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大亨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赫墨
这份圣旨杨靖压根就没敢拿出空间,生怕外界的空气对这份圣旨造成伤害。
在圣旨下面,就是一卷一卷的手抄佛经,杨靖翻了翻,这些佛经大都是从洪武年间到万历年间的手抄佛经,而且也不是什么明代著名书法家的亲笔手抄佛经,所以从价值上来看,这些手抄佛经的价值要远远低于杨靖从武则天陵中找到的那些手抄佛经。
不过这些佛经的价值也是相当不菲的,毕竟这些都是明代的手抄本啊,尤其是这些佛经大都是非常完整的手抄佛经,其考古价值要更大于其本身的历史价值。
《佛说波若波罗密多心经》、《高宗御赞》、《佛说摩利支天本愿经》、《圣观自在大悲心神呪》、《尊胜陀罗尼神呪》、《金刚萨埵百字呪》、《嘛哈葛刺真言》、《求修山足夹树叶毋真言》、《佛说消灾吉祥神呪》、《无量寿佛说徃生淨土呪》、《佛毋准提神呪》、《金刚经》、《观音经》、《弥陀经》、《摩利支天经》、《天妃灵验经》、《心经》、《楞严呪》、《大悲咒》、《尊胜呪》、《百字神呪》。
杨靖数了数,在这个巨大的铁箱子里面一共有二十一套完整的手抄佛经,这个数量可就非常可观了。
事实上,明代的手抄佛经也是很值钱的。
在2015年纽约苏富比的“华夏古代书画”专场上,一共有213件拍品参与了这次拍卖,最终成交了199件,总成交额高达4144万美元。
这其中,第427号拍品,一件无款的明代楷书手抄佛经竟然以1402.6万美元的高价成交,算上佣金的话,仅仅是这一本手抄佛经就折合国币8708万!
据说这本手抄佛经出自曰本的藏家,只是这本佛经事先的估价连十五万美元都没有超过,结果来自华夏沪海的一名买家愣是把这本手抄佛经的价格硬生生的抬了一百倍!
那本没有款识的手抄佛经都能拍出这样的价格,而这里这一本本不仅有款识,而且还非常完整的成套手抄佛经如果要是上拍的话,那会是什么价格
当然,这些手抄佛经打死杨靖都不会上拍的,这些华夏老祖宗留下来的珍宝,只能在博物馆中为华夏老百姓展出。这些佛经和从武则天陵中得来的那些佛经组合在一起,完全可以搞一个专门的展厅用来展示这些国宝。
把这个铁箱子中的这些佛经都拿了出来之后,又空出了一个箱子。
杨靖随即打开了第三个箱子,结果这第三个箱子里面并没有油布,打开之后里面都是一些腐朽的不成样子的枯草,不过这些枯草都塞得很严实,这让杨靖多少有点好奇。
扒拉开这些枯草之后,一个洁白的大罐子显露了出来,尤其是在这些枯草中间露出来的灌肩上那湛蓝色的花纹,立刻就让杨靖精神为之一振。
“这是......”杨靖的脑子里忽然间就闪过了一个念头,就连意识都有点哆嗦起来。
深吸了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心情之后,杨靖这才慢慢而又仔细的把这个大罐拿了出来,顿时,一股大气扑面而来。
“这是元青花大罐”杨靖下意识的嘟囔了一句,随即很肯定的说道:“这就是元青花大罐!”
无需鉴定,仅仅凭借着这个大罐的器型、青花纹饰以及那色彩,杨靖几乎一眼就可以断定这就是一个传说中的元青花大罐,而且还是一个从来不曾出现过的元青花人物大罐!
杨靖这段日子也学了不少有关于瓷器方面的知识,四师父蔡易可是故宫博物院瓷器研究所的所长,有这么一个师父在,杨靖就是想偷懒都偷不成。所以杨靖对于瓷器这方面现在可是了解的相当透彻。
这个大罐哪怕没有经过鉴定,但仅仅凭借着感觉,杨靖就能一口判定这就是一个大开门的元青花
第七四九章 竟然是一对!
