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大亨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赫墨
老爷子岁数太大了,因此就喝了一小盅茅台,喝完之后就开始以茶代酒。
要论起来,这一家的主人宋老黑还得叫这位老爷子为六爷爷呢,这老爷子是宋老黑爷爷的亲六弟。
一些感谢的话早就说过了,因此现在杨靖开始低声和身边的这位老太爷聊起别的来。
“你说村西边的道观啊那座道观叫黛眉观,取名就是来自于南边的黛眉山。”老太爷捋了捋颌下那足有半尺长的雪白胡须,笑眯眯的说道。
听到这座道观叫“黛眉观”,杨靖心中多少有点失望。不过杨靖也不是没有心理准备,毕竟丝绢上的那座越城观可是距今一千多年的道观了,以那座道观的规模,显然是不可能传承这么久的。
但杨靖还是有些不死心,“老太爷,这道观的年头久不久”
老太爷摸了摸胡须,点头说道:“这座道观存在的时间很久喽。我记得我小时候曾经听我的爷爷说过,说这座道观好像是在乾隆年间由几个从终南山那边过来的道士在原来的废墟上重新修建起来的。不过破四旧那会儿,这座道观被砸了,十多年前才有几个从河对面王屋山出来的道士重新把这座道观修整了起来。嗯,好像这座道观从乾隆年间就叫黛眉观了。”
“老太爷,您的意思是说,这座道观在乾隆年间就是一片废墟也就是说,这座道观其实已经存世很久了”
“嗯,确实应该是很久了。我们这一带附近的人都是明初从晋省洪洞那边移民过来的,村里流传的说法就是,当时移民到这里的时候,村边上好像就有一座道观,不过已经没人说得清了。后来满清鞑子打过来的时候,这附近的人杀的杀、逃的逃,过了好长时间才有人从外地偷偷回到这里。村子的历史中间少了很长一段时间,那座道观的历史也就没人知道了。反正光我老头子知道的这座道观前后废过两次。”
听到这番话,杨靖心中大定。
这座道观虽然现在叫黛眉观,可谁能保证以前这座道观也叫这个名字呢按照这位老太爷的说法,早在乾隆年间,这座黛眉观就是从一个更早的道观遗址上重
第五三二章 摸啊摸
杨靖微微一笑说道:“道长您好,我是一名旅行者,今天看到这座道观,就过来参观一下,顺便想给诸位天尊供奉点香火,以求天尊保佑。”
那道长听到此话,微微一笑,单手做了一个“请”的姿势,就继续拿起扫把继续打扫庭院。
杨靖也不以为忤。这间道观中的道士显然都是真正的三清弟子,不是某些风景名胜区那些沽名钓誉的假道士,一看到有功德主上门,恨不能把功德主兜里的钱全都留下才好。
真正的三清弟子讲究清静无为,超脱自然,对于身外之物向来不重视。所以,功德主上门,这些真正的三清弟子都不会介意功德主会不会施舍财物。
杨靖走了进去,这才发现这个道观真的是很小,甚至宋老黑的家占地面积恐怕都比这座道观大一些。
道观的建筑风格有点类似于燕京的四合院。进入大门之后就是一个不大的庭院,大约有三十来平米的样子,正对面坐北面南的就是一座不大的主体建筑物,大门上方有一块牌匾,上书“三清殿”,不用说,这座黛眉观中供奉的就是三位三清道祖元始天尊、道德天尊和灵宝天尊。
在三清殿的两侧各有三间厢房,想必是观里的道士们居住的地方以及厨房和仓库。
道观虽然不大,但却是绿意盎然,所有的房子周围都有大树,庭院正中央更是有一棵足有几百年的银杏树,根深叶茂。
小小的道观到处都充满了一种平和的自然气息,深合道家“道法自然”的理念,人处在里面,会不由自主的感觉到一种远离尘世的感觉。
杨靖微微点头,迈步向三清殿走去,三清殿的门口有一尊香案,左侧放着一个功德箱,右边则站着一名年轻的道士,见到杨靖走了过来便双手做拱手礼唱诵道:“功德无量天尊!”
