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优秀青年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天煌贵胄
    “老夫明白了”,不待杨少峰开口,夏原吉就自顾自的开始了脑补:“状元公要把银行开到朝鲜,是打算培养朝鲜人把钱存银行的习惯,让朝鲜人使用宝钞,这金银就到了大明。

    包括状元公提出来的价格也是一样,根本就是打算掏空朝鲜国库和民间的所有金银。

    如果再加上后面写的派穷……大儒们去朝鲜宣扬圣人教化,那么状元公的打算就是用夏变夷,让朝鲜彻底变成国中之国,由外藩而成内藩!不知道老夫这么理解,是否正解”

    杨少峰猛的点头,应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夏部堂也!”

    旁边的朱瞻基猛呵呵冷笑一声,对夏原吉道:“夏部堂休要被他骗了,他把水泥的成本报出高价,完全是觉得在大明不好意思卖的太贵,要从朝鲜人身上找补回来。

    同理,他要把银行开到朝鲜去,目的完全是为了掏空朝鲜人的金银,要让儒生去朝鲜宣扬圣人教化也是一样,完全就是看那些腐儒不顺眼,随便找个借口打发出去罢了。

    至于什么国中之国用夏变夷,什么外藩内藩,他杨癫疯能想到这些”

    “休要胡说八道,”杨少峰顿时大怒,瞪了朱瞻基一眼之后气哼哼的说道:“我好歹也是个六首状元,智慧谋略岂是你个好斗蛐蛐的能看明白的”

    朱瞻基呸了一声道:“夏部堂手中的奏疏是谁写的还六首状元当真不要脸!”

    被朱瞻基这么一说,夏原吉顿时又将目光投向了手中的奏疏,再仔细瞧瞧上面的字迹,夏原吉顿时就明白了朱瞻基为什么这么说——杨少峰的笔迹如何,夏原吉不太清楚,但是皇太孙朱瞻基的笔迹,夏原吉却是再熟悉不过了。

    很明显,这又是一封皇太孙代笔的奏疏,拿到朝堂上面来糊弄人的。

    刚刚还笑眯眯看热闹的朱老四也沉下了脸——杨癫疯总是欺负瞻基这个老实孩子,瞻基也是个笨蛋,两个都该打!

    朱老四心里想着,嗓子里就不自觉的哼了一声,正打算开口训斥几句,却见夏原吉略微闪身,站到了杨少峰身前之后躬身道:“臣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话还没说出口就被夏原吉给噎了回去,又见夏原吉摆明了要回护着杨少峰,朱老四顿时就被气笑了,冷哼一声之后干巴巴的问道:“喜从何来”

    夏原吉眨了眨眼,躬身道:“启奏陛下,臣以为状元公与皇太孙之计完全可行,只消五六十年的时间,朝鲜便可去了国号,成为我大明一省之地,当真是可喜可贺!”

    朱瞻基道:“夏部堂又被他骗了!他甚么时候想着让朝鲜成为一省之地了,昨天他还说要挑拨倭国与朝鲜相斗,我大明好趁机驻军朝鲜与倭国呢!”

    夏原吉顿时变了脸色,盯着杨少峰道:“如今我大明国库空虚,又如何能在朝鲜驻军若朝倭相斗,我大明是不是要出兵平乱这等事,以后休要再提!”

    杨少峰眨着眼道:“驻军跟国库有什么关系军费不应该是朝鲜和倭国承担么我大明的军人待遇好一些,军费高一些,也是很合理的事情,倘若倭国败了,我大明还可以要求倭国承担现任,对受到感情伤害的大明和朝鲜做出补偿,对不对”

    夏原吉捋了捋胡子,当即又转身对朱瞻基道:“殿下,臣觉得状元公言之有理,一应军费与支出,是该由朝鲜和倭国来承担。”

    眼看着夏原吉和杨癫疯越说越没谱,大有同流合污之意,朱老四顿时气哼哼的道:“不嫌丢人!一个是当朝尚书,一个是翰林清贵,没一个要脸皮的!”

    夏原吉躬身道:“启奏陛下,若是臣舍了脸皮就能让国库丰盈,臣现在就把这脸皮给扔掉,再也不捡起来!”

