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末之范进种田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一起来盘他

    “教谕大人,您可小声点儿,这可是当今圣上的谕旨——封赏勤王有功之士。传旨的中官已到,我等品阶并不太高,还请教谕大人尽快备马”。说到后来,这鼠三已经有些不耐烦,作为知州大人的师爷,在他眼中,从九品的教谕连个屁都不算。

    但是知州大人说此人乃勤王有功之人,也不知他走了哪路的关系,在朝中又大员力挺。这封赏之中也有其名姓,实乃罕见。且不说千里迢迢路途漫漫,就说那斩首后金几百余级的功绩,又是从哪个武官那里分润,委实难以猜测。

    此战最终由大同总兵曹文诏上报的军功是:大同镇,配合各地勤王队伍,尤其是登莱志士的牺牲,换来阵斩正红旗甲喇额真苏力可加,全歼正红旗一个甲喇一千多首级的战功。这可是自萨尔浒来东事获取的最大斩获,连圣上都在局势糜烂阴婺多日后,露出了难得的笑容。本意是因大同、宣府和山西各地的督战不利,打算将山西一系大小官员革职查办,但这场大胜来的实在及时,那曹文诏也没有被裁撤,最后轻描淡写的“发去戍边”了事。

    这鼠三和蓝知州两人翻查半天,没猜出来这仿佛从地里蹦出来的范进的来路。身份登记的确是在莱州,而且前不久刚刚捐了个国子监胶州教谕。这种蚊子腿大小的从九品在大明汗牛充栋,两人都没有注意过胶州的这个新任教谕。再往上看,不仅那总兵曹文诏言辞中对其推崇万分,就连当朝第一首辅奸相温也对其爱护有加,温氏一系的官员无不对其极尽美言。

    连顶头上司登莱知府陈应元都说,此番能够进京面圣,很大原因都是莱州的功绩。连言辞当中也颇有提拔赏识之意。

    这让终日酒池肉林的知州大人有些受宠若惊,自己这骄奢淫逸的小日子,每天想的都是如何刮来更多的银子,好有机会捐个更大点儿的官,这“功绩”可是万万没有的。人好在有自知之明,这蓝玉来也是难得的昏官里面有点儿逼数的,那登莱知府大人的日子也不好过,登州兵变,差点儿就让他折戟沉沙,现在因为莫名其妙的“莱州兵勤王”而峰回路转,提拔自己这样的“有用之人”倒也在情理之中。

    只是,一切的问题都在于,这小小的莱州教谕到底什么背景,又通过何人分得的军功蓝玉来最后和鼠三商量,无论他是哪个路数,都是咱万万得罪不起的。万一他是哪家高管的远亲,或是大家门阀的故旧,都是日后升迁的绝佳良援。遂在中官传旨到达时,派师爷亲自去请范进。

    范进有些好奇那些中官到底是个什么模样,当日分给监军军功时,只是把首级一股脑的给了便宜大哥曹文诏,根本无暇那些太监。范进决定见见那传说中的太监,还有名义上的真正的领导。

    这次进莱州城,范进并没有乘坐四轮马车过去招摇。大概过了两个时辰,便到了莱州知州衙门。

    此时那个阉人早就到了,见范进一行到来后,便迫不及待的让蓝玉来等接旨。

    具体的内容范进没大听懂,最后只是隐隐的听到赏了自己两千两纹银,又升任莱州国子监的神马“博士”。

    博士!我还没上过学,咋就评了博士他有些诧异的看向了旁边的付坤宏,那个中官尖细的声音还没念完,付坤宏小声道“五经博士,从八品!”。范进不知道这“五经博士”又是个啥职位,反正从八品的文官,就算没有实职,也应该有些身份了吧范进有些洋洋自得起来。至于到底是干啥的,一会问下付坤宏不就知道了。

    念完了旨,莱州知州起了身,然后双手捧过收好。中官逐一的和各位领赏谢过皇恩的众人道喜。到了范进这的时候,付坤宏对范进使了个颜色,范进心领神会,将一张五十两的银票塞到了这个太监手里。

    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这中官刚才死板着的臭脸,在旁人不可察的角度掀开后看出竟有足足五十两银,顿时眉开眼笑,随后对范进温和道:

    “范博士,咱家受了司礼监曹总管叮嘱,此番圣恩隆重,范博士立了大功,今后若有差遣,来京找我便是。这出门在外啊,多个朋友,不是多条路”

