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农民大明星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在乡下
第二千二百零一章 你一定不知道作者是李凡先生吧?
在三人热切的期待中,岑庚将《声律启蒙》的文档发了过来。
“来了!”韩忠欣喜的说道,而后在第一时间将文档下载了下来。
迅速打开,三人同时向着文档上看去。
第一眼便是眼睛一亮,而后继续往后面看,刚开始时三人还都是默默的看,并没有读出声音。
但看着看着,三人均是不自觉的读出了声音。
而且,三人所读的进度并不一样。
可谓是三个人各自读各自的,但三个人相互之间却完全没有干扰,就似乎每一个人都只能听到自己读的声音,而听不到另外两个人读的声音一样。
这当然也是事实,当你的心神完全沉入进去了的时候,别说是旁边有两个人在发出声音,就是更多的人发出声音,你也定然听不到。
你只会听到你自己读出的声音。
整部作品的文字不算多,但也不算太少,三人还是足足读了好一会儿之后,才先后读完第一遍。
读完之后,韩忠哈哈一笑,说道“老白、老柳,你们感觉怎么样”
白易感叹道“文字的内容并不深奥,即便是小孩子们也能够看懂大部分,还能有所领悟,但读来却偏偏有一种颇为受益的感觉,这可真是有些奇妙。”
柳元道“看着看着,就让人不自觉的读出了声音,似乎只有读出声音,才能体会到其中的绝妙。这是一部绝妙的作品,小孩子们能够读,成年人也同样能够读。”
韩忠点头又道“那么,你们认为这部作品真的能够教人写诗作对吗”
白易道“当然能。而且,还不仅仅只是教人写诗作对这么简单,把这部作品读透,把其中的每一句都弄明白,其写作能力与写作文采,也都会得到提升。至于能够提升多少,这就要看各人的领悟能力了。当然,对于我们来说,能够教人写诗作对这一点,无疑是最为重要的。”
柳元道“李凡小子还真整出了一部,能够教人写诗作对的作品,实在是让人意外,但又似乎很正常。有了这部作品,不久之后怕是就会新涌现出一批优秀的诗人词人了。”
韩忠道笑道“的确如此,这实在是一个让人振奋的消息。现在,我们要配合教育部那边将这部推出,让无数的人早一点因这部作品而受益。”
白易、柳元二人同时点头,这绝对是一件值得让人兴奋和期待的事情。
……
国家教育部、国家诗词协会联合推出了一部作品,一部李凡最新创作的作品,《声律启蒙》。
两个部门联合宣称,这是一部能够提升孩子们写作能力的作品,也是一部教人如何写诗作对的作品。
如何提高孩子们的写作能力这是所有家长和老师们,都极为关心的一个问题。
现在教育部推出了这么一部作品,刚开始的时候,家长和老师们其实都并不是太在意。
因为,这并不是教育部第一次推出这方面的作品,之前教育部就已经推出过这方面的作品。
而且,还不只一次。
本来,大家看到是教育部推出的作品,还十分的欣喜,认为既然是教育部推出的作品,那肯定是会有效果的。
于是,纷纷选择购买,让自己的孩子或者学生们去学习。
然而,最后的结果却让人沮丧,或许的确是有些效果,但极为的勉强,根本不足以让家长和老师们感到满意和高兴。
一次是这样,两次也是这样,家长和老师们也就死心和不抱什么希望了。
这也是家长们对教育部颇有微词的原因之一。你说市面上那些作品没有什么效果,也就罢了,你教育部亲自推出的作品,也同样没有什么效果,这就有些说不过去了不是。
没有效果你就不要推出嘛,推出了又没有效果,这是让人白高兴一场不是。
所以,这一次教育部又推出《声律启蒙》的时候,家长和老师们在刚开始都不在意。
反正也会和前几次一样,没什么效果,有什么好在意的
不过很快,老师和家长们就发现了,这一次的情况和之前绝不相同。
因为,这一次《声律启蒙》的作者,赫然是李凡。
“握槽!是李凡先生的作品!”无数的家长和老师们,都实在是忍不住的这样吼了一句。
&
第二千二百零二章 我先去打个头阵
家长们、老师们惊喜、兴奋而又期待,另外一众诗词爱好者,对联爱好者们,自然也同样注意到了相关的消息。
最开始时,大家也同样并不是很在意,但是在看到其作者赫然是李凡之后,一切就变得不一样了。
“哈哈哈!大家都看到国家诗词协会的消息了吗马上就要推出一部教我们写诗作对的作品了。这绝对是我们这些诗词爱好者,对联爱好者们的福音。以后啊,我们或许都会有机会写出优秀的诗词,又或者是绝妙的对联。”
“我刚刚听说了这件事情,书名好像叫做《声律启蒙》吧这的确是一个好消息,但没有你说的那么夸张吧写诗作对这种事情,可不是靠一本书就可以的。”
“你只是听说了书名,但你应该没有听说作者是谁吧”
“我的确还不知道作者是谁,我才刚刚听说了这件事情。怎么了作者是谁和你刚刚的说法有关系吗”
“当然有关系,如果你知道作者是谁的话,你就不会认为我刚刚的说法夸张了。”
“有这么神奇作者是谁”
“天上的谪仙人,诗仙李凡!”
