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权力中间人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笔无锋

    “你是公安局长”人群里,有人用棒球棍指着陈金标大声质问,“我问你,代振龙涉黑的事,你们是怎么调查的”

    “就是!他当年和李阳辉的人联手,把我二叔打成植物人,警方随便找个替死鬼就结案了,有你们这么愚弄老百姓的吗”

    “我看你们就是官商勾结!你这个局长,没少收姓代的给的黑钱吧”

    陈金标愕然发现,自己刚刚说了一句,人群里却七嘴八舌的传来无数句质问,不少问题都尖锐无比,说得他恨得牙根儿痒痒,只是碍于身份和场合不便发作。

    强忍着怒火,他从容笑道:“同志们,你们反映的情况,警方一定会认真调查,争取早日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复!不过现在的当务之急,我希望大家能都冷静下来,不要再聚众闹事,影响正常的社会秩序……”

    “我们不闹事,你会出来露脸么”

    这一句话直接让陈金标哑口无言,也引发了围观人群的一阵哄笑。

    陈金标自然是倍感颜面扫地,沉声道:“如果你们再无理取闹,警方会依法采取强制措施;如果大家能冷静下来,咱们有秩序的反映问题,相信一切是都能得到圆满解决的。两者之间的利弊,各位难道想不明白吗”

    “你少在这儿吓唬人!我们不怕警察!”

    “就是!人民警察是保护人民的,你们倒好,要当代振龙的保护伞,我呸!”

    “别废话了,这狗屁局长根本就是来摆谱的,打他!”

    随着陈金标的一番劝说,人群的情绪反倒越发激动。随着一声“打他”话音未落,不知是谁从人群里扔出来一只矿泉水瓶子,不偏不倚的砸中了陈金标的小腹。

    中年发福的陈金标骤然吃痛,五官痛苦的拧在一起,一个趔趄差点向后摔倒,一连退了几步才勉强站稳。

    随着人群的一通起哄,现场处置的警员们彻底被激怒了。他们本来就憋了一肚子火,现在又亲眼目睹领导被打,为避免事态进一步升级,更为了确保领导安全,他们不得不相机行事,同时




第383章:群众审判
    在几名警员的贴身护送下,何朝阳和代振龙穿过了围观的重重人群,越过警戒线,终于接近了事件的核心区域。

    此时,何朝阳冲身旁的警员摆摆手,示意他们退到一旁,自己则拿起扩音喇叭对着依旧在推搡冲突的人群大声喊道:“同志们,我是天阳何朝阳,我有话想对大家说,请大家都先冷静冷静!”

    与先前陈金标喊话的效果类似,聚集人群同样是集体一怔,注意力被他吸引了过来;维持秩序的防暴警察们这才松了一口气,稍微放宽了包围圈,给了人群相对宽松的活动空间。

    “何书记,您要给老百姓一个交代啊!”而与之前不同的是,这些人的态度发生了微妙变化——对陈金标时的硬怼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拦轿喊冤的口吻。

    何朝阳一听这语气,心里泛起一股莫名的优越感,沉声道:“请大家放心,市府一定会给公众一个更加深入的解释!不过在这之前,我代表市府向大家道歉——由于我们的工作不到位、态度不端正,引发了大家的误会,导致了今天的事件,下来后我一定深刻反思,查找问题的根源,尽快拿出解决方案……”

    堂堂市府一把手,居然当众鞠躬道歉,还用这种口吻对情绪激动的人群说话,很快便博得了不少人的赞叹。

    首先是在外围看热闹的群众,不知是谁带头喊了一句:“何书记好样的!”紧接着人群里竟然爆发出一阵掌声。

    或许是被这样的氛围感染,闹事人群里许多人也面带愧色的低下了头,再也不像先前那样针锋相对了。

    不过仍然有少数带头的年轻人并不领情。其中一人高声道:“说得好听!你可别把我们打发走了,下来后又接着偏袒那个姓代的!”

