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木林森444

    不过这次秦铮回答完毕以后,要求提问的记者大幅减少, 因为他们生怕秦铮会再说出什么出格的话下,说不定下次就会点名直指皇帝和太后了。穿越者不怕清廷,但并不表示记者不怕,秦铮说的那些话,别说是在康乾时期,就是在道光、咸丰时代,都足以被叛斩立决,并诛连九族了。再向秦铮提问,说不定会把自己给牵连进去。

    而还有要求提高的人都是外国报纸的记者,他们当然不会在乎清廷的想法,相反对秦铮的回答相当感兴趣。越是敢说话,说的话越激烈,自然就越有新闻价值,正如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这一点在这个时代和旧时空并没有什么不同。

    于是马上有外国记者问道“秦政委,我想问的是,贵方决定退出这次谈判,清国政府会不会和各国继续接着谈判,并最终签定条约,而贵方又怎么处理这种情况。”

    秦铮道“谈判是否继续进行下去,这不是我们能够决定的,因此如果清国政府和各国继续谈判,我们也不会阻止,但谈判达成的任何结果,我们都不予承认,签定的任何条约,对我们都没有约束力,我们将采用我们认为正确的一切行动行事。”

    马上又有记者道“秦政委,这一次贵方的行为显然是和清国政府的决议相违的,而且刚才您也承认,贵方现在还不是清国政府的臣下,如果清国政府决定不收容贵方,而是要将贵方驱逐出境,贵方将会如何应对,是尊守清国政府的决议,离开中国大陆,还是坚持留下来不走,甚致是以武力与清国政府相对抗。”

    这个问题问完以后,顿时又引起了一阵议论声音,因为这个问




第四零三章 谈判破裂(四)
    穿越者的上海办事处位置在十六铺北部,上海县城小东门外。是一幢两层的砖木混合结构房屋。

    十六铺码头曾是上海最著名的码头,位于上海县城以东的黄浦江沿岸一带地区,原来是防御太平军进攻,上海县将城厢内外的商号建立了一种联保联防的“铺”。由“铺”负责铺内治安,公事则由铺内各个商号共同承担。最初计划划分27个铺,但最终只划分到了16个铺。而其中十六铺是16个铺中区域最大的,包括了上海县城大东门外,西至城濠,东至黄浦江,北至小东门大街与法租界接壤,南至万裕码头街及王家码头街,这也就是十六铺这个名称的来由,并一直沿用到穿越之前。

    在鸦片战争以前,十六铺地处上海最热闹的地方,曾是远东最大的码头、上海的水上门户,各地商贾开店设庄,从事沿海和长江流域埠际贸易业务,客运货运集中,码头林立,停靠的船一只接一只,岸上商贾集中、各行齐备,各种商号、店铺、仓库林立,车来人往。

    虽然随着上海租界的设立和建设,十六铺的位置过于深入內陆,地域狭窄,发展空间有限,而且黄浦江航道水浅,不能停泊大中型船泊等弱点也逐渐显露出来,而且上海地区的重心也转移到租界区内,十六铺的地位也有所下降,但毕章是老字号,同时由于十六铺不在租界区,也得到了上海地方官员的重点扶持,而且中国商人,多半会在十六铺经营,因此现在的十六铺地区依然是上海重要的码头和商业区之一。在旧时空的20世纪30年代,上海著名的风云人物杜月笙,在14岁的时候初到上海,就是在十六铺鸿元盛水果行里当学徒的。

    这所房屋原来是赵维忠在上海的一名商业朋友所有,因为生意需要资金,于是想将这所房屋出售,而赵维忠看中这所房屋的地段,想卖下来做自己在上海的商铺,不过房屋出售的价格超出了赵维忠所能承受的范围,本想回天津再借些钱,而这时穿越者需要在上海购买一处房产,做办事处用,于是赵維忠便将这所房屋推荐给穿越者。

    负责找房的刘澜涛看过之后,认为房屋所在的地段不错,属于上海重要的商业区,而且无论是离上海县城还是租界都不远,并临近码头,交通便利,而房屋分上下两层,楼顶还有一间小搁楼,共有12间房,在楼下前后还有一个超过百平米的小院子,前院出门直行约300米便是码头,因此将来还可以做商业经管用,完全符合穿越者的要求,于是将这所房屋买下来。

