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逍遥大亨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赫墨

    晚上六点左右的时候,一行人跑出了小六百公里,来到了阿拉尔,晚上,杨靖他们就准备住在这里。

    阿拉尔不属于自治区政府直接管辖,在这个年代,阿拉尔其实是隶属于建设兵团的,建设兵团的第一师就驻扎在这里。当年大名鼎鼎的大胡子王将军就驻扎在这里。

    经过四十多年的建设,这里已经成为了一片世外桃源,一路走来到处都能看到成片成片的庄稼地,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真的是很难想象在荒凉的戈壁滩上竟然会出现这么一大片代表着生命的绿色。

    虽然要过十多年,阿拉尔才会成为省辖的县级市,但在现在,随着改开的深入,这里也没有以前那么严格了,兵团的人与外界接触的也很多了。

    就好像当地的兵团允许杨靖他们一行人住在这里,这其实就是一种非常开放的表现了。

    而且,晚上兵团第一师的政委还邀请杨靖他们一行人吃晚饭。对此,杨靖是绝对不会拒绝的,哪怕身体很累,可杨靖还是乐呵呵的接受了这份邀请。

    吕政委倒是没有想要让这个老外捐点善款的意思,毕竟这里是军队,但吕政委知道这个老外一到疆省就给疆省捐了两千万美元,而人家现在又来到了这里,作为地头蛇,于情于理都应该出面招待一下。不过碍于身份的缘故,师长没有出面,只是政委代表第一师欢迎杨靖他们一行人的到来。

    &nbs




第六八三章 抵达目的地
    拉尔确实是一个很美丽的地方,塔里木河横贯东西,抬头就能看到北边的天山,而塔里木河南边几公里之外,就是著名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而就在天山和大沙漠之间,围绕着塔里木河的南北两岸,数十万军民用他们的双手在这片原本是戈壁滩的荒原上,硬生生的开辟出了一片多达几百万亩的广袤农场,让这里成为了疆省的粮仓。

    如果不是南边那一大片黄色的沙漠时刻在提醒着人们这里以前其实就是一片戈壁滩,估计谁也不会想到眼前这一片阡陌纵横、河沟密布的大农场,是几十万军民用了好几年的时间才开垦出来的。

    虽说喷腾咆哮的塔里木河给这里带来了充足的水汽,但如果没有这些勤劳的军民,这里也不会变成一片丰收的沃土。可以说,这片充满了生机的土地就是一个奇迹。

    杨靖他们在这里停留了一个白天,当然,因为上级领导的同意,第一师的师长也和吕政委一块再次和杨靖见了一面,代表第一师的全体军民感谢杨靖的捐款。

    第二天一大早,杨靖他们一行七人继续登上了旅程,沿着塔里木河南侧的217国道继续南行。

    从阿拉尔出发,再有四百多公里就能抵达和田。而纵贯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217国道,则一直在和田河的西岸向南延伸。

    整条公路一直在大沙漠中延伸,路况不错,但周边的景色真的是非常非常的单调,一眼看过去除了漫天的黄沙就再也看不到别的。

    想象中的那种“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观景色,反正杨靖是没看到,他看到的只是起伏不断的沙丘,然后就是起伏不断的沙丘以及继续起伏不断连绵不绝的沙丘......

    下午快抵达和田的时候,杨靖他们终于是看到了一幕难以置信的景色。

    从西边的大沙漠中忽然涌过来了一大片土黄色的“云彩”,你说这是云彩吧,这种颜色不对,可你若说这是沙尘暴,可偏偏这一大片“云彩”看起来却是一动不动,就好像真的是一大片云彩从天而降,然后被大沙漠染成了土黄色一样。

