他安排担架!合着他朝鲜国库空虚,我大明的国库就不空虚了夏部堂天天喊着国库空的能跑老鼠,你又不是不知道!”

    &



第一百七十九章 你再逼逼几句试试?
    永乐十五年十二月二十四,刚刚过完小年的第二天,杨少峰就带着狗子和吴明一起来到了顺天府的朝鲜使团的住所,并且邀请了李祹跟着一起逛逛顺天府。

    李祹也欣然应邀。

    尽管李祹知道杨少峰没安什么好心,但是真让李祹拒绝杨少峰的所有提议,李祹却也没那个胆子——杨少峰背后站着的是大明帝国和一代雄主朱老四,而自己的身后只是朝鲜和自己的父亲李芳远,两者的实力差距实在是天差地别,根本就不在一条水平线上面。

    说白了,这个世界终究还是要看实力的,拳头大的说话才硬气。

    而且李祹在回去之后也仔细琢磨了一番,发现杨少峰的提议也未必全是坑害朝鲜的。

    比如无息贷款。

    朝鲜就是赖着不还能怎么样难道大明还能因此而出兵攻打朝鲜

    不存在的,朝鲜可是不征之国,而且自己也没打算彻底赖账,顶多就是哭哭穷,然后慢慢还,还上个百十年而已。

    心中既以打定了主意,李祹倒也不再去想那些有的没的,反而专心跟着杨少峰在顺天府里转了起来,慢慢的就被杨少峰给带到了工地上面。

    跟刚才转过的城区不同。

    刚才的城区里面,用摩肩接踵来形容最为合适不过,大量的百姓挤在街上,愣是在这个寒冬腊月的天气里挤出来一片片的白雾。

    工地这边就冷清的多了,除了两万多边市城调过来的劳工,还有三千囚徒之外,其余被征发徭役的民夫早就已经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去了,整个工地竟然显得有些萧条,让杨少峰大为不满。

    只是这一片在杨少峰看来极为萧条的工地,在李祹看来却已经极为骇人,当下便指着三千囚徒说道:“如此精锐的士卒,大明竟然舍得拿来筑城”

    杨少峰打量了一眼三千囚徒,然后笑着说道:“他们算什么精锐如果他们也能算得上是精锐,那你让我大明几百万的常备卫所士卒怎么想让锦衣卫里面的精锐好手怎么想”

    李祹却摇了摇头,说道:“状元公莫要诓我,忠宁虽然算不上知兵,却也能看得出来,这些人行动之间颇有章法,互相配合也是极为精妙,已是一等一的强军,状元公却说他们算不得精锐”

    说完之后,李祹又伸手指着边市城调过来的两万多劳工说道:“他们那些人穿的衣服虽然一样,但是行动配合之间比之这些精锐却是差的太远。”

    杨少峰呵呵笑了一声,说道:“那两万多那两万多是鞑靼和瓦剌派过来的劳工,原本就是些牧民,能有什么章法”

    “鞑靼瓦剌”

    李祹疑道:“莫非是实力比朵颜三卫还要强横的那两家么”

    杨少峰笑道:“嗯,就是他们。这些劳工就是漠北一些不愿意臣服大明的部族,被鞑靼和瓦剌灭族之后,青壮被抓去做了奴隶,如今又被鞑靼和瓦剌派来做劳工赚钱。”

    李祹心中一惊,疑道:“若如此说,那岂不是鞑靼和瓦剌已经彻底臣服大明”

    “没错啊,”杨少峰理所当然的道:“如果大君听说过边市城,而且时间充裕的话,大可以到边市城去看一看,鞑靼部和宁王阿鲁台,瓦剌部顺宁王马哈木,贤义王太平,安乐王秃孛罗便常住在边市城的王府里面。”

    说完之后,杨少峰又笑眯眯的道:“事实上,他们几个现在能住在边市城,也不过是权宜之计,等顺天府的王府修好了之后,他们几个肯定是要搬过来的。”

    李祹疑道:“他们要搬到顺天府来他们不管部族之事了么”

