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齐霸春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小钐

    席上的商贾们在饮了几杯酒水之后,本来是来自不同地方的商贾们的关系也亲近了起来,人们一边享用美食,一边谈天说地,讲述一番自己于各地行商的所见所闻。他们三句话不离本行,很快便谈到各地的货物特产,风土人情,乃至国政的变动。轮到奚施讲时,他也将自己的见闻讲了讲,说道:

    “我上次来齐国时,为的便是贩些鱼盐,要知道过去齐国的盐价可是诸侯间最低的,无论贩运到哪个国家都不担心没有利润。可自从齐国新施行了官卖之后,我们就难以从齐国各个贵族那里收购了,无形之中便少了很大的利润。若非齐国现在除了鱼盐丝帛之外,又有了纸张瓷器这些稀有珍贵的东西,我又借此机会赚了一笔,光靠贩盐的话利润不是很大了,都比不上向齐国贩牛的了。”

    奚施的话激起了席上商人们




第217章桃花夫人
    商贾们为了锱铢之利而斤斤计较,为了高额的利润而走南闯北,不畏路途的艰难险阻,只要有利润可得,就是刀山火海也有人敢去闯一闯。但这并不意味着商人们都是些只看的到利益却看不到风险的人,恰恰因为他们对商业利益的追逐,所以他们对列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活动都很敏感,他们的消息比一般的人更为灵通。

    无论是一国之内政坛上的变动,还是国与国之间的军事行动,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都会受到破坏。这在很多商人看来正是危机四伏,商业风险大增的坏时候,那些具备超凡眼光或是消灵通的商人那里就能发现商机。

    正因为商贾们拥有超乎常人的眼光,因此各个国家都很注意利用商贾们搜集敌对国家的信息。为的便是能尽早获得敌对国的情报,好在军事和外交活动中能做到先发制人,商贾们便有充当国家耳目的作用。

    不过除了主动派商贾们打探之外,搜集外地商贾们的信息也是一个办法,尽管我的眼光见识还不够,但我不是还能从别人那里了解一下吗所以在这个商人开始讲述他了解的事时,所有的商贾都在仔细倾听,只不过这个商贾讲的并不是有关楚国为什么会打仗的事,反而更像在讲一个桃色故事。

    “就在六月的时候,息侯从陈国娶了夫人,从陈国到息国要经过蔡国,恰好蔡国的国君也是娶了陈国公女,所以息蔡两国的国君还是连襟呢!

    所以这出嫁的息侯夫人在经进蔡国之时,她的姐姐蔡侯夫人便设宴招待她,不巧让这蔡侯给看见了。这息侯所娶的公女啊,长得那叫一个漂亮,这姐夫一见那小姨子,便为之神魂颠倒,喝了两杯酒就忘了自己姓什么,竟然对这小姨子动手动脚。嘿!这齐国的酒竟然这么清冽,这陶瓷的杯子这么精致,喝起酒来可真是痛快!”

    那个商人开口便讲了一个姐夫与小姨子之间的风流韵事,这种桃色的八卦新闻放在普通人身上也能被人谈论上好几天,放在贵族们身上,尤其是一国之君与另一个国家国君夫人之间的绯闻,那可真是最吸引人的新闻了。

    在任何时候,对高层人物的八卦绯闻都是底层人民津津乐道的话题,无论是政坛人物,还是明星偶像,沾上了“姐夫与小姨子不得不说的敌事”这类八卦,那绝对能调动起底层人民对这些事情探究和脑补的,而这个商人在半路上岔开话题,更是令在场的众人心痒难耐,奚施忍不住抓过酒壶来为他满上,一边递过去问道:

    “后来呢后来又发生了什么,这和楚国又有什么干系”其它人也在纷纷起哄,“是啊是啊,快说快说。”那人得意的再饮了一杯,酒杯刚放下便有人眼疾手快为他倒满,他环视着室内商贾,继续说道:

    “再后来嘛,息夫人自是嫁到息国去了,发生了这样的事情,这息侯自然是暴跳如雷了。这蔡侯行事虽是轻佻,但蔡国毕竟也是个大国,息侯又能怎么办呢”

    “嗨!”众人听了极不尽兴,很多商人还在等着听一出堪比齐国襄公因与文姜有私而杀鲁桓公那样的精彩故事呢,结果只是一场未遂的桃色事件啊,内容不够狗血,实在引不起众人兴致啊。只有奚施继续问道:“这与楚国又有什么关系了,为何你说楚国要打仗了呢”