    见朱老四被夏原吉一句话给噎住,杨少峰忍不住低声对朱瞻基道:“看着没,这才是合格的户部尚书,这才是真正的大儒。

    姜珂先生曾经说过,有钱道真语,无钱语不真。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劝有钱人。

    诚哉斯言!要脸要脸干什么,有钱才有脸,没钱谁管你是谁”

    说完之后,杨少峰却听的整个大殿之中都静了下来,朱老四满脸怒气的望着自己,夏原吉看向自己的目光又带着欣赏和怜悯,朱瞻基一脸的愕然,无心等人皆是死死的低着头,连抬头的勇气都没有。

    我特么的,这该死的大殿是谁设计的给本公子站出来!

    朱老四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红,忽的从桌子上抓起一本奏疏向着杨少峰砸了过去,骂道:“滚出去!”

    自觉丢人现眼的杨少峰赶忙借坡下驴,向着朱老四拜道:“祖父大人息怒,孙儿先行告退。”

    等到杨少峰一路躬身倒退着出了大殿,朱老四这才换了一副脸色,对夏原吉道:“这就是个混子,夏爱卿不要和他计较。”

    夏原吉忍不住翻了翻白眼——本来也没打算跟状元公计较,是你朱老四训了状元公,又不是我训的……

    眼看着大殿中没有了碍眼的,朱老四便直接对夏原吉道:“回头跟户部、




第一百八十七章 朱老四的圣旨
    朱瞻基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朱老四和夏原吉在自己眼前上演了一出谁最不要脸的大戏,直到双方达成了某些不可外传的交易之后才宣告落幕。

    夏原吉表示自己这个户部尚书会联合工部、礼部、吏部、鸿胪寺、将作监等各个衙门口的扛把子们一起努力,争取早日将朝鲜的金银弄到大明国库和朱老四的内帑里面。

    对此表示满意和赞赏的大明皇帝朱老四则同样表示,未来会把杨家庄子学堂的模式慢慢铺开,有了好用的人手之后优先分配到户部,以此表达自己对于夏部堂的支持。

    成交!

    至于被人反复卖了好几遍的李祹……什么李祹这不眼看着就要过年了先好好的过个年,剩下的事情回头再说!

    永乐十六乐春正月壬子,朱老四在奉天殿接受了文武大臣和四夷使臣的朝拜,意味着永乐十五年的正式结束,同时也意味着永乐十六年的正式到来。

    依旧单身狗一条的杨少峰躲在文官群体的最后面,斜靠在大殿里的柱子上面眯着——还有几个月就该成婚了,得好好养足了精神才是。

    高坐在龙椅之上的朱老四瞧了一眼杨少峰,全当做没看见这个凑数的混子,直接就对无心吩咐道:“宣诏。”

    无心躬身应了,接着便从旁边侍立的小太监端着的托盘中拿起圣旨,展开后扯着嗓子念道:“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朕承天命,统绍鸿业,夙夜孜孜,惟图安民,于今十有六年而天下未安,民生未遂,究惟厥咎,皆谓有司不得其人。

    夫民者,天民天付人君安养之,人君不能独治,则必建官分职以共治。今尔等坐视民穷,恬不留意,大小蒙蔽,悉不以闻,独不畏天地鬼神乎

    继今能改过自亲,革贪为廉,革暴为仁,上体吾心,下扶百姓,使百姓皆得其所,则可以永享爵禄,保富贵矣。如复不悛而违命厉民,罪必不恕。譬如使人牧牛羊,不能蕃息又多饿死,则牧者必受谴责,况受牧民之寄者乎

    福善祸淫,天有恒道;赏功刑罪,国有常典。典懋勉之,无怠无忽!”

