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木林森444
而且在战争结束之后,美国、德国都争相的投资华东**的东北地区,让日本更是恨得牙根直痒,一来是在日本看来,美国、德国对华东**的投资,当然是对日本的背叛;二来是如果这一仗日本打赢了,东北地区就都是属于日本了,那么这些投资可就全都是日本的,实在是人眼红。
其实这些舆论是在为日本的战败甩锅,但这很符合日本朝野的心态,毕竟这次远东战争败得这么惨,总要找些理由,反正不能是日本的错,就只有把错都推到别人身上,因此日本**也没有阻止这种舆论的发展,甚致是在暗中还有些鼓励。
而这次美国环球航行舰队访问,日本民间的反应十分强烈,一方面是由于此前的甩锅心态,美国对日本的战败是有责任的,自然都看美国不顺眼;而另一方面,日本穷10年之力攒起来的“六六舰队”,在远东战争中全军覆没,而现在美国居然派出17艘战列舰组成的环球航行舰队,让不少日本人心里充满了羡慕嫉妒恨的情绪。甚致有人拿这次美国环球航行舰队的访问,和50多年以前的“黑船开国事件” 相提并论。至于对华东**的访问舰队,日本人更是不会有好脸了。
事实上在日本国内,己有许多媒体呼吁,取消这次访问之行,至少取消华东**的舰队访问,同时日本警方还破获了多起民间社团组织策划,打算在舰队访问其间,袭击华东**军舰的阴谋。
如果不是现在担任首相的山本权兵卫是海军一系,说不定就先的取消了这次军舰的访问活动,就算是不取消美国环球航行舰队的访问,但也会取消华东**的舰队访问,但日本海军毕竟有一些大局意识和世界观念,知道这次海军访问活动对日本来说关系重大,一方面是进一步加强日本和美国的关系,另一方面也是缓和日本与华东**的仇恨,这两点对日本争取一个和平发展的时间,恢复战后的元气,是至关重要的。
而在这个背景之下,华东**派出一支怎样的舰队访问日本,可就不能随便了,如果派出的舰队规模大,实力强,容易刺激日本;而如果随便派几艘军舰,又显得过于的轻视日本,都不利于华东**参加这次访问的目地,因此其中的分寸拿捏,确实是需要谨慎而认真的考虑。
最终军委确定,访问日本的舰队将由济南号、天津号、青州号、沂州号四艘军舰组成,这四艘军舰都是华东**自行设计建造的军舰,两艘装甲巡洋舰,两艘大型防护巡洋舰,而且在目前人民军的海军秩列中,都属于一线军舰,并且在历次的战争中都有出色的表现,这样也显得华东**对这次访问的重视,不过派出去的毕竟不是战列舰、大型装甲巡洋舰这样的主力舰,因此也不会过于刺激日本。
而负责带队的是海军少将夏锐辰,现在他是装甲巡洋舰分队的司令官,管辖着赤兔号、绝影号、济南号、天津号4艘装甲巡洋舰。由于日本距离华东**并不算远,因此这次不带后勤补济舰,同时为了避免发生1886年北洋水师造访日本期间,发生的长崎事件,因此这次访问特别强调纪律,在访问期间,除参加日方组织的活动之外,所有人员全部都必须留在军舰上,而未经主管军官的许可,任何人都不得擅自下舰,违者必将严惩。
确实了这两件事情之后,这几天的工作才算是告一段落,众人都纷纷起身,离开会议室。秦铮收拾好自己的东西,也起身离开,刚出了会议室的门,只见高世则就站在门口,一见他出来,立刻迎了上来,道:“老秦,现在有空吗?我有点事情要找你。”
秦铮点了点头,道:“还好,老高,你有什么事情。”
高世则左右看了看,道:“那就耽误你一点时间,到我办公室来谈吧,这里谈不大方便。”
秦铮也有些好笑,道:“好吧,什么事情搞得这么神秘。”
两人来到高世则的办公室里,落座之后,高世则忙着又是泡茶,又是递烟,显得十分殷情,秦铮道:“老高,咱们就别客气了,有什么事情,现在可以说了吧。”
高世则点了点头,道:“还是为了我那个闺女的事,都这么大的人,还是叫人不省心啊。”
秦铮道:“你是说高瑾吧,她很好了,这两年在锦州干得很不错啊,这次还晋升了。而且上次她不是己经和家里都和好了吗?听说前两天也回来了?怎么还让你不省心呢!”
