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齐霸春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小钐

    更何况小白现在还在为齐国的财政而忧愁,小白想要做的事情太多,需要的支出便少不了。当齐国人民的奉献不足,齐国的税收不够,还有什么方法来实现民不加赋而国用自饶呢只有在这盐上想办法了。

    “是什么办法”小白也顾不上矜持了,在这春秋时代,商品经济不发达,小白既使有了不少来自后世的想法可以搞出不少新发明,但似乎都不能马上变现,这还真是件奇怪的事情。

    像是冶铁手工业,此时的铁制品绝对称得上是种划时代产品,面对的市场堪称是一片蓝海,齐国绝对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小白却没从这其中赚到钱。恰恰相反,为了在齐国提高铁农具的使用,增强齐国农业生产效率,小白还需要不断向其中投入,不知何时方能回本。

    同样的还有造纸业,纸本来生产量就不足,小白本打算将它当成奢侈品,狠狠从国内贵族手中捞上一笔。但也许是他们平曰里便对国中那些工坊里的产品视为公有之物,压根不存在买这一想法。他们的念头很简单,既然纸是工坊造出来的,工坊又是要为我们这些贵族服务的,还要什么钱呀。反正我们拿了纸也是要当成办公用品,佁什么要让我们付钱呢

    小白一想也对,贵族们用纸也是办公用居多,这年头又没有练书法绘画的。小白只能暗叹教育在此时还没产业化,现在办学还是个亏本买卖,纸这么好的东西居然卖不上价。所以在隰朋出使的时候,就被小白命令他多带点纸张当礼物,送给宋鲁两国的大臣们,也算是提前培育市场了!

    既然这些新出现的东西一时还卖不出应有的价来,小白便只有在




第129章食盐专营(中)
    管仲拿出的数据,是询问过在过去征税的吏人后所估算出来的。不过考虑到这些大夫们和负责收税之人的道德水平,小白还在这个数据上加了一些。

    齐国现在在食盐上的量制用的是豆、区、釜、钟,以四为进位制的称量方法,其衡量上一釜和一石差不多。而一枚齐刀可以买到一区(o)盐,或是比这还要再多一些。而一区盐约重十市斤,同样的钱在收成中平之年可以买三十斤粟米。

    齐国现在每年卖出的食盐多达万钟,其中有卖往齐国本地的,也有卖往他国的。如果这些盐不需要付出成本,即便用全国百万人口来计,每年卖盐的总额超三十万刀币,如果算上卖到各国的盐,那这个数字还能再翻一倍。这其中落入小白手中的钱只有三分之一,也足以令小白感到美滋滋的了。

    管仲继续讲述他的赚钱大计:“现在一区盐只值一枚刀币,如果我们在这上面加价十铜贝,那么每釜盐便可多得一刀币。齐国每年产盐万钟,仅此一项我们便能多得四万刀。”

    贝币是西周之时的流通货币,铜贝则是贝币的进化版本,基本上各国都通用无字铜贝。在齐国,此时齐刀、铜贝、贝币通行,一齐刀等于四十铜贝,一铜贝等于五贝。如果将最基础的贝币当成一块钱,那么铜贝便相当于五元,而齐刀便属于二百元的大额钞票了。

    管仲继续说道:“所以我们只要将各个煮盐的大夫那里将他们生产的盐收集起来,屯积在府库之中,让市场上的食盐缺货。等价格上涨了之后再加价卖出,一涨一跌之间,您就能够获得大量财富了。”

    管仲说完,便用眼睛盯着小白,小白疑惑地看了看自己的身上,又看向管仲,困惑的问道:“管仲你看着我干什么呀接着说呀!你说完啦”

    管仲叹了口气说道:

    “君上,道理便是这个道理,但是从各个大夫手里收取他们的食盐也是需要本钱的。您的府库里绢布粮食都不少,存放在那儿也不会下子,是不是先拿出来,向各位大夫们收取他们手中的盐呢”

    这是又把话绕回来了,还是原先的想做生意却没有本钱啊!说了这么一堆好处,举了这么翔实的例子,只是为了让我掏钱小白一脸懵逼地看着管仲那一脸无辜的样子,简直想啐他一脸,没本钱你说这么多干什么

    小白也明白管仲的意思了,管仲希望操纵市场上食盐的价格,这就需要很大一笔钱来当作本钱。而这笔钱只能来自齐国的府库,而想要动用府库就需要小白的批准。管仲他今天说这么一堆,就像后世的公司经理拿着方案来说服老板,让小白这个当老板的实施这个方案,也就是最后掏钱!