    但现在一下子挤进来50余人,房屋就显得十分拥挤了,不过昨天向天津方面报告谈判破裂之后,执委会就派出一艘318艇从青岛赶到上海,接谈判团回去,预计在明天凌晨时分就可以到达,因此只在房屋里对付一晚,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来到了房屋以后,秦铮马上招集主要人员开会,主要是布置下一阶段上海的工作安排。首先是确定留在上海工作的人员,虽然在谈判之前,穿越者向上海派来了工作组,但工作组的主要任务是为谈判进行前期工作,并不是确定要留在上海,而且现在留在上海,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危险,因为下一阶段穿越者是肯定要发动战争,万一各国羞恼成怒,而迁怒于留下来的人员,后果如何还真不好说,因此秦铮决定按照个人的自愿原则,而绝不强求,同时表示工作组里唯一的女性杜颖怡必须离开上海回天津,不能把女人留在危险的地方。

    刘澜涛和李红兵首先表态,愿意留在上海,他们两人都是军人,知道这个时候穿越集团确实需要有人留在上海工作,因此都愿意承担这个危险的工作。

    秦铮对他们的表现也十分满意,到底是军人,有勇于承担的勇气。

    这时工作组的另一个人高磊也表示愿意留在上海,这到是让秦铮有些意外,因为高磊正是穿越者中第一批受法律处罚的三人之一,从严格意义上说,高磊现在还在服刑期,并未刑满。不过在旧时空里,他家三代都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高磊对上海的情况,以及上海的历史十分了解,因此在招募工作组时,高磊也主动报名参加。

    而现在穿越者正需要人尽其用的时候,那怕是对服刑人员也是一样,其实受罚的三人也并沒有真正蹲监服役,而是戴罪工作,因此让高磊加入了工作组。而高磊现在十分清楚,自己属于有历史污点的人,将来想在穿越集团中立足,不被边缘化,就必须要有突出的表现,虽然留在上海会有一定的风险,但对自己积累资历,是大有好处的,于是也要求留在上海。

    工作组的最后一名成员陈兆声本来是不想留在上海,但其他三人都选择留下,也不好意思要



第四零四章 谈判破裂(五)
    秦铮当然不知道李三杰的这些复杂想法,但有一点李三杰说得确实不错,就是上海的工作主要是在外交层面上,而刘澜涛、李红兵、陈兆声、高磊确实缺乏这方面的经验,同时他们的份量也差得多。因此如果李三杰能留在上海,他的资历、经验、地位对穿越者在上海的工作确实是大有益处的,而且又是李三杰主动提出来,秦铮考虑了一下之后,终于还是决定,让李三杰留在上海。

    当然,秦铮也不能不考虑上海办事外人员的安全,虽然说上海办事外人员的背后有穿越集团的支持,但这种支持只是间接,毕竟穿越集团离上海太远,真要有事发生, 也无法直接干涉到上海。不过在上海还是有人可以帮助穿越集团,一是赵维忠,他在上海有一定的社会关系网,这所房屋就是通过赵维忠才买到。而且相信赵维忠也会愿意帮助穿越者维持上海办事处。

    另一个就是李鸿章,虽然李鸿章和穿越集团那么近密,但做为一个政治经验丰富的老狐狸,李鸿章是深知多个朋友多条路的道理,在清廷决定接受各国提出的谈判条件之后,李鸿章是第一个通知的就是穿越者,而且保护办事处的安全,对李鸿章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因为办事处并不在租界内,而除了租界以外,李鸿章的手就能够伸得到。因此秦铮也专门写了一封信,要李三杰明天送给李鸿章,当然还要和李鸿章谈一谈。

    除此以外,秦铮还决定留下20名士兵和武器,保卫办事处。十六铺是上海最繁华的商业区之一,同时也是鱼龙混杂的地方,就算李鸿章决定帮助办事处,但也不可能面面倶到,打发地面上的人物,还需要穿越者自己的足够的自保实力。

    晚饭的时候,穿越者又请来赵维忠,请他照应上海办事处,而赵維忠自然是满口答应下来。

    而就在第二天凌晨3点多钟的时候,318艇到达十六铺码头,秦铮等人连夜上船,趁着夜色驶离了上海。

    天亮以后,李三杰立刻赶到李鸿章的府邸,去拜访李鸿章,只说是天津有事,秦铮已赶回天津,来不及向李鸿章告别,自己是代秦铮向李鸿章致歉,并递上了秦铮的信。

    看完了信之后,李鸿章也沉默了好一会儿,现在他也有些拿不准海外华人是打算干什么秦铮为什么会走得这么匆忙,难到是怕把他扣下来当人质吗但要走为什么不全都走,还要把李三杰留下。虽然李鸿章和李三杰的接触不多,但也知道他是海外华人的重要官员,大体的职务相当于清廷的总理府衙门大臣,难道海外华人就不怕各国把李三杰扣下来当人质吗因此这一伙人留在上海,一定是另有用途。

