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范进种田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一起来盘他
他想了想,尽可能的回忆着当初学的稀烂的英语,对着态度“大为好转”的弗朗机人,温言道:
“先生你好,这里是拆那,俺叫范进,你叫啥,你干啥来了”
几乎是被揍的趴在地上的弗朗机人,猛然听到范进竟然会说英语,虽然语调和措辞有些怪异,但总算是能听明白。刚才自己用曰本语和葡萄牙语分别指责了对方没有善待俘虏,而且对神职人员缺乏最起码的尊敬,没想到这个野蛮人竟然直接动手打人!
“哦,买糕的,您竟然会说文明的语言,谢天谢地……”
范进见这老小子身体服软,嘴上似乎还是不服,就从腰里抽出了恰西克,轻轻的,用类似那种情人间抚摸的力道,拍了拍这弗朗机人的脸,提醒他这是中土大明,不是他弗朗机,
“先生,俺不太会说英语,但是你说的俺都听明白了。记住,这里是大明,俺是范进,你现在是我长乐军的俘虏,要是不乖,那可就死啦死啦地!”最后几个字,真的是按曰语读出来的,唬的这老小子一愣一愣的,乱蓬蓬的红色头发下的绿眼珠转了半天,终于算是明白了形势。
“尊敬的将军大人,不知您在官府任何职啊我是来自西方文明国度葡萄牙的使者迪亚哥,传递者上帝的福音,我……”
范进一下子就明白过来,这个老小子果真是传教士,来这边洗脑的。
“四刀!别特么跟我扯这个,就告诉你吧,老子没有官职,老子就是路西法,你来错地方了,法克右”最后怕对方听不懂,这年头到底有没有法克右这个词,但是敢在老子面前嘚瑟岂能放过,于是又补了一句“法克!”。
迪亚哥听到“路西法”这个撒旦的名字时,当即惊的吐出了舌头,好家伙,这个大明的人怎么如此野蛮,信奉那魔鬼而且见此人虽衣着破烂,但又怎会说那英格兰语
范尼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将军果是“启明星”下界,那弗朗机语都会说,看来真是神仙啊。
范进见对方被唬住,嘿嘿一笑,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你看看这个,你会不会做——”
边说,边拿出来一张纸,上面画着一个小人,小人推着一门小炮。这个炮是范进完全根据自己的印象来画的,可能与实际的样式并不相同。但范进也懒得计较,当初《神器谱》上那些图比这个可要更加的潦草,人家还出书了呢。
那弗朗机人见着图样看了一会,随后道“先生,这是后装后填装滑膛加农炮,在传播福音的同时,我也是火器专家。被教会派来曰本进行火器的制造和使用指导。只是这次我所属的曰本势力有出外作战的任务,就来了大明朝。您画的这种炮口径很小,估计是三磅炮,而且少了很多东西”
火器专家!老子现在缺的就是火器专家,哼哼,既然让老子发现你了,那你这个老东西也别想走了!
“哦你竟然是火器专家那你说说,这门炮还缺啥”随后让范尼拿来纸笔,让迪亚哥重新绘制。
这迪亚哥虽然最开始趾高气昂,拽的跟二五八万似的,但是一听范进说到火器,似乎非常痴迷,看来这人是技术人员多于神职人员。
他只是朦朦胧胧的记得,大明朝并没有铸造过大型佛朗机炮的记载,而他画的这种后装式弗朗机,其实是明叛王朱宸濠于正德十二年间铸造的。当时是分了一二三四,四种型号。范进画的是所谓的“一号弗朗机炮”长约两米,装实心儿铅子儿,每个铅子儿重量约为一斤,用也是一斤。但这都是记忆中极为模糊的数字,具体如何发挥火炮的最大威力,还得看这个时代的人用他们的经验才行。
