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大亨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赫墨
这老爷子这身材,标准的厨子身材......
老爷子也看到了杨靖拿来的那两瓶酒,于是做菜的时候那叫一个上心啊。
还别说,这老爷子的手艺果然不是盖的,王大地这家伙没瞎吹,就他家老爷子这手艺的,早些年还就真有可能在省委招待所当大厨。
或许是那两瓶酒的刺激,老爷子一连做了八道菜,每道菜都堪称精品,最关键的是这八道菜不光色香型非常地道,那味道也是美极了。
用老爷子傲娇的话语来讲——爷们当年也是给书记做过菜的!
一顿饭吃的真叫一个宾主尽欢。杨靖没怎么喝酒,两瓶酒几乎都让王大地这爷儿俩给灌进去了。反正吃饱了饭之后,王大地还能勉强坚持着把快艇的钥匙给杨靖,至于老爷子,早就躺床上挺尸去了。
杨靖以五千块的价格再次租了王大地的快艇一夜,理由就是要和朋友一块去夜钓,晚上住在水库对面的古城镇。王大地本身就喝懵了,再加上五十张红彤彤的百元大钞,他很痛快的就把钥匙交给了杨靖。
晚上快九点的时候,杨靖从王大地家里走了出来,一出门,就被刺骨的北风给吹得打了一个哆嗦。
要说今天确实不是下水的好日子,昨天的天气还挺好呢,结果今天中午就起了北风。一股寒流从遥远的西伯利亚迅速南下,凛冽的北风带来的是多达十多度的降温。
紧了紧衣服领口,杨靖快速走到了码头,找到了王大地的快艇之后,用钥匙打开锁住快艇的钢丝锁,打着火之后,就一头扎进了黑茫茫的小浪底水库。
大约九点半的时候,杨靖驾船来到了那块凸起的大石头下方,用缆绳把快艇拴好之后,就开始穿戴起潜水服来。
冬天的这个时候,周围根本就看不到任何人,没有人傻的在这个时候出来钓鱼和乱转悠,杨靖也不担心有人能够看到这里。
穿戴好了潜水设备之后,杨靖戴上了潜水面罩,检查了一下和压缩空气瓶连接的管子,才确定没有任何问题之后,这才船上脚蹼,一个后仰身就从船帮上掉进了水里。
其实白天下水和晚上下水,对于杨靖即将要下潜的深度而言是没有任何区别的。以水库的水质而言,太阳光无法透过太深的水,在水下一百米就几乎看不到什么东西了,所以白天下潜和晚上下潜是
第五三五章 殄文石碑
其实要真说起来,这个机关是一个挺简单的机关。
这个龛位内的岩壁其实就是一块厚重的石板,下方被细沙顶起来。而碑刻基座就是控制细沙落下的关键枢纽。只要把碑刻基座抬起来,那么石板下方的细沙就会通过基座下方的通道,最终落入到更下方的一个空洞中。
而岩壁石板因为没有了细沙的承托,就会跟着慢慢下降,最终露出石板背后的那个洞穴。
伴随着石板的缓慢降落,一片一片大大小小的气泡也不断的从洞涌出来,翻滚着向着头顶飘去。这个现象让杨进有些高兴,能够出现这么多的气泡,那说明石板背后的洞穴极有可能因为气压的缘故而没有让水灌进去。
果然,当五六分钟之后,这块足有两米多高、一米半宽的石板彻底落下去之后,一个黑黝黝的洞口出现在了杨靖的视线中。而当杨靖缓缓地游进去没多久,就看到这个一直向着斜上方眼神的洞部并没有多少水,水只不过是漫过了洞口大约两三米远的位置就戛然而止。
这种现象直接表明,石板后面的这个洞穴是一个密不透气的洞穴,这样才能够保持住强大的气压,压迫水库的水无法进入到洞穴中去。
因为有能量护体,杨进也不用担心减压病的发生,他也不需要减压就可以穿着潜水服直接走进洞穴。
不过既然确定了这个洞穴是一个密不透风的洞穴,杨靖也不敢把面罩和气管拔下来。反正压缩空气瓶中高压空气可以支撑自己呼吸很长一段时间,就算不够用的,储存空间中还有两个充满了空气的压缩空气瓶呢。
坐在地上把脚上的脚蹼扒了下来,随手扔进了空间,然后从空间中拿出了一双鞋子换上之后,这才开着潜水灯继续沿着这条通道向前走。
这条通道是一条近乎于四十度的向上通道,高度超过了两米,宽度也超过了一米半,从洞穴岩壁上来看,这条洞穴是天然形成的,不是人工开凿的。很显然,在一千多年前,那位越城子很可能发现了这条天然洞穴并觉得这个洞穴非常棒之后,这才在这里修建了一座道观。