高世则叹了一口气,道:“这到是没事,而且上次的事情也多亏你劝解,不然还不知要闹到什么时候?说起来还真要多谢你了。”
秦铮赶忙摆手道:“老高,这话就别说了,你都谢了一百遍,这次又是为了什么事情?”
高世则道:“还是那件事,上次她和家里闹翻,就是为了她的终身大事,虽然这两年她的事业干得不错,但都是快36岁的人了,还是单身,你说叫我们当父母的人怎么不着急呢,而且当着她的面还不敢说,又怕把她给惹急了。”
秦铮呵呵道:“这到是个问题,不过我能够帮上什么忙呢?”
高世则道:“当然可以帮上忙啊,不然我找你干嘛!这次她回来,和她一起的有个军官,是个师长,叫欧阳隆兴,现在他的部队就驻扎在锦州,而且当初我闺女在锦州上任的时候,他们两个人还共事过一段时间,算是熟人,前天他到我家来做客,看来他们俩的关系还不错,而我和老伴都看这小伙子的人不错,于是也打听了一下,他现在还没有成家,年龄也只比我闺女小两岁,因此算是和我闺女合适的。”
秦铮笑道:“老高啊!打听到这么多事情,你还真是下了一番功夫。这个欧阳隆兴啊!我在东北的时候见,人确实是不错,而且也确实是老大不小了,如果真的能和你闺女成了,到是真不错。”
高世则连连点头道:“就是,就是,但这事情要个人出来牵个线啊,总不能我们家找上门去,起码要先问问那个小伙子,看不看得上我闺女啊!万一他看不上呢!我也别去找那个没趣了。你也算是他的老上司,又和军委那边熟,所以只能再麻烦你了。”
秦铮道:“没说的,成不成我不敢说,但这个忙我肯定得帮的,明天我就去找老肖,先问问情况,你就等着听信吧。”
高世则赶忙道:“那可就多谢了,多谢了,可不叫你白帮忙,我那里新收了几瓶好酒,明天就给你送过去。”
秦铮笑道:“那可别,事情成了当然好说,如果不成,我可不敢收你的酒啊。”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第二三一章 访日舰队(二)
离开了高世则的办公室,秦铮直接回家。他的车还没到家门口的时候,就听见一阵孩子们的欢笑夹杂着狗叫的声音。
司机道:“首长,你们家里真热闹啊,每天隔着好几家都能听到孩子们的声音。”
秦铮也笑道:“家里孩子多了,当然就要闹腾一些了。”
这时4个收养的孩子己经完全融入了家庭里,也都恢复了孩子喜欢玩闹的天性,当然现在都该上学的上学,该上幼儿园的上幼儿园,不过回来之后,都在一起玩闹。罗远东己经两岁多了,能跑能跳,也可以和哥哥姐姐们一起玩闹。而这时秦铮从东北带回来的六只小狗都己长大了不少,虽然还未成年,但也己不在小奶狗的样子,因为是和孩孑们一起长大的,自然就成了孩子们最好的玩伴,因此在每天下午4、5点钟的时候,上学上幼儿园的孩孑都回家了,也就是家里最热闹的时候,5个孩子6条狗,在园子里玩闹。也幸好是秦铮家里有一个40余平米的大院子,否则还真不够这么多孩孑们玩闹的。
虽然现在要比以前只有一家4口一人时闹腾得多了,难得一会儿清静的时候,但秦铮和周萍却更喜欢这样的生活,毕竟这样才真正有家庭的气氛,虽然以后世的标准,这时秦铮和周萍都还没有进入老年,但在这个时代,却应是儿孙满堂的年龄了。
车在院门口停住,秦铮从车上下来,让司机回家休息,然后走进院门,只见孩子们都在院子里玩,肖竹菁和卢秋蓉两个女孩各拿着一个小碗,在喂三小狗吃东西,孟世章、林进正在引着另两只小狗跳来跳去,而小远东抱着一只小狗的脖子,不知是和小狗较什么劲。
