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大亨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赫墨
当时的小鬼子中绝对有一名堪称大家的存在,否则这批瓷器也不会保存的如此好,而且分类也分的如此明晰。其实要真说起来,还真的感谢那个曰本人,否则这些瓷器在那处地下墓室中埋了这么多年鬼知道会出现什么不可测的情况啊。
摇了摇头,杨靖把心神从空间中退了出来,他真的是有点太激动了,他需要让自己稍微平复一下。
小心翼翼的下了床,但依然惹得格格低声的嘟囔了两句。稍微停顿了一会儿,看着格格再次转身继续沉沉睡去,杨靖这才穿好睡衣,从茶几上拿起了一盒烟以及一个打火机,悄悄地走出了房间,来到了外面的阳台上点燃了一根烟,看着外面的城市夜景,感受着微带着湿润的空气。
在阳台上抽了一根烟之后,杨靖这才掐灭了烟头,小心的回到了房间上了床,然后再次把心神沉入到了储存空间中。
“嗯,这口箱子下面好像还有东西”杨靖正准备把刚刚打开的这口大铁箱子放在一边呢,结果却发现里面似乎还有东西。
也是,刚才虽然一口气从这口箱子中掏出了九件极为珍贵的瓷器,但这就件瓷器几乎都是中小器型的,区区九件瓷器就算是保护的再好,连这口箱子的一半体积也占不了。
刚才光顾着欣赏那件柴窑天青釉水仙花瓶了,杨靖直接就把被茅草盖住的箱子下半截给忽略了,此时再动这口箱子的时候,他才意识到这口刚才给自己带来巨大惊喜的箱子,下半截好像还有东西。
果然,当杨靖把盖在上面的茅草全都清理出来之后,箱子下半部露出来的两件东西再次让杨靖的心脏一缩。
这是两个直径超过二十厘米的、古色古香的铜香炉!
几乎是和刚才那件柴瓷一样,杨靖仅仅是拿眼一看这两个香炉,脑子里立刻就冒出了三个字——宣德炉!
无需鉴定,无需考究,仅仅只需要一眼,杨靖几乎就已经可以判定这两个古色古香的香炉就是传说中的宣德炉!
所谓的“大开门”,所谓的“一眼货”,说的就是眼前这种宝贝。这样的宝贝真的是无需鉴定和考究的,因为这种宝贝总能让人一眼就能看出其不凡之处,哪怕是什么都不懂的菜鸟,也能极为清晰的感觉到这种宝
第七五六章 明代的皇帝们
朱瞻基的文成武功也算是极为出色的了,他不仅在治理国家以及军事方面有着杰出的才能,在文艺方面也是相当的不错。
朱瞻基雅尚翰墨。尤工于画山水、人物、走兽、花鸟、草虫等。他的书画作品经常当作图书赠重臣,上书年月及受赐者姓名,钤“广运之宝”、“武英殿宝”及“雍熙世人”等印章。
也就是说,朱瞻基除了是一名皇帝之外,其实也是一名才高八斗的才子,他的诗词字画也是相当有名的。当然,最有名的要数朱瞻基喜欢玩蛐蛐这件事。
朱瞻基当皇帝的时候,在民间有“太平天子,促织皇帝”之名。促织者,蟋蟀也,民间叫蛐蛐。
朱瞻基喜欢玩蛐蛐,这可是天下闻名的事情,不过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皇帝再是皇帝,他首先也是一个人,只要是人,就不可避免的会有这样的那样的爱好。
朱瞻基身为天子,喜欢玩蛐蛐,这虽然有些不务正业之嫌,但谁又能说什么呢好歹人家在玩蛐蛐之余,还能把一个偌大的国家治理好,这就已经足够了。总比他那些不孝的子孙强吧
其实例数明朝的这些皇帝,貌似就没有一个正常的,怪不得后人都说明朝的皇帝都很奇葩。
先说朱瞻基的曾祖父朱元璋,在元朝,汉人起名字是十分随意的,基本上都是按数字排列,所以朱元璋他爹就给他起了重八这个名字。这就好比咱们开国初年很多以动物命名的道理是一样的,比如:二狗子,又或者狗蛋等等。不过朱元璋的这个名字可意义非凡,重八就是十六,而明朝总共就出了十六个皇帝,朱元璋他爹一介农民能起这么有深意的名字,也真的是不容易。
还有朱瞻基他爹朱高炽,也就是明朝第四任ceo大人。这个皇帝是明朝最胖的一位皇帝,也是最能吃的一位皇帝。
朱高炽多么胖呢这伙计胖到需要两个內侍搀扶才能走动,而他这么胖就是吃出来的。他也从没上过前线,那为什么能当皇帝呢命好!他的弟弟朱高熙英勇善战,有他爸爸成祖朱棣的气概,他爹朱棣原本也有立朱高煦为太子的想法,无奈他不是长子啊,年纪大了的朱棣架不住言官的炮轰,不知怎地就立这个胖子当皇帝。不过朱高炽当了十个月皇帝就下台了,因为是病死了——纯粹吃出来的病!
