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木林森444
但英法等国又不能亲自上阵,谁都知道华东政*府正在一边虎视眈眈,一但各国干涉,华东政*府必然就会出手,因此英法等国协商之后决定让福建的奉德朝廷出手,支援德佑朝廷,合力击败袁世凯,同时也借这个机会,修复与日本的关系,因为奉德朝廷的背后,是日本支持,因此要让奉德朝廷出兵支援德佑朝廷,合力击败袁世凯,自然是先要和日本协商好。
本来日本暗中扶植起了奉德朝廷,霸占了福建,让英法等国十分不满,双方的关系也大幅下降,但英法等国毕竞还是需要日本牵制华东政*府,因此也不能让这种局面维持太久,正好就借这个机会,改善双方的关系,让双方关系重新回到正轨上去。
于是英法等国经过协商之后,向日本开出的条件是,促使奉德朝廷按照英法等国的要求出兵参战,进攻袁世凯,并在战后促成德佑朝廷、奉德朝廷的联盟,合力对付袁世凯;同时英法等国承认日本在福建的利益,而且这次出击,攻占的江西地方,都可以算成是日本的势力范围;另外还恢复英法等国与日本的合作及投资。
收到了英法等国的和解条件之后,日本上下也是一片欣喜,这一次终于又赌对了。其实现在日本政府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由于扶植奉德朝廷,使日本与英法等国的关系恶化,不仅停止了对日本的投资,许多合作也都冻结,而日本虽然得到了福建,但收获有限,毕竟福建并非经济发达的省份,同时又有华东政*府在一边盯着,日本也不敢乱来,因此在日本国内也有不少人认为,扶植奉德朝廷,实在是得不偿头。
另外日本在向浙江扩张时,受到华东政*府的武力阻止,由其是日本海军,在华东政*府的舰队强行阻止下,根本就没有靠近福建海域,在日本国内又引起了极大的风波,纷纷指责海军软弱无能,而海军也很委屈,公开为自己叫屈,毕竞在远东战争之后,海军没有增加一艘新军舰,怎么和华东政*府的舰队对抗,因此日本内阁也被迫同意重建海军,但日本海军要重建,就离不开英国的支持帮助,而现在日本和英国的关系正僵着呢!怎么去找英国帮助呢,于是海军也强烈要求内阁,尽快修复和英国的关系。
现在英法两国主动提出和解,而且开出的条件非常优厚,不仅承认日本在福建的利益,同时还愿意恢复与日本的合作及投资,另外奉德朝廷攻占的地方,也都可以划规为日本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可以说这样的条件,日本根本没有拒绝的余地,何况现在日本内阁正承受巨大的压力。
其实在南方战争开打之前,在日本国内就有人认为这是个大好机会,可以趁机扩大奉德朝廷的领地,实际也就是扩大日本在中国的势力范围。现在不仅可以名正言顺的出兵抢占地盘,还能卖给英法等国一个面子,并修复和英法等国的关系,又何乐而不为呢!于是日本很快就答应了英法等国的条件。当然这些都是英法与日本之间的交易,不要说袁世凯,就连德佑朝廷对此都一无所知。
不过英法等国只是要求奉德朝廷做好出兵的准备,什么时候出兵,还是要听英法等国的安排。这又让日本起了疑心,难道英法等国是想让奉德朝廷去和袁世凯硬拼,等着坐收渔人之利吗!但随着战事的进展,显然不是那样,因为袁世凯的诱敌之计,日本人也看得很清楚,显然英法等国是等着德佑军被袁军击败,再让奉德朝廷出击了。
其实这是英法等国想借袁军教训一下溥伟等人,让他们清醒一下,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反正有奉德朝廷这个后手,因此也不用担心德佑朝廷会被彻底击败。
果然,袁军在丰城县合击德佑军,大获全胜,不过袁军的反击也打得拖泥带水,连连错过时机,因此最终形成了对持的局面,溥伟一方面调集援军,救援长沙,另一方面也只能向英法等国求助,而只到这时,英法等国才觉得时机成熟,于是向日本发出了进军的要求。