    “就是!那个人到底是啥背景你们凭什么这样维护他是不是真的有钱就可以为所欲为”

    何朝阳对此似乎早有预料,抬手指了指一脸惶恐的代振龙,笑道:“你们看,代老板我已经请他过来了!今天我就代表大家伙,把大家关心的问题当面问问他,看看他怎么解释!”

    说着又对代振龙道:“代老板,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你给个准话吧,你敢不敢当面和大家对质”

    代振龙哪敢说不摆手道:“我向何书记保证、向大家伙保证,我一定知无不言、有问必答!要是敢有半句假话,我……我愿意负法律责任!”

    何朝阳点点头,转头对人群道:“大家都听见了吧我们现场也是有录像录音的,代老板一言既出,就已经有了法律效应,如果一会儿他的回答事后被证明有假,我何朝阳第一个上法院告他!”

    三两句话过后,何朝阳便悄然把自己归入了老百姓的阵营,并巧妙的利用代振龙站在了对立面,充当了所有人的目光焦点。

    这一招有效的稳住了现场的态势,哪怕是先前最激动的一小撮人,此时也开始转而期待接下来他与代振龙的对话。

    站在圈外,潘浩全程观察局势,心中暗自为何朝阳的手腕叫好:不愧是能干到市府一把手的领导,说话做事、临场应变果然是有一套!

    可是转念又想:不过他要代表老百姓和代振龙对质,又能问出什么新意来呢这个姓代的是个老油条,他嘴里说出来的话能信吗

    同样的好奇也在其他人心里蔓延,大家都在期待着二人的对话开启。

    何朝阳气定神闲,沉吟片刻后对代振龙问道:“代老板,大家表面上关心的是针对你企业和你个人的调查问题,但说到底,还是对你有所怀疑,怀疑你因富而贵,买来了一些特权关照。我先问你,你有没有花钱做这种事”

    这个问题提得十分巧妙,直接命中了大多数人心中的痛点——在贫富差距日益明显的当下,许多人都或多或少有仇富心理,而部分极端者更是把仇富和仇官联系在了一起,因此一有风吹草动便会爆发,利用人们的这种心态煽风点火、闹事生非。

    何朝阳身为市府一把手,这第一个问题就是想先把这层不信任的阴影厘清,让事情回归本质,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

    代振龙闻言一怔,忙道:“何书记,我发誓,我创业这么多年,一直都是合法经营,从来没有寻求过任何特殊关照,我个人也没有对任何官员行贿、索要回报和特权!”

    说着,他还面向人群一脸庄重的强调道:“大家可以想想看,如果我真这么干了,还会惹上一身麻烦,还会有媒体敢在报道里对我说三道四吗”

    他这话糙理不糙,瞬间将众人的思绪拉回到了事件的根源——当初若不是潘浩曝出他的企业有财务造假的问题,他代振龙现在可能早已经是上市公司的老总了,更不会有后来的一档子烦心事。

    潘浩闻言哭笑不得:好嘛!敢情我正常工作,也能成为你代老板自证清白的证据了!

     



第384章:上峰盛怒
    一场危机,最终在何朝阳的调解下消弭无形。聚集人群渐渐散去,伤员们也都得到了及时的救治,而为了最大限度的平息事态,何朝阳也当机立断,决定不追究这些人的责任。

    回到现场指挥部点位,何朝阳与潘浩打了个照面,意味深长的微微一笑:“小潘同志,今天的事情,还希望你们能继续客观公正的报道啊!”

    话里话外依旧让人感到一丝古怪,潘浩却不得不保持客气,应道:“何书记巧妙化解危机,确实值得好好宣传。”他这倒不是在刻意溜须拍马,而是确实为对方的手腕叹服。

    身为媒体人,他在这一刻极力的抛开自己的私人情感,单纯的为对方的能力所感叹。不过在何朝阳等人看来,或许会认为他这只是形势所迫的应景之言。

    简短的对话后,潘浩没有随何朝阳返回市府,而是继续留在现场进行了一番补充采访。恰在此时,闻讯赶来的各家媒体记者才陆续到达,正在做着一些常规访谈。

    估摸着素材收集得差不多了,潘浩动身返回单位。路上,他打开手机翻阅微博,只见有关此事的议论已经刷爆了榜单,但主旋律却悄然发生了转变,由最初的肆意发泄不满和质疑,渐渐转为对何朝阳和天阳市府的赞叹。

