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木林森444

    而就在次日,李鸿章就收到了清廷的回复,表示可以接受各国提出的条件,并且催促李鸿章,尽快的与各国谈成协议,签定条约。

    这个结果让李鸿章颇为意外,尽管李鸿章并不赞同穿越者坚持不赔款、不割地的原则,但也不主张全盘接受各国开出的条件,毕竟各国提出的条件实在是太苛刻了,比五年前李鸿章签定的还更有甚之而无不及,毕竟现在清廷可以依靠海外华人的支持,完全有足够的底气去和各国讨价还价,至少可以将各国的条件再压一压,对某些过于苛刻的条件,甚致还可以拒绝,能够以对清廷相对有利的条款签定条约。

    当然李鸿章认为的对清廷相对有利的条款,并不是像穿越者坚持的不赔款、不割地,而是指有选择的接受,比如说赔款就可以再砍砍价,把赔款从3亿砍到15亿,甚致是1亿,至少要比要赔得少些;而租界也可以再谈谈,到不是不可以再设立租界,毕竟洋人治理租界的水平确定要比清廷高一些,而且还好方使和洋人做生意,但可以把新租界的地方定得少一些,租期短一些,再把租金提高一些,并让清廷在租界里拥有一定的权力;使馆区的情况和租界差不多;而让洋人在中国驻军则是应尽力拒绝的条款,如果实在是拒绝不了




第三九九章 谈判(七)
    这段时间以来,海外华人的风头出得太劲,连续击败八国联军,攻占天津、威海卫、青岛,威势如日中天,对淸廷的态度也不怎么客气,发表了不少对朝廷不敬的言论。慈禧太后心里都记着。只是这时清廷早已势微力寡,而且还要依靠海外华人来制约洋人,因此也都只能忍下来,还不得不下旨对海外华人进行一番嘉奖。

    不过现在的情况不同了,洋人的态度发生了转变,清廷对海外华人也就没有必要再牵就,因此有必要对海外华人打压一下,让他们知道现在中华大地上的统治者还是大清,你们想要回归中华,就要对大淸恭敬一点。

    而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不能让海外华人来主导这次谈判,更不能让海外华人的谈判目标达成,因为海外华人己经建立了不世的战功,就己经不把大清放在眼里了,如果再让他们主导谈判成功,那还不知要飞扬拔扈到什么程度,相反如果接受洋人的谈判条件,给洋人一些好处,不仅能黄了海外华人的功劳,而且还有利于让洋人和海外华人互相牵制,保持均势,而大清才能在这个游戏中玩左右逢源的把戏。

    正好现在载漪主动提议,接受洋人的谈判条件,慈禧太后正好顺水推舟,至于载漪的那点小心思,慈禧太后根本就不放在心上,既然可以立你的儿子为大阿哥,也就能够废了他,还怕载漪能够玩出自已的手掌心吗

    应该说,慈禧太后的视野、手段、思绪、计划不知要比载漪高明多少倍,但有一点两人到是半斤八两,就是只要自己的利益达到了,出卖国家利益,都不是两人考虑的事情。

    虽然明白了慈禧太后的用意,李鸿章的心里也颇不以为然。当然在海外华人和洋人之间玩平衡、玩以夷制夷,李鸿章是举双手赞成的,甚致还打算向朝廷这样建议,但也不能给洋人太多的利益。而且就目前来说,还是应该略遍向海外华人一些,毕竟海外华人是华夏后裔,这几个月以来,海外华人所做的事情基本都是对淸廷有利的,也确实是维护了中国的国家利益,并且在民间建立了巨大的声望。

    而现在朝廷明目张胆的帮助洋人来打压海外华人,这样不仅是得罪了海外华人,而且还会让清廷大失人心,在局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却接受这样苛刻的条件议和,李鸿章也可以想到,会在民间、甚致是东南官场引发多么巨大的反响。

    李鸿章和清廷出现这样的认知分歧,主要还是双方的立场不同。虽然从大立场来说,李鸿章和清廷到是基本一致的,就是要尽力的维持清廷的寿命。但李鸿章毕竟是汉人,因此他对穿越者到并没有多少排斥,从心里来说,李鸿章甚致希望能把穿越者彻底拉进清廷的体系中来,更好的维持清廷的统治。

    但清廷毕竟是一个少数民族政权,而且在本质上还是施行的部落政治,因此清廷的统治者首先考虑的是维护满族对中国的统治而不是国家利益。对汉人既要利用,又要防范。但自从太平天国以后,汉族的堀起之势己不可阻挡,而且在满族中实在找不出几个像样的人材来,清廷才不得不坐视汉族大臣的坐大。但始终都还要想尽办法多加制肘。甲午一战,李鸿章以北洋一系对抗日本全国,这背后也未免没有清廷的暗中用力。