这一磅又是多少,范进丝毫没数,但是想到一斤的炮弹的确不是很大,也就释然了。纵观大明一朝,都没有造出过可以按在船上的巨型舰炮,这迪亚哥说我这是三磅小炮并不为过。
只见迪亚哥拿着毛笔,很快的就勾勒出了炮身、炮架,在炮架的一旁又画上了轮子,主炮管旁边,又加了大约五个子铳,这炮身上还有照门和准星。
范进也算得上是半个“砖家”,他这时才发现,自己竟然再次的低估了古人的智慧。这种子铳的形式,定是用这个子铳提前准备好弹药,而不用再在战时手忙脚乱的状态逐发装。这样的话,火炮的发射速度定会加快。但是发现他画的这个版本,炮身咋这么短这样射程是否有保证呢
这算上子铳,还有炮管里,共计六发炮弹。难道是打完这六发炮弹,炮管已经受热无法继续装药了嗯,这个可能较大。
和范进估计的差不多,迪亚哥画完之后,说这个就是后装加农炮的图样了。此炮可以在五百步的距离内,发挥最大的功效,最远能够打到八百步,只是已经没有准星可言了。
范进仔仔细细的询问了里面的细节,比如炮身和轮架如何固定,采用何种材质,火炮的口径、长度、外径,材质等等。
最后用了将近两个时辰,范进画了大概三十多张具有超越时代“美感”的生产草图。范进知道,这么仓促画出来的东西是不能指导生产的,等一会这迪亚哥回去后,范进还要进一步的计算、细化。
给了迪亚哥一封曰本银锭,这老小子竟然也是个见钱眼开的主儿,怎么此时不提他那传播福音还有神职人员的自觉了范进一时觉得有些好笑,随后便要轰他出门。
只是这迪亚哥见到了范进画图,惊得下巴都要掉将下来。欧洲那边最优秀的工程师,好像也没有这般严谨的制图方法,还有这般详细的草图吧但是见了银子后,迪亚哥脸上一副圣洁的表情,义正言辞的对范进道:
“先生,我收下你对我付出的报酬。这是我有些好奇,先生是如何知道这机械制图法的,怎地又画的如此之快”
这还叫快范进想了想前世为了赶项目,每天加班出图几百张眉头都不眨一下的经历来。虽然那时有平面cad、三维creo等软件支持,但是刚才这种强度的绘图对他还是小儿科一般。他神秘一笑:
“告诉你吧葡萄牙人,我是路西法,我可是有魔法的!”
迪亚哥知道这个浑身上下充满着神秘的东方人是不会对自己说实话的,便耸了耸肩,在池重和范尼的照顾下离开了范进这里。没办法,这十大板打上,估计没个三五日是起不来的。
范进在整理细化图纸时,猛然发现——自己直到现在都还没有统一度量,不仅图纸无法继续绘制,就连将来工匠们照图制作,都会成问题。想到这里,他放下刚刚画好的后装佛朗机炮,又新拿了纸画将起来。他在提笔的同时,反复推敲,认为其他几样东西,也可以开始着手准备了。
一切都要着眼未来,现在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所以范进又拿出了当时在血汗工厂里面加班赶图的精神,挑灯夜战起来。
十日后,此时已经到了二月底,天气已经渐渐暖和过来。
长乐军的众人依靠着勤劳的双手,在营海东南这片原本鸟不拉屎的地方开始了耕耘。
&nbs
第二十五章 工匠的比试
安排好了滚珠磨床的生产,范进并没有在匠作坊多做停留。他要大沽河上寻找一处合适的地点,水流速度稳定,没有暗流,最好有些落差。
大沽河是直通大海的河流,自己建的胶州私港也在入海口不远处。这样便于将莒州来的货物利用水道更便利的留下一部分到胶州驻地。
这是范进这几日除了图纸外,最担心的问题。现在畜力用来耕作、运输都不够,是不可能再找骡马来为机床提供动力的。
而且畜力输出不够稳定,这样对于加工来讲,是无法得到精度相对均一的产品的。
范进带着范尼和池重,骑马往驻地西侧行了一刻,便到了上次考察的地点。这里正好是个落差带,虽没有形成较大规模的瀑布,不过两岸的间距只有三丈,使得河水在这里流速加快,壶状的河岸逐渐的收窄了水流,也让水流非常稳定。
