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大亨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赫墨
像亨利.威廉姆斯的副手,在2005年年满三十八岁的弗兰克.阿巴斯,大卫.安德森的副手,在2005年年满三十六岁的哈里森.约翰逊,尼亚姆.威尔逊的副手,和哈里森.约翰逊一样大岁数的约瑟夫.亨特,以及在2005年年满三十三岁,但却已经单独执掌阿卡特资本的克里斯托弗.门德斯。
他们才是这次操作的主力,当然,配合他们四位的,还有多达二十多人的次一级高管,这些人才是未来三十年内恶龙基金的控制者。
亨利、尼亚姆、大卫还有阿曼达,他们在这波行情过去之后,就会彻底退下去,享受退休之后的美好生活。
至于老迈克和塞萨尔,他俩会依然以一个监控者的身份来继续为杨靖服务,当然,如果塞萨尔手痒痒了,他依然可以带领他的团队在某一段时期过把瘾......
这次三大行情的操作,既是对这些接班人的一个通盘的考验,同时也是亨利他们这一帮老一辈在慢慢过渡手里的权力。
恶龙基金需要这样的过渡,也离不开这样的过渡。
别说是他们了,就连恶龙基金的大老板,如今也已经是“年过六旬的老人”了,而且大老板在寻找继承者的消息,在恶龙基金内部已经是一个公开的事情了。
所有的人也都在盼望着大老板能够寻找到他中意的继承者,否则,偌大的恶龙基金可就没多少年活头了......
这些接班人中重要的十几位已经拥有了恶龙基金百分之零点几的股份,可就是这百分之零点几的股份,其价值也足有上百亿美元了。别人不知道恶龙基金的当量,可他们身为接班人,自然很清楚恶龙基金那恐怖的价值了!
说个毫不夸张的话,仅仅是恶龙基金名下的四大金刚,其真实资本都极其恐怖了。拿大卫.安德森来举例子,大卫除了拥有恶龙基金1.5%的股份之外,还拥有太平洋资本5%的股份,而仅仅是太平洋资本5%的股份,就足以让大卫进入到全球富豪榜的前十名!如果再算上恶龙基金那1.5%的股份,他的身家将会轻松超过亚马逊的杰夫.贝佐斯!
不光是大卫,亨利、尼亚姆还有阿曼达,都是这个样子。至于老迈克和塞萨尔,他们俩的身家就更恐怖了。
所以,这些接班人都以这些老前辈为目标,他们都想成为大卫他们这样的人。
而如果掌控了恶龙基金超过85%股份的大老板没有继承者的话,这一切或许都会成为镜中花水中月,所以这些接班者也都盼望着大老板能够尽快的找到合适的继承者,让恶龙基金长期存在下去。
“大卫、亨利,这些小家伙们做的怎么样”杨靖抱着膀子站在窗前,看着下方那个大房间中正在忙碌的众人,扭头问身后的大卫和亨利。
“相当不错,经过这六年的锻炼,他们已经完全可以出师了。”亨利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说道。
大卫的情商不怎么高,但在这个时候他也点头说道:“他们已经成长起来了,我们几个也可以放心的把恶龙基金交给他们了。”
此时杨靖他们三个是在欧洲小国摩纳哥的一幢公寓楼的顶层。这是一处三层跃层公寓,面积足够大,旁边就是蒙特卡洛巴黎
第九三四章 二百亿美元的回报
这里的操盘是一天二十四小时不停的,所以杨靖在看了一会儿之后,就满意的回到了自己的房间,亨利、大卫还有塞萨尔也都跟了进来。
杨靖亲自动手给每个人倒了一杯香槟,这才端起酒杯笑道:“来,为我们的辉煌干杯!”
“为我们的辉煌干杯!”三个人高举酒杯齐声说道。
这次投资或者说是投机的结果是非常辉煌的,三大行情分别启动之后,恶龙基金名下的三大投资机构已经在这三种行情中获得了巨额的利润。
仅仅是在国际黄金和国际原油期货方面,恶龙基金的获利就已经超过了一个通用电气的市值!