    于是李鸿章道“想不到秦政委竟然走得如此匆忙,好吧,贵众初到上海,人地两生,若是有什么需要老夫帮忙的,尽管开口便是了。”

    李三杰点了点头,知道李鸿章这么说,实际就是承诺要维护办事处的安全,因此道“多谢中堂。”

    李鸿章呵呵笑道“此乃举手之劳,不足挂齿,不过贵方退出谈判之后,又意欲何为呢”

    李三杰道“我想先问一问中堂,昨天我们退出谈判之后,不知道中堂又是和各国怎么谈的。”

    李鸿章没想到李三杰并没有回答自己的问题,而是反问自已昨天和洋人们谈了些什么,这其中也必有缘故,因此微微一迟疑,李鸿章决定实言相告,毕竟这也瞒不过去,于是道“实不相瞒,老夫推说贵方退出谈判,干系重下,老夫须要通告朝廷,得到朝廷确定之后方可继续谈判,因此贵方离开之后不久,老夫和各国也终止了谈判,昨天下午,老夫将此事电告朝廷,现在正在等候朝廷的回复。”

    虽然李鸿章也沒料到穿越者会选择退出谈判,但他也明白,海外华人是决不会善罢干休,因此在没有得到海外华人的交底之前,决不能和各国再谈下去,于是借口要向清廷禀告,终止了谈判,其实今天李三杰不来找他,李鸿章也会去拜访穿越者,弄清楚穿越者的用意。

    李三杰点了点头,道“那么依中堂之见,朝廷又会作何决定呢”

    李鸿章苦笑了一声,道“若依老夫看来,朝廷必会要求老夫继续与各国谈判,直至最后签定条约,最迟不过一二日,快则就在今天,朝廷必会有答复回电。”

    李三杰笑了一笑,道“再请问中堂,如果依朝廷的要求谈下去,到最后签定条约,需要多少时间”

    李鸿章原以为李三杰听到继续谈判以后会发怒,但却没有想到他竟然神色自如,心里也不禁有些称奇,看来海外华人中的人材不少,此人在外交方面的能力也未必逊色于秦铮,于是道“少则二十日,多则一个月,若无其他重大事件发生,更可首先



第四零五章 北京攻略(一)
    “全体上车。”

    随着罗岳的一声令下,全营的士兵排列着整齐的队伍,依次登上了火车。而罗岳在站台上注视着全军登车,不时还伸手扶扶军帽,或者是拉拉军服,再不就是摸摸左右的枪匣子。虽然换上这一身新军服已有十余天的时间了,但罗岳还是觉得十分别扭。

    其实这也不仅仅是罗岳一个人,基本所有的穿越战士都有这种感觉,毕竟穿惯了旧时空里充满王师高大上范儿的军服,换上这个时代明显带有复古元素设计的军服,肯定是不适应的,因此穿越战士也戏称,这一下可是由王师变成土八路。

    以前人民军的本土士兵军服全部都是用缴获的八国联军的军服,而穿越战士则是穿自己的军服,但随着人民军的规模不断扩大,显然再用八国联军的军服已显然不合适了。而且现在穿越集团也算攒了一些家业,因此给人民军的士兵做一套新军服,还是完全做得到的。

    在旧时空里,一名士兵的全套军装主要包括有常服、礼服、作训服、工作服几类,并配有军大衣、雨雪衣等;另外,还有地勤服、迷彩服、防化服、坦克服、航空服等近10种特种服装。并特别设置了文工团员用的演出服和军乐团、仪仗队的礼宾服。不过穿越集团现在的条件,当然不可能把这么多种服装都配备齐全,只能给每名战士制做一套军服,而且只包括军帽、军衣和军裤,头盔、皮带、皮靴,水壶、背包等物品仍然是用缴获八国联军的。

    军服是釆用灰绿色的布料,这也是旧时空里解放军的一惯用色,样式基本釆用古今结合,但总体上还是以仿古为主,军帽采用八路军式的滑雪帽型,直筒加围短沿的圆顶帽,平时将帽围卷上,用两颗扣子固定,天冷的时候可以放下来,遮住脸面,起到一定的御寒效果。而军衣是釆用仿中山装样式,低领配肩章,上下左右共有四个口袋,这是在没有战术背心的情况下,用来装细小物品,并配左右交叉皮带,用来挂带物品;裤子是直筒里口,但不打绑腿,普通士兵配中筒皮鞋,排级以上军官配高筒皮鞋,裤口全都扎在皮鞋里面。除军服以外,每名士兵还配一个行军水壶、一个挎包或背包。