杨靖也做了一个拱手礼,然后把背包放了下来,从兜里掏出了十张“四伟人”的百元大钞放进了功德箱,这才恭敬的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衣物,又从旁边的净手盆洗了一下手,这才对那名年轻的道士说道:“道长,我要请香。”
上香也不是随便就能上的,按照道家的规矩,上香前必须要规整衣冠并净手才可以,杨靖做的没错。
那年轻的道士似乎没有想到这位年轻的居士竟然一下子拿出了这么多的香火钱,愣了一下之后就微笑着冲着杨靖点了点头,然后从身后的箱子中拿出了三支一米多长、比拇指还要粗一圈的大香。
不过这位道士并没有把香递过来,杨靖知道在上香之前还要做一道程序,那就是点蜡。
按照道家的规矩,在燃香之前,先点蜡烛,其意为“银灯影皎光,上映穹苍,辉煌照耀吐银虹,斋主虔诚来点献,集福迎详,集福迎详。”
杨靖虽然不是道家弟子,但圣戒却是道家不折不扣的宝物,杨靖身为圣戒的宿主,自然免不了要多研究一下道家的一些规矩。
原本杨靖不信佛也不信道,可自从得到了圣戒之后,他在不知不觉之中就已经把自己当成了一名道家弟子。所以今天在给三清道祖上香的时候,自然而然的就严格的按照道家的规矩来上香。
蜡烛点燃之后,杨靖就接过了那三根香,烧着之后,开始上香。
这三根香也是有讲头的,谓之“三宝香”,香烧着之后上香时,必须用左手香上香,因为在华夏道家的传统中,一般称左手为吉手,右手为凶手;而在华夏民间的传统中,也是以左为大。
杨靖左手执香,先插一支香于香炉正中,其意为“道宝香”;再插左边,这个左边指的是祖师爷圣像的左边,也就是杨靖的右手边,其意为“经宝香”;三插右边,其意为“师宝香”。这就是三宝香的来源。
三支香要求相距约一寸,代表寸心,且要横平竖直,不能歪斜。
这一切杨靖做的都很到位,旁边的那位年轻道士看见之后也是微微颔首。
上完香之后就是“化钱(纸)”,就是烧纸钱。
这就是在参拜祖师圣像之前需要做的三件事,点蜡、上香、化钱。
做完这一切之后,杨靖恭敬的走到了大殿的左门口,先迈左脚进入到大殿,然后走到了三座三清道祖的圣像跟前,按照规矩做了三叩九拜之礼,这才恭敬的从大殿的右门先迈右脚退了出来。
杨靖以前只信奉跪天跪地跪父母,可自从拥有了圣戒之后,面对三清道祖的圣像,杨靖还是非常虔诚的做了一套标准的三叩九拜之礼。
做完这一套之后,那个年轻的道士对于杨靖的态度更好了,似乎对于杨靖能够如此完整的做完这一套流程感到非常满意。
杨靖倒是没心思和这个年轻的道士交流,刚才在大殿中叩拜完毕之后,他已经发现了这座大殿的地板绝对是拥有年头的了。大殿的地面都是用青石板铺就的,虽然有不少石板是后来补上的,但其中也有不少是绝对拥有年头的老物件了。
在大殿中守着三清道祖的圣像,杨靖为了表示尊重并没有动用圣戒,可出了大殿之后,杨靖就准备在这座道观中在仔细的寻找一下其他拥有年头的东西,哪怕是残迹也成啊。
有圣戒在,只要有残迹,那么就能轻易的鉴定出这座道观最早是谁兴建的。
&nb
第五三三章 神龛
这座道观所处的位置是在山脚下依着山势而修建的。山体在这里拐了一个弯,从东西走向变成了南北走向,所以这座道观才能够坐北朝南的修建。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道观的西厢房正好坐落在山体之下,在西厢房的后墙与山体之间,还有一条大约两米多宽的过道。
而道观在西边也是没有围墙的,是直接把这面高足有六七米、近乎于九十度垂直的山体当成了西墙。