    &



第218章荆楚(上)
    只是在酒楼上吃顿饭,就从商贾那里获得了有关千里之外的楚国的消息,而“桃花夫人”这位奇女子的出现更是勾起了小白前世里的记忆,令小白开始重视起南方楚人的威胁。有时候人就是很奇怪,历史上那么多名臣将相的功绩都不为后人所知了,但有关红颜祸水的八卦却能让人们难以忘怀。

    就比如现在小白不知道现在的楚文王到底干了什么,但却记得有关他与息夫人的绯闻故事。多少英雄豪杰都随大江东流随风而逝了,而祸水红颜却因后世风流才子们而被人们广为传诵。

    小白在返回自己的行宫之后,马上便召集了鲍叔牙和高傒向他们了解楚国有关的消息,尤其是近几年楚国征伐扩张的方向。鲍叔牙和高傒虽不明白小白为什么突然问起了楚国有关的消息,但还是竭尽全力为小白解释起来。鲍叔牙说:

    “楚人为祝融之后,也是黄帝的子孙,先祖为季连,昱为芈姓熊氏。其族居于江河之间,至商周之际,鬻熊事文王,虽未参与伐讨,但也为八百诸侯之一。”

    小白轻轻点头,楚人也是发源于中原之地的部落,在卫国这个地方还有楚丘,后来不断南迁,在周王室建立之后,也是以华夏自居的,鲍叔牙又道:

    “至周成王时,封楚君熊绎为子爵,以子男之田居于丹阳,其时楚国贫弱,为了祭祀祖先,还从鄀国偷过牛来祭祀,为了防止失主来寻,便连夜杀掉祭祀,是以楚人之祭多在夜晚。

    楚子熊绎曾携桃弧棘矢,渡涉汉丹之水,越过荆山去朝见天子。歧阳会盟时他不负责用苞茅缩酒,并与鲜卑首领一起守燎祭天。当时齐鲁晋卫的君主和熊绎一并侍奉周康王,齐鲁晋卫都因是王室亲戚的缘故而获得王室所赐宝器,只有楚国一无所获。”

    小白听到楚人刚立国时连祭祀都要偷别人的牛,便忍不住轻笑了起来,这大概便是楚国人的黑历史了。楚人偷牛或者说鄀国盗牛可是被后世的清华简里记载的,从中也能看得出楚国人当时的困窘之况。小白笑道:

    “怪不得楚人之祭要在夜里,这是怕天明之后,人家失主会找上门来啊!不过楚人以区区五十里之地,至今日为千里大国,楚人的先祖实是可敬可叹,可歌可讼,不过楚人又怎么变成蛮夷的呢”

    小白对楚国先祖以五十里之地而扩张到今天这个地步而心中惊叹不已。要知道楚人只是一个方圆五十里的方国,在几百年里扩张到今天这个地步,不知付出了几代君臣国人的汗水和血泪。

    而且楚人的这种征服不是简单的占领,更要对南方的音夷进行同化。不但要用军事和武力去征服蛮夷,更要通过不断开发新的土地,教化南方蛮夷之民,向他们传播先进的技术和文化,最终才能变为一个融合了蛮夷的强大楚国。

    “楚人虽居蛮夷之地,然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开发田土,大启群蛮,实力快速增强。召王之时,南征而不复,其实便是率军南伐楚蛮,却被楚人伏击,至于汉水上时,上了楚人所献的用胶粘起的船只,最终溺水而亡了,只是王室为了隐瞒这件事,便只说南巡不返了。

    至楚君熊渠时,周王室衰微,楚子



第219章荆楚(下)
    公元前690年,也就是距今六年前,一代雄主楚武王逝世了,他的儿子熊赀继位,是为文王。由于楚武王当政长达五十年,所以熊赀当上楚王的时候年岁也不小了,在楚武王的精心安排,又没有权臣掣肘的情况下,王位顺利的完成了传承。

    因为楚国没有因王位继承而发生动乱,楚文王得已立刻稳固了君权,并有余力继续向外扩张,乃至提出要“观中国之政”,也就是向中原扩张势力。在他当上楚王之后的第二年,便借道邓国,北伐申国,打开了通住中原的大门。

    楚文王在攻灭申国之后,也在申地设县制,更于十年之后,吞并了他的母舅之国,邓国。因为此事还衍生了一个噬脐莫及的典故,楚文王玩的这个手段,和后来的晋献公假道灭虢是如出一辙。

    在楚文王即位期间,楚国国力日增,开始有了北上中原观政的意图,其实也是要牟取中原霸权。只不过楚国人的扩张正好遇到了齐桓公称霸,楚文王便与齐桓公同时踏上了大国争霸的舞台里。只不过楚文王去世的比齐桓公早,楚国也没有和齐国真正交锋,但楚国的确确立了在南方的霸权。