    而普通士兵配备的武器是一支步枪、一把刺刀,一个头盔,携带子弹为120发,掷弹兵则还配一个手榴弹挂包,装4颗木柄手榴弹,携带子弹为60发,另外班长、副班长还可以配一把砍刀。连排级军官则可以配一支手枪。但营团级军官则不配步枪,而是配备两支毛瑟96手枪,主要是这一型手枪的射程远、射速快,可以用于实战。因此当罗岳换上这套新军服,拿着两只毛瑟96手枪时,觉得自己似乎是穿越到了抗战的时代。不过头盔却是带围沿旧式头盔,由其是徳式头盔,顶部甚致还插着短短的一截避雷针,显得有些不伦不类。

    不过军服做出来以后,又涉及到了另一个问题,就是穿越战士换不换新军服。后来经过军委专门开会讨论之后决定,陆军的穿越战士全部换上新军服,战术背心也换用和新军服同样的布料、只上交训服、头盔,但仍然可以保留自己的常服、礼服,装备方面只保留对讲机、夜视镜、战术电脑,其他武器全部上交,而海军的穿越战士则可以保留自己的全套服装和装备,当然海军士兵其实也没什么装备。

    让陆军的穿越战士全部换装的主要原因到不是为了省了几件作训服,而是因为考虑到陆军的中低级军官都会亲临在第一线指挥作战,如果服装与其他战士明显不同,在战场上容易成为引人注目的目标, 因此统一作装实际是有利于提高穿越战士在战场上的生存力。而海军则不存在这个问题,反正都是在军舰上,也就不用换装了。

    罗岳带领军队随团到达天津之后没两天,全团就换上了新的军服,不过不仅仅是穿越战士觉得别扭,还有不少本土战士也不适应。尽管穿越战士觉得这套军服太老土,但对这个时代来说,其实绝对是超前的样式,由其是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都是装惯了宽松的衣服,而这套军服太紧、太绑身,怎么都觉得不舒服,因此也是怨声不断。

    不过这只是一个小插曲,其实这套军服也并非无一是处,紧身修腰的设计,看起来更为干练、精神,而且有利于在复杂地形中的行动。虽然在换装的时候,军委还不能确定是否会进行北京战役,但围绕北京战役展开的训练,却是早己经开始进行了。因此上海谈判破裂的消息传到天津之后,执委会和军委立刻下令,马上发动北京战役,首先攻占通州。

    &nb



第四零六章 北京攻略(二)
    负责进攻通州的是人民军第一团,这也是人民军的两个主力团之一,不仅各兵种配备齐全,而且还是全德式装备,因此也有德械团之称,进攻北京第一战的任务,自然也就落到第一团身上。

    而通州到天津有铁路连通,第一团还配有一个炮兵营,因此军委决定,让第一团乘座火车,抵达通州附近之后再下车作战,这样一来是进军速度快,现在谈判刚刚破裂,北京方面还不知道,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袭通州,力争一举拿下通州;二来也是节省战士们的体力,保证战士们精力充沛的作战。

    虽然乘火车进攻颇为冒险,一但被敌人察觉,破坏铁路线,或用火炮轰击列车,都是十分危险的事情。但穿越者可以出动无人机对铁路沿线进行监视,因此可以确保铁路沿线的安全。

    这次穿越集团共出动了两列火车,第一列火车为10节车厢,装载三个作战营和火力加强营,每个营占三节车厢;第二列火车运载炮兵营,为12节车厢,其中9节车厢运载人员武器,另有1节为前线指挥车厢,里面安装好了各种电子通迅视频设备,以确保可以通过无人机,观察整个战场的情况,并且随时可以和各支部队保护联络,指挥作战,前方指挥部的两名指挥官就是陆军指挥官诸亚平和。还有2节车厢为平板,用于停放无人直升机。

    两列火车是在当天晚上9点左右从天津火车站出发,并以相隔约5公里左右的距离向北京方向行驶,预计到达通州的时间是在凌晨4-5点左右,这也军委在制定作战计划时精心设定的时间,黎明前的时分,一般都是守夜士兵精力最疲劳,守卫也最松懈的时候。

    虽然通州的守备并不强,但军委对这一战十分重视,不仅仅是因为这是进攻北京的第一战,而且还是穿越者第一次在沒有成建制的穿越军队参与的战斗。尽管穿越军队的人数并不多,但训练严格、武器装备精良,来到这个时代以后,历经数战,己经积累足够的实战经验,再加上在这个时代看来近乎于神器的作战体系,因此穿越军队的战斗力远不能用人数来衡量。在进攻青岛的战斗中,虽然人民军已经开始挑起大梁,但穿越军队依然在这整个战役中发挥着定海神针的作用,只要是有穿越军队在战场上,人民军就有主心骨,就有战胜任何对手的信心和勇气。

1...101102103104105...54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