奉德朝廷成立之后,自然也组建了自己的军队,当然奉德军只按日军的编制建立,各级编制为:班、小队、中队、大队、联队、旅团、师团,而武器装备也都是由日本供应。不过奉德朝廷只有福建一省,人口只有一千多万,因此也不可能组建太多军队,只编制了2个师团、3个旅团,共计约5万4千余人,当然大队以上的指挥官全部是由日本人担任,另外还有一支特殊的军队,共计约1000余人,全部是日本军队组成,是由日本在暗中将士兵运到福建,主要还是担心奉德军的战斗力太弱,兵力也太少,需要有一支战斗力强的军队做为全军的主心骨。
本来按照日本的计划,只想组建一支联队,人数在2000-3000人之间,不过日本也怕规模太大,引来华东政*府的干涉,因此还是将这支军队的人数控制在1000人左右。
和英法等国达了和解协议之后,奉德朝廷也立刻调兵遣将,准备战斗,因此动静也不小,袁世凯在福建也安插有谍报人员,自然报回给袁世凯。当然袁世凯并不知道日本与英法等国达成的协议,不过也在江西东南留驻了一个协的兵力,以防福建的进攻,同时袁世凯也不敢将后备军全部调去进攻长沙,也并非全是优柔寡断,小心谨慎,而是使终要为自己留一手。
南方战争进行到这个时候,日本国内也认为是最好的出兵时机,因为这时袁军正在全力进攻湖南,江西的守备空虚,就算是袁军回援都来不及,何况袁军一但回援,德佑军必然随后追击,袁军腹背受敌,必然大败,因此如果在这个时候出兵进攻江西,有很大的机率可以一举拿下整个江西省,这样将可以扩大奉德朝廷的实力,当然日本也能够从中获利。
正好这时英法等国要求奉德朝廷出兵进攻江西,于是正好顺水推舟,出兵进攻江西,而奉德朝廷名议上的皇帝溥儁,还有摄政王载猗根本就是被无视的。
奉德军出动了两个师团、1个旅团,大约3.5万军队,向江西东南的建昌府发动进攻。虽然袁军在建昌府驻守了1个协,但建昌府下设有南城、新城、广昌、南丰、沪溪五个县,只靠这一个协的兵力,根本就守不过来,因此驻守建昌府的第六协统领张勋只能集中兵力,死守建昌府的治所南城县。
奉德军集中两个师团,猛攻南城县,尽管袁军拼死防守,但无奈兵力悬殊太大,而且奉德军的各级实际指挥者都是日本军官,不仅有丰富的实战经验,指挥作战很少犯大错,对军队的管理也十分严格,因此奉德军的士兵也不敢消及畏战,只能奋力拼战。而张勋的能力在北洋军中,只能算是中等,结果双方激战了3天,袁军抵挡不住,被奉德军攻破了南城县,张勋带着败兵,退到抚州驻守,并向袁世凯求救。
而奉德军攻占了建昌府之后,又从福建调来一个旅团,驻守建昌府,大军继续南进,又攻占了宁都州,接着进攻江西省最南端的赣州府。
接到了张勋的告急之后,袁世凯也不敢怠慢,同时彻底放弃了攻下长沙,占领湖南省的打算,准备回援江西。不过袁世凯虽然实战经验不足,但也知道撤军是军事行动中最难的项目之一,由其是在两军对持时,撤军的一方极易遭到另一方的追击。因此最好的撤军方式是将军队分成两批,互相掩护,轮流撤退,但这样一来撤军的速度会大大增加。
现在江西吃紧,自然是容不得袁世凯这样徐徐撤退,因此袁世凯也不由得大为后悔,早知奉德军的进攻如此迅猛,自己就该早一点撤军,或者是听了段祺瑞的建议,早就攻下长沙了,撤军也不用小心翼翼了。
不过就在这时,袁世凯又收到了王士珍发来的电报,劝告袁世凯撤军不可轻急冒进,当互相掩护,徐徐撤退,同时作好防御,以防德佑军趁势追击。而现在江西的军情紧急,自己己率领留守南京的第三镇出动,必将火速赶奔江西增援,请袁世凯不必担心。同时还向袁世凯建议,现在奉德军己向赣州府发动进攻,己方的救援恐怕不及,而自己领军将由广信府进军,并汇同张勋残部直取建昌府,而袁世凯撤军之后,应由江西西部南下,由吉安府进取赣州府,两路合击,足可以彻底击败奉德军,收复江西失地。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第四零二章 南方战争(九)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最新章节!