    而现在海外华人以强大的军事力量回归中华,自然会引起清廷的防范,如果让海外华人和汉族大臣合流,那么清廷的江山恐怕就坐不稳了,因此慈禧太后才不惜出卖国家利益,也要尽力的打压海外华人。

    不过这一次李鸿章可不愿再给清廷背这个黑锅,毕竟现在的情况不同, 一但背了这个黑锅,那可就是万劫不复了,因此他才赶忙来拜访穿越者,把清廷的议建全盘托出,也把自己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秦铮虽然对这些內幕并不了解,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清廷已经准备接受各国的谈判条件,出卖国家主权。而对于穿越者来说,这个结果是绝对不能被接受的,任何理由都不行。当然这也再次表明,清朝根本就是一个不可信懒的对像,穿越者没有选择和清朝合作,而是要推翻清廷,是完全正确的。

    秦铮道“那么中堂打算什么办”

    李中堂苦笑了一声,道“老夫也不愿接受洋人如此苛刻的条件,而且老夫己向朝廷陈明利害,力劝朝廷不可轻易答应洋人,只可惜朝廷持意不听,而且电令老夫与洋人签定条约,老夫也实在是无能为力了。”

    秦铮点了点头,道“此事和中堂并无责任,中堂也是身不由己,我们也可以理解。”不管李鸿章的心里是怎么想的,但从法理上来说,他确实是受命行事,因此确实没有责任,也怪不到他的头上。而且李鸿章能够先将清廷的决定告诉自己,也算是很对得起自己了。

    李鸿章道“那么



第四百章 谈判破裂(一)
    第二天一早,三方仍然都准时来到了静安寺,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谈判。

    互相寒喧了一番之后,三方的人员在谈判室内按各自的位置就坐,而霍必澜神彩奕奕,首先发言道“各位,相信经过了一天的总结讨论之后,我想各位都应该有一些新的调整和主张,而且还是有助于我们这次谈判的,不知道那一方愿意先来说一说,自己的新主张,如果没有,那么我们就接着上一次结束时候的进程继续讨论。”

    这时李鸿章道“这一次甴我们先来说吧,这次谈判,我们确实有一些新的决议。”

    霍必澜点了点头,笑道“当然可以,我们欢迎清国政府发表意见。”又转头对秦铮道“秦政委,贵方的意见怎么样。”

    秦铮见霍必澜的神色之间,颇有些筹促自满的样子,估计他也知道清廷己经决定全盘接受各国提出的谈判条款,因此才显得信心十足,胜卷在握的样子。只是淡淡道“我们没有意见。”

    霍必澜的脸上露出了会心的笑容,又对李鸿章道“李中堂,请你发言吧。”

    李鸿章点了点头,道“昨天我们收到了朝廷的电报,朝廷同意接受各国提出的谈判条款,因此今天如果讨论有关我大淸的条约条款,可以以各国提出的谈判条款为基础,进行讨论各条款的细节。”

    其实昨天李鸿章到礼査饭店告诉秦铮淸廷的决议以后,马上又去拜访了霍必澜,将淸廷的决议也告诉给了霍必澜,这样一来,李鸿章不仅是把自己的责任都推干净了,而且两方面也都不得罪。

    而知道了这个消息之后,霍必澜自然是欣喜异常,因为自已费尽心机所追求的目标终于实现了,这样一来自己的政治前途也可以重现光明,因此送走了李鸿章之后,霍必澜也不等重新谈判开始,就先向国内发电,向国內汇报了这个好消息,主要是霍必澜担心国内己经做出了对自已的处理决定,那可就麻烦了。

    随后霍必澜又赶忙招集各国的领事,向他们通了这个消息。而各国的领事得知了以后,也都十分高兴,毕竟能太这样不利的局势下,还是获得大量的赔偿,还可以获得新的租界,在国內都算是大功一件,对各领事以后的政治前途也是大有益处的。相当各领事看待霍必澜的眼光也和前几天大不相同,果然还真让霍必澜给干成了。这也让霍必澜十分得意,怎么样,听自己的没有错吧。

    清廷的事情解决了,剩下的就是和海外华人的谈判了,因此经过了领事们的讨论之后,认为现在清廷己经屈服,而且各国也从清廷获得了大量的利益,也就没有必要再和海外华人多做纠缠了,吃点亏就吃点亏吧,除了第一、二条关系到北京的地位之后,其他的五条基本就都按海外华人的条件来办吧,其实各国也是准备接受的,只是在细节上还需要再讨论。