    范进一看那脸上差不多涂了三层面粉的太监,随着笑随着往下直掉渣,只感觉阵阵反胃。但还是谄笑着回礼。

    脑中却想——司礼监曹总管这又是哪位范进将自己的一些事情告诉那个便宜大哥之后,看来他还是多方走动,连司礼监都照顾到了。自己仅仅是分了他一些人头而已。等等查看后续从宣大过来的马匹情况,如果都是难得的好马,倒不如投桃报李,多划些银子过去就是。

    随后,范进也获得了此次千里勤王的封赏。拿到了银子,拆封一看,我靠——只有一两银子。什么!这是在恶心自己吗那么多的首级,最后只剩一百两圣旨上不是写着两千两呢嘛银子哪儿去了,运丢了路上颠簸掉水沟了还是让他吃了

    旁边的付坤宏见范进有些激动,要发作的样子,立即用手捅了捅。随后道:

    “将军,此乃‘飘没’,朝廷封赏是一回事儿,到了咱们手里就是另一回事了。这沿途漫漫,各级官员上下其手,到了将军这里还能有一百两,已经难能可贵了。圣旨上说,让你任《诗》经部分的‘五经博士’,乃是从八品官职,不小啦!”

    范进差点儿气的把胡子都竖起来,倒不是他看重那两千两银子,这大明朝廷也忒**了吧从自己这两千两变一百两可以看出,绝对的触目惊心!

    真难想象这些自幼诵读圣贤书的精英们,怎么会沦落到这种地步

    曾经有过记载,说是户科的给事中叫做韩一良的人,曾经一针见血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具体的范进记不清了,说的大概就是目前大明朝的情况下,到处都需要使银子,没有银子能办成事儿吗不管多大的官,都很清楚只有用银子才能铺就晋升之路,这晋升之后嘛,哼哼,肯定就是要把当初花掉的银子都赚回来了!

    而且大明朝还有一个具体的“价目表”,似乎都约定俗成了的:

    想要总督、巡抚之类的职位,那至少得五六千两,送到合适的人手里。

    类似道府之类的肥缺,那也得二三千两。至于州县或者是佐二之缺,定价也各不相同,好一点儿的地方,至少一千再加五百两,差一些的,最少也要千两。

    还有那举监及吏丞之类,




第六章 锦囊妙计
    时间来到了崇祯七年的十二月份。

    范进来此已经一年整了,经历了很多的事,也结识了很多生死相依的部下。这青岛大港在眼皮子底下,一天一个变化,让他满是欣慰。想想在这个时空还有四处同样发展的据点,范进豪情万丈!

    传回来的消息显示,贾飞的先锋干的非常称职,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整个吉州岛。由于战利品实在太多,回来的船只个个满载。范进安排曹兴旺的第二梯队,随着返回的船只继续赶往朝鲜。回来也没有空船,全都是吉州的出产:

    在吉州岛上,一个县大概六七万人口的样子,范进认为对比这个数量,送过去的大明流民数量实在太少。就安排贾飞,第一批随船上货物一道,押运开采莒州煤铁的矿工回来。之前那些倭国人,已经累死了不少,虽然时不常还去萨摩藩和肥前藩“打劫”点儿人口,但是那种小打小闹已经无法满足莒州欣欣向荣的矿业发展了。

    对于这种大把死人而又没法改进的产业,范进是舍不得使用大明子弟的。这些朝鲜居民据说吃苦耐劳不下于曰本人,那就物尽其用吧。

    随着第一批船回来的,还有两处县衙府库里的三十多万两银子,贾飞一分钱也没给朝鲜人留。另有稻米五百余石,这几乎是吉州岛囤了一年的粮食,正愁粮食不足的长乐军,终于可以得到缓解了。

    由于物资和人员实在太多,就算是“渔船廿四号”已经下水,仍然无法完成这人口大迁徙的任务。范进不得不皱着眉头,放慢了第二梯队和第三梯队开拨的进度。

    范进此时一直没有停下对鲁密铳的研发,此时见吉州已定,朝鲜方面还没有任何行动,如果后续朝鲜方面发现了什么,再做打算也不迟。所以范进也没和付坤宏商量,让曹兴旺和万里英组织好后续的货物和人口运输后,便一头扎进了匠作坊。

    前期鲁密铳所遇到的麻烦,就是自生火的遂发装置不好用。至于铳管和铳体,由于有了打制鸟铳的经验,王二铁和孙阿蛮已经全部完成了流水线作业。并且绝大部分的工作,已经采用了水力机床代替人工。

