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优秀青年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天煌贵胄

    说的再直接一点儿:朝鲜有那么多的财货需要流通么有那么多的商税让国库去收么如果发生战争……

    然而问题在于,杨少峰的这套理论在没有真实的实践之前,谁也找不出其中的错误来,因为边市城和顺天府就是明摆着的正面例子,暂时还没有反面例子摆出来。

    莫斯曾经说过,让人类永远保持理智,确实是一种奢求。

    现在的李祹就被眼前看到的一切迷住了双眼,在百姓受益,商家受益,国库收税这十二个字的蒙蔽之下,又怎么可能看得到其他的事情

    要想富,先修路,这六字真言自打杨少峰说出来之后,就深深的印到了李祹的脑子里面,怎么抹也抹不去了。

    但是崇巽先生说的好啊,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马爸爸也曾经说过,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但是后天很美好——可是大多数人都死在了明天晚上。

    制约着李祹的就一点。

    钱。

    《增广贤文》有云: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劝有钱人。

    朝鲜的体量就在那里摆着,就算李祹想要跟杨少峰一样折腾,实际上也没有那个可能,就算是把杨少峰放在李祹的位置上面,估计也只能干瞪眼。

    无他,大明的体量就在这里摆着,而且朱老四敢放手让杨少峰去折腾,就算失败了也无所谓,大明赔得起,朱老四也兜得住。

    可是朝鲜赔不起,李芳远也兜不住。

    尤其是杨少峰现在绝口不提贷款的事情了,李祹就忍不住开始怀疑自己心里的想法了——莫非,杨少峰并不是打算坑朝鲜而是就那么一说

    琢磨了半晌也没有想出来什么好的解决方法,李祹只得无奈的笑了笑,叹了一声道:“要想富,先修路,状元公之言,当真是一针见血。

    可是状元公却有所不知,朝鲜国小民寡,想要像大明这样儿修路,却是想也不用想,国库根本就负担不起,若是一味强行修建,到时候别说修路了,不处处烽烟就算好的了。”

    杨少峰摇了摇头,说道:“难道说,大君只看到了其中的风险,却看不到其中的好处么”

    见李祹依旧一脸懵逼的模样,杨少峰放下手里的酒杯,向着工地的方向指了指,笑着道:“钱这个东西,不能流通起来,那就是一潭死水,跟废纸也差不了多少。

    大君看这顺天府的工地上面,无论一天支出的钱有多少,这些钱其实还在大明,只不过是从户部的国库到了民间,到了商人和百姓的手里。

    商人拿到了钱会去做买卖,百姓拿到了钱,要么存了银行,要么拿来买东西。被百姓们存到银行里面的钱,银行可以拿来投资赚钱给百姓利息,百姓拿钱买东西,商人又需要交商税,所以这些钱最后又会流回到国库里面。

    在这个过程里,生产出来的物资变得更多,百姓手里的钱也变得更多,国库也更加的丰盈,可以说,这是一个从国库到最底层的百姓都在受益的链条。”

    然后李祹继续懵逼——听起来很有道理的样子,想挑毛病却又挑不出来,但是仔细想想,却又感觉似乎哪里有些不对劲

    琢磨了半晌也没得出个结论,李祹依旧长叹一声,说道:“忠宁与状元公不同。状元公的身后是大明,国力横世无匹,可是朝鲜国小民寡……”

    杨少峰干脆摊了摊手,说道:“恕在下爱莫能助了。大君或许有所不知,大明这些年连年对外用兵,又大修边市城和顺天府两座巨城,已经掏空了国库的最后一文钱,夏部堂如今天天喊着国库里空得能跑老鼠,就算想要帮助朝鲜,其实也很为难。”

    见杨少峰依旧不再提起贷款的话茬,李祹终于有些忍不住了,一脸期盼的问道:“既然大明的国库也无力支撑,那之前状元公所说的银行贷款是”

    你个小棒子再忍啊,不是不上钩么现在怎么忍不住了安排!

    向着李祹笑了笑,杨少峰这才开口说道:“大君有所不知啊,这国库是国库,银行是银行,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李祹一脸懵逼的问道:“难道银行不归国库管辖么”

    “银行归国库,但是银行却又不是国库,”杨少峰慢慢的解释了起来:“国库里面所能动用的资金,全部来自于赋税,所以怎么花,干什么,只需要按照朝堂的决定来做就行了。

    而银行里面的资金,却多数来自于百姓存进去的钱,不能让户部任意支配,所以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会出现国库里面没有多少余钱,而银行里面却有大笔银钱可以调用的情况。”