    这一大片云彩足有上百米高,一团一团的同样连绵不绝,看起来极为壮观。

    奥斯丁他们几个老外哪儿见过这种惊人的景色啊,一个个的都吵吵着下车拍照。

    杨靖在后世的微信中倒是见过朋友圈发的视频,其中就要一条这种景色的视频。不过视频哪儿有现场亲眼看到这种壮观的景色来的震撼啊,就连杨靖都想下去拍照。

    可跟着来的王主任却是吓坏了,连忙阻止了这帮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家伙下车。

    “史密斯先生,这种景色看起来是很壮观,而且这团沙尘暴看起来不移动,但实际上,这团沙尘暴的移动速度还是很快的。您看看,刚才这团沙尘暴好像还离着挺远的,现在是不是感觉忽然就近在眼前史密斯先生,这不是什么奇闻美景,这是一团不折不扣的沙尘暴,而且还是非常厉害的那种沙尘暴!你们千万不要下车,我们需要在车里躲过这场沙尘暴。”

    听到王主任说的认真,杨靖这才意识到危险。

    越美丽的东西往往就越危险,而眼前这种奇诡的壮观景色,要不是王主任告诉,就连杨靖也不知道这竟然是一场非常危险的沙尘暴。

    果然,那一大片原本奇诡壮丽、看起来似乎静止不动的“云彩”,很快的就来到了众人的面前,这



第六八四章 价格低的难以置信
    其实对于这种热情洋溢的招待,杨靖是不太很喜欢的。可是没办法,来到人家的地头上办事,更是要在人家的低头上采玉,这件事要是离了当地政府的支持,那是绝对办不成的。

    和田玉也是一种资源,而且是一种极为珍贵的资源,虽说这个年代不管是当地政府还是各种玉石爱好者还没有开始重视和田玉这种资源,但你来人家低头上挖掘这种宝贵的资源,怎么也得和当地政府搞好关系吧,这是最起码的条件。

    尤其是科尔.史密斯这个堪称冤大头的外国慈善家,现在更是在整个疆省都闻名遐迩。人家来到疆省还没一个星期呢,就扔下了三千万美元!

    即便是放在三十年后,三千万美元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更别说在这个年代了,三千万美元在疆省这种内陆省份,简直就是一笔不可想象的天文外汇。

    这位外宾土财主,能在毫不相关的地方捐出三千万美元,那么来到目的地了,怎么也得投资个一两千万美元吧

    这种财主不能怠慢了,万一让外宾不高兴了,那这投资岂不是打水漂了

    在这个年代,政府部门还不兴“唯dgp论”,各级政府部门现在的首要任务就是创汇!

    在1986年之前,在《外资企业法》颁布之前,华夏引进的外资全部都是合资企业,而且国内股份必须要在合资企业中占据大头,这样虽然保证了国有资金的安全,但却导致了境外资金对于进入华夏投资有了很多顾虑。毕竟我真金实银的投进去了大笔的资金,却占不到控股权,这事儿让那些国外的资本家很难接受。

    这就导致了在1986年之前,进入到华夏的外资并不是很多。

    不过随着《外资企业法》的颁布,华夏也允许纯粹的外资独资了,这样,就有很多外资敢于大胆的进入到华夏了,这两年进入到华夏的外资是越来越多。

    但那些外资大都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等沿海省份,像疆省这种资源还没有完全开发出来的内陆省份,别说外资了,就算是引进的内资也没多少啊。

    现在忽然来了一个说扔就以“千万”为单位狂扔美元的外国大财主,那还不得好好的把这家伙哄高兴喽

    这可是上千万美元的外资啊,即便是放在沿海省份,也是绝对的大笔外资引入了。

    所以,在和田地委以及行署众多领导的热情招待下,杨靖着实被灌晕了两回。

    不过杨靖这次来和田就是打着谱要扔钱的,所以在酒桌上杨靖已经承诺要在未来的几年间,向和田地区投入不低于五千万美元的资金,用来开发当地的矿产资源。同时也收购极品籽料和山料。

    对于杨靖的这个许诺,别说是和田地高官和行署专员了,就连疆省的领导都非常重视,一再要求和田方面一定要做好接待工作,必须要把这笔投资留在和田。

    至于人家说要开采矿产资源,谁都清楚是怎么一回事,这老外不就是奔着和田玉来的吗

    你要开采,那就开采去呗,不过你要是开采不出来那可就不能怪我喽。

    自古以来谁都知道和田玉是好东西,而且价值很高。建国后,根据勘测,和田玉在昆仑山中的储量也是极大的,粗略的估计,仅仅是在昆仑山这一千五百公里长的矿区中,最少蕴藏着百万吨的玉石资源。

    百万吨可不是一个小数字,要知道昆仑山四大玉矿中的塔特勒克苏矿口,采玉采了三十年了,也不过才开采出三千多吨玉石!