    明白了管仲的用意,小白心中倒是犯了难。不错,管仲这个方案很好,不算管仲在历史上的名头,单依小白自己的判断来看,这个项目成功的概率很高。加之小白和管仲掌握着公权力,可以事实上制造垄断,几乎没有赔本的可能。但小白也有他的难处,他现在最大的难处就是没钱,或者说是没有流动资金。

    不错,齐国的府库里是



上架感言
上架了,想要和书友们说点什么。

    小钐写这本书也是为了圆自己一个梦,脑子一热便挖了坑,也不去管自己倒底有几斤几两,便开始自己的码字生活。

    要说看书不觉得辛苦,几分钟就能阅读一章,但自己真写其来才感觉码字不易。小钐手残脑缺,两个小时才能码一章,所以发文都在大晚上,有时候困了便趴那睡着了。就这样写到今天也有两个多月,三十万字了,想想还真是人生中一段有意思的经历。

    一直以来都要感谢书友们的友持与陪伴,小钐才有信心走到上架这天,谢谢那从幼苗里发现我的书的你们,谢谢那收藏的你们,谢谢你们旳推荐票和打赏,谢谢书友们!

    也要谢



第130章 食盐专营下(求首订)
    管仲设计的这个方案很好,只是小白手中没现钱,想要实施便只好将府库之中的东西拿到市场上换成钱。粮食布匹在农业时代都算是硬通货,也不愁卖不出去。只是现在齐国秋收刚过,大部分国人手里都有些余粮,现在粮价本来就不高,大量抛售势必会引起粟米价格下跌,这就很不划算了。

    倒是现在寒冬已至,无论贵族平民都要添制新衣,缝制衣袍防寒。现在无论是丝绢还是麻布,价格都有所上涨,倒是可以卖一部分绢布,以此作为本钱。

    只是绢布本来就可以当成钱来用,用绢布来充抵现钱也是可以的,没必要专门售卖了。小白将这个想法和管仲一说,管仲也不由眉头微皱,咬牙沉吟,也在心中权衡利弊得失。过了一会,他才说道:

    “君上,即便用府库之中的绢布全部用来收购食盐,还是有所不足啊。如果我们不能控制住市场上的食盐数量,那食盐的价格就上不去,很影响最终收益啊!”

    嗯,通过资本来控制市场很困难,那通过行政权力来垄断呢小白说道:“要不然我们直接下令,不允许沿海之民随意煮盐,只能由国君可以派人煮盐。我们可以直接征发国人野人服徭役,让他们都去海边煮盐,这样连贵族们那一份钱我们也赚了。”

    小白嘴上是那么说,心里也知道这样不太可能。现在齐国的主要生产者就是齐国的公室和贵族,这些人正是小白的支持者,小白可以削减他们的收益,却不能真对他们怎么样,毕竟国家还要他们来治理。

    况且齐国对城邑和交通要道之外的控制很弱,如果小白下令禁止,或许能在短时间内没问题,但时间长了齐国的私盐恐怕就要泛滥了。而管仲也觉得这样做会得罪太多人,不利于齐国君臣之间的和谐,也不同意小白这么粗暴的做法。

    既然这方法行不通,小白就在认真思考后世王朝的做法了。亳无疑问,盐从本身的生产成本来说其价格就应该是不高的。但它因为是生活之必需品,又容易管控,所以它有了许多附加之税,价格也超出价值许多。

    那么为了牟取这超额利润,历朝历代都想出了不少办法,制定了多种盐法。这些盐法虽在施行上有各种不同,但其共同点无不是利用行政权力进行垄断,毕竟垄断行业赚钱是最容易的。

    如果一个行业高度垄断还不断赔钱,那只能说明是人的问题。管仲想要赚取更多利润,所以需要垄断食盐的销售。可是要想实现垄断,要么是资本足够大,要不然是权力足够大。二者皆不足的情况下,便需要多管齐下了,小白最后还是想了个办法,他说道:

    “各个煮盐的大夫们只要是交纳三分之一的食盐当税收之后,我们也不好再管他们将盐卖给谁。如果他们交了税,我这个国君还要再干涉他们正常的商贸活动,就会显得我这个国君别有用心了。

    但话又说回来了,他们的盐卖给谁不是卖,只要给他们一个合理的价格,让他们全部卖给我们也没什么问题。就算我们现在资金不足,那也可以用借债的方式从他们手中借盐卖。”