第一百八十四章 没张屠夫不行啊
    董季荷曾经说过,没了张屠夫,难道还要吃带毛猪不成

    李祹觉得大概已经弄明白了一些问题——既然是银行放贷,那自己完全可以绕过杨少峰,先去银行那边探探底,等后再跟杨少峰商谈的时候,也好占据两分主动。

    毕竟,上一次的试探被杨少峰狠狠的怼了回来,身为下一任朝鲜国主人选的李祹也觉得自己脸上无光。

    等崔承恩准备好了之后,李祹便直接让崔承恩走在了前面,一路向着大明帝国皇家银行顺天府支行而去。

    跟边市城支行比起来,顺天府支行身为大明未来的京城支行,甚至是总行,其规模自然不是边市城所能比,就连大堂之中的小吏都比边市城要多上好几倍。

    窥一斑而知全豹,仅仅这一个支行网点的规模就不下于自己在朝鲜的忠宁府,银行的实力究竟有多强,也就可想而知了。

    待到换了行头的李祹和崔承恩走进了支行大堂,当即便有小吏笑着迎了上来,行了个揖礼之后问道:“不知您要办理什么业务是要存钱还是存钱或是借贷”

    李祹轻轻咳了一声,没有开口说话,崔承恩当即便开口说道:“我家少爷打算贷款一些银钱,不知道你们这里该如何办理”

    一听是来办理贷款的,迎上来的小吏顿时变得更加热情,不仅将李祹和崔承恩两人让到了一个静室,还特意准备了茶水,然后才笑眯眯的问道:“不知道贵客怎么借贷多少以何担保”

    这个时候,崔承恩就没办法说话了,李祹说道:“借贷一千万贯,需要以什么抵押可借多长时间利息几何”

    小吏脸上刚刚堆起来的笑容顿时消失不见,仔细打量了李祹几眼之后,干脆伸手指了指银行的大门,说道:“一千万贯贵客莫不是来寻乐子的门在外面,慢走,不送。”

    李祹脸上的笑容也消失不见,沉声道:“莫不是银行没这许多的银钱可贷”

    小吏的脸色也渐渐转冷,冷笑着道:“一千万贯,银行自然能贷得出来,只是不知道贵客要以何为为抵押”

    李祹问道:“贵行都收些什么”

    小吏掰着手指道:“房契,田契,矿契,金银,除此之外,其余一概不收。”

    看李祹一副仔细倾听的模样,小吏忍不住嘲讽道:“贵客若是以房契为抵押,那您应该清楚咱们这顺天府的房价,如今离着新皇城最近的几个小区,最贵的也不过是十几万贯,想要以之贷出一千万贯,不知道贵客手中有多少房产”

    剩下的田契和矿契之类的,小吏干脆就没说——田契现在不值钱,还不如顺天府的房契好使,而家里有矿的,先不说人家用不用贷款,就算是用,也不可能直接跑到大堂里来打听,基本上都是通过上面就把事情给办妥了。

    李祹却嗯了一声,问道:“若是朝鲜的矿山呢”

    小吏又来回仔细的打量了李祹一番,摇头道:“贵客真不是来寻乐子的朝鲜的矿山如何能够抵押就算您手里有矿契也没有用啊。

    您啊,还是请回吧,恕咱们这里办不了您这么大的业务,您最好是回头跟家里好好商量商量再来。”

    李祹倒也不为已甚,笑着谢过了小吏之后,又说了声抱歉,这才带着崔承恩一起离开了银行。

    刚刚回到了使馆,崔承恩就低声道:“大君”

    回过神来的李祹只是嗯了一声,却又对崔承恩吩咐道:“今天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你我也一直在使馆之中休息,根本就未曾出去过。”

    等崔承恩身躯应是之后,李祹才回到了自己的房间,挥退了所有下人之后将房门关好,然后一个人坐在桌子前面发呆。

    没了张屠夫,自己还真就得吃这带毛的猪!

    ……

    永乐十五年腊月二十六,或许是天公作美,有意成全杨少峰的卖拐计划,天空中又扬扬洒洒的飘起了雪花,而且比前两天的那一场雪还要更大一些。

    然后杨少峰就坐着马车,晃晃悠悠的来到顺天府的朝鲜使馆,邀请李祹和自己一起乘车往杨家庄子一行。

    只是等李祹上了马车之后,杨少峰才疑惑的问道:“大君昨晚可是没睡好正巧,今天杨某准备了羊蝎子,大君可要多吃一些,大补!”

    宽敞的马车里,李祹刚刚接过杨少峰递过来的茶水喝了一口,闻言却是差点儿全喷了出去,猛的咳了两声之后才说道:“不过是有些烦心事罢了,所以没怎么睡好。”

    一边从身前的小桌下拿出早就准备好的茶壶茶杯开始泡茶,杨少峰一边疑神疑鬼的道:“大君可是还在想着修路的事情”

    见李祹点头,杨少峰便说道:“依我说,这路修不修的其实也就是那么回事儿,毕竟以前也是这么过来的,没什么大不了的。”

    李祹却是心有不甘,尤其是看到杨少峰开始泡茶之后,心中就更感觉不是个滋味了。

    沉默了半晌,李祹开口说道:“忠宁昨天晚上想了一晚,想



第一百八十五章 上完轮椅上担架(还债13/418)
    李祹终于忍不住了。

    一顿肥美的羊蝎子几乎是没尝出来什么味,强撑着忍到酒宴结束,李祹就迫不及待的向杨少峰问道:“忠宁有一事,想求状元公相助”

    杨少峰端着茶水向李祹示意了一下之后才道:“大君有什么事情尽管说,只要在下能帮得上的,就绝不会有半分的推辞!”