    而且这个百万吨还只是粗略的估计,偌大的昆仑山中还有多少未被发现的矿口呢

    反正对于这个年代的和田政府来讲,和田玉简直就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矿产资源。但谁都清楚,要想把这么多的玉石从大山深处开采出来,那可不是随便说说就能做到的,就算是你投入五千万美元,最多能开采个几百上千吨的玉石就了不起了。

    进山采玉,那可不是有钱就能做到的。

    在昆仑山采玉有多难不亲身经历过的人根本就想象不到。

    清人姚元之《竹叶亭杂记》中有这样的记载:“叶尔羌西南,曰密尔岱山者,其山绵亘,不知所终。其山产玉,凿之不竭,是玉山。山恒雪,欲采大器,人必乘牦牛,挟大钉巨绳以上,纳钉悬绳,然后凿玉。及将坠,系以巨绳,徐徐而而下,盖山峻,恐玉之猝然坠地裂也。”

    从这首清代描述开采玉的艰辛可知采玉多难!虽然现代采玉的工具稍有进步,但是采玉工具进步对于山高路险,空气稀薄,环境恶劣,雪山连绵的高山所起作用没好多少。

    现在的玉石要运出山,还是靠驴驮人背。在和田地区有一段顺口溜,像姚元之的诗词一样描述了采玉人的艰幸:“一头小小毛驴,二尺赶路短鞭,三伏犹如寒冬,四季不知春夏,五更露宿昆仑,六欲七情全抛,美玉八方驰名,九死一生谁知。”

    在崎岖陡峭的昆仑山上,人力是运送玉料的唯一工具。如果稍有闪失,造成大块玉料的破碎,玉料便会身价暴跌,采玉人的个人声誉也会一落千丈。和田玉的开采自古至今都非常难,投入的人力财力非常多,光是这几千年来采玉的费用,加起来都不知道有多少个五千万美元了,



第六八五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
    “另外......”杨靖沉吟了一下,满脸笑意的朱专员立刻说道:“史密斯先生,我刚才说了,有什么要求您尽管提,只要我们能做到的,我们一定尽全力。”

    这话说的,让杨靖都有些不好意思了,不过想了想,杨靖还是决定说出自己这个要求。

    “朱专员,我确实还有一个小小的要求,那就是我打算免费为和田政府修筑玉龙喀什河的大堤,同时清理一下玉龙喀什河的河床......”

    杨靖说这个要求的时候,真的是有些不好意思。在这个年代,人们只知道在秋冬季节玉龙喀什河进入枯水季的时候,人们偶尔能够在河床中发现一些籽料,而且成色相当不错,那些进山采玉的采玉工也能在玉龙喀什河的上游河床中发现籽料,但相比于下游的河床,在上游河床发现的籽料要更多一些。

    也就是说,在这个年代,人们还没有意识到其实在玉龙喀什河刚冲出昆仑山一直到大沙漠之间的这一段几十公里长的河道,才是盛产和田玉籽料的区域。

    只是现在一个是人们并没有意识到和田玉的真正价值,再一个就是,在这个年代,人们采玉都是进山去采,而枯水期的玉龙喀什河是秋冬季,在这个年代也没有人闲着蛋疼在秋冬季顶着烈烈的寒风去河床瞎转悠。

    所以,现在的人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一段几十公里长的河道其实才是一个巨大的藏宝库。

    事实上,在2003年的时候,大多数的和田人还不知道和田玉的价值。从2004年开始,和田地区政府牵头开始举办和田玉石旅游文化节,随后两年又搞了两届和田玉文化学术研讨会,普及了玉石的基本知识,这才引发了和田玉热的苗头。

