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国公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木允锋
杨庆说道。
他就是赐婚也得把这些女学生塞进军队的上层人家,参谋总部都是一帮二代三代们,得防止他们用互相婚姻结成利益集团,那么就把这些完全新式教育出来的女学生塞进去。她们绝大多数都是出身底层,但在新式教育培养下,气质风度绝对会让那些看惯大家闺秀的参谋们眼前一新,肯定会有人上钩的。这些可都是监国的学生,谁也不敢娶回当妾的,只能当正妻,然后那些将领家女儿也同样不可能给别人当妾,最终大幅减少将领之间互为婚姻的比例。
而这些女学生作为监国的学生天然就是一群暗探。
虽然这样形容有点不合适。
但事实就是如此,她们有什么事情不找监国还找谁,这样也有利于对那些将领们的控制,哪怕这种事情都是互相心知肚明的,但这也对那些将领加深和忠勇侯关系有利。
“自由恋爱!”
坤兴公主显出一脸激动的模样。
“你还想自由恋爱”
杨庆瞬间警惕起来。
“对呀,不行吗”
坤兴公主揽着他的脖子说道。
“反了天了,看来我需要好好行一下家法!”
杨庆抱起她说道。
后者红着脸看看周围,发现那些宫女早就懂事地离开了,于是也不再挣扎,很快乐地把腿往他身上一盘勾着他脖子趴下了,杨庆就这样抱着她向内室走去……
四民大会依然在进行。
四民大会第三项议题,就是改革后的内阁制度的确立,杨庆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农业部和卫生部,而地方上设立两局,每个县都得有。这项议题很轻松得到通过,毕竟这是增加文官在内阁的比例,使得内阁文官数量超过了武官,而且科举改革后增加了农科和医科,那么这两科进士也肯定要有用途的。
文官们欢迎两部的设立。
不过作为交换,大明总税务司也正式加入内阁,这引起一点士子代表的不满,毕竟总税务司的司长是王承恩,一个太监进入内阁,这简直是士子之耻
。不过他们也没办法,按照目前大明的税收制度,户部的税收和总税务司是分工的,两家合起来才是大明的总财政收入,不让王承恩进内阁很难讨论财政问题,他收的可一点不比户部少。
最终士子代表们还是捏着鼻子接受了。
毕竟文官增加了两个。
这份决议依旧送长安,而之前科举改革的决议也变成了圣旨。
第四项议题是常设委员会。
这个同样得到通过,就是常设委员会的选举,再次引发冲突,不过冲突规模没有上次大。这一次还是士子代表不满,他们认为应该四民代表分开选举,而且常设委员会责任重大不能要文盲,必须限定资格,不说考八股文,至少也得识个几千字。
简单点说就是能读四书五经。
把四书五经挨个读一遍,不用背诵出来,能照着读出来就像。
然后再次引发互喷。
&nb
第三零九章 绞索
杨庆对于永历还是保持一丝敬意的。
如果他能够归顺……
无论目的是什么,只要他去掉帝号重新回归大明的藩王,那么杨庆就不介意暂时给两广一个事实上的割据权。大明这两年的发展,多少有点超出他的预期,尤其是两广大步进入资本主义,这一点很出人意料,既然这样不妨先让他们成长下去。
两广的实力终究有限。
他们适合割据,但要说能够威胁他那就是笑话了。
杨庆已经容忍了一堆割据政权也不在乎多一个,只要依然算大明的地盘就行,桂王和秦王都一样,都是大明皇帝的臣属。尤其是两广士绅第一个踏出殖民步伐,这一点的确很令他惊喜,这样一边纵容李自成向西域扩张,一边纵容桂王向南洋扩张正好他在后面收好处。若桂王称藩那么河仙港肯定要对南洋公司开放的,这座棱堡港口已经正式开始使用,作为交换他也可以允许两广商船北上越过台湾海峡。