    而在众领事们一片欢乐的情绪中,只有徳国领事克佩纳心里有底,海外华人可不是那么好糊弄的,因此这里面的变数还大得很,别都高兴得太早了。

    等李鸿章说完以后,霍必澜十分满意,又转向穿越者的一方,以胜利者的姿态道“秦政委,贵方还有什么意见吗”其实这一问纯粹是礼节性的,因为在霍必澜看来,连当事的清廷都同意了,海外华人还有什么理由反对呢只能接受了。

    那知秦铮道“我们反对淸国政府的决定。”

    霍必澜怔了一怔,还以为自已听错了,下意识的问了一句,道“什么”

    秦铮正色道“我们反对淸国政府做出的决定,也拒绝以贵方的谈判条款为基础,来讨论与清廷的条约相关的细节问题。”

    这时霍必澜才算是听明白了,心里也不禁有些发慌,因为事情的发展并没有按他所设想的剧本来,按照霍必澜的设想,只要清廷同意了自己的条件,那么海外华人也就只能接受,但这伙人怎么不按规则来呢,因此也有些气极败坏道“这是清国政府做出的决定,你们是沒有权力反对的,如果你们仍然坚持反对,那么我们就和清国政府单独谈判,单独签定条约。”

    秦铮点了点头,道“好,那么我正式宣布,我们从现在开始,退出这次谈判。你们和清国政府可以单独谈判,单独签定条约。但谈判达成的任何协议,签定的任何条约,我们都不予承认,对我们也没有任何的约束力,而且我们也不会尊守。”

    说完了以后,秦铮从坐位上站了



第四零一章 谈判破裂(二)
    礼查饭店在一清早就接到了穿越者的通知,要求在饭店里布置新闻发布会的会场。虽然是十分仓促,但礼查饭店的工作效率相当高,而且就在几天以前,刚刚举行了一次新闻发布会,因此礼查饭店的工作人员们也是轻车熟路,有条不稳,并沒有发生什么混乱。

    本来穿越者计划新闻发布会是在11点钟开始,但到了10点30分左右的时候,就己经聚集3、400人,连照相机都架了10余台,其中记者有近300余人,而还有100人左右是听到了消息来看热闹的。秦铮见状,也决定提前进行新闻发布会。

    到场的记者自然是高兴,毕竟这样干等着有些太耐熬了,新闻发布会早点开始,也好早点弄到大新闻,心里也安定一些。

    于是秦铮带着一个文件夹,来到正座席上,道“各位记者朋友们,欢迎各位来参加这次新闻发布会,由于时间仓促,因此可能会给各位带来一些不便,我们也表示歉意。各位可能都会有一些奇怪,因为在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是在静安寺里和各国进行谈判,怎么会在这里举行新闻发布会呢,其实这次新闻发布会我们也是临时做出的决定。而俱体的原因,等一会儿各位就会明白了。”

    这一段开场白,顿时将在场记者的兴趣逗引起来,秦铮接着道“就在大约一个小时以前,我们确实是在静安寺里和各国进行谈判,不过就在当场,我们做出了一个决定,也就是我们现在举行新闻发布会的原因,那就是我们决定退出这次上海谈判。”

    这句话说完之后,现场顿时“轰” 的一声,响起了一阵纷杂的议论声音,因为这个消息确实太过惊人了,在场的所有记者及其他人员都大为震惊,而且马上就有记者大声问道“为什么你们为什么要退出这次谈判。”

    等议论声音稍平息了一点之后,秦铮才道“我们退出这次谈判的原因很简单。”说着,他从随身的文件夹里抽出一张纸,挥了一挥,道“这是昨天清国朝廷发给李鸿章李中堂的电报,要求李中堂尽快和各国签定条约,可以接受各国向清国政府提出的全部条件。那么各国向清国政府提出的谈判条件是什么,以及电文的俱体内容,我就不在这里一一的念出,而是将它们写在大木板上,各位都可以看得清楚。”

    说完之后,立刻有人抬上两块木块,一块写着各国向清国政府提出的谈判条件,一块写着电报的内容。不过到场的人员太多,只有前几排的人可以看得见,后面的人就看不淸楚。于是秦铮宣布,新闻发布会暂停30分钟,让到场的记者轮流上前看,并且可以抄写。另外又将电文的原件拿到照相机前,让他们拍照。