要说这个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大罐和那张朱元璋的圣旨谁的价值更高,这个可就真不好说了。
一个是全世界目前只有一张的皇帝圣旨,一个同样是目前全世界只有一个的青花大罐,你说的谁的价值更高这分明就是一个关公战秦琼的难题。
在元代乃至明朝,元青花大罐的数量还是非常多的,这一点从一些古籍和史书上就能看得出来。同样,明朝洪武年间的圣旨也是极多的,朱元璋一辈子当了三十一年的皇帝,鬼知道他这一生中颁布了多少道圣旨。
可不管是圣旨还是元青花大罐,到了现代,都几乎成了孤品。价值只能用难以衡量来形容。
稍微的把这个想不通的念头断绝掉,杨靖继续扒拉起这个元青花大罐下面的茅草。
这个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大罐的高度只有不到三十厘米,腹径杨靖估摸着也超过了三十三厘米,按照这个大铁箱子的尺寸而言,这第一层最起码可以放下四个这么大的罐子,但偏偏这一层就只放了一个大罐,大罐和铁箱璧之间全都用茅草填充的严严实实的,看样子当初小鬼子也知道这个大罐的价值,为了更好的保护这个大罐,所以没有多放。
也就是说,如果下面不全是茅草的话,下面最起码还得有一个大罐才是。
果然,扒拉了几下之后,另外一个元青花大罐也扒拉了出来。
这个大罐几乎和第一个大罐尺寸相当,而且无论是云纹还是青料以及器型,都几乎如同孪生兄弟一般,如果不是这个大罐上的图案不一样,杨靖真以为这第二个大罐也是一个萧何月下追韩信大罐呢。
这个大罐上的图案是一个杨靖从来不曾见过的图案,最起码在其他的元青花瓷器上,杨靖是从来不曾见过这个图案的。
这个大罐的纹饰格式和第一个大罐几乎是一模一样的,而且都是用进口青料绘制的。颈部的第一层纹饰是饰水波纹;肩部第二层的纹饰则为产值牡丹纹;腹部第三层的纹饰则是故事的主题纹饰;下部第四层的纹饰则为为变形莲瓣纹内绘琛宝,俗称“八大码”。
在其他已经出世的九个元青花人物大罐中,也都用的是这种纹饰格式。
第三层的主题纹饰画的是一个身穿盔甲的将军手骑着一匹骏马正在疾驰,将军的背着一个箭壶,里面放着很多白羽箭,不过这位将军的双手并没有勒住缰绳,而是左手提弓,右手则牵着这匹骏马的缰绳,人和骏马都惟妙惟肖。而在距离将军不远的地方,有一块大石头,奇怪的是,在这块大石头上,一支白羽箭稍微带有一点斜度的插入了这块大石头,足足插进去有一半!
很显然,这位纵马疾驰的将军不知道什么缘故刚刚射出了一箭,但不幸的是没有射中目标却射中了一块大石头......
整个图案虽然不大,但却画的惟妙惟肖,不管是将军的动作还是那匹骏马的神态,以及那块大石头的形状,都画的堪称精湛至极。
这个图案杨靖虽然没见过,但自打看到这个图案时,杨靖就知道这个元青花大罐的主题纹饰到底画的是哪一出故事了。
小学的时候杨靖就学过一首诗,是唐代诗人卢纶写的一首《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二》,也就是简称的《塞下曲》。
这首边塞小诗写的一位将军猎虎的故事,取材于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记载当时名将李广事迹的《李将军列传》。原文是:“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中石没镞(箭头),视之,石也。”
意思就是:深夜,山林里一片昏暗,突然狂风大作,草丛被乔得刷啦啦起伏抖动;蛙人起落处津津乐道恍恍惚惚有一头白虎扑来。这时,将军正从林边驰马而过,他眼疾手快,拉满弓一箭射出……
第二天清晨,将军记起昨晚林间的事,顺原路来到现场,他不禁大吃一惊:明亮的晨光中,分明看见被他射中的原来不是老虎,而是一座巨石。恐惧感默然蹲在那里,那枝白羽箭竟深深钻进石棱里去了!
