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木林森444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第二二零章 清廷求和(三)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最新章节!
其实光绪的那点小心思,怎么瞒得过慈禧。而且慈禧在心里还嘲笑光绪太天真了。五大臣留洋考察归来后,慈禧不仅详细的看过他们的报告,而且还从多方面了解宪制的真正含意,如招见各公使夫人,还有在五年前担任皇宫御前女官德龄、容龄姐妹。
由于这对姐妹的父亲裕庚清朝贵族、外交官,1895年担任日本公使3年,后又任法国公使3年,这时期间两人均随父在外国生活了6年,由于裕庚的性格较为开通,支持两个女儿学习国外文化,因此姐妹俩在这6年中大开眼界,对欧洲的社会、文化、政治都有相当的了解,由其是德龄,更是精通八国外语,还曾跟随现代舞蹈大师邓肯学习过舞蹈。
庚子国变之后,清廷推行新政,慈禧从庆亲王口中得知裕庚的女儿通晓外文及西方礼仪,于是下旨召裕庚夫人带同德龄、容龄姊妹入宫觐见,后任命姊妹为皇宫御前女官,一方面为自己与西方国家使节夫人们交往担任翻译,另一方面也是做为了解国外情况的顾问。在1905年裕庚病故,姐妹俩出宫奔丧守孝,而在远东战争结束之后,慈禧又将德龄招回宫中继续任职,并封为山寿郡主,直到现在。
可以说慈禧对宪制的了解虽然并不完全透策,但也要远多于光绪那种半吊子水平,慈禧对宪制的理解是,尽管宪制会对君主的权力进行相当的限制,但也会保留相当部份的权力,像德国、日本这样的宪制国家,君主的权力实际并没有太多的限制,所谓君主不能独断专行,主要还是因为国内有强豪势力,君主和强豪势力必须要达成一个平衡。但华东**不同于普通的强豪势力,因此一但组成联合**,华东**是绝不可能把权力让给清廷的,那时清廷的皇室是死是活,还真就在海外华人的一念之间。
至于相信宪制能够保护皇室的地位,慈禧根本就不信,做为清廷的实际权力者,慈禧从来不会将自身的安全寄托在制度、律法上,而是权力的平衡,从这个意义上说,慈禧对权力的理解,基本是透彻的,只是慈禧光是能理解权力的意义,但却没有能使国家强大的能力,因此同样是女性政治家,英国的伊丽莎白一世,俄国的叶卡婕琳娜一世可以名垂青史,而慈禧留下的却只是恶名。
但慈禧也清楚,光绪的想法虽然天真,但还是有几分把握,原因就在于他是皇帝,那怕是个傀儡皇帝,但皇帝就是皇帝,这就是他最大的保护伞,如果海外华人要挟天子以令诸候,那到还真不会伤害光绪的性命。但那是光绪,而慈禧可没有皇帝的名号保护,因此慈禧的安全谁来保障呢?
虽然慈禧读的书到不多,但戏却看了不少,因此【三国演义】的故事到是基本都知道,曹操挟天子以令诸候,到是没有动汉献帝,但汉献帝身边的什么伏皇后、董贵妃、伏国丈、董国舅等人可都是被曹操杀了,那么一但清廷和华东**组成联合**,光绪或者还可以自保,但自己的安危就很难说了。
但这也并不表示慈禧就赞同南下迁都的建议,且不说慈禧也清楚,这一建议真的实施之后有多大的争议性,就算是自己力排众议,确定下来,这南下数千里的路程,一路的颠沛流离,有多少变数危险,而且即便是到了南方,也并不表示就能够安稳下来,因为清廷的根基是在北方,而南方早就是汉人大员的天下了,在庚子国变时,南方的督抚大员们就联手整出一个东南互保来,根本就没有把朝廷放在眼里,现在之所以还臣服朝廷,一来是朝廷并没有对南方的汉人大员过份紧逼,而汉人大员也需要朝廷这面旗帜;二来则是有华东**这个大敌存在,因此现在双方才相安无事,并且保持着表面的君臣关系,但实际清廷对南方的约束力很弱。
慈禧掌权多年,深知权力的重要性,一但清廷迁都到南方,等于是失去了自己的根基,无论是在那一个省定都,恐怕是都会权势大失,弄不好就又成了某个南方督抚大员手里的傀儡了。而且华东**是决不会接受南北分治,一但他们整合好北方,就会立刻挥师南,尽收江南之地,那时还是逃不掉,因此尽管慈禧早就做好了跑路的打算和准备,但这是在万不得己的时候才打算使用,而能够不跑,最好还是不跑。
