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明狂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随清风去

    范弘道醒过神来,知道是自己失礼了。尽管心里因为被呼呼喝喝而不爽,但还是慢慢挪到了边上。

    这时候他才注意到,在申府大门外,两边墙根底下,已经停了两列车马或者轿子。

    刚才他眼里只有申府大门,根本没注意旁边风景,现在算是明白了,两边墙根底下才是自己应该站的地方。

    范弘道排在一个中年文士后面,将自己的书信呈进去了。至于门房收了自己的书信,然后是什么流程,他就一无所知了,只能在外面等消息,或者等府里回话。

    这一等,似乎就有点遥遥无期的味道。期间人物来来往往,有和范弘道一样在墙根下等待的,有直接进去的,有出来并离去的。

    范弘道是午前赶到申府大门外的,然后一直等到了日头西斜依旧没有动静。

    范弘道心里忍不住吐槽,张大小姐派他来跑这一趟,难道目的就是为了磨练自己,让自己熟悉一下高门大户的办事流程。

    说起这个,范弘道对张大小姐的背景再次好奇起来。她能直接呈书信给申首辅,这家世肯定不一般啊。

    可他反复揣测,也猜不出张大小姐到底是谁家的。当朝权势人物确实有姓张的,例如兵部尚书张学颜,但哪个也不像。

    其实还有一种可能,范弘道甚至想到,山西蒲州有个因为丁忧在家的前首辅张四维,这可是纯正的有钱有势张姓豪门。

    不过前年张四维刚当了一年首辅,正在人生巅峰,要大施拳脚之际,突然父亲去世。所以张四维不得不返回老家服丧,至今还在守制。但时间也只剩几个月了,再熬到年底就可以起复。

    如果单纯从富贵做派上看,张大小姐确实像是从蒲州张家出来的,可是范弘道仍然否定了这种可能。

    他与张小姐谈论过张居正,能看得出张小姐对张居正的推崇。如果是张四维家里的的大小姐,是绝对不会推崇张居正的。

    众所周知,张居正死后被清算,很大程度上就是接任首辅的张四维在背后煽阴风点鬼火。对张居正的批判和攻击,很多都是张四维组织的,前文介绍过的当朝大红人李植就是张四维的门生。

    范弘道从这点就可以判断,虽然都姓张,但寄居杨家的这个张大小姐肯定不是出身张四维那边的,根本不是一路人。

    在范弘道百无聊赖思绪乱飘的时候,排在他前面那位中年文士已经拿到回话,利索的走人了。

    中年文士在走之前,与范弘道攀谈了几句,有点艳羡的说:“恭喜!看样子说不定会让你进去,不然就像我这样打发走人了。”

    范弘道只当他是说安慰话,此后越等越是烦躁,一开始的新鲜劲头早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nb




第40章第三十八章 炫技
    第三十八章 炫技

    一般人下意识里,都以为读书人为了科举要发奋攻读四书五经,其实严格来说并非如此。

    四书五经里也是有区别的,其中《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这四书是必修课,所有读书人都要通学的。

    而诗、书、礼、易、春秋这五经是选修课,打算走科举道路的读书人只需要学其中一经就可以了,并不需要五经全学。文天祥有诗云“辛苦遭逢起一经”,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读书人之间问“治何经典”,往往含义就是问对方学的哪一经,从这里再引出话题来。

    之所以不问四书问五经,大概是都学四书没什么差异,五经互相不同的话,或许容易找话题聊得起来。

    对这个问题,范弘道作为有秀才功名的读书人,当然知道怎么回答。还是如实答道:“读过春秋。”

    申用懋挤出一点和蔼的笑容,微微颌首道:“圣人笔削春秋,其中蕴含微言大义,古今贤人甚至能引春秋决狱事,你可要仔细体悟,当有所得。”