而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现在虽然还没有进入到高.潮,但以国际游资为掩饰的ky投资基金,仅仅是从做空美国次贷和美国股市上,就已经获利超过了两千亿美元!
他们的这次投机行动,绝对称得上是辉煌。
喝了一口酒之后,亨利笑着说道:“可叹外界都在为约翰.保尔森的盈利而惊叹,他们永远不知道相比于我们,约翰.保尔森的保尔森基金的盈利只是一小部分罢了。”
塞萨尔也笑道:“别忘了,我们可是国际游资。”
一句话把现场所有的人都逗乐了,就连平时不苟言笑的大卫也开怀大笑了起来。
先不说国际黄金和国际原油期货市场的盈利,仅仅是这次做空美国次贷和做空美国股市,就让ky投资基金的获利超过了1987年的美国股灾,而这还仅仅是开始。
这次美国的次贷危机已经开始引爆全球金融市场了,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已经无可避免的要爆发了,这才是ky投资基金和太平洋资本在以后的一个阶段内获得更大利润的战场。
“你们还有那帮小家伙们做的很不错,而且我们前面还有一个约翰.保尔森吸引外界的注意力,我们这次会更安全的。”杨靖笑眯眯的说道。
这话倒不是杨靖乱说,实在是在美国想要发国难财其实是一件无比危险的事情。当年美国股灾的时候,美国政府可是在事后抓了不少发国难财的家伙,要不是ky投资基金当时“主动的”站出来出钱托市并大量回购股票,说不定当时亨利也会被美国政府请进去喝茶的。
这次的次贷危机同样是如此,不过相比于二十年前的那次股灾,美国的金融监管这时候已经变得宽松了起来,而恰逢后世被称为“空神”的约翰.保尔森在前面顶着,所以这次ky投资基金在次贷危机中更是如鱼得水。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到新世纪的前十年之间,华尔街有两名“保尔森”是大名鼎鼎,一个是高盛的前主席和ceo,并在2006年担任美国财长的亨利.保尔森,另外一个就是在次贷危机中因为做空次贷而大发其财,被后世誉为“空神”的约翰.保尔森。
在次贷危机爆发之前,约翰.保尔森在华尔街并没有什么名气,直到他在2004年遇到了老友保罗.佩莱格里尼之后,两个臭味相同的家伙看出了美国房产市场那巨大的泡沫,然后果断的做空次贷,最终他在美国房产市场上压下了250亿美元的重注来做空美国次贷,然后用了一年多的时间,这250亿美元变成了450亿美元,直接盈利高达200亿美元。
约翰.保尔森也因为这一次做空,而被别人誉为“空神”。
事实上,约翰.保尔森的成功离不开保罗.佩莱格里尼。
保罗.佩莱格里尼出生于意大利,并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来到了华尔街,在拉扎德兄弟公司担任水平中游的投资人,尝试过几次风险投资。他也是在那个时候认识了当初在贝尔斯登任职的约翰.保尔森。
两个人在那个时代,只能算是华尔街的两只小虾米。
和约翰.保尔森一路顺风顺水不一样,佩莱格里尼在离开扎拉德兄弟公司之后又干过好几种经纪人,但都干的很不顺利,而且他的两次婚姻也都以失败告终。
甚至在2004年他再次遇到约翰.保尔森之前,这家伙是处于一种失业状态。
不过在职场历练多年之后,佩莱格里尼练就了出众的财务分析能力,造就了他与众不同的投资思维,他不再受制于华尔街金融体系中的条条框框,不再完全依赖信用等级、评级机构评级,而是海量收集财务信息自己综合分析,并以此作为投资判断的依据。
而在两个人再次相遇的时候,约翰.保尔森的日子过得并不是很舒心。