“李凡先生《声律启蒙》的作者是李凡先生真的假的”
“当然是真的了。不然,你认为我为什么会这么兴奋”
“竟然是李凡先生!哈哈哈!那么,你刚刚的说法就一点都不夸张了。李凡先生要开始教我们写诗作对了吗这实在是太让人期待了。”
“李凡先生这一次要教我们的,或许并不仅仅只是写诗作词这样简单。总之,让我们先看了《声律启蒙》这部作品之后再说。”
“我已经迫不及待!”
“……”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变得迫不及待,全都在等着关于《声律启蒙》进一步的消息。
而这,正是国家教育部、国家诗词协会两个部门所需要的效果。
见时机差不多了之后,两个部门正是推出《声律启蒙》。
因为整部作品字数并不算多,所以这一次,在征得李凡的同意之后,依然采用电子版的形式推出。
电子版的流传速度,无疑要比实体书快上不知道多少倍。
当然,实体书也是要推出的。不仅仅只是《声律启蒙》,之前的《百家姓》也同样会推出实体书。
这也是大众的心愿,实体书一则可以买回家珍藏,二则,这类书籍感觉还是读实体书更有感觉。
所以,即便电子版的已经提前推出,大家都已经熟悉了整部作品的内容,但实体书的销量,却未必会受到多大的影响。
对于李凡来说,实体书出版,则意味着大量的收入。
只是,李凡现在对于这些早就已经不在意了。
当然,他也不会拒绝这些收入。
《声律启蒙》正式推出,首先推出的是电子版。绝大多数的人见是电子版之后,都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不是他们舍不得花钱去买实体书,而是担心暂时买不到。
不用想也知道这部作品会极为畅销,谁也不能保证能够在第一时间买到。
还是电子版好,不用排队不用抢,所有的人都可以在第一时间同时看到。
所有等得迫不及待的人,都在第一时间点开了《声律启蒙》电子版。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蓉裳对蕙帐,玉斝对银釭。青布幔,碧油幢,宝剑对金缸。忠心安社稷,利口覆家邦。世祖中兴延马武,桀王失道杀龙逄。秋雨潇潇,漫烂黄花都满径;春风袅袅,扶疏绿竹正盈窗……”
“无对有,实对虚,作赋对观书。绿窗对朱户,宝马对香车。伯乐马,浩然驴,弋雁对求鱼。分金齐鲍叔,奉璧蔺相如。掷地金声孙绰赋,回文锦字窦滔书。未遇殷宗,胥靡困傅岩之筑;既逢周后,太公舍渭水之渔……”
读了一遍之后,老师和家长们变得更加兴奋,
第二千二百零三章 学生们全都不想下课
教室里。
陈老师说道:“同学们,这一节课老师教大家阅读一部作品,名字叫做《声律启蒙》,这是李凡先生的最新作品。由于暂时没有课本,就由老师带着你们读,老师读一句,你们跟着读一句,明白了吗”
“明白了。”学生们异口同声的回答。
陈老师非常满意的点了点头,没有课本也只能够暂时让学生们跟着他读了,接下来校方会将《声律启蒙》打印出足够多的份数,发到每一个学生的手中。
但是现在暂时还没有打印出来,陈老师也等不及等校方打印出来之后,再来教学生们。
他现在就要教,如果孩子们只是边听边跟着他读,都能够产生很大的兴趣的话。
那么,等到他们看到具体的文字之后,兴趣只会更大。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陈老师开始领读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声律启蒙》和现代课文完全不一样的原因,又或者是因为本身的节奏感太强的原因,陈老师在领读的时候,微微有些摇头晃脑的。
就像是古装电视剧里经常演的,学堂上的老夫子摇头晃脑的,教学生们读之乎者也的样子。
