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师苏阳离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白驹锦嫣然
宫中诸人都晓得我与帝君青华亲近,我在他寝殿龙床上躺了三日的消息,被衍生出了各种小道消息八卦版本。有说帝君青华与那带着琴师私奔了的王爷一样有龙阳之好的。也有说我与青华共慕大瑶公主,为此君臣情谊破裂的。更有甚者,还私下开了赌局,赌我与青华发展到了哪一步。
那时,我私下偷偷取了整二十两银锭子,还特意去黑市换成成色不一的散银,好叫人看不出银子的来源。又在宫里吹了半日风,晒了半日太阳,才选了一个面生的小公公让他帮我下注。
“你只需记得,哪一注说国师与君上,君臣情深,便往哪注下。”
我那时的消遣,就是躲在御花园里,央求路过的小公公们帮我下注。再问问下一位受害者……咳咳,帮我作弊的小公公现今赌局行情如何。
可以说,这个赌局,小半是我苏阳离撑起来的。
后来,听人说宫里为此掀起一阵不小的风波,着实是因为某个嘴不牢靠的小公公瓢了嘴,说自己的注其实是国师大人托他下的。这一漏嘴,好似竹篮筐破了个口,一群小公公都说自己是受国师托靠下的注。平日里软软糯糯的小公公们还为此打了好几架。
这小公公们一个两个脸上挂了彩,自然瞒不住。又个个说自己所说非假,如掺了一句假话,明儿个一觉醒来便连公公也做不成,去掖庭做苦力到死。会些工笔描红的,拿了纸就要画我的模样,好与人对质。
又有人说,你画了画像也不见得你说的是真话,这国师的模样,俊俏的容颜,通身如谪仙般的气质,哪个不知,哪个不晓得!
青华那厢见事态扩大,由公孙喜一顿呵斥,赌局也散了,小公公们也不再说是我苏阳离托靠他们下的注了。
我也只得夹着尾巴做人。
青华不知使了什么力气,将黑市的散碎银子都收在一处,装在一个半人高的大缸里,当着我的面亲自劳驾龙爪龙足,连手带脚地奶足劲将那大缸踢翻。一满缸散碎银子哗啦啦立时堆个小银山在地上。
嗯……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只要功夫深,滴水可穿石,磨杵能成针。
本国师都骇颜于我竟撒了这么许多银子进去。还没落着个好。人家都说喜欢谁,便往那人身上撒香瓜甘果,实在肤浅。似我这般撒银子,才经济环保又能升值。
“苏阳离,你可真是能耐大发了。”
帝君青筋暴起,不知是踢缸踢累着了,还是真生气。
我心里只紧着一个念头,死也不能认。若认,才真是丢人丢大发了。明儿起市井上就该传国师思慕君上成疾,攒了一大缸碎银以示爱意,这段畸恋将如何收场,将如何发展,各位看官且听下回分解……
“阳离与君上相比,仍旧望君上之项背,差了不止十万八千里。君上夸臣下的,臣下实在是受之有愧!”
我努力调动五官情绪,饱含真情,衣袖一甩,痛心的指着地上的小银山道:“君上!贵为九五之尊,尚且时常操练身体做运动!臣下不过身居国师,竟日日安逸享乐,不动体肤!实在惭愧!且,君上操练所用,一瞧便知是寻了平常百姓家用的散碎银两,君上未用官家金银,用心之良苦,思虑之深远,臣下委实敬佩的五体投地,肝脑涂地......”
努力挤出泪花,俯首扣地:“臣下该死!臣下当向君上看齐!”
第四十一章 个中缘由
“你所言罪二,我阻青州大瑶联姻,你可知,当日我身中数百剑!生死不知,昏迷未醒!是那大瑶公主自己提出取消婚约,是我青州帝君自己同意取消婚约!与我将死未死之人何干!”
“又或者,你孙侍郎认为,是我苏阳离自导自演一出遇刺戏码为的就是逼君上放弃联姻!如此,我又何必一开始献策,提议两国联姻多此一举!若我真有这蛊惑君上的本事,说句话便是,何必害自己躺在床上动弹不得你,愚不可及!”