杨靖所发现的这个不同寻常的地方,就位于这面崖壁之下。
这是一堆乱石头,确切的说,是被一堆石头掩盖起来的一个底座。
杨靖扒拉开上面的石头,露出了下面的底座。这个底座足有两米多长一米多宽,但不像是单独修建的,到更像是直接从这面崖壁的底部开造出来的。而且看底座的上面,崖壁向里凹陷进去了一大块,更像是一个直接从崖壁上开凿出来的佛龛一样。
元鹤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又悄没声的来到了杨靖的身边,看到杨靖在打量这里,于是开口说道:“黛眉观在重修之前似乎经历过很多次的重建,而这里,在很早之前应该有一块石碑才对,只可惜不知道是哪一年被毁了。十多年前我和几位道友重修黛眉观的时候,就发现了这里,但没有石碑在,我们几个一商量也就没有重修这里。这几年没管这里,倒是让从山上滚下来的石头给埋上了。”
杨靖点了点头,看了看那座西厢房,而元鹤子似乎是看出了杨靖的疑问,直接回答道:“这座厢房就是当年我们重修这座道观的时候新建的,以前这里是没有房子的,所以当这座房子修起来之后,这座石碑的基座就被挡住了。”
杨靖叹了一口气说道:“如果这座石碑还在的话,那肯定是相当不凡的了。我刚才在大殿后面看到了大殿的一些地基,很有年头了,估计这座石碑的基座应该是很早之前就留下来的。可惜喽,被毁了。”
“无上太乙渡厄天尊!”元鹤子低低的诵了一声道号,就转身离开了这里。
看到元鹤子离开,杨靖蹲了下来,左手轻轻拂过那个有些残破的基座,圣戒立刻就给出了答案。
“《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卷一》碑刻基座,928年,越城子。”
这个答案让杨靖再次打了一个激灵,这个《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号称道家群经之首、万法之宗、一切一法界之源头,是道教正一三山符箓灵宝派的核心经典。
而《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的卷一,就是那部最为著名的道家《度人经》。
很显然,当年越城子修建这座越城观的时候,就开山做龛,只不过这个神龛中安放的不是祖师圣像,而是把这部著名的《度人经》做成了碑刻供奉了起来。
这么做虽然也能说得过去,但杨靖总觉得有些不太对劲。毕竟这个凿山而建的龛位实在是太大了,而且供奉了一个碑刻,杨靖怎么都觉得有些不对头。
可是这里偏偏又看不出什么来,无奈之下杨靖动用了透视技能。果然,在透视眼的帮助下,杨靖看到了一个让他很振奋的情况。
透视技能虽然只能透视七十公分左右的厚度,但杨靖还是清楚的看到了在这个凹陷进去的龛位岩壁之后竟然是中空的。
岩壁的厚度接近七十厘米,差点就超出了透视的极限厚度。里面黑乎乎的什么都看不到,但绝对可以肯定是中空的。
杨靖再低头看向那个碑刻基座,果然在基座的下面也发现了一些与众不同的情况。
这个足有半米高的基座底下竟然似乎隐藏着一些机关,因为杨靖可以看到一些细沙和一个类似于漏斗一样的东西。
这个发现不禁让杨靖想起了他在缅甸八莫郊外的那座山上发现沐天波宝藏入口时的情景,沐天波宝藏的入口是在一片悬崖中间,入口被一块巨大的石板挡住了,而挪开石板的机关就是洞口上方的一个沙子机关。
这个虽然看不全这个机关的整体情况,但这个发现也让杨靖几乎可以确定这个神龛有问题。
也就是说,这个碑刻基座很有可能就是控制神龛岩壁打开的控制机关!