事实证明,越城子的眼光很不错,最起码杨靖在进入到这个洞穴之后,就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这条天然形成的洞穴越往里走越宽敞,待到杨靖估摸着走出去足有五十多米之后,终于是来到了一个方圆足有十多米的溶洞大厅。
之前在寻找末代沙皇宝藏的那个和迷宫一样的洞,杨靖也曾经遇到过比这个大厅更大的大厅,所以杨靖并没有觉得有多么的惊奇。只是在这个大厅中,杨靖发现了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
那是一块石碑,高足有两米,宽度也有一米多,石碑上雕刻着一些稀奇古怪的字体。
这种字体杨靖只是隐约有点印象,似乎好像是在哪里看到过。但杨靖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字体绝对不是什么甲骨文、大篆小篆之类的古老文字,更不是行书、楷书之类的字体,而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字体。
看着这个石碑上雕刻的那密密麻麻的奇怪字体,杨靖思索了很长一段时间这才恍然想了起来,这种字体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汉字,而是一种极为稀少而且神秘的水族文字。
用另外一个称呼来称呼这个石碑上的这些神秘文字其实更恰当,那就是“殄文”。
这种神秘至极的殄文,又名水书,亦称鬼书、反书,传说中是写给死人看的文字。
水书是古代水族先民用类似甲骨文和金文的一种古老文字符号,记载水族古代天文、地理、民俗、宗教、伦理、哲学、美学、法学、人类学等的古老文化典籍。
专家、学者认为,“水书”相当于汉民族的《易经》,内容博大精深,是水族人民的百科全书,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2002年3月,水书纳入首批“华夏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这种文字之所以又叫殄文,或者鬼书,一个是指其字体结构,有的字虽是仿汉字,但基本上是汉字的反写,倒写或改变汉字字型的写法。“水书”文字为何与汉字不一样,其写法与汉字相反,这些问题令世人百思不得其解。
第二个原因就是在古代,水族先民因受统治阶级所迫害,相传其祖先“陆铎公”创制“鬼书”以反对和报复统治者。
后来道家博采众长,把水书的一些文字采纳了进来,并结合水族“鬼师”对于水书的利用方法,做出了一些系统的划分。其中一部分水书文字单独拿出来形成了现在的“殄文”,也就是专门写给死人看的文字。
杨靖前段时间获取的传承技能组合三中的堪舆术中,就有专门的殄文,杨靖既然得到了堪舆术,自然也就学会了怎么识别殄文。只是杨靖还从来不曾在现实中见过殄文,因此刚才才会觉得这种文字眼熟,但却想不起来是从哪儿见过的。
现在认出了这个石碑上雕刻的殄文文字,杨靖立刻就开始辨认起这些文字来。
&nb
第五三六章 腹黑男
杨靖看着这块石碑后面的那个黑不隆咚的洞穴,一时之间真的是有点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才是。
喜,那是绝对有的。历史上公认的传国玉玺最后一次露面就是被后唐末帝李从珂抱着在玄武楼上引火**,最终传国玉玺不知所踪。很显然,这个雕刻于一千多年前的石碑再次证明了李从珂确实是抱着传国玺一块投火了。
可谁都知道,洛京洛阳宫的玄武楼是木质的,木头点燃之后形成的明火温度撑死天也就是七八百度,要知道煤的燃烧温度才一千来度,氢气的燃烧温度也不过才一千四百度。而传国玺是用蓝田玉制作的,普通玉石的熔点都高达一千七百度以上,哪怕是传国玺金镶玉的那个金角,也是黄金制作的,黄金的熔点也超过了一千度。
所以说,传国玺跟着李从珂被一块焚毁的说法是很不正确的,就算是玄武楼的大火烧得再旺,最多也就是把传国玺的那个金角给熔了,绝对不会把玉玺的主体熔化掉的。
木头就是木头,永远成不了焦炭,木头燃烧的温度没有那么高!