在贝尔斯登任职四年后,保尔森决定从投资银行转行到基金管理,加入格鲁斯合伙基金,成为合伙人之一,正式开始了他的基金管理生涯。1994年,他看准了对冲基金的势头,和其他几家小对冲基金合租了一间办公室,创立保尔森对冲基金,专做并购套利和事件驱动投资。
那些年,保尔森的小日子过得还算可以,尤其是在新世纪之初,保尔森看出了互联网中蕴藏的巨大泡沫,果断开始做空互联网,这让他的保尔森基金在新世纪的前两年中每年的获利超过了5%,他的基金规模也增加到了6亿美元。
而保尔森基金在互联网泡沫破灭中表现出来的业绩,也吸引了很多投资者的青睐,到了2005年,保尔森基金的规模达到了40亿美元。
虽说基金规模增加了将近七倍,可保尔森依然觉得很难受。为啥很简单,因为保尔森觉得有点没有目标了。
这是对冲基金的要命之处,因为他掌管着规模达到40亿美元的对冲基金,却不知道投资的方向,时间长了必然会引发投资者的不满的。
而这个时候,美国经济一片飘红,尤其是房地产市场,更是火爆的不得了,可偏偏,保尔森对于美国的房产市场不感兴趣。按揭贷款、金融衍生品和房地产这些混水他不趟,地产的热潮中,他大都置身事外,那么他还有什么目标吗
所以,在遇到佩莱格里尼的时候,保尔森的日子过得并不舒心。
但在这个时候,他遇到了佩莱格里尼,他的这位老友给他指明了一个方向。
佩莱格里尼虽然处在事业状态,但他的嗅觉一直还是非常灵敏的。尤其是这两年美国房产市场的大热,让他嗅到了其中
第九三六章 杀鸡骇猴
要说起来,雷曼兄弟真的是很倒霉。
雷曼兄弟被爆出危机是在去年,也就是2007年的9月份。
在七年前的9月11日,两架飞机撞击纽约世贸大楼,位于世贸中心的雷曼总部,损失惨重,但也死里逃生。
七年后的同一天,雷曼股价落到4每元以下,再次来到生死存亡的时刻。
2007年底雷曼资产总值约7000亿美元,减去各种负债后的公司净值约200亿美元,杠杆率35倍。而到了今年,也就是2008年的上半年,雷曼的房贷类资产问题逐步曝光,损失可能达百亿美元,公司蚀了本钱,变成100亿美元净值支撑6900亿美元资产,杠杆率骤然冲高到近70倍。
这时候的雷曼已经是危若累卵,稍微有点风吹草动,雷曼就会轰然倒下。
就在这个时候,远在东亚的韩国产业银行,也就是kdb愿意注资雷曼。这个消息一出,雷曼的股价立刻企稳。
kdb之所以愿意在这个时候拉雷曼兄弟一把,主要原因就是因为kdb的老总以前是雷曼韩国分公司的负责人,对老东家颇有感情。
当时kdb愿出26美元一股,而雷曼方面却坚持28美元。雷曼兄弟的掌门迪克.福尔德确实不愿“贱卖”,毕竟雷曼相当会赚钱,2007年利润高达42亿美元。但这正是流动性的可怕——当空气枯竭的时候,你展示八块腹肌还有什么用。
结果这笔拖而不决的交易终于拖出了问题。2008年的9月7日,美国政府忽然宣布接管两房,在它们的资本结构中横插进2000亿美元优先股投资。
第二天,韩国金融监管机构就以东方人的委婉方式表达了意见:“kdb应以极为谨慎的态度对待注资雷曼问题。”随即kdb就发表声明,终止与雷曼的谈判。于是雷曼股价应声大跌,更致命的是,没有人和雷曼拆借了,流动性马上就要断掉。
环顾四周,高盛、花旗自身难保,刚吃了贝尔斯登,不会对情况相似的雷曼有兴趣。
相亲的对象只剩下两家,商业银行出生、相对简朴老实的美国银行,和来自大不列颠的巴克莱银行。
2008年9月中旬的那个周末,对这个星球上很多人来说只是个普通的假期,但却是却是雷曼的生死存亡之秋。
在这之前,美国银行和美林已经眉来眼去很久了,美林看了看自己账面上的房贷资产,心里清楚,如果美国银行买下雷曼,那么这头金融秃鹫的下一个做空目标就是自己。美国银行也是旧情难忘,在谈判桌上正襟危坐和雷曼谈,但总是瞄向美林。