范进知道,这里在前世的某个疯狂的年代,曾经是一处土法炼钢的地点,当时还有若干生产队围在周边,利用这里的水力资源进行冷却。现在自己寻到了这里,也算是在另一个时空对前世记忆的缅怀把。
他随后命人将这几日造出来的一个小型水车架好,这种水车在大明朝各处均有出现,按照范进的理解,这个直径在一米左右的小水车,每个叶片的取水角度恰到好处,而且转动轴和固定端采用的是青铜轴瓦,虽然损失了大部分转动效率,速度也跟不上来,但是已经比此时欧洲的纯木质结构对接好上太多了。
小水车架设地点在岸边,用范进改良的木料和铁架相结合的方式,又调整了受力结构,和这个时代通用的样式明显有异但并不会让人惊诧的小水车牢牢的固定在了地面。将悬出来的叶轮部分插在水里,乍一与水流接触,便飞速的转动起来。
范进根据水车的外圆线速度推算,此时的轴心部分速度已经稳定的达到了将近一转每分钟,套上木制滚轮放大一下速度,扭矩和转速足够滚珠磨床和车床等使用了。但是整体流量暂时无法估算,凭着他的推算,只要自己造出了稍好一点儿的钢材制作水车,这个地方足够自己锻打兵器和材料毛坯之用。
范进直接找来了李老三,让他考虑把匠作坊搬到这里,并沿着大沽河,多造这种小水车。而且考虑到所做用途,范进又绘制了稍大些的水车,去除了连接磨坊的那块,而是将动力输出段直接留了个空白的轴。也要做至少三套。
由于路途稍远,很多时候时间都耗在了路上,一天下来并没有做太多事。这让范进非常的不踏实,自己即将横跨三处据点,如果还是这样的效率,那崇祯二十年,也发展不到自己想要的样子。况且目前各驻地内的伙食和用度全需要银子,现在如果几样产品搞不出来,就还在坐吃山空。所以他将各项进度催的很急,直让整个胶州驻地是鸡飞狗跳。
……
第二日一早,范进先是安排范学传信给贾飞,调他回来重新组建长乐军第四排,范学替代他主持莒州方面的工作。具体的,由贾飞的副手旬文山协助。这旬文山作为贾飞的副手,似乎深的贾飞的“真传”。虽然是后加入的,但对范进的忠心丝毫不用怀疑。
而且这旬文山也有一副灵活的头脑,对于练兵打仗更是有自己独特的一套。范学虽然头脑聪颖、善学善用,但是毕竟只是一个十二岁的少年,派他去更有“钦差”的意思。这一点旬文山看的很透,平日里这些义子当中,这范学给他的印象非常不错。
所以当范学过来把贾飞替走时,长乐军莒州分部所有人都没有任何异常,仿佛老大的义子来了,和老大来了没啥区别一样。
至于范学到了莒州众人的表现,以及如何将这些日在范进身边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范进此时是没功夫搭理了。因为他正在查验两位铁匠在这十几日内琢磨打造的鸟铳。
最开始给到他们的那颗铳子,经过卡尺量取后得到的尺寸竟然是十一点九毫。这和前世记忆当中诸多的手枪、口径类似。范进觉得现在造出这个口径的火铳,在一百五十步左右破甲应当不成问题,便要求从今往后,全都按照十一点九毫的口径执行。
滚珠磨床已经安排照图样来打造了,范进考虑的是接下来大批量应用滚珠磨床加工、卡尺检验,不仅用于轴承装配,还可以满足铳子的规格统一问题。此时虽然还解决不了铳膛
第二十六章 *升级
范进一到校场,首先安排将缴获而来的一副铁甲摆在了八十百步的距离上,这是记忆当中这种鸟铳的最佳射程。随后又在一百步以及一百五十步分别放上铁甲,见到曹兴旺也在,就让他替自己作为射手,万一炸膛呢
曹兴旺曾经接受过火铳训练,他倒是不怕炸膛,只见他拿起,熟练的装药、装弹,随后瞄准,一双大手稳稳的托着火铳,仿佛是蜡像一般,待找到目标后——“嘭!”