    朱老四骂人了

    已经快要睡着的杨少峰顿时一个激灵,站直了身体之后低着头来回打量着朝堂之上的众多大佬们。

    不对啊,除了朱高炽和朱高煦还有朱高燧三兄弟之外,就数朱瞻基和自己挨的骂最多,平时根本就看不到朱老四骂人。

    他老人家向来是喜欢杀人来着,这回咋还直接开骂了呢这是谁又招惹朱老四了

    跟着前面的一众大佬们三呼万岁之后,杨少峰也没能想出个所有然来,却又听得朱老四沉声道:“继续宣诏。”

    无心再一次躬身应是,然后又拿起另外一封诏书展开,读了起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说与天下官员和天下百姓知晓,自永乐十六年正月壬子起,天下民赋民税都永不再收,你们都要好好的过日子。

    俺教户部和有司衙门置天下户口的勘合文簿、户籍册子,你们百姓无论大小,都记上名字,凡你们被他人占了土地的,还有家里没分到土地的,回头都给你们分地。

    你们倒也不用害怕土地不够,俺在关外还有许多地俚,凡记了名字的都能来种,俺不收你们的赋税,还给你们种子耕牛。

    我这般直直地说着,大的小的都要知道,贤的愚的都要省得。若有地方官吏士绅歪曲俺的意思,你们就来京城找俺告状,俺绝饶不了他们!你们也不用怕他们,圣旨是俺发的!钦此!”

    卧槽!

    杨少峰差点儿一口老血喷出来——前面的诏书还文四骈六的显摆了一番,后面这封诏书就直接大白话上阵,当真是简单粗暴至及,就跟嫌人家李芳远敬献高丽贡女不够漂亮的那份口谕一个鸟样!

    等到群臣再一次三呼万岁之后,杨少峰就听朱老四开口说道:“不许更改一字,明发天下,使百姓咸知朕意!”

    ……

    因为朱老四就在顺天府,所以顺天府的百姓知道彻底免除了赋税的消息,要比别处的百姓知道的更早一些,那些在工地上工的人,知道的就更早。

    跟以前比起来,陈二现在也算是个有钱人,虽然他的工钱并不是很多,但是人家娶了个好媳妇,陈王氏折腾起来的幼儿园一天就能赚百十文钱,比陈二在工地上的工钱高了好几倍。

    但是过惯了穷日子的陈二和陈王氏都不习惯大手大脚的花钱,除了过年这几天比平时多买了些鸡鸭鱼肉之类的东西,剩下的还是跟原来一样,就连陈二喝的酒,也还是以前那种老浊酒。

    如果一定要说跟以前有什么不一样,大概就是陈王氏现在更加的顺着陈二,不像以前一样好跟陈二顶嘴——钱赚的比男人多,态度就放低一些,别让自家男人觉得没面子。

    一家人在一起吃过了饭,早早的打发了孩子去睡觉,陈王氏又给陈二和自己倒好了酒,两人一起喝了一杯之后才问道:“当家的,你说皇帝这是干什么呢怎么突然就不收民赋民税了”

    &



第一百八十八章 抽疯的朱老四
    永乐十六年正月十六,天色刚蒙蒙亮起,顺天府城里城外的百姓们养的那些大公鸡就开始扯着脖子打鸣,紧接着狗子们也狂吠起来,誓要把公鸡的叫声给压下去,被扰了清梦的百姓们各自穿衣起床,准备开始新一年的劳作。

    陈王氏自然也不例外。

    虽然陈王氏现在一天赚的钱能顶得上陈二好几天的工钱,但是陈王氏依旧喜欢每天早早的起来给丈夫和孩子做饭,每天从打发了丈夫去工地上工,陈王氏就开始盼着丈夫能早早的下工回来。

    淘米,添水,生火,一股股的炊烟从小小的灶台里面升起,熏得陈王氏忍不住咳了几下。

    扭头听了听屋子里面,见丈夫没有被自己咳嗽的声音给吵响,陈王氏这才放下心来,专心的伺候着灶膛里的柴火。

    但是陈王氏疼惜丈夫的想法注定要落空,院子外里正就开始高声喊着陈二哥在没在家,陈二在屋里应了一声,气得陈王氏直接将手里的菜刀砍在了砧板上,又随手在衣服上擦了擦手,然后一边低声咒骂着外面叫魂的里正,一边向着院子门口走了过去。

    里正陈小乙也不知道自己哪里得罪了陈二家里的,眼见着陈王氏神色不善,又想着自家媳妇还在陈王氏的幼儿园里面做活,当下只得讪笑着道:“嫂子,二哥醒了没官府来查访户籍,要重造黄册。我合计着二哥一会儿还得去上工,所以就早点儿带着官府的官爷们过来了。”