其实慈禧的要求也不高,自己都是年过70的人了,还能有几天的活头,只要是熬到自己两眼一闭,身后的事情也就管不着了,但现在华东**显然不会给自己这个时间。不过只要是自己的安危能够得到保障,其实慈禧还是赞同和华东**合并成联合**的,只是什么样的保障能让慈禧彻底放心呢?连她自己也不知道,因为慈禧所能够想到的保障方式,在她看来都不可靠。
而南下迁都,如果能够确保仍然掌握权力,同时又能拖到自己咽气的那一天,慈禧当然会选择南下,但能不能做到这一点,慈禧心里同样也没有底,如果再倒退2、30年,慈禧到是敢试一试南下,一来是那时自己尚还年轻,精力和胆识都在,而且朝中还有几个自己信得过的重臣,有这样的资本,慈禧自然有把握在南方立住脚,掌住权,只是现在的慈禧己经没有那个精力和胆识了,而且朝中的重臣基本都己雕零,新晋的大臣又都靠不住。
袁世凯就是最好的例子,原来慈禧任命袁世凯为两江总督,也有为自己在南方铺路的意思,但袁世凯到了南方之后,显然胆子大了不少,不仅公然在南方招兵买马,扩充军队,而且截留朝廷的岁赋钱粮,这次上折建议清廷与华东**讲和,显然就是意有所图的,慈禧那能再相信袁世凯了,因此这两条路在慈禧看来都是难以选择的。
慈禧沉思了好一会儿,仍然不得要领,忽然道:“张之洞,你的意见呢?”
张之洞道:“回禀太后,兹事体大,臣不敢妄言决议。”
慈禧哼了一声,道:“就是因为兹事体大,所以才要多听听众人的意见,叫你说你就说,说的是对是错都没有关系。”
张之洞这才道:“是,依臣之见,先到是不忙决断,不妨去试探一下华东**的态度。”
其实从张之洞心里来说,是希望清廷和华东**合并,一来是中国不会陷入南北分裂的局面;二来这也是保全清廷的唯一办法,毕竟就算清廷逃到南方去,也不是只是多苟延残喘几年而己,但最终还是会被华东**灭掉,张之洞不希望中国分裂,也同样不希望清廷彻底灭亡,因此合并是最好的选择。
但张之洞也深知慈禧现在谁也难以信任的心态,而且他也不敢保证华东**会接受合并的条件,或者在合并之后,会不会对慈禧或光绪下手,因此在先前故意将合并的选择说得过于危险,而把南下说得轻松一些,他相信慈禧绝不会因自己这几句话就轻易的下决定。而在慈禧逼问他的态度时,张之洞又推到华东**那边,建议清廷先和华东**沟通,了解华东**对于双方和谈的态度,总之就是自己决不能轻易表态。
不过张之洞的这一句话到真是提醒了慈禧。现在清廷商量得这么热火朝天的,可还不知道华东**是什么态度呢!他们是否愿意和清廷谈判呢?又愿意接受那一种方案,毕竟现在的终极决定权不是张之洞说了算,也不是慈禧说了算,而是在华东**手里,只有华东**愿意和清廷谈判讲和,现在清廷的讨论才有意议。因此现在的当务之急还是去试探一下华东**的态度,看华东**是否又和清廷谈判讲和,又希望选择那一种讲和的方案,如果华东**选择合并,那么又能够给清廷皇室,由其是慈禧自己什么保障,也许华东**提出的保障,是自己没有想到的呢!如果华东**选择南北分治,那么清廷也就不用再多废话了,收拾收拾,准备南下,而商讨的内容也是到了南方之后,怎么和南方的督抚大员争权夺利。
想通了这一点,慈禧也点了点头,道:“那就这么着吧,这件事情还是交给你去办。”
张之洞赶忙施礼,道:“臣尊旨。”
而等张之洞离开了皇宫之后,慈禧才发现,原来张之洞到底还是没有表达自己的态度,因此也不由叹息,自己终究还是老了,考虑事情也难以周全,如果倒退10年,这次决不会让张之洞糊弄过去。
张之洞在当天晚上,拜访了华东**驻北京办事处,将清廷希望和华东**讲和,以及两条讲和的方案告诉华东**驻北京办事处的负责人,不过全部内容都是张之洞口述,而没有留下片纸支。因为张之洞深知,这种事情还没有定案之前,是决不能留下文字证据的。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第二二一章 清廷求和(四)