当然,并没有那么夸张。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老师念完之后,学生虽然不太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但还是齐声跟着念道,竟然也微微有些摇头晃脑的样子。
此情此景,与大家平时跟着老师读其它课文时相比,微微有些异样。
陈老师并没感觉到这种异样,在学生们跟着读完之后,又继续读道:“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学生们也跟着读道:“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
“……”
就这样一句又一句的读了下去,陈老师越读越有感觉,到得后来,当他读完一句之后,便会眼睛微眯,等着学生们的声音。
当学生们读出声音的时候,陈老师的脸上完全是一副享受的表情,就像是那些还有些稚嫩的童声,在读着某种圣人之言一般。
而学生们,也同样越读越觉得有意思,越读兴趣越大。
刚开始的时候,他们还只是抱着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的心态,老师让他们跟着读,他就跟着读好了,就像是平时跟着老师读课文一样。
但他们读着读着渐渐感觉到,这似乎和平时读课文时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平时读课文颇有些昏昏欲睡,完全就是机械性的跟着老师在读,心里只盼着老师快点读完。
但是现在,他们不仅没有昏昏欲睡,眼睛反而还越来越亮。不仅没有机械性的跟着读,期盼着快点结束,反而还希望老师一直读下去,读得越久越好。
当然,这并不是说学生们就完全理解了他们所读的文字的意思,他们只是觉得读着非常的有意思,想要不停的跟着读。
如果这个时候有人在教室外面旁听,便会发现,学生们此时的声音,完全不像平时读课文时那样机械和麻木,而是饱含着丰富的感**彩。
从声音便能够听出,此时的学生们兴趣浓浓。
事实上,此时还真有人在教室外面悄悄的旁听。
正是和陈老师在同一个办公室的,另外那几名语文老师。
原本,他们是打算在办公室里等着,陈老师下课之后回来给他们反馈情况的,但陈老师离开之后,他们越来越有些坐不住,他们想要尽快的知道陈老师教孩子们读《声律启蒙》的情况。
终于,一位老师提议,悄悄的去陈老师上课的教室外面旁听一下。
这个提议得到了其余几名老师的一致赞同。
于是,几名老师老师悄悄来到了,陈老师
第二千二百零四章 就是喜欢读
宣布下课之后,陈老师想了想,又补充告诉学生们,如果他们很想继续读《声律启蒙》的话,可以在回家之后,让自己的父母再教自己读,想必每一名同学的父母,这个时候都已经知道了《声律启蒙》这部作品。
而后,在同学们异口同声的答应声中,陈老师喜滋滋的走出教室,一边向着办公室走去,一边在心里想着,要如何给另外几名老师说,他教孩子们读《声律启蒙》的情况
要如何说,才能让老师们理解得更为准确
从走出教室到走进办公室的这段时间里,陈老师都在想这个问题,但当他走进办公室之后,他发现自己其实根本不需要考虑这个问题。
因为,几名老师显然都已经知道了情况。
前脚刚走进办公室,一名姓李的老师便是哈哈笑道:“陈老师下课回来了呀,学生们全都要求你不要下课,继续领读,你怎么也不多领读几分钟”
陈老师正在心里想要如何给他们说呢,听李老师这样一说,不禁微微一愣,说道:“李老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李老师还未答话,旁边几名老师同时笑着说道:“不只是李老师知道,我们全都知道。”
“你们……”陈老师反应了过来,说道:“原来你们都去听了我上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