这事儿还能耽搁吗事不宜迟,美林果断的凑上了自己的娇躯,接过了美国银行在桌底递过来的房卡。
得知美林和美国银行的好事,财长老保尔森大喜,命令双方不要犹豫,一定要完成这单并购。
那个周末老保尔森把所有华尔街巨头的高管招集到美联储大楼,就做两件事,第一,效法1998年ltcm危机,让华尔街成立救援团把雷曼的问题资产买下来,再由收购人购买雷曼剩下的资产;第二,敲定收购雷曼的交易。
高盛敢拆老领导的台吗肯定不敢。所以,援救团的事出奇地顺利。眼看雷曼就要得救,并购案却卡在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小节上:巴克莱是家英国银行。原来依据英国监管法规,并购案需经股东大会投票通过才算数。
这与美国法规并无二致,但下面一条却很要命:在此之前,巴克莱不能担保雷曼的交易,因为这将构成“实质性并购”。股东投票最快也要几天时间,这期间雷曼还得开门营业,如果投资者继续撤资,雷曼很可能撑不到并购案过关就会因为交易无法结算而破产。
曾经,老保尔森劝说迪克.福尔德时,后者回复“我执掌雷曼的时间比你执掌高盛还长”,那意思很明确,你算个毛啊!
所以事后有人说是因为福尔德一贯的傲慢,彻底激怒了老保尔森。也有人说,老保尔森就是想杀鸡儆猴,给贪婪的华尔街一个教训。总之,老保尔森很早就明确表态,别想政府为雷曼买单。
哼哼,老子就是想拿你
第九三七章 胡诌八扯
看杨靖是一个华夏人,可2008年的燕京奥运会他却从来没有去现场看过,所有的比赛项目包括那场盛大无比的开幕式,他都是在电视中看的。
没办法,那时候家里并不富裕,杨靖的岁数也不允许他单独去燕京看奥运会,所以正准备上高二的杨靖只能在家里看电视过过眼瘾了。
可现在就不一样了,以科尔.史密斯的身份而言,他可以轻松的在燕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中坐在靠近主席台附近的位置,而且这件事皮特.吴早就在运作了,以皮特.吴这些年在华夏混的身份,他想要在主席台就坐难度极高,但要是要几张主席台附近的座位,那根本没问题。
本来杨靖并不想用皮特.吴很长时间,结果这家伙在华夏是越混越好,连带着ky投资基金华夏分部也越来越好。当然,皮特.吴在华夏的主要职责就是花钱,他的主要工作除了购买一些古董和宝石之外,就是做慈善。
而古董这方面有那勇在,根本就不用皮特.吴操心,再加上缅甸那边在九五、九六年左右就没有办法在往外运翡翠了,杨靖在和田开的那座玉矿又一直没怎么大规模开采,所以皮特.吴这十多年来基本上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所以他就按照杨靖的指示,一直在华夏做慈善。
杨靖给皮特.吴一年的指标是两千万美元,也就是说,皮特.吴要在一年之内在华夏做两千万美元的慈善事业......
这个数字要是搁在八十年代,无疑是一个可以惊动最高层的外汇数字,但是到了九十年代中后期尤其是进入到新世纪之后,这点钱就不算什么了。
不过皮特.吴却是一直坚持在做,再加上两千万美元对于新世纪的华夏来讲也不算什么,所以皮特.吴在华夏并没有什么名气,他的名字只是在某些官员那里挂着。
这么一个爱国的华侨,一个二十多年来始终如一日做慈善事业的爱国华侨,其实在某些高官眼中看起来还是比较有分量的。
不过皮特.吴的岁数也不小了,老那干脆早就退休了,所以,杨靖也开始在这边培养接班人,但这都是题外话了。
有了皮特.吴,杨靖和老迈克、阿曼达、亨利以及塞萨尔他们五人很轻松的就得到了奥运会开幕式的门票,他们五人也在现场看了一场堪称伟大的开幕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