朱瞻基就不用说了,蛐蛐皇帝嘛!
而朱瞻基的后辈子孙就更不堪了。他的灰孙子辈中有一个叫做朱厚熜的,也就是嘉靖帝,他是个地地道道的道士皇帝,但在位时间却非常长,四十五年。
嘉靖帝刚上位那会儿还是非常励精图治的。因他自己是外藩即位,所以想给自己的老爸老妈搞个好名头,可是大臣们不同意,因为这事儿,刺激到他了,后来和大臣们就不怎么来往了。国家大事不管了,也不上朝,一头钻进了道士行业。嘉靖帝在荆楚大地长大,正是道家的发源地,所以嘉靖后期,基本也就没管过国家大事,日日苦练仙丹,以求长生不老之术,人称“道士皇帝”。
朱瞻基的灰孙子这种还有一个叫朱翊钧的,也就是万历皇帝。万历皇帝十岁就当了皇帝,不过头上一直有一块大石,朝政完全被张居正托管,他自己就是一个空架子。哪怕可怜的万历皇帝实在压抑的受不了找个宫女临幸临幸,也都能被张居正上升到亡国的高度。
好不容易张居正死了,天天又听那些言官啰里吧嗦,最后直接撂挑子不干了,硬生生的竟然三十年不出宫门、不理朝政、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至于上朝,那就更不可能了,也是任性到了极致!最关键的是就这样,明朝还没有灭亡......
至于朱瞻基的另一个灰孙子朱由校,也就是明熹宗天启帝,那更是个奇葩,人称“明朝鲁班”。
要说这个皇帝更奇葩,因为人家的专业技术是木匠,华夏历史史上唯一的一位木匠皇帝,皇帝只不过是兼职,可能兼职也不能算的上。
天启皇帝他爹从小不受待见,所以他也跟着遭殃,从小就木讷,也不读书,大字不识几个。不过人家命好,经过“移宫案”后被拥立为皇帝。
在他当皇帝的时候,魏忠贤本是街头的一个小混混,因善钻营,进宫当太监;而容氏是皇帝的乳母,自然感情深厚,这时候宦官魏忠贤和祸害容氏蛇鼠一窝,经常联合一起迫害东林党。木匠皇帝也不上朝,魏忠贤也专挑皇帝做木工的时候去汇报情况,皇帝就一句话:你看着办吧。木匠皇帝就这么慢慢地把大明朝往死路上送。
反正从朱元璋开始一直到崇祯帝,明朝的皇帝几乎就没有一个正常的。
朱瞻基只不过是喜欢玩蛐蛐,还算是不错的呢。
当然,朱瞻基不光是喜欢玩蛐蛐,他还有一个极大的爱好,那就是喜欢赏玩香炉,毕竟在他骨子里也是一个文人,文人嘛,要是没有点风雅的爱好,那还能叫文人吗
朱瞻基当皇太孙的时候,他爷爷对他很严格,所以他即便是很喜欢赏玩香炉,也不敢大肆去做,因为他很清楚,一旦这事儿要是被他皇爷爷朱棣知道了,肯定会给他定一个玩物丧志的罪名。
朱棣过世之后,朱瞻基他爹也仅仅当了十个月的皇帝,然后等他登基之后,这天下可就没有人再能管着他的人了。所
第七五七章 记载
两个正宗宣炉的发现,让杨靖恨不能抱着这口大铁箱子亲一口。
这口箱子中盛放的宝贝真的是太让人惊喜了,用惊喜的无以加复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整个大铁箱子中一共就放了十一件宝贝,但这十一件宝贝都绝对是国宝级的存在,尤其是那个柴窑天青釉水仙花瓶以及这两个宣炉,要是拿出去的话,绝对会在考古界引发轰动的!