    这完全就是老前辈勉励后进的口吻了,虽然申用懋比范弘道也就大个七八岁。伶俐的人都明白,这次会见谈话也就接近尾声了。

    范弘道越发深深地感受到,这次会面从头到尾就是一个词:敷衍了事。换句话说,申用懋完全没把自己当回事。

    就连他点评《春秋》勉励自己这几句,也是听到耳朵出老茧的套话,一点用心都没有。

    不知道别人会怎么想,反正范弘道觉得自己今天混的挺憋屈的。他想了想回话道:“前辈此解,在下大不以为然。”

    申用懋微微讶异,不想套路演练出了点意外。按道理说,范弘道这末学后进应该唯唯诺诺几句才是,但实际上的答话却近乎于顶撞了。

    范弘道继续答道:“一部春秋,不过是春秋一时的史书而已,与普通史书没有什么两样,若视为圣人真言而奉为圭臬,与刻舟求剑有何异哉”

    范弘道的话虽然字面意思简单,但涉及到一个最深邃的学术问题,就是经史之别。

    所谓经史之别,意思就是到底应该将四书五经视为经书,还是当成普通史书一样对待

    这不仅仅是抠字眼而已,正是涉及到学术的根本路线区分。视为经书,那就是真理了;若当成史书对待,那就是批判性阅读的材料。

    当然在目前大环境下,以经为史的观点还是偏于非主流的,就连号称接近圣贤的王阳明也不敢彻底扭转。

    申用懋只不过是个平常水准的读书人,算不上什么精深的学问家,从中举到登进士第,都离不开父亲的影响力。

    此时他猛然听到范弘道的观点,竟然一时接不上话,只能含糊道:“你这议论仿佛听过,前贤王阳明似乎说过,五经亦史也。”

    范弘道察言观色,便知道申用懋不太擅长经义理论,暗中冷冷一笑,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其实他也不是专家,只是普通的文科生而已,但是好歹后世研究观点浩如烟海,抄几句出来压制下普通读书人还是可以的。

    于是又趁热打铁般的说:“王阳明谈五经亦史,未能深阐。在下以为,《春秋》只是春秋之史;《诗经》和《书经》,只是二帝三王以来之史。

    而《易经》则又告诉世人,以经是从何而出,史从何而来。天道屡迁,变易非常,不可以固守成规。故谓五经皆史可也!”

    申用懋愣住了,只觉得这范弘道太叛逆了,他从小学到的完全不是这样。但是让他系统性的批判范弘道,一时间又组织不起



第41章第三十九章 深入“虎穴”
    第三十九章 深入“虎穴”

    所谓丁忧,就是官员在位时候,若得知父母去世消息,就必须立刻辞职并回乡守制二十七个月。如果天下下诏特许不用辞官,那就叫夺情,但会被视为道德污点。

    在大明朝官场上,丁忧实在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事情,围绕丁忧亦产生了很多政治斗争。