    暗道:看来经过这次风波,何朝阳的民望反倒大大加分了,接下来,或许上面对他的评价也会大幅改善吧

    这么一想,他不免为李尚清捏了把汗——如果他因为这件事受到牵连,此消彼长之下,对他的升迁会造成多大影响

    联想到这一系列连锁反应,极有可能影响自己刚刚得到承认的恋情,潘浩的心情更是五味杂陈。

    刚回单位,潘浩便接到转告,说是蒋如柏紧急通知,要他回来后第一时间去董事长办公室报到。潘浩不敢怠慢,旋即前往。

    一见潘浩进门,蒋如柏便似笑非笑的站了起来,故作热情的说道:“潘总辛苦了!要不你咋老被领导们夸呢,这新闻嗅觉就是不一样,你说你怎么就算到会出事,提前去了何书记那里呢”

    潘浩听不得他的阴阳怪气,冷笑道:“蒋总急匆匆的叫我过来,就是想说这些的如果没别的事,我还是早点回去写稿吧!”

    蒋如柏自讨没趣,悻悻道:“开个玩笑嘛,潘总不要介意。呵呵,这次咱们又拿到了第一手的现场,潘总打算怎么操作啊”

    “还是老样子,如实报道、客观记录,蒋总有什么别的建议么”潘浩只当对方是在刷存在感,是在彰显自己的领导地位,因此回答起来也不太客气。

    “呵呵,做报道写稿子是潘总的强项,我就不班门弄斧啦!”蒋如柏依旧语气古怪,说着从桌上拿起了两份文件,“不过说起建议嘛,省上大领导倒是有话要说,喏,他老人家得知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做了重要批示,省市两级宣传部门随即下了文件,要各家媒体注意宣传纪律……”

    潘浩默默接过文件翻阅,仔细读完后,发现省市两级宣传部的文件内容都相差无几,总结起来就几句话:第一,为消除网络不良舆论影响,重点新媒体应在今日发稿,重点突出天阳市府的处理措施、解决办法;第二,为扭转此前不恰当报道造成的负面形象,各报刊、电视台应推出有针对性的内容,报道事件的同时还要深挖原因,力求为天阳市府“加分”……

    省宣文件最后还特别批注了一条,传真件上的字迹仍旧十分清晰,明显是来自省委大领导的亲笔:“天阳城事稿件,完成后须交省宣逐级审定后方可发布!”

    看完文件,潘浩的心情越发沉重。毫无疑问,大领导做出的这些批示和要求,明显是对自己先前的报道不满了,否则文件里也不会直接写明是“不恰当报道”。

    与此同时,他老人家还要求亲审今天的稿件,更是表明了他对自己的不信任!

    都说世事难料,可谁能想到一切竟然来得这么激烈呢大领导前几天还当众开会表扬,如今呢,却又发文件指名道姓的提出批评,也难怪老对手蒋如柏如此幸灾乐祸了。

    当然,蒋如柏如此嘴脸,还有潘浩并不知晓的原因。

    在看过文件后,他幸灾乐祸之余也暗自感叹:潘浩啊潘浩,你不是帮着你的李部长打压朝阳书记么今天算是领教到朝阳书记的风采了吧呵呵,上头现在还要让你写稿歌颂他,而且还是你们李部长的宣传部发的文件命令,这滋味应该挺让人憋屈的吧

    越想越觉得解气,蒋如柏甚至开始展望:希望朝阳书记能借此机会一举扭转局势,到时候他老人家上去了,李尚清必然式微,老子背靠大树好乘凉,还怕拿不下你个姓潘的

    眼见潘浩看完文件,蒋如柏补充道:“潘总啊,文件和领导的批示你都看见了,今天这事非同小可,你可不能再犯错误了!”