    工匠们在原料、制柸、锻压、打磨、组装等各个环节基本上轻车熟路,再加上工匠协会的居中调度和调整,所有工匠不再出现原来的那种留一手或互相敌视,大家都以最快最好的完成任务,最高质量最佳性能为追求,不再自我消耗。一旦有了新的“专有权利”出现,反而互相鼓励互相帮助,以便让他人尽早的匠名永刻。

    其实利他就是利己,当工匠们按照所有的权利纷纷在发明的产品刻上名字时,都对整个长乐军和其他工匠充满感激,所以更促进了工匠间的感情,后续一起合作或别人寻求帮助时便更加不遗余力。而且在有效的引导,还有目标比拼下,一个非常好的良性竞争循环开来,长乐军的加工制造体系也更加顺利的创建。

    只是,范进基础打的好不代表团队的创造力就立马跟上。时代极大的限制了工匠们的想象和创作。范进反思良久,觉得在学堂里面,不仅要有各项理科知识教授,更重要的,还要仿照欧洲,开设艺术、哲学等具有促进人思维和多元化思考方式的课程。

    教员都是现成的葡萄牙传教士,最近他们在迪亚哥的带领,还有银子的安抚下,也非常的配合。尤其是那个刺头蒙特罗地,竟然也主动的承担起数学和几何的课程讲解,用他的话说就是——“这里有对待传教最为宽松的环境,还有对待科学最为尊敬的态度,不在这里继续我们伟大的事业,难道还要去那半开化的曰本吗”

    范进带着王二铁和迪亚哥,让他们把目前研发进度讲讲,随后又看了看那个困扰他们多日的燧发结构。范进拿着自己的“秘籍”,还有之前绘制的结构简图,一个个零件的检查。到了最后,他竟然发现加工端已经完全完成了自己的设计意图,而且钩动扳机,击针顺利的敲打在燧石上。然而这并没有什么用,微弱的火花根本无法燃着引信,更别提成功发射。

    范进将这个火枪完全拆开,检查是否有错装或是漏装,板簧件是否力道不足。然而让他迷惑的是,装配完美无缺,零件一个不少,如果刚才成功的发射了,那这就是一杆完美的鲁密铳了。

    范进问道:“二铁,这鲁密铳,一个月可以打制几杆,可有鸟铳的加工速度”

    “将军,目前已经改进了加工方式,且用了那些水力机床,这速度已是很快了,由于大批的工作交给了机械,工匠就余下好多,小的便擅自做主,另开辟了二十条流水线,这每月少说也可打制长乐鸟铳九十余杆,鲁密铳十余杆。”

    “哦!竟有如许之多如果光打制鲁密铳,能有多少且那流水线上的工装、夹具等物,是否有更改”

    “回将军,前期小的和孙师傅研究过这个问题,所以鲁密铳并未完全按图打制。而是参照了鸟铳各个部件的型制,做了少部分调整,每条生产鸟铳的流水线,只需要更换不多的几个零件,便可以换为鲁密铳的打制。”

    “不错,不错,你们已经考虑了互换性原理,为我长乐军节约了大量开支,范某定有重赏!”

    “谢将军!只是……只是这鲁密铳,现在已经打制了五十余杆,却找不到任何问题,小的……小的无能……不求将军赏赐,但求将军再宽限时日,早日制好这鲁密铳”

    范进看了看这充满愧疚的王二铁,心生感动,道“二铁,咱们认识了许久,我长乐军赏罚有度,不会无缘无故,这鲁密铳,连我自己都没有找出原因,和你无关……”

    范进边说,边转头继续看向了桌子上的一堆零件,一个念头猛然从脑中划过——

    “二铁,你这燧石是……从何处得来”

    “回将军,此乃胶州大沽河边的火石,我长乐军民拾来,与火镰一道引火之



第七章 得陇望蜀
    “将军,某知这朝鱼羊势利胆小,又不甘于寄人篱下,正好可以利用。”

    “付先生您就说吧,你知道我不喜那弯弯绕,想到哪儿说哪儿!”

    “正是!将军您看,咱们第一梯队贾团长此番披荆斩棘,不费吹灰之力便拿下吉州,此事即可看出,朝鱼羊军备松弛、警戒不利力,是以贾团长一战而定,故此……”

    “讲!”