看完了王士珍的电报之后,袁世凯也大为安心,王士珍果然是没有让自己失望,本来是危机万分的局面,但王士珍这样安排布置,却是大有扭转局面的机率。
于是袁世凯也就不急了,立刻下令全军分为两批,依次互相掩护,徐徐撤退,同时又下令冯国璋,也不必进攻衡阳府了,撤军守住郴州和茶陵州等地。同时也要求冯国璋,撤退匆必小心,不可急燥。
果然袁军这样徐徐撤退,德佑军见无懈可击,也就没有追赶,因此袁世凯领军顺利的撤回到修水县。稍事修整之后留下二个协的军队守卫修水县,然后带领两个镇的军队,离开修水县,赶奔吉安府。同时袁世凯还带上了段祺瑞,让他担任行军参谋。这是由于此前的战争,段祺瑞守卫修水县,表现十分抢眼,而且在丰城县之战后,段祺瑞多次向袁世凯建议,速取长沙,尽管袁世凯没有采纳,但也记在心里,这位北洋之虎的实力,确实不容小视,于是这次援救赣州府,袁世凯也带上段祺瑞随行。
段祺瑞自然知道袁世凯的这个命令的意义,表示自己终于又回到了袁世凯的集团核心,当然袁世凯这样不计前嫌,重新重用自己,心里自然也是十分感激。
在大军到达吉安府时,袁世凯收到报告,不仅赣州府失守了,就连南安府也被奉德军占领,虽然早有这个思想准备,但袁世凯还是有些发懵,这时段祺瑞向袁世凯建议,这时王士珍的部队必然己经到达建昌府,因此只要袁世凯的大军在这里拖住奉德军,只等王士珍收复建昌府,更可以大获全胜了。
果然,段祺瑞刚刚说完,王士珍的电报就来了,内容和段祺瑞差不多,只要袁世凯在这里拖住奉德军,最多10天,王士珍就必然能够收复建昌府。
于是袁世凯下令大军进驻吉安府的万安、龙泉两县,并派遣一个协,去进攻赣州府的兴国县。正好在这里与奉德军的一个旅团相遇,双方就在兴国县附近展开激战,结果就在战斗相持之时,奉德军的日本大队突然参战,以猛烈的火力和熟练的战术,迅速攻破了袁军的两个阵地,使战场顿时向奉德军倾斜,其他各路的奉德军也都不由精神大振,在日本军官的指挥下,向袁军发动猛攻,袁军招架不住,向后败退,又退回到万安县。
奉德军乘胜进击,集中了一个师团、一个旅团的兵力,进攻万安县。
这时袁世凯正在万安县坐镇,驻守有一个镇的兵力,进攻兴国县的那个协,就是从这个镇分派出去的,不过被奉德军击败,伤亡了2500余人,大约还有2/3的兵力。
见奉德军逼近,袁世凯也有些沉不住气了,毕竟对方的兵力差不多是自己的一倍,于是打算向龙泉县下令,调龙泉县的驻军过来支援,加强自己的实力。
但段祺瑞又向袁世凯建议,先不必急于从龙泉县调兵,靠万安县现有的兵力,也能守住一阵,等奉德军久攻不下,师老兵疲之时,再调动龙泉县的军队,并且还可以从彬州再调一个协过来,合力击败奉德军,而且那时王士珍也应收复了建昌府,因此袁世凯不仅有望大胜,并还能趁势攻入福建,夺取福建的地方。当然段祺瑞最后建议,袁世凯去龙泉县坐镇,留自己在万安县指挥作战。
袁世凯听了以后,也认为段祺瑞的建议很有道理,于是决定采纳段祺瑞的建议,不从龙泉县调兵,只靠现有的兵力守卫万安县,并且又向彬州下令,调一个协过来支援。不过袁世凯并没有听从段祺瑞的安排,去龙泉县坐镇,而是留在万安县,亲自指挥这场战斗。毕竟袁世凯十分清楚,自己是靠军队起家的,因此这种局面是决不能逃避的,否则以后就难以调动指挥手下的那些将军了。当然尽管袁世凯缺少实战经验,但当年也是上过战场,见识过杀伐的人,到也并不害怕亲临前线指挥。