我冷哼一声,步步紧逼。
联姻之事,确是我所荐。当日遇刺的戏码,也确是我自导自演。那场刺杀……我前期培植的武卫,都折了进去,无一生还。
当时,大瑶在公孙和帝君之间摇摆不定,唯帝君抛出橄榄枝,方有一线生机,不致腹背受敌。是已,当和亲。可后来,暗卫来报,大瑶假意与我青州联姻,实则暗地早与公孙孙一达成协议,大批兵马已悄然集结于边境。加之边境石城、大漠、青溪三城鼠疫来势汹汹,虽已封锁消息,但非长久之计。
吞并青州,是大瑶帝君的征途理想,为此不惜耗费一生心血。我书信一封与大瑶二帝子,交由暗卫转。这才有后来大瑶帝君活生生猝死在殿上,由大瑶二帝子任新帝君的事。
如若不然,原先迷恋柒州帝君的大瑶公主,出名的泼辣任性,何故转头愿与青州帝君修一世姻缘合欢好
联姻之事,木已成舟。
我需献策提议联姻,如此才不使帝君生疑心。我需想法子阻止联姻联姻,如此才能护他。当然……其中有我私心。我还需不教青华知晓我身边有暗卫与武卫。只有手无缚鸡之力,身无实权的苏家后人,才是能让帝君安心的福星。如此,才能护我自己。
那批武卫,心怀死意的完成杀我护我的任务。那是他们第一次出任务,也是最后一次出任务。
他们…….完成的很好。
而天佑王,也如约在我昏迷后,完成其他善后任务。
我不敢刨开我的七巧玲珑心,实心实意的说句,先前做的事全为大义,毫无私心。我也不敢拍着胸脯保证事情的发展能如我所料。
不过一场赌局。好在,我赌赢了。好在,青华接的并不差。
他将石城、大漠、青溪三城送出,祸水东引至大瑶。大瑶举国受鼠疫之灾,大瑶帝君撤回驻扎的兵马,撕毁与公孙孙一的合约……
看起来,我青州引来两年战事。其实,缓解了帝城一触即发的局势,牵制了公孙孙一,给我与清华喘息之机。那大瑶新帝,也需以战事表孝义,方能服一国之人,解一国之怨。
不过,这些话,我自是不会说与孙侍郎听。
那孙侍郎或是自觉理亏,又见我骂他,气到发抖,说不出一句话。
我嗤笑,伸出手拢袍子,还是冬日,站在外头冷的慌。
“至于这罪三,割城池的是君上,你去找君上罢。”
我哈口气暖手,提步入大殿,不再理会身后人。
群臣静待于大殿,等待帝君到来。
殿里由宫人架起许多火炉子,怕生出火灾,故每个火炉子旁都守着两名宫人。是以比外头暖和许多。
我怕冷,仍旧紧紧掖着袍子不肯脱。
“以前殿上不许生明火,今日怎架起火炉子了”
“君上体恤我等啊!”
“早知便不穿这么许多。哈哈哈哈,张侍郎,你怎的将自己裹成球”
“这不是受了风寒,穿多少都冷。索性多穿些。”
平常都要闲聊个一刻到三刻不等,我青华才会出来。热了容易发昏,我搓搓脸蛋,暗道,今天,是要唱出戏的,清醒些。
青州首相的位置空了两年,总要有人做。
这仗打了两年,总要有人去议和。趁此机会,去游山玩水,与玄一小哥相聚,再安排些其他事,好极。
“帝君……到!”
&
第四十二章 神仙打架释兵权
青华想知苏阳离欲何为,是以不动声色。面上冷峻,心里却暗叹这没心肝气人的手段数不胜数。这说话间,群臣恐都仔细紧盯他的神色,盼能瞧出一二风向。是以静坐呈威严状。见被点名,才开口居中调和。
“柳肃案,事发突然。现下,有无真凭实据,确不可查。”
公孙惶恐,伏地叩首。
群臣交头接耳,暗做打算。
青华起身,步步踏阶而下,行至公孙面前。
大瑶与公孙撕毁合约,公孙党元气大伤。是以公孙做小伏低,诚惶诚恐。然,百足之虫,虽死不僵。况且公孙在朝四十载,其实力之大,线脉之深,仍不可估量。
如今,民心不稳,收成不济。又与大瑶连年为战,这青州璀璨盛大的外衣下,内里脆弱不堪。
这道理,我懂,帝君懂,公孙更懂。
青华伏身,亲自扶起公孙。
“公孙尚书,为青州栋梁,为人中正,一向尽职尽责。本君,信你。”
公孙颤抖着慢慢起身,神色动容:“老臣,谢君上。”
公孙虽不言语,却看向我。
我暗叹,这人,忒无度量。如何撑得起船
青华见此,轻拍公孙臂膀以示抚慰,转身朝我道:“国师认为,何人可为首相之才”
声东击西,转移目标。
我却偏要拱火。拢袖,双手交握拜过,转身面向群臣。行至孙荐之前,朗声道:“孙侍郎,腹有乾坤,为人……中正,一向,尽职,尽责。”
孙荐之听罢,后退两步,面色惴惴,不知我何意。
我又退回两步,:“林尚书,掌礼乐,通晓古今祭祀礼仪、为人中正,一向,尽职,尽责。”
林尚书知我看似策他,实在策公孙。亦出言拱火:“国师……乃天命福星。为人中正,淡泊名利,无视钱财。国师尽职尽责,为我青州之福,君上之福!”