这首诗描写的就是当年西汉名将李广将军“夜间纵马疾驰,引弓射石”的故事。
也就是说,这个元青花人物大罐应该叫“元青花李广夜引弓大罐”。
这是一个相当有名的故事,在民间流传了上千年,没想到元青花大罐上竟然也把这个故事给画了上去。
这个大罐也是从来不曾出现过的人物故事大罐,其价值同样是难以估量。
很显然,这两个大罐应该是一对大罐,不管从器型还是纹饰格式又或者是青料上来看,这两个青花大罐应该是同一窑烧制出来的,尤其是主题故事的纹饰,一个是西汉初年的萧何和韩信的故事,另外一个则是西汉名将李广的故事。
不管是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还是李广夜引弓的故事,都是流传千年的故事,而这两个元青花大罐以这两个故事为主题纹饰,显然是凑成了一对!
一对几乎一模一
第七五零章 成化斗彩鸡缸杯
这口大铁箱子中的瓷器可不是大器了,都是一些中小器,所以这个箱子中盛放了很多瓷器。
每个瓷器外面除了有茅草做保护之外,还都裹了一层油纸,油纸里面则裹了一层绵纸。很显然,当初存放这批宝藏的小鬼子之中,有精通古董的大师存在,否则以那些大头兵的性子,是绝对不可能把这些瓷器保护的这么好的。
随便拿起一个被油纸和绵纸裹住的瓷器,从器型上来看这个瓷器应该是一个碗,小心的揭开油纸和绵纸之后,呈现出来的果然是一个碗,确切的说,这是一个青花缠枝花卉纹碗。
这个碗有着明初青花瓷的典型特点,那就是胎体较厚,要比元代青花瓷厚重一些。不过这个碗瓷化程度较高,所以胎体虽然厚重,但却致密而细白,一看就知道这绝对不是民窑能够烧出来的瓷器。这一点,杨靖即便是不用圣戒鉴定也能判断的出来。
这个碗所用的青料晕散比较厉害,这显然是使用的国产青料。而历史上明初的青花瓷晕散就比较厉害,这也成了鉴定明初青花瓷的一个重要证据。
杨靖把这个碗翻了过来,结果碗底的款识让杨靖心中一惊。
“洪武年制”。
碗底的款识只有区区四个字,但这四个字却是让杨靖的心脏不由自主的狂跳了起来。
这个青花缠枝花卉纹碗竟然是明初洪武年间的官窑瓷,而且还是带有款识的官窑瓷!这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的感觉啊。
要知道,华夏古瓷在明朝永乐之前是没有用帝王年号做款识的,当然,这种说法只是根据目前所发现的瓷器来判断的。宋瓷包括元瓷没有用帝王年号做款识的,这一点已经可以认定了,用帝王年号做款识是始于明朝。
只是用帝王年号做款识到底是始于洪武还是永乐,这一点谁也不能确定。
因为目前还没有发现洪武年间带有年款的官窑瓷,民窑也极少见,仅见有青花书写“福”、“寿”款者。此外,在赣省玉山发现的“洪武七年二月二十七日造此”纪年款的青白瓷罐,款识是刻划在罐腹,是极为罕见的具有明确洪武年款的器物。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考古学家一致认定用帝王年号做款识是始于永乐年间。
可这个青花缠枝花卉纹碗的出现,却是直接打破了这个认定,也就是说,一旦这个碗出世,那么华夏古瓷有关于用帝王年号做款识的起始,就不再是永乐大帝了,而是他爹朱元璋!
这个发现绝在华夏古瓷研究方面绝对是有着突破性进展的,不过想想也难怪,不管是洪武还是永乐,人家可是正儿八经的爷儿俩,永乐再怎么牛逼,见了洪武也得老老实实的叫一声“爹”!
既然永乐都用帝王年号做款识,估计也是从他爹那里学来的。
虽然是估计,但这个可能性却是极大的!人家朱元璋和朱棣这爷儿俩可都是雄才大略的皇帝,老子英雄儿好汉,在这一对爷儿俩身上体现的那才叫一个淋漓尽致。可是永乐大帝之所以这么厉害,要是没他爹朱元璋的教导,那显然是不可能的。
所以,从小耳闻目濡之下,朱棣跟着他爹学了很多东西,然后连制作官窑瓷器都用年号做款识也就不足为奇了。
之前没有判定用年号做款识不是起始于洪武大帝,那是因为后世这些考古学家根本就没有发现任何带有年款的洪武官窑瓷。现在出现了这么一件正儿八经的洪武官窑青花瓷,而且还是带有年款的,这不是突破性发现又是什么
仅仅从考古学价值上来衡量,这个小小的青花缠枝花卉纹碗的考古价值甚至还要在那两个元青花人物大罐之上!