最终展开一场扩张和海上贸易的竞赛。
或者竞争。
至于以后……
他需要在乎以后吗
难道两广那点实力还能阻挡住汹涌南下的几十万明军只要完成内部改革,这天下无论哪个割据势力在明军面前都是渣渣。人口和兵源的差距太大了,大到无论对谁,拥有一亿多人口的大明都是碾压。
总之杨庆对丁魁楚的到来装不知道就行了,剩下是四民大会的继续会议,很快常设委员会的选举完成,总计九十九名常设代表。其实最终选出来的四民比例都差距不大,士子代表二十三人,农民代表二十七人,工匠代表二十六人,商人代表也是二十三人。他们共同构成常设委员会,在四民大会结束后常驻南京,专门监督朝廷的施政,作为坤兴公主的代表杨庆自然晋级杨委座。
但他没有投票权。
他本身又不是四民代表,只是为四民代表服务的。
总之常设委员会就这样诞生。
这个不需要皇帝批准。
而下一个议题就是四民大会如何行使对朝政的监督权。
大明目前的制度是内阁以会议决定国家事务,然后会议结果交监国做最终裁决,如果会议中商议好了的不用说,商议不出结果的,那就是监国做决定。这一点和过去倒过来,过去是各地奏折先到皇帝手中,皇帝转给内阁研究对策,内阁把研究出的结果给司礼监呈报皇帝,皇帝批准后交六科下发。而这种次序的颠倒,代表着内阁由皇帝的秘书机构,变成了真正的国家决策机构,皇帝或者现在的监国变成了裁判,类似于明治期间的倭国。
而皇帝或者监国的裁判结果,仍旧由司礼监拟成圣旨,再交给六科校对下发。
当然,理论上是校对。
但实际上后期都变成了审核。
六科的给事中们才不会管圣旨文理是不是通顺呢!他们认为不合理的内容就不盖章,他们不盖章这份圣旨就不合规矩,圣旨不合规矩那么各部尚书就有权不理。
这就是六科的特殊权力。
那么四民大会的监督该在哪一个环节监督呢
杨庆的计划是撤销六科。
内阁的会议已经是各部尚书都参与的了,无论他们同意不同意,按照规矩交监国裁决,这已经是他们同意接受监国裁决。那么六科这个机构的审核纯属浪费,完全没有必要再经过这个环节,所以干脆把六科撤销,然后圣旨直接送六部。但涉及财政,内阁成员任免,法律制定,对外战争等等一些重大事项的,必须先由四民大会的常设委员会进行讨论,如果四民大会常设委员会不同意,那么就有权封还。
这些特定的事务,皇帝或者监国不能绕过四民大会。
其他的就不管了。
这个监督权就很霸道了,这就意味着在这些重大事项上,皇帝也必须得听四民大会的。这事实上已经超出四民大会设立的目的,理论上四民大会只是监国召集,向监国转达民意并监督朝廷施政的机构。
但现在这实际上是在压制皇权。
当然,对于那些文官们来说,一看就知道,这是杨庆给龙兴天子准备好的套索,四民大会都听他的,龙兴天子想换阁臣,只需要四民大会不同意就行,这样内阁军方那些阁臣一个都不能动了。同样龙兴天子回来,也没有动用户部和内库资金的权力,后者本身就在张嫣手中,连帝国银行的账户都是张嫣的名字,而户部的银子花多少得四民大会同意。各地驻军将领的任免,在之前已经交给了大都督府组织部,除非龙兴天子
换组织部总长黎玉田,否则他连军队的将领都换不了,而换大都督府组织部总长还是得四民大会同意。
至于他拉拢黎玉田……
别逗了,这个混蛋是杨庆手下最核心的党羽,谁都知道他其实是杨庆的狗头军师,相当于李自成身边的牛金星宋献策,估计就连这套架空皇帝的布局都是他参与策划的。
这是不给龙兴天子任何机会。
锦衣卫指挥使倒不是阁臣,那个龙兴天子可以换,理论上他可以免了杨庆的锦衣卫指挥使,然后重新换上自己的亲信,比如常延龄这个理论上的同知就行。但问题是锦衣卫从上到下都是杨庆的嫡系亲信,甚至还都是狂信徒,谁敢去顶走杨庆,估计是看不见第二天的太阳的。
特勤
第三一零章 我就喜欢你这种嚣张的样子
?