满肚子礼仪不知在何处,睁眼说瞎话倒是厉害。我苏阳离这两年所作所为,跟无赖无差,出了名的爱财。人人见我如谪仙,不沾世故,熟悉之后便得呸一声,说句竟看走眼了去。
我与林尚书相视一笑。这人,有趣。
众人知我得宠,还有个天命福星的护身符,多出言附和。
我行至帝君前,眉峰一挑,歪头一笑。
“君上,您瞧……臣下,众望所归!”
孙荐之铁牙一咬,出列道:“君上!国师……虽是福星,可首相,需是个有大才,能治国,能服众,且体恤百姓的人呐!”
“望!君上三思!三思!!体恤我青州百姓!”
公孙冷哼一声看我。孙荐之说的话,正中公孙下怀,也与孙荐之的性格相衬。这孙侍郎,果真耿直,说我无才,说我不体恤百姓。
众人议论纷纷。
帝君晓得,这没心肝古灵精怪又口不留情,但一向谨慎,行事定有缘由。
“国师可当得首相一职”
似在问我,又似在问群臣。
公孙知帝君专宠于我,或许会料定是我二人谋划串通。方才又策的他乱心神。相虽无兵权,但为百官之首,若我为相,则其势必受牵制。我又明摆的针对于他,故此,公孙定会出言阻止。
若我不能为相,这偌大青州,百官济济,何人为相
我先前巧言辱骂孙侍郎,为的就是这热血青年能够第一个发声。
有一个不同意,自然有十个百个不同意。
若公孙不敢言,我需要一个敢说不的人。
玲珑双锁,妥帖保险。吃饭备汤,才能不噎着。
公孙趁势道:“老臣以为,国师或是经世治国之才,然现今国师不过二十余岁,青州又多事,恐……年轻了些。”
青华很是为难。
&nb
第四十三章 国师大人失宠啦
兵符虽易主,但控制羽林卫并不容易。玄一那边,和大瑶的战事也需尽快说和止戈。
我转身道:“臣下说什么君上便应什么”
“是”。
他知我不会胡来。
“臣下,要去大瑶议和。”
公孙喜心里咯噔一下,如今这大瑶有玄一将军,国师要去大瑶,岂不是往帝君心口上撞
“当日,臣下遇刺昏迷,两国联姻不成,战祸延绵两余年。臣下,愿请命前去议和。”
青华以为,苏阳离要财。以往次次如此,如何骂她混账,给钱便笑脸盈盈。这青州天下,取之不尽的钱财珍宝,只要她要,他都愿意给。
今次,竟如此迫不及待想去大瑶,竟连钱都不要。
青华目光深邃,教人看不穿。掩在袍中的手拧成拳,克制他维持帝君风度。
“本君明早启程去大瑶议和。”
“国政,暂时由首相与天佑王代为处理。”
委实,我委实……没想到会是这样。
我想与他唱双簧,他却顺势打压我。大概是这个理,是也不是
是。
帝王驭臣有术,我该开心。
青华,我回家去替你庆贺一杯!贺你卸兵权!贺你树立威严!
帝宫,深几许
“汤十一!”
汤十一备好马车在宫门口等我下朝,远远听见我喊他,想迎上前,被宫门的羽林卫拦住,只能伸长脖子往内探,打手势应我。
“苏苏!今日这么早下朝呐!咦……咋就你出来了”
我未答他,汤兄向来不看人眼色,只道:“你把马车给我”。
我驭车入帝宫,羽林卫拦住我。
“帝君说,珍宝阁的东西任由我拿。我要驭车去,你们谁敢拦我!”
平常鲜少见我发怒,这个节骨眼眼上,任谁也不会蠢到先去求证我所说是真是假,再放我进去。
当中一羽林卫上前,将佩剑束腰身,与我道:“未得召见闲人不准入内,国师既然要驾车去,我愿为国师策马驾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