而段祺瑞见袁世凯不去龙泉县,也没有再劝,毕竟有袁世凯在万安县坐镇,也有利于激励士兵的士气,于是指挥军队,布置防线。
三天之后,奉德军向万安县发动进攻,虽然由于时间太短,袁军并未建立起完善的阵地,但依然凭借强大的火力,死守阵地,因此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攻防战。
其实袁军的计划,奉德军的日本指挥官也基本判断了7、8分,不过日本指挥官打算来个将计就计,来个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你在进攻建昌府,我就全力进攻万安县,在最短的时间内攻破万安县,这样就能够击溃袁世凯的这一路军队,那么即使王士珍攻取了建昌府,也难以挽回败局。
当然奉德军的日本指挥官对最短时间攻破万安县信心十足,一来是日本人对袁世凯、溥伟这些地方军队根本就看不上眼;二来是奉德军中还有一支日本大队,虽然人数不多,但战斗力极强,可以在进攻战中作为尖刀使用,在关建的时刻出击,突破袁军的防线。
但战斗的进展,却有些出乎奉德军的日本指挥官意料,袁军在段祺瑞的指挥下,到是打得有板有眼,而且袁军的火力相当强大,因此尽管奉德军在日本军官的指挥下,奋力进攻,但成效并不大,毕竟奉德军的士兵基本都是新兵、训练的时间也不足,又缺少实战经验,尽管有日本军官的指挥,但仗终究是由士兵打。而且奉德军的武器都是日本供应,日本陆军原本就注重精神力而轻视火力武器,奉德军自然不会有太多重火力武器,在攻坚战中,没有重火力武器自然是相当吃亏的。
进攻了三天,基本没有多大的进展,奉德军的日本指挥官也终于沉不住气了,将日本大队也投入战场。应该说日本大队的战斗力确实不俗,一投入战场就立刻就取得了效果,连续突破了袁军两个阵地,但在进攻袁军第三个阵地时,却遭到了袁军的顽强抵抗,袁世凯、段祺瑞都亲临战场指挥,袁军和奉德军在阵中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最终奉德军还是抵挡不住,主要是由于日本大队在连续突破了袁军两个阵地之后,锐气己尽,也己不复初出战时之勇了,因此最终还是没能攻破袁军的第三个阵地。
就在这时,在另一条战线上,王士珍击败守卫建昌府的奉德军,其实这一路的进军十分顺利,守卫建昌府的奉德军只有一个旅团,而王士珍率领的军队是一个镇、一个协,虽然张勋的第六协被奉德军击败,有些损失,但袁军的兵力仍是奉德军的两倍以上,因此王士珍也十分顺利的收复了建昌府。
得知建昌府失守,奉德军的日本指挥官也知道自己的计划失败,不过他的反应也十分迅速,立刻停止进攻万安县,在袁军合围之前,先撤回赣州府,让袁世凯的计划也落了空。因为袁世凯己经下令,命龙泉的袁军,还有从彬州赶来的那个协合围奉德军,只是晚了一步,让奉德军先走了。
而奉德军撤回赣州府后,日本指挥官立刻调一个师团去守卫宁都州,抵抗王士珍部的进攻,而在赣州府,仍然还有一个师团、一个旅团的兵力,进取虽然不足,但如果全力防守的话,袁军也很难攻破。而这边的战斗僵持不下,德佑朝廷那边可以再度出击,进攻江西,令袁世凯首尾难顾,因此自己的胜算依旧很大。