    而在2002年之前的那几年,政府在对玉石的挖掘管理上并不严格,只需缴纳一定费用,便可获得玉石开采资格。2002年以后,和田地区对出产玉石的部分土地采取了拍卖的形式,每亩地的拍卖价格为两千到六千元不等。

    这个时候,人们才从和田玉中发现了商机,当地的农民在农闲的时候都会去挖玉,而城市里有工作的人,很多人也会做玉石生意,这里也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想要致富的人的人。

    而到了2005年、2006年,玉龙喀什河上就出现了上百万人同时在河床挖玉,三千台大型挖掘机同时工作的场面。那种场面,只能用“疯狂”二字来形容。

    2006年之前,在玉龙喀什河畔,因挖到美玉而大发一笔的故事每天都在流传,一夜暴富的神话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人常年在河床上挖玉、倒玉、加工玉。大型挖掘机将河床一片片翻开,所有的沙土被筛了无数遍,指甲盖大小的籽玉也休想漏网。

    在那两年,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挖玉的人比河床里的石头都多!”

    一直到了2007年10月,政府颁布了和田玉禁采令,大型机械全部从河床中撤出,当地政府自此也开始实施各种禁采措施。和田政府联合十大职能部门展开了“禁止乱采滥挖专项行动”,对无序采挖现象进行了一系列整顿,这才限制住了这种疯狂的开采行动。

    但这个时候,几十公里长的河床已经被挖了好几遍,就连河道周边的生态环境都遭到了很大的破坏。

    如果自己不提前进行有计划的挖掘,那么在十六七年之后,这里也会被那群疯狂的人破坏,那还不如自己提前下手呢。

    当然,为了避免引发太大的时空悖论,杨靖决定如果朱专员同意自己的这个请求,那么自己挖掘河床只挖掘到一米深,反正好料子大都在这个范围内。至于深处的,就留给后来那些疯狂的人吧。

    要不是担心时空悖论,杨靖真想用十几年的功夫把这几十公里长的河道全都给挖了,省的后人挖玉的时候连周边的自然环境都破坏殆尽。

    只是......

    杨靖自己想一想选在头顶的那把达摩克利斯之剑,也是不禁有些蛋疼。

    朱专员作为和田政府部门的最高领导,他对于玉龙喀什河的情况倒是知道的很清楚,他当然也清楚玉龙喀什河中有一些籽料了。

    但相比于人家免费给玉龙喀什河修筑大堤,还清理河道,那点籽料就不算什么了。

    于是朱专员很痛快的说道:“史密斯先生,我明白您是什么意思,这个同意。大堤您来修,河道您来清理,河道里面发现的籽料,就全都归您了。您看这个可好”

    杨靖大喜,这怎么不好

    虽说修建大堤、清理河道的费用也很高,而且还需要从国外运进来一大批施工机械,花费的费用甚至可能比从河道中收获的籽料的价值都要多,但杨靖本身来到这里就没打着谱的空手套白狼。

    获得一些珍稀的公斤级籽料,然后免费为当地修筑大堤、清理河道,哪怕费用高很多,杨靖也愿意做。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你说杨靖觉悟高也好,你说他傻也好,反正杨靖就觉得把从国外赚来的钱用在祖国的身上似乎没有什么不对的。

    就好像在天衢免费投资修建大运河休闲园一样,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杨



第六八六章 凶残的任性
    和田其实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尤其是在八十年代,这里几乎没有任何的工业污染,景色以及空气更是好的不要不要的。

    从昆仑山上流淌下来的白玉河和墨玉河,仿佛母亲的两条臂膀,温柔的把和田圈在了自己的怀抱中,同时也给和田带来了丰沛的的水资源,让这座处在沙漠边缘的城市成为了一座绿洲。

    白玉河就是玉龙喀什河的别称,因为这条河生产白色的和田玉而得到了这个别称。至于墨玉河,则是喀拉喀什河,这条发源于喀喇昆仑山的河流,因为盛产墨玉而著称,因此被当地人称为墨玉河。
1...208209210211212...31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