    “故此,某便断定,那朝鱼羊上下亦是如此,倘若某朝鱼羊全地,则巴蛇吞象贪心不足,但我长乐军若占据吉州,立稳脚跟后,再威逼朝鱼羊南部三郡,将军意下如何啊”

    范进立即眯缝起了眼睛,这老奸巨猾的付坤宏,想的的确和自己不一样。原来自己仅仅是想报复一下朝鱼羊,然后拿下吉州这个非常适合作物生长,而且是攻向曰本的重要节点,但听这老滑头一说,如果占据了吉州,再不断的出兵威胁朝鱼羊的南部,尤其是南部三郡,那依着李氏王朝的性子,定会头疼不已,随后向大明求救。

    目前依照大明的情形,多半是爱莫能助了。而李氏王朝见外部无援,便要集合全部国力来攻,凭海据守,谅他几十年没有发展的海军也翻不起多大的浪来。最差的结果,就是他突破长乐军海上的防线,攻到了吉州岸上。吉州没有太大的天然港口,唯一南部的深水港还在范进手里,北边靠近朝鱼羊的一侧很难停泊大船,所以这就得用添油战术。

    若是用了这个战术,只要长乐大兵手中的滑轮弩还有箭,定叫他有多少来多少。范进想到这里,立即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而且范进不仅仅满足于此,他还有更大的野心!

    “付先生,若是我等在朝鱼羊本土站住了脚呢南部的三郡,对于我长乐军乃是朝鱼羊的膏腴之地,那里偏于一隅,更靠近吉州,我们来往青岛和吉州、曰本,都能有更好的落脚点,且南部三郡的人口众多,铜矿、铁矿分布广泛,如果拿下将对长乐军有百利而无一害,只是……”

    范进没想到通过这头脑风暴,让老狐狸一点拨,自己的野心都让自己吓了一跳,不禁有些感觉风大,怕闪了舌头。没想到旁边的付坤宏却接着道:

    “只怕那朝鱼羊倾尽国力攻打,那我们就得不偿失了。某倒觉得,不妨边打边谈,不一下子把李氏王朝逼到绝路,然后再施以攻势。朝鱼羊北部临近后金,不得不派重军提防。反而是南部沿海,可能并无特意部署。那倭国近些年来已是养精蓄锐,朝鱼羊便也不再增兵了”

    范进嘿嘿一笑:

    “好你个边打边谈,咱们先取得部分胜战后,就和李氏谈这通商和割地给长乐军之事。李氏朝廷定不会服从,那接下来,咱们就继续攻打。只要不威胁到他们的根本,长乐军打打停停就是。反正要的是通商权,又不是真正的逼迫其割让土地,这李氏朝廷应该不会狗急跳墙。高,高,实在是高!”

    而听到范进把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之后,付坤宏也是歪嘴大笑。

    和付坤宏这个老狐狸商量之后,范进感觉到人生都完美了好多,自己还是太嫩了,怎么就能小富即安呢他又闭目思索了一番,认为这些安排已经非常稳妥,便大手一挥,让付坤宏整理好后续奔赴朝鱼羊的第二梯队和第三梯队的具体计划,自己又召回匠作坊众人。

    依靠目前的武器,攻打朝鱼羊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但朝鱼羊方面的天气多变,一旦遭遇雨雪自己的火器威力施展不开,面对依靠大明建立起军队的朝鱼羊军队会有一定的困难。而且从人数上来讲,就算加上近卫团,也没有达到万数,就算武器再先进,由于没有足够的代差,直接就像朝鱼羊挑衅还是不够的。

    所以还是得先小打小闹,然后全力提升武器装备水平。范进便问了下如果全力打制鲁密铳,这产能能达到几许

    最后得知,若是全力打制鲁密铳,每个月可以有六十杆,算下来几乎就是每天两杆。再加上已有的五十多杆,第一批可以给近卫队换装一个连的。现在近卫队已经升级到了近卫团,一千一百多忠实于范进的好汉。

    这些人都是长乐军各支队伍当中精挑细选、优胜劣汰而留下的。范进不打算再进行扩编,近卫团就是近卫团了,这些人除了最初那批仅仅几个月就因为长乐军扩编,而下派到各个基层部队作为军官外,其余的都需要历经至少两年的历练。包括和近卫团一同行动的“少年军官团”,任何人少了两年跟随范进的锻炼,都不得下放到基层作战单位。

    长乐军的一个团,满编为一千一百三十人,目前终于满编了。范进就将这些鲁密铳优先划给了近卫团的一个连队。随着时间的推移,再用不了一年,长乐军近卫团都将优先使用上鲁密铳,进而在实战当中检验这款范进魔改的武器的威力。
1...2425262728...3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