不过见秦铮回来了,小远东立刻放过了那只小狗,踉踉跄跄的跑到秦铮面前,喊:“爷爷,爷爷回来了,爷爷回来了。”
秦铮的脸上也不仅露出了一丝笑意,伏身把他抱了起来,道:“远东,今天乖不乖,调皮了没有。”
其他的孩子也都迎了过来,乱纷纷的叫着爷爷,秦铮放下远东,把每个孩子都抱了抱,然后才让他们继续去玩,当然也免不了叮嘱“不要打架”“注意安全”之类。
今天罗岳并没有回来吃晚饭,因为他已经收到了军委的命令,将要去婆罗洲与德国派遣的施佩协商土地防务的交接划分与合作事宜,同时还要考察海军陆战队在婆罗洲的驻地等事务,因此这一去至少是3、4个月的时间,而青岛的事务,还要作一个交接。
长江沿岸的救灾结束之后,罗岳的主要精力就都放在海军陆战队的建设上,现在海军陆战队的扩编己经完成,三个师六个旅的编制都己经招募满员,接下来主要是训练,另外海军陆战队不仅只是作战部队,还有登陆舰队,火力支援舰队,后勤保障船队等等编制,而且这些编制舰队都需要专业的军舰,需要专门的设计。虽然现在海军陆战队不是人民军建设的重点,但这些计划,还有军舰的设计工作,都可以先做。
当然海军陆战队的指挥部是一个完善班子,还有副司令,政委、参谋长等一大堆人,并不是只靠罗岳一个人,但却是由罗岳主持大局,而且所有的事情最终都还要由罗岳拍板定案,而且这次罗岳去婆罗洲,也不会就他一个人去,总要带几个人去,因此不仅是海军陆战队指挥部的人手要进行安排调配,同时还把青岛的事情都安排好。这几天罗岳都在忙着这些事情,才赶不回来吃饭。
吃过晚饭之后,周唯颖监督孩子们做作业,虽然是收养的孩子,但秦铮家呈对孩子们的教育十分重视,该玩的时候自然让他们痛痛快快的玩,但到了学习的时候,也一点都不马虎。孩子们的学习主要是由周唯颖监督并辅导,有时周萍也会来帮帮,正在上小学的肖竹菁、孟世章每天不仅要将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全部温习一遍,还有额外增加的学习内容,既使是还在上幼儿园的卢秋蓉、林进,每天也同样有一定的学习时间,现在主要是学识字、拼音,简单的计算等内容。在这样严格的要求下,肖竹菁、孟世章在校的成绩都是名列前茅,卢秋蓉、林进在幼儿园里也是属于优秀的一类。
今天周萍没有帮着周唯颖辅导孩子们的学习,而是在卧室里听秦铮讲说高世则托他的事情,等秦铮说完之后,周萍也不仅笑道:“这件事情方桂枝也跟我唠叻过几次,其实高瑾什么都好,就是个人问题,是他们全家的一块心病,由其是两家的老爷子、老太君,成天的念叻,如果这次能给他们撮合成了,也是一件好事情。”
方桂枝是高瑾的婶娘,现在任教育部长,和周萍同属文教卫委员会的部门,算是同事,因为年龄相近,两人经常在一起聊天,周萍也知道一些。
秦铮道:“我估计这次能成的机率应是不小,两个人都是老大不小了,而且也没有多的选择余地,如果有人从中拉个线,应该是不会拒绝。”
周萍道:“这一说起来,我到是想起来了,现在还没有成家的元老还不算少,只怕是还有4、500人呢?我看应该想想办法。”周萍是卫生部长,在卫生部里有每名元老,以及家人的健康档案,以便随时关注、追踪每名元老及家人的健康问题,极时的治疗,因此知道所有元老的家庭情况。
秦铮怔了一怔,有点不相信道:“还有这么多人没有成家吗?如果真的还有4、500人,那不是还有近十分之一的人还没有成家吗?”