当然这样一来,奉德军就无法独占江西省了,不过至少能够得到江西省南部的赣州府、南安府、宁都州、建昌府、吉安府等地,虽然不算大获,但也有小得。正是因为有这个后手,奉德军的日本指挥官才敢冒险一搏,强攻万安县。
合围奉德军的计划虽然落空了,但袁世凯仍然集中了两个镇、一个协的兵力,向赣州府发动进攻,毕竟这原本就是袁世凯的地盘,自然是要收复回来的。而德佑朝廷那边,袁世凯其实也有所准备的,因为在丰城县一战,德佑军的损失极大,虽然得到了援军补充,但战斗力也要打一个折扣的,而在修水县那边,有两个协驻守,又有完善的防御工事,足可以抵抗德佑军的进攻,而在彬州、茶陵州一线,只有1个协,兵力确实有些单薄了,因此实在迫不得以,励就放弃彬州、茶陵州,退回到吉安府驻守。现在自己这边离吉安府近,随时都可以支援。
就在奉德军的日本指挥官等着袁军进攻赣州府时,但一连3天,袁军却都按兵不动,奉德军的日本指挥官也觉得有些奇怪,难到是德佑朝廷那边己经出兵了,因此这时袁世凯才不敢进攻赣州府,不过德佑朝廷出兵早了一点,要是能等到袁军开始进攻赣州府之后再出兵,那就更好了。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第四零三章 南方战争(十)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最新章节!
而谁都没有想到,在收复了建昌府之后,王士珍并没有继续南进,攻击宁都州,而是留下张勋守卫建昌府,自己率领第三镇,向东攻入福建,并且占领邵武府。
收到这个消息之后,奉德军的日本指挥官也不由得大吃了一惊,因为现在福建的守备相当空虚,正规军只有一个旅团,根本不可能抵挡得住王士诊统领的第三镇,怪不得袁世凯并不急于进攻赣州府,原来就是在等着王士珍攻入福建。
奉德军的日本指挥官也不得不承认,这一招攻己必救,确实是相当的高明,因此虽然明知是计,但奉德军也不得不回援福建,否则就让王士珍这样长驱直入,说不定用不了多久就攻到福州府了。于是奉德军的日本指挥官立刻下令,命驻守宁都州的那个师团立刻回援,进驻泰宁县,威胁王士珍的侧翼,但不要轻易进攻袁军,只要牵制住王士珍的军队,让他就不敢长驱直入,进攻福州府就行了。又下令驻守福建的那个旅团,放弃其他的地方,集中兵力守卫福州府,决不容有失。
而驻守宁都州的军队撤走了,赣州府也不能再守了,因此奉德军的日本指挥官决定率军由赣州府,经汀州府退入福建,同时为了牵制袁军,又联系德佑朝廷,请德佑朝廷出兵,拖住袁军。
果然,奉德军的日本指挥官下令之后,驻守宁都州的奉德军师团立刻开拔,放弃宁都州,撤回福建,但刚刚进入福建省境内,就收到消息,泰宁县已被袁军占领。
原来王士珍占领了邵武府之后,并没有继续进军,进攻福州府,因为攻入福建的目地是调动奉德军,并不是要占领福建省,彻底灭掉奉德朝廷,毕竞以现在袁世凯的实力,还不足以彻底占领福建省,何况英法等国、还有德佑朝廷,也不会坐视奉德朝廷的灭亡,让袁世凯就这样占领福建省,扩大自己的势力,因此只要能够给奉德军一个沉重的打击,并且占领福建与江西相邻的几个州府,就是很不错的结果了。