    听陈小乙这么一解释,又看见跟在陈小乙身后的两个官差和一个秀才,陈王氏的脸色这才缓了下来,打开院门将几人让进了屋子里,又忙着给几个准备茶水。

    跟在陈小乙身后的秀才早就打量了一遍小院,见陈王氏要准备泡茶,当即便站起身来,向着陈王氏拱手道:“嫂子自去做饭便好,我等早上都喝足了茶水,这会儿也喝不下哩。”

    正说话间,穿戴整齐的陈二也从屋子里出来了,先是向着几人告了声罪,接着便去院子里洗了脸刷了牙,这才快速的回到了屋子里,向着陈小乙和那个秀才行了一礼,问道:“不知小乙哥和这位小相公来寻陈二是”

    那秀才直接笑着道:“陈二哥是吧我等奉命开始登记顺天府百姓户籍,小乙哥说您今天要去工地上工,所以早早的就拖着我等先过来了,现在咱们就开始登记,这样儿也不耽误你的时间。”

    说完之后,秀才就摊开了手中的册子,又取了笔墨出来,开始在册子上记录着陈二一家的信息。

    等着信息记录完了,秀才收起了册子和笔墨,又笑着对陈二道:“陛下废除民赋民税的旨意,陈二哥是否已经知晓”

    陈二点了点头,说道:“小乙哥都和俺们说过了,大家伙儿都知道,打从今年开始,民赋民税就不再收取了,俺们有多少收入都归俺们自己。”

    秀才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已经知晓,那我就不再重复了,只不过,陈二哥要记得,你若是拿着家里养的鸡鸭去卖,还是要交商税的。当然,就那么几只鸡,交不交的也没人管。”

    陈二涨红了脸,说道:“那俺成啥人了皇爷是个好皇爷,他老人家心疼俺们这些苦哈哈,俺也不能没良心不是不瞒相公,俺家里的还经营个一个幼儿园,可是每个月都交了税的,从来没短过。”

    秀才笑着起身向着陈二行了一礼,说道:“陈二哥高义!对了,你家娃子已经七岁,按照礼部新出的规定,要在九月份的时候入学,陈二哥千万别忘了,搞不好是要罚钱的。”

    陈二咧着嘴笑道:“可不敢忘,罚钱不罚钱的都不敢忘喽,娃子读书,可是一辈子的大事儿,千万不敢耽误。”

    秀才向着陈二竖了竖大拇指,夸道:“难道小乙哥说陈二哥是个明白人,现在看来,确实不一般。

    好了,你家的信息都登记完了,该说的我也都说过了,我们这就去下一家,陈二哥也好早点儿去工地上工,告辞。”

    等着陈小乙和秀才等人都离开了之后,陈王氏也做好了早饭,端上桌子之后又把赖在被窝里不想起床的儿子抓过来照着屁股抽一巴掌,让清醒过来的娃子早点儿起床。

    陈二有些舍不得吃这个腌得流油的鸭蛋黄,小心翼翼的吸了几口油之后,陈二最终还是没舍得把这鸭蛋黄塞进自己的嘴里,而是小心翼翼的将之分成了两半,一半给了陈王氏,另一半放在了儿子的碗里。

    陈王氏笑着将鸭蛋黄夹回给了陈二,笑道:“咱家现在又不缺这个,你喜欢吃就吃,不行明天我再多煮两个。”

    陈二嘴硬道:“中午我在工地上吃,晚上工地上还管一顿饭,两顿都能吃得上肉,谁还稀罕这个”

    陈二的儿子瞧了瞧陈二,又瞧了瞧陈王氏,便将自己碗里的鸭蛋黄也夹回到了陈二的碗里,说道:“爹爹吃吧,我的让给娘吃。”

    陈王氏抿着嘴笑了笑,说道:“各吃各的,都别再来回让啦。”

    等孩子吃完饭跑出去玩了,陈王氏这才对陈二道:“当家的,咱家这日子是越来越好了,要是五叔公他们谁再来找你说这个那个的,你可不许应下。”

    陈二哑然失笑道:“就你聪明当我是傻的不成五叔




第一百八十九章 真不要脸!(还债15/415)
1...8889909192...20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