伴随着浓浓的硝烟和的刺鼻味道,这声炸响仿佛将范进拉回了原来的世界。只是他恍惚了一下立即回过神儿来,仿制鸟铳倒是没有炸膛,八十步外的铁甲被人拿来回来,范进细看下,上面果然有个小洞,看来这曹兴旺通过滑轮弩的负重持弩训练,对于火铳的发射竟然有促进作用。
接下来是一百步的位置,试射后范进发现在铁甲的右下方,有一个深深的印痕,想来是到了一百步,这鸟铳已经无法破甲,随后便试一百二十步外的距离。
这一次范进让曹兴旺连射三铳,来推算这火铳的射速。只是苦于没有计时工具,范进只能让范尼“一、二、三……”的人工计数报时。
曹兴旺便一发接着一发的打铳,到了第二发时,没有击发成功,成了一个“臭弹”,曹兴旺骂骂咧咧下,继续装填,还好接下来又发射成功。
到了第三发打完时,范进喊了停。三发的火铳,范尼正好数到了九十五,这样来看也就每分钟一到两发的射速。考虑到曹兴旺算是熟练铳手,那新手一般也就一分钟一发。这射速却是有些慢了,而且一百二十步外,一个印子都没有,这说明后来三发都打偏了。
刨除掉曹兴旺的射击技术问题,可能这就是鸟铳的命中率在这个距离上已经有些失准了。再考虑到每隔几发弹药就会出现的一个哑火,这鸟铳对于范进来说简直就是废柴。他放下这杆王二铁的鸟铳,另让曹兴旺试射孙阿蛮的,再派两名懂得火器射击的近卫,分别试射王二铁的第二杆鸟铳和作为山寨样本的那根缴获来的铳。
一时间校场上“嘭、嘭”声起伏不停,到了最后范进检验时发现,孙阿蛮的鸟铳果然精度更高些,在一百二十步的距离上,仍然可以打中两个轻微的印痕。而曰本人的铳和王二铁第二把铳从本质上没什么区别,所有的铳打响后,也都存在着哑火的情况。
范进手里拿着还冒着硝烟的鸟铳,对着铳管就这么看着。他在琢磨为何这传说中可以打到一百步破甲的鸟铳,到自己手里就不灵了呢
正待他百思不得解的时候,看了半天热闹的迪亚哥凑了过来。很是有些卖弄的推了范进一把,然后指了指地上的。
“!”范进见迪亚哥指向了,心中立即明白过来。这个时代的火铳打造技术,所能达到的效果也就是这样了,之所以自己的鸟铳射程不达标,已经不能单纯的考虑火铳本身,而是要纵观全局的看了。
这迪亚哥一下子就发现了问题的关键,果然是火器方面的专家,看来说啥也不能让他走了。知道了重点的范进,首先就想到他的很散,装填比较费时,这样就大大的影响到了发射速度。而的爆炸威力也是一个问题,自己在《神器谱》上已经知道了提纯的办法,但从来还没真正的提纯过。哑火和威力不强都有可能是本身纯度不高的问题,现在自己用的来源很多,除了从沿途购买的,再就是在曰本人那里缴获得了。
过几天水力滚珠磨床做好后,铳子大小就可以标准化了,可以采用纸壳包裹的形式,将纸卷成筒,洒在底部,再在顶上封口。封口处可以剪裁合适大小的丝绸,随后将铳子包裹起来。这个丝绸就是所谓的丸衣了,最后将丸衣包裹着的铳子用浆糊粘在刚才那个纸筒封口处,风干后和铳子就不用分开装填,而且是定装好了的。
这非常类似前世记忆当中的子弹。子弹就是有加弹头组成的,只是现在自己受加工条件所限,枪管达不到需求的口径,更无法加工膛线,如想增加膛压就只能用丝绸等丸衣包裹弹丸,以达到略微超口径的效果,以此来增加爆炸的推力。
由于丝绸容易变形,变形也不会挤坏枪管和铳子,装上这种纸壳预装铳弹后,铳兵只需要用小木棍把纸壳弹轻轻敲进铳管,再用通条将其压实,这样再次发射的铳子精度和射程便进一步增加了。
范进想到做到,直接从范尼怀里抽出纸笔,当场铺在地上就画。这已经是范进的常规操作了,因为各种灵感稍纵即逝,他就要求范尼随时带着这些东西。
而众人除了那个迪亚哥从范进的图纸当中,渐渐的看出了些味道,不断的点头和指手画脚的与范进沟通讨论外,其他人基本上都不知道这范大将军又要做甚。
刚刚打了两轮火铳曹兴旺见范进对这鸟铳有些执迷,性情耿直的他不惜打断将军和迪亚哥的鸟语讨论,黑着脸上前一拱手:
“将军,这鸟铳不及滑轮弩犀利,射距不及弩,射速更是慢之五六倍,要说那威力,某觉得差着弩好远,咱长乐军有了滑轮弩,何必去搞那劳什子要是给兄弟们换装这鸟铳,怕是有怨言……”
范进刚刚和迪亚哥讨论完一个细节,见到曹兴旺如此说,便把迪亚哥晾在一旁,对着曹兴旺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