于是王士珍立刻出兵,占领了泰宁县,因为这里是宁都州的奉德军撤军回援的必经之路,袁军抢占泰宁县,就是逼得奉德军必须要在这果和袁军决战。
结果双方果然就在泰宁县展开激战,一连打了二天,由于双方的兵力基本相当,因此互有胜负,战局一直僵持不下。而就在第4天,张勋率领袁军第六协赶到了战场,改变了双方的战力对比。原来这就是王士珍的计划,先攻入福建,占领奉德军的撤军回援之路,逼奉德军决战,同时又通知驻守建昌府的张勋赶来增援,结果在袁军的夹击之下,奉德军被打得大败,伤亡高达5000余人。
而击败了奉德军之后,王士珍立刻命张勋撤回江西省,分兵两路,一路仍然回守建昌府,另一路立刻去抢占奉德军让出来的宁都州,而自己领军在泰宁、建宁两县之间布置阵地。
奉德军的日本指挥官从赣州府撤军,袁世凯自然不会放过,领军随后追击,不过奉德军的撤退也很有章法,互相掩护,徐徐撤退,因此虽然袁军在追击的途中,和奉德军激战了数场,但也都是互有伤亡,谁也没有占到多少便易。不过这样一来,奉德军的撤军速度也慢了下来,6、7天的时间,还没有撤出赣州府。不过袁世凯的心里有底,毕竟这个时候王士珍己经攻入福建省了,着急的应该是对方才是,就看对方能够和自己耗到什么时候。
就在奉德军撤到距离福建不足10公里的会昌县时,泰宁之战的消息传来,袁军大获全胜,击败奉德军,奉德军的日本指挥官希望牵制王士珍的目地也彻底落空了,再无兵力阻拦王士珍的攻击。袁世凯闻报大喜,知道胜局在握,立刻下令全军出击,进攻会昌县,力图全歼这支奉德军。
而奉德军的日本指挥官收到这个消息之后,却是脸色惨白,因为败局己定,别说是攻占江西的地方,扩大奉德朝廷的地盘,恐怕是连福建省都难以保全了,另外袁军现在还在全力的追击奉德军,看来是德佑军并没有出击进攻啊。也有些想不明白,难道德佑朝廷打算这样眼睁睁看着奉德朝廷被袁世凯灭掉,但这样做对只能让袁世凯的实力扩张,对德佑朝廷有什么好处呢!
同时在这个时候,福州的奉德朝廷己经乱成了一团,载猗、溥儁父子己经成了惊弓之鸟,每天都在惊恐中度过,一有风吹草动,就吓得心惊胆战。每天都向日本顾问救助,要么是哀求日本出兵来救援福建,要么是恳求让父子两逃到日本去避难。
其实这奉德朝廷的日本顾问也是焦头烂额,他们都十分清楚,日本是不可能出兵来救援福建的,因为华东政*府就在一边虎视眈眈,别说日本不可能出兵,就算是出了兵,也肯定会遭到华东政*府的舰队拦截,根本就到不了福建,因此现在只能指望德佑朝廷出兵进攻袁世凯,才能迫使袁世凯撤军。
不过日本顾问毕竟是政治人物,很快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不是德佑朝廷不愿意出兵相助,而是英法等国是在借袁世凯之手,教训奉德朝廷,其实也就是教训日本,估计是在英法等国对日本释放出和解的意图的时候,就己经计算好了这一步,日本还以为自己的冒险成功,终于逼得英法等国让步了,却没想到一步步进入英法等国的彀中。
1...519520521522523...54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