    小白现在资本不足,用行政手段成本太高,容易引发那些大夫们的反对。小白最终还是打算用资本和权力双管齐下,解决现在的问题。

    “虽然我们不能禁止国中贵族煮盐卖盐,但我们还是可以控制齐国的商贾们。只要命令他们只能从官府手中贩盐去卖,齐国国内的食盐销售便由我们做主了。

    至于外来的那些商贾我们也不好强迫,更



第131章 鲍鱼之肆(求订阅)
    在一众大臣们在小白拟定的合同上签字画押之后,即使小白的招待再热情,一干大夫们还是感觉心里没底。他们无心宴饮,在小白宣布酒宴结束之后,个个如临大赦,一个个回家去和自己的家臣商议去了。

    而管仲则在小白的指示下,尽快于城中择地建一处盐市,作为齐国交易食盐的指定场所。临淄城池很大,所以城中有数个市肆,每个坊市里都有特定的产品满足不同人们的需求。

    南市因为靠近贵族们的居住区,主要卖些珠玉金帛等奢侈品;西市是列国商人来齐的首选,卖的是各国的特产,也交易牛马等牲口;东市里卖的是齐国本地产的米粮果蔬,陶器农具,布匹丝帛等有关生活用品;北市在靠近淄水的地方,卖的是海鱼水产,也叫鲍鱼之肆。

    这鲍鱼之肆之所以建在这里是因为此处东依淄水,附近有个码头,可以很方便的将海边的海产运过来。河里这些鱼虾鳖蟹这些鲜活水产都离不开水,因为离码头很近,所以此处的水产最新鲜。

    鲍鱼之肆建在城中东北角也有避开东南西北的风向,免得水产的味道熏人。鱼虾味本腥,又兼杀鱼放血,常常导致地面上污水横流,让人难以下脚。夏日之时,鱼虾腐烂的快,常引得苍蝇恋栈不去,那市肆里的气味就更难闻了。

    不过现在是冬天,寒冷的天气冻住了水里的鱼虾,也冻死了嗡嗡乱飞的苍蝇。此时居住于鲍鱼之肆的商人们一边卖力招呼客人,一边好奇地打量鲍鱼之肆西方那处新建的盐市。

    管仲将盐市建在鲍鱼之肆旁边,也是看上了这个地方水上交通便利,来自海滨的鱼盐便于运输。正是这个原因所以管仲便在此处建立府库,储存从各个大夫手中运来的海盐。

    临淄附近有河湖,与海边的距离也很近,水产很是丰富,齐国人也都有爱吃鱼的习俗,所以这鲍鱼之肆里现在人流如织。在这里卖鱼的商贩们不但帮人杀鱼刮鳞,如果你想在此品尝一下水产海鲜,也有食肆提供烹饪服务。

    鲍鱼之肆里的建筑都是些土木结构的二层阁楼,临街的阁楼里,楼下卖水产,楼上便是酒肆。阁楼后面是庭院,庭院里还有一排屋舍,也是人与家畜居住的地方。这里的商人从祖上数代起便在此做水产买卖,他们个个都是烹鱼的大厨,做出的鱼来别有一番滋味。

    临淄自小白上位以来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对普通国人而言这些变化与他们无甚相关的。对于他们来说,朝堂上的那些风云变幻还真没有他们在饮食上的变化重要。

    临淄是个赶时髦的城市,自从小白开启了他的美食家属性,齐国宫中的菜品便成为临淄饮食界的新风尚。从宫中传出的菜肴几日内便会风靡临淄,这些菜品一般都是经由小白指点,再由庖厨所制作的。新菜品一经问世,小白尝过之后很快就会摆在齐国食肆的案几上。

    而小白对饮食上的口味甚至影响到临淄人民的饮食习惯上。比如过去人们喜欢吃的鱼脍也就是生鱼片现在变得不太流行了,因为小白担忧河鱼会有寄生虫,所以很少食用生鱼片,国君的厌恶使鱼脍在临淄也不再受欢迎。

    冬天最流行的食物是火锅,无论是羊肉还是狗肉,火锅都成为临淄食肆里的新特色。鲍鱼之肆里现在最流行的是海底捞,这是一种小白命名的海鲜火锅。冬曰里海鲜可以保存在冰块之中运到临淄来,临淄的百姓便能吃到新鲜海产了,所以海底捞成为鲍鱼之肆里最热门的美食。

     