用圣戒鉴定了一下之后,确定这个青花缠枝花卉纹碗确实是产自洪武二十一年景德镇官窑的青花瓷之后,杨靖真的是心满意足了。
“好东西!真正的好东西啊!”杨靖乐滋滋的想着。
其实这个碗不光是考古价值,其本身的价值也是绝对极高的。这可是目前为止全世界发现的唯一一个带有洪武年款的官窑青花瓷啊,全世界独一无二,你说的它的价值有多高
那个拍出了8.4亿港币天价的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全世界好歹还有三个呢,这个带有洪武年款的青花瓷可是全世界仅有的一个啊,要是上拍的话那得拍出多少钱来
说个毫不夸张的话,仅仅是这一个碗,就足够杨靖心满意足了。
但很可惜,这口大铁箱子给杨靖的惊喜显然还不止如此。
把这个洪武青花缠枝花卉纹碗和那两个元青花人物大罐放在了一起之后,杨靖有随手打开了另外一个被包裹住的瓷器,结果这个瓷器也给杨进带来了不小的惊喜。
这是一个明永乐年间的青花狮球心压手杯,不管是从器型还是纹饰又或者其他方面来看,这又是一个永乐年间的官窑瓷精品。
如果仅仅是这一个压手杯,杨靖也不会觉得多么惊喜,但如果是一套四个压手杯呢
没错,在接下来发现的瓷器中,杨靖找到了另外三个不同纹饰的压手杯,一个是花心内书年款的永乐青花压手杯,一个是鸳鸯卧莲内书年款的永乐青花压手杯,还有一个则是竹石灵芝内书年款的永乐青花压手杯。算上第一个发现的那个双狮绣球内书年款的永乐青花压手杯,这就四个器型和规格一模一样的压手杯就构成了四杯一套。
这其中,鸳鸯卧莲内书年款和竹石灵芝内书年款的永乐青花压手杯,虽说在故宫博物院中也有收藏,但却是万历年间仿的,尤其是那个竹石灵芝内书年款的压手杯,即便是在故宫博物院都没有收藏,其他地方也未曾听闻有人收藏这种纹饰的压手杯。
而这四个压手杯都是正儿八经的永乐官窑瓷,其价值可就不一般了。
除了这一套压手杯之外,杨靖还发现了从洪武到万历年间的一共三十多件各式各样的官窑瓷器,从洪武青花瓷,到永宣青花瓷、永宣釉下彩、嘉万五彩瓷,几乎涵盖了明朝各个时期的官窑精品。
当然,这其中最大的发现是那一套共计四个的成化斗彩鸡缸杯!
纵观整个明朝,其瓷器的发展可谓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层次,在明一朝,华夏的瓷器真正的实现了百花齐放的格局。
从青花瓷到釉下彩、釉上彩,再到单色釉和杂色釉,明朝的瓷器多不胜数。但纵观整个明朝,瓷器最出名的还要数成化年
第七五二章 康熙五彩十二花神杯
这口大龙缸虽然比不上康雍乾时期那种动辄就是七八十厘米高的大龙缸那么大,但也算是一个不小的大器了,最起码在今天所发现的所有瓷器中,单论个头的话,就要数这口大龙缸为最大了。
这种大龙缸以及绘上了其他图案的青花大缸的功能,其实主要是供皇宫和上层社会消防灭火的一种储水器。
《景德镇陶录》说“缸多画云龙或青花,故统以龙缸名之”,点出了器物名的由来,它是封建帝王专用之物。早在明洪武时期景德镇御窑厂便设有龙缸窑,专门烧制大龙缸。宣德时期龙缸窑一度达到三十二座,到明代中晚期的正德、嘉靖时期,由于青窑数少,龙缸窑空闲,就将龙缸窑改砌青窑十六座,仍存大龙缸窑十六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