而这时欧阳隆兴和陈金刚都没有想到,两人指挥的这场战斗会引起这么大的连锁反应,还在一门心思的处理战后的事宜。
首先当然是清除清廷在蒙古的最后存在势力,陈金刚率领一支军队,进攻乌里雅苏台城。这场战斗进行得十分顺利,人民军杀到乌里雅苏台城前,清军根本就抵抗不住,被人民军杀得大败,乌里雅苏台将军堃岫、乌里雅苏台参赞大臣荣恩弃城而逃,人民军几乎没有费什么力气,就攻占了乌里雅苏台城。
随后陈金刚留下一个陆军营,以及骑兵连、坦克连、摩机连各一个,守卫乌里雅苏台城,自己带领着其他的部队返回库伦。
而就在这时,华东**派遣的库伦行政管理人员也随着新一批运输车队到达了库伦。
库伦的行政负责人叫龚建阳,原来是烟台市的市长,在这个任上差不多做了快三年的时间,现在的华东**里,能够在市级以下的市县中任职达二年的,就己算任职时间长了,因为这几年华东**的扩张太快,先是打赢了远东战争,获得了东三首及阿穆尔河、乌苏里江流域的大片土地;接着又沿长江北岸扩张,占据了江苏、安徽的江北之地,因此出现了大量的地方行政空缺职位,许多县级、地级甚致是市级的行政官员上任不过年余时间,就马上得以晋升,这还是华东**规定,在地方就任时间必须满一年,否则不许调任或晋升,空缺的职位宁可先空着等人,否则离任晋升的时间还要快。
说起来这几年龚建阳比较不走运,他是在1905年底时,由烟台市副市长的位置上扶正的,这正是远东战争的时候,而在一年以后,远东战争也基本结束,多出的位置都被别人占了;而在华东**沿长江北岸扩张,龚建阳又因为骨折疗养了三个多月,完美的错过了这个时期,成为华东**在市级行政负责人中任职最长的宕员之一。
这次华东**发动蒙古战役,早早的就面对所有有资格出任库伦行政负责人的市级市长进行公开招募,不过其他人都怕蒙古地区的环境艰苦,又十分危险,而且华东**马上就要发动进攻清廷的战争,晋升的机会有的是,没必要去冒这个险。
不过龚建阳认为即使华东**攻下北京,自己的机会也不大,因为自己现在是市级行政负责人,下一步只有是进省级或省会市级行政机构,而北京是京機重地,在这两个级别的官员,华东**肯定会派遣得力干将出任,自己要担任负责人的份量还不够,最多是进入省级或省会市级的行政团体中,但基本没有独当一面的可能性,而要想出头,还必须等待适当的机遇,毕竟省级或省会市级的负责人,有无数人盯着,竞争将会是异常的激烈。
而库伦行政负责人,却是标准的一把手,虽然现在管辖的地方不大,但将来却是管理整个外蒙地区,而且外蒙属于边少地区,工作的环境十分复杂,无论是在旧时空还是本时代,这种边少地区的行政负责官员都是十分受中枢的重视,虽然不及东南沿海地区的官员那么显眼,但却很容易干出政绩,积累资历。因此虽然蒙古的条件确实是艰苦了一点,但这份资历却是十分重要的。
华东**在招募条件中也承诺,上任之后至少三年不会调任,只要不出大错,将来就是整个外蒙地区的行政页责人,这实际就是预定了一个省级负责人的位置。现在华东**的地方行政体系中,省级或省会市级负责人一般被认为是地方元老的分界级,晋升到这一步,就意味着以后大有机会可以担任重要的中枢部门责任人,甚致是进入行政院,成为九大长老之一,运气好一点,也许还能挤身进入五巨头的行列中。
而如果达不到这一步,也就意味着宦海生涯也基本到了天花板,将来就算进了中枢,也不过是在一些不重要的中枢部门中担任责任人,几乎不可能进入行政院。不过中国一共也就30多个省,即使加上省会城市和直辖市,也不超达70个,何况华东**现在还只占据着10个省地区,可以说这个机会也是十分难得的。
于是龚建阳果断的向行政院提出了申请,愿意出任库伦行政负责人,成为三名候选人之一,毕竟也不是所有市级负责人元老都怕吃苦危险,希望干出成就功绩来的人总是有的。而经过行政院的审核评估,最终确定了龚建阳,其中他在烟台市任职2年半的经历,是最大的筹码,因为在华东**中,有这样较长时间在一个地方工作,积累地方经验的官员并不多。