再想到丝绢上所写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那八个字,杨靖就恨不能现在一头就扎进神龛后面的那个空洞。
很显然,越城子当年既然留下了这幅丝绢,那就有极大的可能性找到了传国玺,并且把传国玺藏在了丝绢上所绘制的这个越城观内。
可是这个道观就这么大,根本就不可能藏得住传国玺,否则传国玺早就被发现了。
而眼前这个神龛后面的神秘洞穴,就极有可能是藏匿传国玺的地点。
想到这里,杨靖把透视技能换成了普通的天眼技能,结果这一看不要紧,差点就把他惊得叫起来。
之间原本黑乎乎什么都看不见的洞穴,里面充满了耀眼的红光。这红光的浓郁程度比杨靖之前所发现的任何一座宝藏的宝气都要浓郁,就连末代沙皇的宝藏所蕴含的宝气也比不过这个洞穴中的宝气。
这么浓郁的宝气,意味着这
第五三四章 深潜
杨靖本以为洛阳是一个大城市,所以在这里几乎什么都能够买到,包括自己最需要的潜水设备。
那座道观现在已经被淹没在小浪底水库水平面以下一百多米的区域,这种深度,绝对算得上是深水了,要想下去,就必须要穿戴专业的潜水装备。
但事实是,这种专业的全干式深水潜水服可不是轻易就能买到的,哪怕是在洛阳,也没有卖这种专业潜水服的地方。
无奈之下,杨靖只能一个电话打到了郭大宝那里,让他抓紧时间在燕京给采购一套可以深潜一百米以上的全干式水肺,然后航空快运运过来。
为此,杨靖在洛阳足足等了三天。至于王大地那边,只能打电话过去说声抱歉了。
潜水服送到杨进签收完毕之后,趁着没人直接就把这一整套的装备扔进了储存空间。
这种潜水服不是那种笨重的戴头盔式的潜水服,事实上郭大宝也曾经问过杨靖需不需要那种潜水服,但杨靖并没有答应。
最主要的是那种潜水装备最起码需要两个人配合才能穿戴上,杨靖就自己一个人,他怎么穿戴那种潜水服。再说了杨靖咨询过圣戒,在有反哺技能护身的情况下,穿着干式水肺装备下潜一百多米绝对没问题,而且因为有能量护身,只要能量不耗尽,杨靖也不用担心减压病的发生。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杨靖这才让郭大宝给买了这么一套潜水装备。
回到王大地家的时候,杨靖惊奇的发现,他从老渔夫那里买的那条大鲤拐子竟然还在王大地家的缸里自由自在的活着......
“哎呦呦,俺的大兄弟,您终于是回来啦!您再不回来,俺爹就真的把这条鱼给做了。三天前俺爹就惦记着这条鱼呢......”一见面,王大地就好像是老百姓见到了八路军一样,那叫一个热情啊。
杨靖也是有点不好意思,连着放了王大地两次鸽子,这还是杨靖之前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呢。
“大地兄,真的是很抱歉,我有些事情绊住脚了,这不,事情一解决完毕,我就立刻回来了。”
“不急,不急。”王大地嘿嘿的笑着。
杨靖从车里拿出了两瓶八零年的五粮液,笑着说道:“为了赔罪,我可是给你带来了两瓶老酒,这酒现在可是不多见啊。一会儿你就让老爷子过来做鱼吧,顺带着也让老爷子尝尝这酒。”
王大地接过来这两瓶酒一看,眼珠子差点掉下来。“哎呀,大兄弟,这酒可是老贵了,八零年的五粮液啊,现在还不得好几万一瓶”
“呵呵,酒不就是给人喝的吗我既然拿来了,今天就必须得干掉这两瓶酒。”
“中!这酒是大兄弟您的,您说了算。”王大地笑眯眯的说道。
王大地的父亲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胖老头,要是光看这身材,绝对的厨子。不是有句话说的好吗,脑袋大脖子粗,不是厨师就屠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