第132章盐市(上)
    奚施此次来齐带来了郑国产的细布,楚国的鸟羽、丹砂,还有一些铜器。从郑国出发前来齐国,路上经过卫谭等国,已经卖掉了一些货物。但毕竟这两国人口太少,市场容量有限,不像在齐国这里可以一次将货物卖光。

    但这一路之上买进卖出,有些货物已经换了几次手,从中赚取了一倍利润。只要在齐国这里将货物全部出清,再贩些鱼盐和丝纨回去,运气好的话能得五倍之利,那这次来齐就不算白来。

    他一边催促自己的手下赶紧去馆舍住下,将货物先存放起来。吩咐一半人留下看守货物,给另一半人几个刀币,让他们出去浪一圈。而奚施自己则乘车前往齐国这个鲍鱼之市,打算满足一下自己的口舌之欲。

    奚施也不是头一次来这里了,进入坊市之后,他对那些招呼客人的妇人连看都不看;路边那些写着鲍鱼字样旗幡的咸鱼店也引不起他的兴趣。他行走的目的地很是明确,那便是这鲍鱼之市中西边街上的一处食肆。

    这处食肆位置很偏僻,房屋也显得很是破旧,看上去也没什么人气。奚施却轻车熟路走进店中喊道:“无盐女,你在嘛”

    “是谁呀哪个登徒子又来老娘这儿”声音虽轻脆悦耳,听年岁也不算老,但说出的话却粗俗不堪。话说着呢,从那狭窄的楼梯上走下来一个花信少妇,长得也有几分姿色,却是这家店的主人。

    那女人一看到奚施还是有几分惊喜,随即又粉脸薄怒,懊恼地一甩袖子,一手插腰,一手指着奚施骂道:

    “好你个老不休,又来老娘这里蹭吃喝我告诉你,上次那帐我还没跟你算呢,不给钱就没门。”

    奚施一点也不恼,走上前来抓住这女人的手,又用力将她向怀里揽,口中说道:

    “无盐,我上次走时不是给你留下了不少钱吗”

    女人一边微微挣扎,一幅欲拒还迎的样子,手上却猛掐奚施腰上软肉,口中骂道:

    “死人,你那是多久之前的事了,给那两个钱够买几升米,单靠这个我来喝西北啊!”

    奚施腰上吃痛,口中告饶,手上却不老实,一双手不断在女人身上做怪。这两人后面的门大开着,却像没事人似的打情骂俏,一幅奸情暗热的样子,也不避人。实在是此时民风开放,而无盐女又是死了丈夫的,也没人去管她。所幸她还有个儿子,有这间食肆能挣下点吃喝。

    但一个女人长得又不差,年纪又不大,哪耐得了寂寞,便去勾搭那些往来于各国的客商。这些客商一年在外的时候比家里都长,又是些出手大方的人,正是无盐女眼里的肥羊,而奚施这个客商也不过是她搭上的一个罢了。

    两人腻歪了片刻,互相说着情话儿,白日里终归不是时候,倒底没有真刀实枪干起来。不过冬天天黑的早,吃飧食之时也要早一些,这女人唤来她那儿子,取了一个刀币,让他去市里买些盾鱼回来。却是知道奚仲爱吃这个,专门买来做给他吃。

    过了一会儿,两人久别相逢的热呼劲儿过去了,无盐女便率先上了楼。奚施也跟着这女人走上楼去,在上面的席子上坐定了,无盐女取来一坛酒,将一盘鱼干和豆干当成下酒菜,美酒倒在两只陶碗里,两人便一边饮酒一边说着闲话。

    无盐女问道:“奚施,你这次来要住个几天呀要买些什么货物,还是鱼和盐”

    这个女人久在市肆之中,对商贾之事也不陌生,听她问起了,奚施饮了一口酒,说道:“除了鱼盐也要买些丝绸,现在齐纨在新郑和成周都很好卖,要是有空闲地方也要多买一些,回去定能卖个好价钱



第133章盐市(中)
    奚仲昨天晚上睡得很晚,堪称辛苦操劳,但第二天一早他便早早起床,在无盐女这里吃过早饭,便匆匆赶回馆驿中去,为他的生意而开启一天的忙碌。

    对奚施来说,齐国这一年来变化很大,他过去也来过齐国几次,却从未像此次那样对齐国有陌生的感觉。无论是临淄那干净整洁的街道,过去从未尝过的美食,就如雨后春笋一般一下子从齐国冒了出来。如此多的变化一下子发生让人感觉到有些不适应。
1...3334353637...7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