可传国玉玺就这么失踪了,而且一失踪就是上千年。虽说在北宋哲宗时,有农夫名段义者于耕田时发现传国玺,送至朝廷。经十三位大学士依据前朝记载多方考证,认定乃始皇帝所制传国玺。
但这十有八.九是瞎说的,或者干脆就是宋哲宗自编自导的一出戏。堂堂的传国玉玺怎么可能掉在民田里而且宋哲宗登基的时候距离李从珂抱玺投火足有一百四十年的时间,堂堂的传国玉玺怎么可能被仍在民田一百多年没人发现
这纯粹就是糊弄鬼呢!
而宋哲宗的朝野有识之士也多疑其伪,尤其是到了北宋末年,徽宗好风雅,增刻印玺十方,时人有画蛇添足之讥,其实徽宗似有淡化传国玺地位之深意在其中也。
几乎可以确定的是,传国玺应该是李从珂投火之后又被人给找出来了,只不过是谁找到传国玺的就不得而知了。
现在,这个堪称华夏历史上最大的疑案谜底终于是揭晓了。李从珂确实是抱着传国玺投火了,但却被后唐司天台的中官正,也就是越城子在火灭之后给找出来并偷偷的带出了洛阳宫,并最终藏在了这个石碑后面的那个山洞中。
而且这个碑刻上说的很明白,越城子出师之后认识了李从珂,不管是什么时候和李从珂认识的,估计这个越城子应该是有真本事的人,要不然李从珂得到了后唐帝位之后也不会把越城子从这面偏僻的道观中邀请到洛京担任司天台的中官正。
要知道司天台的中官正可是相当于正五品的官员,最主要的是,这司天台根本就不受除皇帝之外的任何人管辖,是直属皇帝一个人管辖的单位。所以,这中官正别看官衔不高,但绝对是皇帝的心腹。
这也是为什么李从珂在石敬瑭兵临城下之际要把越城子找过来询问退兵之际,显然是把越城子看的很重。
而且李从珂在临死之前,还把众大臣召集起来,虽然那个时候李从珂已经众叛亲离没有多少大臣了,可包括越城子在内的一些大臣还是被李从珂赐予鸩酒,也就是毒酒,这说明李从珂想让这些心腹大臣们一块陪葬啊。
只是这个越城子是真有本事,鸩酒没有当场鸩杀掉他,反而让他最终捡了一个大漏,把李从珂的传国玺给捡了回来。
也就是说,那个号称华夏历史上和大禹九鼎不相上下的传国玺,其实就藏在眼前的这个黑不隆咚的山洞中。
这份喜绝对是足够大了。
而在感到喜的同时,杨靖也是心惊不已。
这个越城子真不是一个简单人物,确切的说,他绝对是一个心够狠手够辣的家伙,如果要是让他坐在李从珂那个位子上,恐怕也没有石敬瑭的什么事了。
别的不说,单单是明知道是鸩酒也敢喝这一点,就足以证明这个越城子的心狠了。不仅对别人狠,对自己也足够狠。因为越城子很清楚,如果他不喝这杯鸩酒的话,绝对会被李从珂的侍卫乱刀砍成肉泥。
虽然石碑上仅仅是简单的提了那么一句,但杨靖想也能想得出来当时的那种危急情况。连皇帝都要投火自.焚了,你们这帮大臣不跟着朕一块走,难道留下来想投降吗
所以可以很肯定的说,当时李从珂召集这些大臣的时候,就已经抱着杀死这些大臣的决心,等眼看着这些大臣全都喝了毒酒之后他这个皇帝才会拉着老娘、老婆以及儿子一块投火。
估计越城子也看出来皇帝的狠心了,皇帝连自己的老娘和老婆孩子都能拉着一块投火,这些大臣又算什么所以越城子这才狠心喝下鸩酒。
不过越城子精通医术,恐怕早就给自己调配了解药。虽然这解药并不十分管事,但最终却是保住了越城子的一条命。
当然,按照越城子自己所说的,这解药也不是很灵的,最起码鸩酒的余毒未解,越城子自己也知道命不长久,这才把捡回来的传国玺和之前担任司天台中官正皇帝赏赐的东西全都放进了这个山洞,并在山洞外面封
第五三七章 无罪证明
或许是心里有想法,又或许是越城子雕刻的这个碑刻,反正此时杨靖再看向这个黑不隆咚的山洞时,只觉得这个山洞就好像是一个张开了巨嘴的魔鬼,正在对着自己冷笑。
杨靖晃了晃脑袋,开始脱身上的装备,“他姐姐妹妹的,人死鸟朝天,不死鸟朝前!为了传国玺,拼了!加油!”