    正如蒋如柏所料,潘浩此时的心情无比复杂,脑中思绪混乱,只能下意识的点头称是,接着便借故要写稿离开了董事长办公室。

    回到部门,



第385章:递交辞呈
    说别扭,倒不只是说潘浩写得憋屈——通过对现场事件经过的描述,他详细记录了何朝阳当众与代振龙的对话,并同时记述了周围人的反应。

    每写一句这样的文字,他就难以自控的在心里对李尚清道一声“抱歉”,即便李部长刚才在电话里表现得足够大公无私。

    稿子写完后,按照文件要求,他还得先递交到市宣审核,通过后再逐级上交到省宣那边。几番修改下来,潘浩更是越发气馁,甚至觉得自己已经不再会组织语言写稿了。

    终于,经由各级领导审批的稿子到了省委大领导案头,他老人家立足全局考量,又做出了一些删改建议。等到潘浩按要求执行过审后,稿件早已经面目全非。

    定版的稿子里,本次事件的性质被定性为一场因为网络谣言引发的**,主要责任自然是落在了以潘浩为代表的媒体身上,而天阳市府所谓的调查不力,只是轻描淡写的一笔带过。

    事件的经过描述,领导们倒是鲜有修改要求,毕竟潘浩还是在本着职业精神客观记录。不过在文末的评论部分,大领导却要求增加一段自省检讨式的文字,大意是说在昨日的报道中,部分媒体过分渲染问题,助长了网络谣言的滋生。

    如此一来,稿件就真的在大力“表彰”何朝阳的同时,既批评了宣传工作的不到位,也检讨了媒体自身的疏忽。

    如此结果令潘浩难堪万分,不敢再像往常那样一遍遍的刷新后台数据,更不敢去看网友的互动版块,生怕见到那些嘲讽之言。

    当然,逃避并无法解决任何问题。身为兼任的天阳晚报社长,潘浩这天晚上还要面临另一项艰巨工作——审定签发明日见报的所有稿件版面。

    按照宣传纪律文件要求,顾丽莎暂管的要闻部提交了一份一连四个版的稿子,从事件的起因、经过,写到了背后的深层原因,反省了天阳市府的调查工作,更着重为昨日的见报稿件做出了自省……

    潘浩知道这也是各级审定的结果,因此唯一能做的也只能是签字了事。

    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他婉拒了李馨梦外出用餐的邀约,以要继续加班为由打发女友先回家了。他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她,一想到李尚清可能因此晋升失败,进而导致自己的恋情受影响,而自己却几乎无能为力,他便感到越发的绝望。

    或许这就是必然结果年初我工作受挫,误打误撞的救了梦儿和冯伯母,才有了后来这一系列的“奇遇”,让我在媒体圈风生水起,短时间内有了巨大的成就,坐到了常人难以企及的高位。

    说起来,我也算是什么甜头都尝过、什么风头都出过了,要是再不来点坎坷挫折,估计也说不过去了吧

    只不过这一次的挫折来得实在太陡,我这儿刚刚摩拳擦掌准备更进一步呢,老天便给我来个当头棒喝,呵呵,这是要给我上一课么

    脑中乱糟糟的,潘浩趁着夜色独自从办公室下班。本想着尽可能的避开旁人,专门挑到夜深时再走,没想到刚一下楼,还是在电梯口碰见了同样刚刚下班的蒋如柏。

    董事长先生加班到这么晚实属罕见,潘浩哭笑不得,暗道:这老狐狸,该不会是专门等着想看我笑话的吧

    果然,蒋如柏一脸严肃的迎了上来,拍了拍他肩膀,叹道:“潘总啊,今天的稿子很不错,晚报的版面也做得很好,没有辜负上级领导的期望啊!”

    这样的话表面上是夸奖,可在潘浩听来却是无比刺耳,摇头道:“因为我的过错引发了这么严重的后果,我心里很不安。”

    蒋如柏差点乐出声来:哟呵你小子也有服软的时候现在知道胳膊拧不过大腿了当初你意气风发特立独行的时候,就没想过会有今天
1...11511611711811912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