随后龚建阳又去靑岛参加了为期三个月的岗前培训,不仅了解蒙古情况,以及进行必要的身体训练等等,然后到库伦上任。
而这次随龚建阳到达库伦的车队共计有129辆车,其中120辆卡车,护送的军队也没有坦克,只有一个摩机连,别外给元老安排了一辆猛士车和一辆依维科客车,而在部份卡车上装备机枪,还有4门50毫米速射炮,护送的军队还包括一个陆军连和一个骑兵连。
这是因为考虑到蒙古军队几乎己被人民军全歼,车队在途中基本不大可能遇到较大规模的军队威胁,即使是有小股土匪马贼,人数也只有数百人左右,以护送的兵力和火力,也足以对付了。而且这次护送的军队,除了摩机连之外,其余的都是将来驻守库伦的军队。
驻守库伦的兵力,在军委也引起过一番争议,有人认为库伦是边少地区,地域又极为广阔,并且与俄国有漫长的边境线,将来如果再与俄国开战,可以从库伦出击,攻击俄国的侧翼,因此战略价值极大,应该驻守1个军,设立一个分军区才行。
但另一种意见认为,在未来2、3年内,华东**的主要目标不是蒙古地区,而是清廷,与俄国只是外交上的强硬,能不开战还是不必开战,因此只用在库伦保持必要的兵力存在和威摄力就够了,目前华东**在蒙古控制的地区并不大,如果不进行大规模扩张,也就不需要太多的军队,而且库伦的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既使是有卡车运输,无论是成本还是效率也都不高,因此现在库伦不易驻守太多的兵力。
于是经过了协商之后,行政院最终决定在库伦驻守的兵力为1个陆军旅和1个骑军旅,另外加上一个装甲摩机营,包括一个坦克营和一个摩机营,还有一个陆航的飞行中队。
旅和师相比,不仅仅是少了一个战斗团,而且还减少了大量的火炮部队及后勤人员,没有重型武器,可以轻装上阵,正适合目前在库伦驻军。另外库伦地区也更适合骑兵作战,因此骑兵占到了一半。而装甲摩机营则是为了在应急的时候使用。一方面威慑蒙古各旗盟部落,因为在蒙古战役中,装甲摩机部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给蒙古各旗盟部落带来巨大的震憾压力,现在己经在蒙古各部流传了不少有关装甲摩机部队的传说,只要有装甲摩机部队存在,蒙古各旗盟部落就不敢轻易和华东**翻脸。
另一方面也是防范俄国军队,虽然华东**并不想和俄军开战,但打不打仗是两方的事情,只有一方避战是不可能阻止战争的爆发,何况华东**对俄国的外交策略是以强对强,以硬碰硬,这种对策固然可以避免在外交中被俄囿讹诈,但也增加了战争的风险,毕竞在中俄边境,可能爆发战争的燃点太多了,因此万一有那一天双方以强硬对强硬,而又都不愿退让,再次爆发战争也不是不可能的,留下一支装甲部队,是为了防范在将来中俄开战时,俄军从蒙古进军,有装甲部队在,即使是俄军来了,也足可以抵挡一阵。
陆航的飞行中队是人民军刚刚成立的军种,虽然现在名议上是属于陆军的航空部队,但实际就是未来人民军空军的前身。
在远东战争中,华东**就出动了飞机参战,主要是负责空中侦察任务,作为对无人侦察机的补充,在战争中也发挥了比较重要的作用。不过在远东战争中出动的飞机,是用现代汽车的发动机为动力制造的飞机,并且带有相当大的试验性质,而且使用现代汽车的发动机为飞机的动力,也毕竟不是长久之策,因此华东**一直都在研发飞机的专用发动机。
在远东战争结束时,己经研制两个型号的成熟发动机,并根据远东战争中取得的数据经验,制造出了两型飞机,一种是单座型,主要是负责侦察任务,这是因为这个时候机枪连动器的研发还有完成,也就没有在机头安装机枪,没有武器自然只能当侦察机使用;另一种是双座型,在后座配了一挺机枪,同时还可以携带12枚空投**,由后座的飞行员手工投弹,可以做为对地攻击和轰炸使用。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第二二二章 清廷求和(五)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最新章节!