周萍道:“俱体人数我没有统计过,但我印像中确实有不少人还没有成家,当然其中有一部份是年龄比较大的,也就不想成家了,但也肯定有相当一部份是3、40岁,正当年的元老,就像高瑾、欧阳隆兴这样的绝不是个例。本来我不该管这个事,但今天说起来了,所以跟你提一下。”
秦铮点了点头,道:“如果这是真的,那到是真是个大问题了。我明天到人事部去查一下。”
现在华东**己是大势将成,如旭日初升,前景无限,因此每个元老都是婚姻市场的抢手货,也不乏有三妻四妾,左拥右抱的元老,既使是年龄大一些,但要成个家真的不是什么难事,当然年龄大的女元老除外。不过在穿越的时候,元老是以男性为主,而且年龄普遍年轻,40岁以上的元老不到200人,而现在穿越才9年时间,可以说绝大部份元老都是正当年的时候,不应该出现这么多的元老还没有成家啊。
元老是否成家,可不仅仅只是个人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因为这关系到整个元老团体的扩大。元老总共只有6000多人,随着现在华东**的领土扩大,仅靠这6000多人当然不可能管理得过来,必须了引入大量的本土人进入管理层,现在元老基本只担任中层以上的管理职位,基层,中下层,甚致部份中层的管理人员都是由本土人担任,而且随着华东**的继续扩张,进入管理层的本土人只会越来越多,比重也会越来越大,到那时不仅是中层,恐怕连高层也会有本土人出任,其实现在就有本土人进入高层了,如詹天佑就任铁道部的副部长,赵维忠出任咨议局委员,而以后这种情况也必然会越来越多。
这种情况己经引起了不少元老的警觉,并且也提出了自已的担忧,照这样发展下去,华东**的控制权是否还在元老手里,或者元老会不会被架空了,但发现问题是一回事,而解决问题又是另外一回事了,毕竞元老只有这么多人,不可能管得过来这么大的地方,不引入本土人进入管理层,华东**根本就玩不转。
其实这种情况在华东**成立之初,就有人认识到了,提出了元老的危机在20年后,他们认为凭着建国之功带来的巨大威望,既使是元老被本土人架空了基层和中层,但也还是能够撑得住场子,但元老的下一代是否还能控制得住局面,就不好说。因为他们即没有建国之功,又没有创业的经历磨练,更是没有旧时空的经验阅历。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元老和下一代之间存在着一个巨大的年龄断层,在20年之后元老的年龄基本都在50岁上下,而下一代可能还不到20岁,还担负不了大任。而且元老本身的基数太少,下一代的人数也不会太多,也形成不了元老族群的团体优势,因此这才是元老最大的危机所在。
现在元老们来到这个时代己有9年,华东**成立也有7年,距离20年危机过去快一半的时间,而且危机也慢慢的显现出来。
当然华东**也早就认识到这个问题,因此作了许多补救的措施,如在华东**成立之初,就搜罗了大量的孤儿进行培养,后来又施行了收养制度,都是为了扩大元老族群的人数。但居然还有这么多的元老没有成家,也就是还没有下一代,这自然是一个重大的问题。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第二三二章 访日舰队(三)
秦铮到并不拒绝引入本土人进入华东**的中层甚致高层,也不认为元老族群会永远垄断华东**主导权,毕竟只要是中国的民智开启,民权意识形成,就势必会给元老族群的权力造成冲击,而元老族群也不可能永远居于权力的顶峰,因为这就是阻挡不住的历史洪潮,除非是从现在开始,华东**采取愚民政策来统治,但这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秦铮认为,元老其实没有必要去费心苦想如何保持权力,并将权力一代一代的传下去,这也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因为一代人只能做好这一代人的事情,管不了下一代的事。而元老们的正确做法是,加强对下一代的教育,培养他们的竞争力,并将这种良好的作风遗传给后人,而充份放手让他们去与本土人进行竞争,只有这样才能永久保持元老族群的活力与竞争力,即使暂时失去华东**主导权,也能确保生存,还有机会重来,因此秦铮不反对元老扩大族群的规模,这也是保持元老族群竞争力的一种方式,毕竟现在元老的基数太少了。
当然经过了华东**这几年的努力,也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效果,收容的孤儿,加上领养的后裔,以及生育的下一代,己经达到了12000余人,由其是元老生育的下一代,己有近6000人,特别的近三年来,元老的生育率呈直线上升的趋势,每年出生的婴儿都在千人以,而今年己出生,再加上己登记怀孕,预产期在年内的,估计会超过1500人,在未来5年,甚至10年内,这一趋势都不会放缓。但还没有成家的元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种资源浪废,既不利于元老个人,也不利于整个元老族群。