    李祹点了点头,先是向着杨少峰拱手道了谢,然后才开口说道:“忠宁想请教状元公,修起所谓的水泥路来,成本几何尤其是水泥,这东西是怎么计算的”

    “没什么成本,”,把自己核算出来的价格默默的加了几个零之后,杨少峰直接就说道:“如果征发徭役,民夫是没有工钱的,只要供应餐食,保证他们的住宿就可以了。

    沙子这东西不需要用钱买,碎石头也不需要用钱买,唯一需要用钱买的水泥虽然用量大了些,但是价格却也便宜。

    如果去除掉人工的费用,单独计算水泥和沙石之类的物料,那么一丈宽,一尺厚的路,每一里的修建成本大概在一千贯左右。”

    一里路一千贯,三千里就是三百万贯

    当然,李祹的心里也清楚,这个账肯定是不能这么算的,因为整个朝鲜不可能全部都修建一丈宽的路,再加上许多地方还需要避开山林之类的特殊地形,估计最后的总长度要翻一倍还不止。

    如果往多了算,五千里路的成本就是五百万贯

    李祹又忍不住肉疼了起来——这还仅仅是修路,九百万贯的成本扔进去,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收回来

    如果再加上修建学堂,购买书籍之类乱七八糟的事情,那需要的支出岂不是更多更别说还有耽误百姓农时带来的影响。

    见看着李祹满脸的纠结之色,杨少峰干脆笑了笑,端起茶水喝了起来。

    一条路需要用到水泥,沙石等等物料,成本大概在七八贯左右,如果把所有的人工都给算进去,成本也不过是十贯左右。

    现在自己按照十贯的成本加了三个零,哪怕李祹想要修一条三千里的道路,成本也得三百万贯。

    永乐十三年,大明国库收上来的赋税里面,银子只有区区二十八万两,朝鲜弹丸之地,又不像倭国一样有石见银山,难道朝鲜国库还能比大明国库更有钱

    最重要的是,水泥这东西全天下就只此一家,别无分号,就算李祹想要找别人去买,他也没地方去找!

    眼看着脸色不停变幻的李祹已经彻底坐到了轮椅上面,什么手表自行车全都扔得一干二净,杨少峰放下手中的茶杯,笑道:“大君”

    被杨少峰这么一喊,李祹才算是回过神来,向着杨少峰拱了拱手之后问道:“若忠宁想要贷款一千万贯,不知道需要些什么”

    见李祹终于坐上了轮椅,杨少峰却摆出一副懵逼的样子,拿捏道:“之前不是已经跟大君说过了么这事儿您得去找夏部堂,让他安排人核算,然后再谈抵押的事情。”

    李祹点了点头,向着杨少峰拱手说道:“那还要有劳状元公,替忠宁引见夏部堂”

    杨少峰放下茶杯,笑道:“这个倒没什么,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

    李祹再一次向着杨少峰致谢之后,又接着问道:“除了修路,忠宁最为关心的便是学堂和孩童开蒙之事,正好借着这次机会一起请教状元公,不知状元公以为当用什么书籍开蒙为上”

    妥了,这已经不是主动上轮椅了,这是直接躺担架上了!

    心中暗自夸了李祹几句,杨少峰才斟酌着道:“以注音之法教授孩童学会查找字典,再从三、百、千入手,之后便是四书五经,然后可以科举。”

    拍了拍额头,杨少峰又解释了起来:“字典可是个好东西,上次倒是忘了跟大君说了。

    有了字典之后,遇到不认识的字了,可以通过部首笔划之类的方法来查找汉字,上面会有标注的注音。

    倘若遇到什么字不会写了,只要知道怎么说,便同样可以通过注音来进行检索,照着字典上面的字来写。”

    李祹大喜,起身向着杨少峰揖了一礼,谢道:“状元公不愧为六首状元,所思所虑当真完备,比忠宁想的可周全多了。忠宁在此,先代朝鲜百姓谢过状元公!”

    杨少峰赶忙起身,虚扶住李祹之后才说道:“大君实在是太客气了,杨某此举,也不光是为朝鲜百姓,也是为了我大明百姓,实在是当不得大君之谢。”

    想了想,杨少峰又接着说道:“为了让朝鲜百姓能尽快接受注音,回头我看能不能替大君聘请一些先生,让他们去朝鲜的学堂里面教授孩童们注音。”

    听杨少峰这么一说,原本就保持着揖礼姿态的李祹干脆直起了身子,然后向着杨少峰一揖到地,拜道:“忠宁多谢状元公!待忠宁归国之后,定要让人立下状元公的生祠,我朝鲜百姓,也永世不忘状元公大恩!”

    心中暗骂一声我信你个鬼之后,又一次起起身虚扶李祹的杨少峰笑着说道:“万万当不得,朝鲜百姓更应该记住的是大君!

    若不是大君来大明,若不是大君想着汉字注音之事,若不是




第一百八十六章 朕脑袋疼(还债13/418)
1...8788899091...20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