此时他身上尚穿着潜水服,带着高压气瓶,笨拙的比一只上了岸的帝企鹅强不到哪儿去。一会儿要是穿着这一身进入这个明显就是机关陷阱密集的山洞,那肯定是自己给自己找不自在。
虽然山洞中的空气依然无法让人呼吸,但脱下潜水服、摘下压缩气瓶换上一套小巧的供氧装备还是没问题的。储存空间中防毒面罩和小型的高压气瓶有的是,都是专门为了对付这种无法呼吸的场合准备的,而且都是杨靖在美国买来的高端货。
就好像那一个个头只有一个2.5l雪碧瓶子那么大的高压气瓶,足以让杨靖呼吸超过两个小时,是即为专业和高端的探险装备。
憋着气换下了新的一套探险装备之后,杨靖算是彻底轻装上阵了。
不过杨靖并没有急着行动,而是再次打量了一下这个石碑,然后左手拂过石碑,这个石碑顿时就消失不见。
这个石碑好歹也是有着千年历史的文物了,最关键的是,这是一个碑刻,上面还刻着极为罕见的殄文文字,这要是拿回去也是一件重宝了。
本着贼不走空的原则,这种宝贝是不能不带走的。
最关键的是,这个石碑可是证明传国玺下落的重要物证,那就更不能放过了。
收好了这个石碑,杨靖晃悠了一下脖子和腰,又抖了抖胳膊和腿,这才慢慢的走进了那个山洞。
身上的潜水灯也换掉了,换成了高能的射灯,脑门和左肩各一盏照前方,右肩的一盏灯则照后方。有这三盏高能射灯在,足以让杨靖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中看清楚前后高达二十多米区域范围内的东西。
刚才在外面的时候,杨靖并没有直接照射这个山洞,现在走进这个山洞之后才发现,这个山洞向前仅仅走了不到五米就转了一个近乎九十度的直角弯。
转过弯去,山洞蓦然的大了许多,不管是高度还是宽度,都要比刚才的那一段山洞大出不少来。如果说刚才那一段山洞只能允许人通行的话,那么这一段山洞就足以让一辆卡车行驶。
杨靖看了看岩壁,显然这一段山洞也不是人工开凿的,同样是天然形成的。这除了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外,杨靖真的是想不出别的词来。
不过到了这里,杨靖立刻就变得更小心起来。因为这个山洞的岩壁虽然是天然形成的,但地面显然不是天然形成的。因为这里的地面虽然不是很平整,可仔细看过去的话,还是能发现这里地面的起伏竟然有一定的规律性。
“逢三左一,逢六退二,逢九进一,过陷阱。”杨靖还牢牢地记着石碑上刻着的那些字的意思,他并不怀疑越城子这是乱说,毕竟这是越城子用殄文刻到石碑上去的。
那可是殄文啊,即便是放在现代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全华夏十四亿人也找不出几百个懂这种文字的人,更别说在遥远的后唐时代,全天下能懂这种文字的人绝对的屈指可数。
越城子用这种文字雕刻过机关的方法,根本就不担心有人能懂这种文字,所以他根本就不用乱写,毕竟这也牵扯到他的后辈能否顺利的拿到山洞尽头的宝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