第二天,秦铮一上班就来到行政院办公室,要求查阅元老档案,将所有未成家的元老资料统计出来。在华东**,有三个部门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元老档案,一个是卫生部,建立了元老健康档案,一个是安全部,因为是负责安全工作,自然要建立每名元老的档案;但最全面的还是行政院办公室的档案,而且还是分为两份,其中一份是在这个时代的生活经历,家庭情况,而另一份则是每名元老在旧时空的身份职业经历等等。
虽然来到这个时代之后,旧时空的一切都算成清零,但这些资料可以帮助**人员了解每名元老的性格、习惯、作风已及专业能力等等,依旧是十分重要的。不过这一份档案也是被列为华东**的最高机密,不仅是由元老亲自管理,而且只有行政院级别的人员才有资格查阅,本土人几乎是根本接触不到这份资料的。
而经过秦铮和工作人员的统计,这时还没有成家的元老共计有512人,其中女元老有73人;而年龄在50岁以上的元老有85人,其中女元老28人;而年龄在40岁以下的元老有326人,其中女元老41人。
女元老一向都是比较难找到合适的婚姻对像,因为可选择的范围实在太小了,她们几乎不可能选择本土人,因此只能在男元老中挑选,到目前为止,和本土人结婚的女元老仅仅只有6例,其中4例在穿越时还没有成年。
好在是元老本身也是男女比差巨大,而且华东**刚成立时,也组织过几次联谊活动,好让元老们有机会互相接触,找到合适的对像,因此到这时大多数女元老也都找到至少是能凑合的男元老成家了。但有一部份年龄大的女元老,还是难以在男元老中找到婚姻对像,而另一部份则是要求过高的女元老。高瑾拖到现在,一方面是可选择的范围实在太小了,而另一方面,也确实是她的眼光太高了,不想凑合。
而这些未成家元老的职业最多的竟然是军人,有243人,其中女元老有11人,另外有212人在40岁以下; 军人由于其职业特殊性,虽然收入和社会地位在元老中都位于前列,但也有生活环境单一,生活状态不稳定的问题,因此有人成家困难到也可以理解;而其他未成家元老的职业基本是技术工种、科研岗位居多,这些岗位的工作环境较为单一,平时接触的人也不多,而且还有相当一部份元老在旧时空里大多都偏宅,因此在这个时代也同样成为婚姻的困难户。
秦铮拿着统计的资料,来到夏博海的办公室里,参加每天例行的五个人的碰头会,将资料交给其他四人过目。
看完了秦铮拿来的资料之后,其他4人也都有些意外,因为谁都没有想到竟然还有这么多元老没有成家,由其是行政院办公室是由王云鹏直接管理的,竟然也没有发现这个问题,毕竟没事谁会去统计有多少元老还没成家呢?何况这几年来尽是元老结婚的消息,有的元老一年都登记了几次。当然华东**到现在一直没有施行一夫一妻制度,默许纳妾制度的存在,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也是希望元老能够广布勤播,多产多得,扩大元老的族群规模,而且这几年来也迎来了形势大好的局面,就算是偶尔看到没有成家的元老档案,也没有太在意。何况现在元老的社会地位都高了,没成家的男元老几乎个个都是钻石王老五,如果还没能成家,还真不能怨**。这次如果不是高世则为女儿的婚事操心,才求到秦铮的身上,还真不会发现这个严重的问题。
如果只是少数年龄较大的元老没有成家,到还没什么,但这个时候还有4、500元老没有组成家庭,显然就不是一个正常现像了,而**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在震惊之后,夏博海就道:“出现这样的情况,确实是**的失职,必须马上补救,大家有什么好办法吗?”
秦铮道:“我认为应先解决女元老的问题,因为男元老到还好些,就算是4、50岁的年龄,要成家也不是很困难,说得难听一点,这时就算是一个50岁的元老要成家,估计愿意的年轻姑娘也能排成长队,但这里面还有不少女元老,她们的情况确实是很困难,因此趁着还有这么多没成家的元老,尽可能先安排男女元老,由其是年龄较大的男女元老组成家庭。就算他们生育下一代的机率不大了,但组成家庭之后,老了也能有个互相扶持,而且还可以共同领养孑女,将来也有人养老送终。先把这一批元老的个人问题解决了,剩下的男元老也就好办了。”
夏博海点了点头,道:“这个思路是对的,我看先查一下,把年龄合适的男女元老都选出来,这样下面的工作也好做一些。”
王云鹏道:“要不要组织一个连谊会什么的活动,这样也好让他们有机会配对。”
夏博海摇摇头,道:“我觉得连谊会什么的就算了,类似的活动我们以前也组织了不少,如果能在这类活动上找到适合结婚的对像,也早就找到了,不会拖到现在。我看拖到现在的,结婚的意愿也不会是太强烈,所以连谊会的作用应该不会很大,还不如查档案,找出合适的男女元老,然后直接给给他们互相介绍。”
1...451452453454455...54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