四民大会监督权的表决,在一片诡异的和谐气氛中迅速通过。
但送长安后就没那么简单了。
朱慈烺和事实上作为他心腹的宋齐二王也不是傻子,这究竟意味着什么他们也很清楚,要是能痛快答应就见鬼了,傀儡怎么了,傀儡也是有尊严的。这纯粹是对皇权的羞辱,一群庶民来审核皇帝的圣旨,庶民不同意皇帝连花户部的钱都不行,任命阁臣都不行,这简直是荒谬绝伦,什么是皇帝,什么是皇权,什么是君主需要庶民来审核圣旨的君主还是一个君主吗
不过这与杨庆无关。
这是东林群贤需要处理的。
反正要么皇帝同意,不同意他就继续被李自成圈养,其实算起来杨庆并不认为自己做的过分。说起来他也就是后来英国议会的级别,后者从外国请国王时候,通常也会逼着后者接受一堆条件。
然后他们这样请一次就把君权捆绑一次,一直到把国王捆成了一个纯粹的吉祥物。
他本意也是如此。
如果朱慈烺愿意当吉祥物,那么他真还不准备篡位什么的,毕竟这得过坤兴公主一关,做个权臣也是很有前途的。什么时候把坤兴公主熬到百年再说,那时候他无论怎么对付朱家子孙就都没有负担了。
但如果朱慈烺真得不甘心当吉祥物,那么他也不介意玩一把陛下欲谋反乎
总之他直接就等结果好了。
之后还有几个议题在近一个月时间內陆陆续续表决通过,朱慈烺那里对后几个很痛快,总之到这一年年底时候,除了四民大会监督权这一条之外,其他全部通过并被朱慈烺接受然后变成圣旨昭告天下。
至于四民大会监督权……
“信公,这没有先例啊!”
从长安匆忙赶回的水太凉说道。
“牧斋公,那么您说之前那些哪个有先例”
杨庆说道。
“时移世易,必须与时俱进才是正理,商鞅变法而使秦终并六国,大明值此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不能抱残守缺,死抱已经不合时代的旧制,必须变法以图强恢复我华夏盛世!”
杨庆大义凛然地接着说道。
“但终究还是要照顾陛下的感受!”
水太凉很坦诚地说。
话说相处久了他早知道,只要杨庆显出这样一副嘴脸,那就完全是在扯淡了,必须和他玩直接的,虽然知道你的目的,可你能不能宛转一些也多多少少照顾一下你大舅哥感情。你这样公然把囚笼造出来,然后让他往里钻,你这也太过分了点,好歹你们还是亲戚,你就不能照顾点颜面你非得搞得这么嚣张别的他都可以忍了,可你这个四民代表监督权放哪个帝王身上也是忍无可忍啊!
“陛下久居西京,生平从未踏足江南,不知江南民情,有些不理解是正常的,此事正需牧斋公开解!”
杨庆说道。
这意思就是我不负责这个。
我就把条件开出,如何让他接受那是你们的事情。
“信公,这阁臣任免与四民大会无关吧”
水太凉说道。
“怎么无关阁臣辅佐圣驾,圣驾治国全靠阁臣,阁臣之选关乎百姓福祉,圣驾一人终究有疏漏,四民大会帮圣驾把关必不可少!”
杨庆说道。
“信公有大功于天下,圣驾欲封信公郡王,赐铁券,世袭罔替,并以百万亩为封地。坤兴公主女流,为大都督乃权宜之计,圣驾还都当以信公代之,公主监国亦有大功,增公主实封百万亩。明年公主守孝期满,圣驾乃长兄,当亲自为其操办婚礼。”
水太凉直接说道。
“呃,庆实惶恐!”
杨庆毫无惶恐之意地说。
水太凉等他下文,但等了一分钟也没等到。
“那四民大会监督权”
他试探着问。
“这个还有什么问题吗”
杨庆一脸纯洁地说。
水太凉很想喷他一脸口水,难道你不懂刚才是利益交换吗不过他的涵养还是很好的,只是不动声色地喝了口茶,酝酿一下感情,紧接着又换上一脸和煦的笑容。
“信公,陛下此次南归,花费必然不菲,陛下想问信公,內库存银尚有几何若內库存银足够,则无需动用户部税银,毕竟户部税银皆百姓所出,当以备国事之需。”
他紧接着说道。
“內库之银皆懿安太后主之,庆何知”
杨庆说道。
“但据懿安太后所言,內库存银只余一千余两。”
水太凉说道。
“那就是一千多两了!”
杨庆说道。
水太凉深吸一口气。
“但传闻先帝驾崩之时,內库尚有近千万两。”
他小心翼翼地说。
“牧斋公这是何意难道说懿安太后私吞內库存银牧斋公,你要对自己说的话负责,懿安皇后以寡居之身,于先帝驾崩后,殚精竭虑以守后gong,累得一身是病。庆为之诊治时都不禁恻然,牧斋公却以风闻之事疑之,何以面对熹宗皇帝在天之灵,您可是熹宗皇帝旧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