这种寻宝的结果简直就是比天上掉馅饼来的还要让人欢喜。
微微平复了一下心情,杨靖打算看看这口箱子中还有宝贝吗,结果扒拉了一顿,里面确实是没有宝贝了,但却让他找出来一个被油布和棉布层层包裹了好几层的小包袱。
这个包袱被保护的这么严密,而且还和这十一件国之重宝放在一起,显然这个包袱里面也是相当了不得的东西。
结果当杨靖打开这个包袱之后才发现,这个包袱里面除了写满了字的纸张之外就是一些写满了字的丝绢。
杨靖也搞不清楚这些写满字的纸张和丝绢到底记载着什么,不过随便拿起一幅丝绢来一看,他立刻就搞清楚了这些东西到底是干嘛的。
“......泰族人日益猖獗,我吴哥朝面临的局面越发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塔玛农陛下派遣大臣遮玛干作为使节前往大明上国觐见,同时恳求上国皇帝陛下出兵帮助我吴哥王朝......上国洪武皇帝陛下对于遮玛干的觐见非常满意,赏赐了大量的手抄佛经以及佛像和精美的瓷器......遮玛干返回之后,塔玛农陛下对于洪武皇帝陛下赏赐的佛像和瓷器非常喜爱,把洪武皇帝陛下的圣喻以及两个元青花罐供奉在了皇宫之内......”
这张丝绢的历史已经很悠久了,上面记载的是那些手抄佛经以及一些金佛像还有那两个青花大罐供奉了起来。
丝绢上写的那些东西的意思大体就是这个样子,不过这张丝绢上的字体都是汉字楷书,但没有标点符号断句,杨靖只能大体的翻译成这个意思。
杨靖知道早吴哥王朝,尤其是吴哥王朝后期,有很多汉人在吴哥王朝内任职。记载这些事情的官员,应该就是汉人,否则这张丝绢上也不会用汉字记载这些事情。
而从时间上来推断的话,这张丝绢上记载的东西很符合当时的情况。
吴哥王朝的最后一任国王就是塔玛农国王,他在位整整二十年,从1373年到1393年。而在那个时期,泰族人,也就是泰国素可泰王朝兴起,他们不断进犯吴哥王朝,多次打败吴哥王朝。最终在明洪武二十六年的时候,吴哥王朝最后一任国王塔玛农在憋屈中驾崩,他临死之前也没有等来大明上国的援军。
不过说来也正常,大明刚刚统一才二十多年,正是休养生息的时候,而且朱元璋就算是用兵,也不会去中南半岛这种烟瘴横生的鬼地方去帮助吴哥人,北边元蒙余孽才是朱元璋需要防备的最大心腹之患。所以,塔玛农国王没有等来明朝的援军也就在所难免了。
但从这份记载上就可以看出,第一口箱子内的一些金佛像还有第二口箱子中的那些手抄佛经和那份圣旨以及那两个元青花人物大罐,显然就是从塔玛农时代保存下来的。
高棉向来是汉族的忠实小弟,不管是吴哥王朝还是后来的金边王朝,高棉从来都是奉华夏为上国,无论是宋朝还是明朝又或者是后来的清朝。
一方面是上国赏赐的东西确实精美异常,对于吴哥王朝或者金边王朝的国王来讲,那都是珍品。另一方面,这些宝贝都是上国的皇帝赏赐的,必须要恭敬的对待,否则就是对上国的不敬。如果不恭敬对待这些赏赐品,万一要是惹来上国的不快,人家随便动动手指头就能灭了自己!