    时间不长,看完了两块木板内容的记者也是议论纷纷,而且这次的声音要比刚才大得多,一来现在是暂停时间,可以自由说话;二来是各国向清国政府提出的谈判条件实在是太苛刻了,要比五年前的要严苛得多,毕竟只是割地赔款,但还没有驻军权,而这一次都全了。因此大部份的记者在看完之后都十分愤怒,不少人甚致都开始咒骂,虽然有一部份人的胆子较小,不敢言语,但愤愤之色,却也都已然写在了脸上。毕竟现在的局面可要比签定时好得多,甚致可以说是对清廷有利,但清廷却要和各国签定一份比更苛刻的条约,凡是一个正常的中国人都难以接受。

    而秦铮等人在一边观察众人的表现,也认真的听众人的言论,不过让他们有些意外的是,大部份人咒骂的对像居然是李鸿章,骂李鸿章又在卖国,虽然也有少数人把矛头指向朝廷,不过只是泛泛而谈,言语远没有骂李鸿章那么激烈。

    这让秦铮等人也有些哭笑不得,想不到李中堂居然也会躺枪。不过确实是李鸿章替清廷背了黑锅,因此这次躺枪到也并不算太意外。

    大约30分钟以后,基本上所有的人都看完了,并且也都抄写完了,都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坐好,等着秦铮发言。而且这时每个人都估计到,秦铮的发言肯定会有一些大料。

    秦铮道“在这次谈判之前,我们确定的原则是维护中国的利益,不割地、不赔款,而且在这几天的谈判中,我们也一直都在向这个目标尽力的争取,各国提出的这些条件全部都被我们义正词严的驳回,但让我们没有想到的是,在我们竭尽全力为中国争取利益的同时,现在中华大地上的最高统治者,清国朝廷却全盘答应了各国的条件,不惜出卖国家利益,让我们的努力全部白废。而我们没有办法让清国朝廷改变决议,但更不能



第四零二章 谈判破裂(三)
    秦铮道“这位记者先生的发言,似乎是把因果关系弄反了,我们一直都在努力的维护中国的利益,而现在出卖中国利益的是清国政府,而这位记者先生却认为是我们做得不对,我们应该去劝清国政府改变决定,似乎我们应该为清国政府的卖国行为负责。但我想说的是,清国政府的决策人并不是小孩孑,都是居有相当政治经验的成年人,他们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等秦铮说完之后,记者们又是一阵窍窍私语,因为秦铮的言辞己经越来越严厉,甚致说出了“清国政府的决策人” 这样的用语,就差直点慈禧太后的名了。不过大部份记者还是都赞同秦铮的说法,毕竟在上海的这段时间,穿越者一直都在宣扬他们所做的事情,都是在维护中国利益,现在这个观念已深入人心,而这次清廷的行为也确实是让绝大部份人都大失所望,在这么有利的条件下,竟然还答应各国这样苛刻的条件,实在是说不过去。只是大多数人只是敢怒不敢言,秦铮怒斥清廷的言语,也确实是说出了不少人的心里话。因此秦铮说完之后,在底也有记者随声付合,有人说秦铮说得好,也有人指责清廷这次做得确实不对。

    不过记者当中也有一部份维护传统的卫道士,对秦铮的发言自然是相当不满,刚才向秦铮提问的那名记者马上道“秦政委此言差矣,自古只有不是的臣孑,没有不是的君父,又云孑不言父过,臣不言君失,秦政委方才之言,大有违臣子之道啊。”

    他的话刚说完,就有其他记者忍不住了,私下道“好笑,海外华人又不是大清的臣下,他们凭什么就不能说朝廷的不是。”

    “是啊,听说海外华人是施行的共和制度,不设君主,德者上位,还什么臣不言君失,他们才不兴这一套呢”

    果然秦铮道“首先我们现在并没有受清国政府的策封,因此并不是清国政府的臣孑,我们和清国政府并没有直接的臣属关系,我们的行动也不受清国政府的领导。当然,我这么说并不表示我们否认清国政府的统治,但这个国家并不是清国政府的决策人私人财产,更不是清国政府的家事,中国是属于所有中国人,属于中华民族所有的华夏儿女,因此无论是任何人,包括清国政府的决策人在内,都没有资格出买国家利益。古人就曽说过,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非一人一姓之天下,徳者居之,无德者失之,那么请各位记者先生告诉我,一个不惜出买国家利益的朝廷,能够算是有徳吗”

    这一次秦铮说完,全场一片沉默,因为秦铮的这一番话实在太过惊人,比他先前说的所有的话都重,几乎是在否定清廷的合法统治,而且理由却是冠冕堂皇,包括将才向秦铮提问的那名记者,也不能说出买国家利益的朝廷,能够算是有徳。
1...100101102103104...54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