    楚文王和他的儿子楚成王两代人都试图向北方的中原之地扩张,这两人在位时期楚国的国土不断扩大,乃至到了黄河流域。只不过他们两个的命运比之与他们交锋过的齐桓公比起来似乎也不是太好,楚文王晚年打了败仗,让他的守门官给堵在了宫外面,最终死在征战的路上。

    他的儿子楚成王在熬死了齐桓公,打败了宋襄公之后,又遇上了晋国崛起,在晚年还被自己的太子逼着自尽。不过楚国的武、文、成三代国君都算有作为的君主,楚国也是在他们手上疆域如同吹气球一般膨胀起来的,他们也将是齐国称霸路上的一个重要对手。

    不过此时的中原诸国虽然也知道了楚人的实力,但以华夏自居的“文明人”打心眼里还是看不上南方的蛮夷们的。因此鲍叔牙和高傒虽然也知道了楚国人的势力在急速扩张,但正如后世楚国使者说的那句“风马牛不相及也”一样,楚国与齐国之间还隔着无数小国呢,就算楚国人再扩张上一百年,也够不到齐国啊,所以鲍叔牙等人并不将楚国视为威胁。

    齐楚之间那遥远的距离,在这交通和生产力都很落后的时代里就是天然屏障。即使后来的齐桓公率中原八国伐楚,从武力上来说的确有打败楚人的实力,但依然不敢冒然与楚国开战,因为两国都是大国,根本不是一次战争就能决出高低的,还不如见好就收,在召陵签订盟约,还能落下个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名头。

    后世里晋国与楚国的征霸持续了一百多年,直接将天下诸国都拖进战争泥潭里,晋国人起初还能保持优势,后来也被楚国人给拖平了,最终才促成了弭兵之会,天下才太平了几年。而楚国之所以能以南方蛮荒之地对抗中原,除了北方的诸侯势力分散之外,楚国人率先实行郡县制来集权也是个重要原因。

    楚国在中央集权盛行的战国之时,给人的印象还是一个贵族占主导的,分封制盛行的国家。至少楚国人的改革十分不彻底,贵族们拥有自己的封地和军队,其势力并不比楚王差多少。这导致了楚国在面临秦国攻击时表现的十分顽强,几次迁都都能缓过气来。但也正因这种分封制,使得楚国贵族们势力太大,而且贵族恒贵,使得楚国丧失了开拓进取,兼并天下的精神。



第220章齐与楚
    楚国人蠢蠢欲动,意欲向北扩张的军事动作已经刺激到了小白,深知楚国发展潜力的小白对此十分警惕。但现在齐楚两国还有足够的空间供他们一起发展,南方的郑宋陈蔡诸国就是两国的缓冲地带,两个大国在短时间内还没有起冲突的可能。

    若小白没有记错,接下来楚文王会不断攻伐南方的几个邦国,而且楚国在扩张中是采用了远攻近交的方式,鲸吞下南方大片土地。所谓的“远攻近交”,也就是令同处江汉流域的几个小国臣服于楚,却率军先攻灭距离较远的几个邦国。

    这种方法好似与后世秦国兼并天下所采用的“远交近攻”之策截然相反,但在这春秋时代却效果很好。盖因此时地广人稀,人口都集中在国都附近,此时一个小国的人口都未必能赶得上战国时一个县。

    战国时的国家人口过万户的县城不是一个两个,每座城池都有它争夺的意义。而春秋时代一个国家在地图上看来更像个点状而不是面状,在国野制度之下的各国很像是些殖民点,只能控制国都附近一小块区域。

    所以楚国在楚文王时代,他可以放着近处的小国不去兼并,只是用政治手段令他们臣服,却跃过这些邦国去进攻更北方的申国、息国。因为占领申国之后,楚国就完全占领封闭南阳盆地,强大的楚国完全可以消化这些吞到肚子里的国家,这就是先占据地利和人口庞大的好处了。

    而在战国时生存下来的国家已经没有这样的小国了,剩下的战国七雄哪个也不是软柿子。即使你跨国攻占了另一处土地,这种远离本土的飞地到底能不能保全还两说。就像秦国在长平之战前曾经拥有一块飞地陶邑,也就是宋国那块地方。但以秦国的威势,最后还是被魏国抓住邯郸战败后秦国实力受损的机会,将这块秦国飞地给吞下了。

    所以在战国时鲸吞远不如蚕食的效果好,而在这春秋之时,你若不怕撑死能吞的下,那就应该使劲扩张,过了这个时间可就再没这种机会了。楚国晋国这些不顾礼乐制度,靠不断兼并小国而实力大增的榜样令小白也抛开了心中的那些顾忌,开始下决心加速齐国的扩张步伐。