高棉把上国皇帝赏赐的东西供奉起来自然也就不足为奇了。
很显然,这个包袱中的东西,大都是记载着这些宝贝的来历的,从北宋到南宋,再到明朝和清朝前期,在这六口大箱子中发现的宝贝,每一件都有来历记载。
当然,也有一些东西杨靖还没有发现,估计那些宝贝都在剩余的最后一口箱子内放着呢。
不过从这些记载上来看,这些宝贝显然都是当年小鬼子从东南亚掠夺来的宝贝。从缅甸到泰国再到高棉、老挝以及安南、大马、新加坡,这些中南半岛上的国家全都被小鬼子抢了一个遍,当然,太平洋中的菲律宾、印尼也没有逃得过小鬼子的魔掌。
之前那几口箱子中存放的宝物,都是从这些国家内搜刮而来的,当然,这些东西即便是在曰本人的眼中,也是无价之宝,所以他们在搜刮这些极品宝物的时候,也顺带着把记载着这些宝物来历的资料一块给抢了过来。
这就更证明了杨靖之前的猜测,当时主持这场劫掠的家伙,绝对是一个极为精通华夏古文化的曰本人,要不然这家伙也不会把这么多的极品宝贝放在一起。
而在这个包袱的最底下,杨靖发现了一份用日文书写的笔记本,本子上记载的东西立刻就彻底证明的杨靖的猜测。这个本子上内容翻译过来大体就是这个样子的。
“昭和二十年二月底,阿波丸号抵达圣费尔南多,带来了从华夏港岛装载的一些极品宝物,其中就包括四年前在华夏得到的那四个头盖骨化石。
阿波丸号停靠圣费尔南多港口之后,负责秘密押运的左山昭夫中佐要把存放在圣费尔南多以及周边几座城市的宝物全都运走,但这段时间以来我总觉得
第七五八章 阿波丸号骗局
不过这个笔记本中所记载的内容也让杨靖终于明白了“阿波丸号骗局”原来是真的。
在西方人的眼里,一提起沉船,恐怕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泰坦尼克号了。但是在东方,尤其是华夏和曰本,一提起沉船,绝对最先想到的就是那艘阿波丸号。
阿波丸号是曰本人在1943年初建造的一艘民用远洋货轮,这艘船虽然是民用货轮,但排水量超过了一万一千吨,而且这艘船绝对是按照军事性能及要求打造的,无论从规模、性质、性能来讲,都是真正意义上的军事船舰。
因为和这艘船一样型号的商船都被小曰本改造成了轻型航母,唯独这一艘船还挂着“商用”的牌子,可见这艘船的性能之出色。
开玩笑呢,普通的万吨级商船在那个年代能跑出二十节的航速来普通的商船能够在先后六次往返于曰本——新加坡航线为陆军运送给养的期间,遭受炸弹的爆破和美军鱼雷的攻击,能够依然不沉普通的商船能够被曰本军方誉为“不沉之舰”
这不就是睁着眼说瞎话嘛!
可偏偏人家小鬼子就这么干了,而且还干的这么堂而皇之。在美国人的军舰封锁西太平洋期间,就是这么一艘军用版的商船,大摇大摆的从曰本到新加坡之间来回穿梭,不仅给寺内寿一的手下运送了大量的军事补给,更是把寺内寿一的手下从东南亚搜刮而来的巨额财富运抵曰本本土。
不过,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成功的完成了六次补给以及运送任务的阿波丸号,终于在它最后一次执行运输任务的时候,遭到了老天爷的报应。
事实证明,这艘被曰本军方寄予了厚望的“不沉之舰”,距离德国海军那艘真正的“不沉之舰”塞德利茨号战列巡洋舰差远了。在那场著名的日德兰海战中,这艘隶属于希佩尔将军战巡分队的战列巡洋舰,在那次海战中一共挨了八发15英寸炮弹,六发13.5英寸炮弹以及八发12英寸炮弹,总计二十二发大口径炮弹以及一发鱼雷击中这艘巨舰,但这艘巨舰愣是没有沉没。而与这艘巨舰作为对手的狮级战巡玛丽女王号仅中七弹就殉爆沉没。
可见,真正的“不沉之舰”名号并不是小小的阿波丸号就能够承受的起的。
或许也正是因为这艘军用版商船承受了这么一个本不应该它所能承受的名号,结果在其最后一次执行任务的过程中,美国海军“皇后鱼”号和僚艇“海狐”号仅仅用了四颗鱼雷,就让阿波丸号在短短三分钟之内沉没了!
而伴随着阿波丸号一块沉没的,是2008名曰本人。这些曰本人说起来也是活该,当时阿波丸号在中了鱼类之后,有很多曰本人都跳海了,但他们却拒绝美国人的救援,这不是活该是什么难道他们心里有鬼,怕被美国人救上来之后说出什么不该说的秘密
反正不管怎么说,整艘阿波丸号上的乘客,除了一人被救之外,其他人全都随着阿波丸号沉在了东海的深处。至于像执行秘密押运任务的左山昭夫中佐这种人,鬼知道在那些死亡的乘客中还有多少。
曰本人死多少,估计除了曰本人之外没有人关心,人们更关心的是随着阿波丸号一块沉没的那些号称价值五十亿美元的财富!
根据美国《共和党报》1976年11—12月特刊报道,阿波丸号上装载有黄金四十吨,白金十二吨。工业金刚石十五万克拉,大捆纸币价值不明,人工制品、工艺品、宝石共计四十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