    杨少峰摊了摊手,说道:“管什么那些不愿意臣服的部族已经消失不见,剩下鞑靼部和瓦剌部的牧民都住在边市城周围,除了放牧牛羊就是跑到边市城里面去上工,又不打仗,他们倒也乐得清闲。”

    李祹心中又是一惊。

    因为朝鲜地处辽东的原因,所以对于草原上的情况并不是特别清楚,除了知道朵颜三卫的骑兵极为强横,而鞑靼和瓦剌又比朵颜三卫还要强一些之外,剩下的事情也就不知道了。

    如今从杨少峰这里听到比朵颜三卫更加强横的鞑靼和瓦剌都已经彻底臣服,甚至隐隐有内附之意,李祹又怎么可能不惊

    李祹倒是丝毫没有怀疑杨少峰话里的真实性——就算眼前这两万劳工是大明人假冒的牧民,那鞑靼和瓦剌是否已经彻底臣服,却是极为容易打听,杨少峰也犯不着在这上面说话。

    眼见着李祹一惊又一惊的模样,杨少峰又忍不住笑道:“说起来,大君现在看到的,不过是冰山一角罢了。

    如果大君不急着回朝鲜,大可以等到开春之后再来工地上面瞧瞧,二三十万劳工一起劳作的场面,比之现在还要壮观无数倍。”

    李祹再惊——二三十万劳工

    檀君在上,眼前这两万余人一起在工地上劳作,就已经是极为宏大的场面了,若二三十人一起劳作,却又该是什么样的景象

    李祹不小心嘀咕出来的檀君两个字,却是被杨少峰听到了耳朵里,脸色一阴之后,又恍若没事儿一般的笑着道:“大君



第一百八十章 彻底的绝望
    到了金吾前卫驻地,李祹却是大感意外——杨少峰如果是打算吓唬自己,那应该早早的通知金吾前卫做好准备才是,可现在从营门处瞧,根本就没多少人大营又是个什么情况

    李祹的疑神疑鬼,自然不会影响到杨少峰半分,拿着半块调兵虎符的杨少峰直接带着李祹验过了身份,然后就直接寻了个士卒,让士卒带着自己去寻秦子宁。

    越往营地里面走,李祹越是感到意外。

    整个军营的看起来极为简单,尽管昨天才下过一场小雪,可是营地里的地面上却是一尘不染,往来巡逻的士卒走动之间的步伐完全一致,就连胳膊摆动的幅度都完全一致,就好像是一个人分成出十几个分身一样。。

    李祹基本上能够定断,杨少峰肯定是提前通知过金吾卫了,否则的话,根本就不可能存在这么整洁的营地和军队。

    直到进了金吾前卫的指挥使大堂,李祹才开始对自己的判断感到一丝怀疑——似乎金吾前卫的士卒们正在忙着包饺子,根本就不像提前得到了通知的样子。

    尤其是那个穿着指挥使衣服的家伙,更是手上沾着面粉,一脸愕然的望着突然过来的杨少峰和自己,那份错愕是怎么装也装不出来的。

    望着一脸懵逼的秦子宁,杨少峰笑道:“怎么,秦指挥使不欢迎我来”

    秦子宁赶忙拍了拍手上的面粉,向着杨少峰抱拳行礼,说道:“状元公大驾光临,金吾前卫蓬荜生辉,何来不欢迎之说”

    杨少峰笑着点了点头,说道:“让将士们继续,该干什么还干什么,你带着我们在营地里走一走”

    秦子宁应了,尽管心中好奇李祹的身份,却是连问也不问,先是吩咐其他人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之后,就随着杨少峰一起出了卫指挥使衙门的大堂。

    一边走着,杨少峰一边开口道:“现在卫所兄弟们的情况怎么样”

    秦子宁道:“回状元公,现在卫所的兄弟们都忙着过年呢。刚才您也看到了,卑职正带着他们包饺子呢。”

    “昨天没吃够”
1...8586878889...20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