这次在库伦派驻一个飞行中队,用意有两个,一个当然是测试飞机的相关性能和实际运用中的效果。
在华东**的历次战斗中,无人机或直升机的空中侦察都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穿越带来的直升机、无人机也有超过7成左右的损坏,由其是直升机,由于专用的航空燃油剩下只有一成左右,因此尽管还有4、5架直升机的机况尚好,可以升中,但也被无限制的停飞,而飞行员和地勤人员除了少数转行之外,大多数人都加入了固定翼飞机的研发,以及飞行部队的组建工作。大中型无人机还有6架可以飞,小型无人机也还有30多架,但现在都被列为特级物资,只有行政院批准之后,才能使用。因此以后的空中侦察任务基本都是甴在这个时代生产的固定翼飞机完成,华东**在这方面算是领先了世界一大步,不过固定翼飞机的研发、制造,以及使用方式,都需要大量的实际数据作参考,这一次不仅仅是在库伦,在东北军区的满洲里一线也布置了一个飞行中队,就是测试固定翼飞机在实际运用中的效果如何。
而另一个用意则是用飞机恐吓、震慑蒙古的各盟旗部落。
现在蒙古地区的整体社会经济都十分落后,神学和宗教在这里都有极大的市场,因此飞机在这里也能发挥极大的作用,华东**在刚登岸的时候,有多次利用飞行器恐吓这个时代的人,均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毕竟在这个时代,对一切会飞的东西都有极大的敬畏感,飞机在这里自然也能够起到这样的作用。
120辆卡车中有100辆是运送库伦所需要的物资和设备,另外20辆有4辆装载护送的陆军,其余16辆运载着第一批的6架飞机,包括4架单座飞机和2架双座飞极,和相应的地勤设备及零配件。
车队到达库伦之后,受到了欧阳隆兴的热烈欢迎,一方面是物资设备确实都是库伦方面所需要的,虽然目前还没有到物资缺乏的地步,但这方面的储备当然是越丰富越好,毕竞库伦离华东**控制的区域太远,尽管华东**的运输能力己大有提升,但要維持库伦的物资供应,依然还是十分艰难,除非是从赤峰到库伦的公路及沿途据点都修建完成。其实从满洲里到库伦只有800公里左右,比赤峰到库伦要短三分之一左右的距离,但这一条线路基本是贴着外蒙和俄国的边境,在目前华东**还不能保证这一条路线的基本安全,因此只能暂时放弃这条路线。
而另一方面,欧阳隆兴也可以将库伦的行政、民政事务都移交给以龚建阳为首的行政团队管理,自己可以一心一意的只管军务事情。自从欧阳隆兴的部队到达库伦之后,他的主要精力都放在行政事务方面,陈金刚完全甩手不管,好在是欧阳隆兴有这方面的经验,在锦州战役时,他就参与于地方的行政事务管理,而且库伦的地方不大,人口也不多,只有6万多人,因此管起来到不算太麻烦。
不过陈金刚攻占了乌雅里苏台城之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库伦周边的旗盟部落纷纷派人到库伦,表示愿意归顺华东**,有的旗盟部落的旗主、头人都亲自赶到面见欧阳隆兴,以示诚意。
毕竟到了这个时候,蒙古的各旗盟部落也都能看出现在的大势,华东**的强势,是没有人能够抗衡的,而且现在哲布尊丹巴八世至少在名议上己归顺了华东**,各旗盟部落也失去可以领导他们的共主,更是无力抵抗华东**,如果是离库伦较远的旗盟部落还可以暂避一时,但就在库伦周边的旗盟部落却不得不考虑部族的生存之道。
以前蒙古部落都是迁移游牧而居,理论是可以在整个蒙古地区随意的迁徙,当然几个大部落都有自己较为固定的势力范围,但可以迁徙的范围依然相当广阔的,但淸廷统治期间,在蒙古推行旗盟制度,将大部落拆分成若干旗盟,并划定各旗盟的势力范围,游牧就只能在自己旗盟的范围内进行,这就大大限制了牧民的迁徙范围,有利于清廷对蒙古的控制。
旗盟制度已在蒙古施行了近300年,各部也基本习惯了这套制度,但在这个时候,却限制了库伦周边的旗盟部落的选择,因为一但出逃就进入了别的旗盟范围,要么引起纠纷,要么破其他的旗盟范围吞并,因此有些旗盟部落认为即然哲布尊丹巴八世都己经归顺了华东**,自己也没有必要再坚持了,也有的旗盟部落则是认为可以暂时向华东**投降,等待时机,如果清廷出兵收复蒙古,则立刻反正;当也有部份旗盟部落还是选择了迁移,不过最终依然有20多个旗盟,向华东**臣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