    时光匆匆而进,不知不觉已经到了九月,小白所征发的谭地国人们也在这济水之南干了三个月的筑城劳役。随着济南城从无到有被人一砖一瓦的建立起来,小白和参与建城劳动的谭人与齐国士卒心中都有了一种难以言喻的成就感。

    只是谭人服役的时间只有三个月,建完了城池之后他们就必须返回家中,事实上现在是秋收时节,若非今年谭国没多少庄稼要收获,谭地的民夫之间早已人心不稳了。现在小白在征发他们服役的时候还发粮食,有这些粮食吊着谭人还肯卖力干活,否则早就有人逃亡了。

    毕竟外出服劳役都那么久了,谁也都希望早一点回到他们的父母妻儿之间。现在时间一天天过去,三月的劳役即将结束,小白便决定按时放民夫们回家,若是小白违背了三月之期的约定,只怕会损坏了小白在谭人中的信誉。

    只是现在的济南城,因有这些服劳役的民夫,才显得有些人气。若这



第221章郡县之制
    别看小白嘴上感叹分封制的好处,但即使他要进行分封,他也不会将济南这个战略要地分封掉。再说虽说分封的确可以在短时间内增强对国土的控制,但从长远来看却对中央集权十分不利,所以小白对分封田土十分的谨慎,宁愿多花金银财帛收买人心,也没有给贵族们扩大封田。

    但在这个时代里,人才十分匮乏,想要拉拢人才为你效力,用分封这种手段来笼络人心也是不得已的办法。所以在秦国变法之时,秦孝文王为了寻求人才,不惜在求贤令上说出“吾且尊官,与之分土”这种话,并且在日后真的分封商鞅很大一片封邑。其它国家为了吸引人才,那也是不吝食邑厚币,为的便是吸引人才加盟,那可是在知识下移的战国时期。

    而在这春秋时代,能用的人才更少,这些人中以贵族居多,给块封地是种吸引人才的常规操作。而小白若不想再大规模搞分封,唯一的办法就是自己培养人才,让人才变得都不再值钱了,统治者便能用最小的代价获得忠心耿耿、任劳任怨的臣子了。

    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即使有小白这样的穿越者狂开金手指,想要在短时间内培养出那么多人才来几乎不可能,所以吸引现成的人才十分重要。但若是将眼光放长远一点,用一二十年的时间培养起一代人来,虽然花费一定不小,但无论如何都不能算赔本买卖。

    而在这树人的过程之中,小白领导下的齐国也不会停止扩张,也就是说对人才的渴求将存在很长一段时间。事实上不要光说人才了,即使是个普通人,只要他能成为劳动力,在这农业时代他就是有用处的。

    都说人口才是最大的财富,小白现在是深有感触,建起了一座城池,居然没有足够的人口填充,放在后世你敢相信但在这春秋时代他就是发生了。

    而若是齐国再度大规模向外扩张,这种人口的缺乏还将更加明显。难怪这时代的大国都喜欢吞并那些小国,却对在野外那庞大的无主之地不重视,实在是占据了土地,没有人开发也毫无作用。

    小白若不希望这济南之地如终处于开发未完成的状态,那除了吸引外地的国野之民来此定居,就只有强制迁移一个办法了。从齐国国内那些人口较多而田土较少的地方,迁移一部分人口到新占领区。或是直接强行推动父子兄弟分居,将大家族拆分成小家庭,采用这种方式逼迫人们去外地定居。

    在过去大家族抱团,或者兄弟们不分家,有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生产力不发达,需要亲人互相扶持和帮助才能生存。但在即将到来的铁器时代里,铁犁牛耕带来的生产力跃进足以支持起一个家庭独立生存了,所以分家单过也是时代潮流。

    而济南城中的人口问题,小白便打算采取强制的方法,从临淄穷困的国野之民里迁上几百户,再加上这附近所能吸纳到的几百户百姓,加起来也能凑上千户百姓。有这些人口打底,再加上小白会令驻守在这里的齐国士卒们在此军屯,济水南岸的土地便能得到开发。

    而济南水陆交通上的便利位置,势必将吸引更多商贾从此经过,商贸的兴盛能够带来财富和活力,也能让城市得到发展,未来的繁华是可以期待的。

    随着秋收来临,济南的城中有种焦燥的感觉一直在蔓延,这是农民在丰收时节听到家乡的田野在召唤,哪怕不种粮食了也




第222章返程见闻
    小白安排了鲍叔牙为郡守,命他统率驻守在边郡的百乘兵力的齐国士卒,连带着也监管齐国新设立的谭县。虽然这些新征服之地没有多少人口,但论土地面积却不亚于齐国现在的本土,这些土地虽未得到开发,但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1...5152535455...7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