    两年前,如果不是前首辅张四维突然遭遇丁忧,现首辅申时行还没机会上位。

    根据庙堂规矩,丁忧结束后起复,肯定都要恢复与原官位等同的官职。现在张四维快回来了,可是从哪去找个和首辅等同的官职

    朝堂上政务运行,如果遇到难题时,往往就要找过去的成例,按照旧例故事来办。

    大明朝确实有首辅丁忧的先例,其中成化朝的李贤和本朝张居正都被夺情了,没法参考。所以唯一可作为参照的例子,就是正德朝的杨廷和。

    话说正德朝的杨首辅丁忧回家之后,换别人当了两三年首辅,但杨首辅起复回来后,立刻重新做了首辅。

    对当今首辅申时行而言,这显然不是一个让他满意的旧例至少申时行的亲友们是非常不满意的,但又无计可施无法可想。

    要知道,张四维以及他的党羽可不是吃素的。近三年庙堂上的狂风暴雨,大半都是这伙人操纵的,战斗力堪称是彪悍。

    如果申首辅不肯让位,舆论上就要处于被动了。有两点是躲不过去的,一是不守旧例,破坏规矩;二是贪图权力,恋栈不去。

    若被对方占据了道德和舆论的制高点后,这后果不堪设想。庙堂风波险恶,弄得像张居正一样身败名裂也不是不可能。

    在这种背景下,范弘道这个小小的穷秀才忽然对申大公子说,张四维的事能解决,怎能不引起申大公子的注意

    当然,引起注意之后就是质疑了,一个穷秀才凭什么敢说解决张四维的事情结论只能是大言不惭,故作惊人之语。

    申用懋想明白后,脸色立刻恢复了平静,甚至觉得自己刚才的失态表现有点丢脸。他居然被如此不靠谱的一句话给刺激到了,一定是关心则乱的缘故。

    “你故意虚张声势、花言巧语,只是为了能见到家父吧这样的江湖术士伎俩,我不知见过多少次了。”申大公子经验很丰富的样子,不屑一顾的说。

    在他想法里,范弘道被戳穿目的后,应该是惶惶然的。可是却见这范秀才轻笑几声,神态仿佛比他更加不屑一顾。

    “自作多情!你以为在下稀罕什么宰相门庭吗”范弘道高傲的说:“若非受托于张小姐,在下就没想着踏进贵府一步!”

    不等申用懋有所回应,范弘道又道:“至于在下所言,不过是因为张家小姐与贵府往来密切,担心贵府连累到张小姐,故而想好心指点几句而已!”

    狂妄!申用懋身子有些发抖,已经有多长时间,没人敢在自己面前这样了对方有没有把自己身份放在眼里

    细想此人确实是个狂生,圣人经典都敢不屑一顾的诋毁为“敲门砖”,何况别人张家小姐到底从哪找来的奇葩人物

    “常言道,宰相肚量能撑船,在下既然敢在这里放话,贵府上下就没胆量听几句吗”范弘道使了个很拙劣的激将计。

    申用懋深深吸了几口气,心里忍不住冒出个念头,难道他真有什么主意不得不说,在巨大危机笼罩下,这是个很有诱惑力的念头。

    于是申大公子便道:“那你暂时在这里等着。”说完后,他转身出了厅中,不知道去了哪



第42章第四十章 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第四十章 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范弘道除了猜出申时行身份,其他人都不认识,也没人主动对他介绍自己。

    范弘道站在这里的意义,大概也还是“候见”而已。但这并不影响范弘道旁听,并默默给别人打上了甲乙丙丁的编号。

    这个时候,一个肤黑胖大、三十余岁的人,姑且被范弘道编为甲号的人,正大声说着什么:

    “今岁以来,陛下忽而爱好武事,连日召京营官军入宫,在西苑小校场演兵操武,致使宫禁干戈震动,内外不宁!

    一来令我想起武宗之故事,只怕会在今日重演,朝堂乱起!二来闲杂人等频繁出入宫禁,长此以往,恐要酿成祸患!”

    原来是说当今天子不知为何,对武事产生了兴趣,近期频繁调动京营官兵进宫演习。

    要说天子今年大概也就二十多岁,正是青年时候,突然有这种尚武兴趣也不算奇怪。不过在大臣眼里,不好好上朝当政,天天去操练官兵,只怕就是不务正业的表现了。

    更何况这位黑胖甲号大人说了,只怕武宗故事重演!这武宗就是大名鼎鼎的正德皇帝,一样酷爱武事,而且极其能折腾,在大臣眼里显然是反面典型,生怕当今天子也变成那样。

    范弘道这个知晓未来的人听到这种担心,只能很有先知先觉优越感的“呵呵呵”了。

    未来万历天子确实没变成正德皇帝那样,两位皇帝除了都好色之外并不太像,但万历皇帝却比正德皇帝还令人操心。

    对大臣而言,正德皇帝还算是能沟通的,万历皇帝根本连沟通都没法沟通。跟今后的万历皇帝打过交道后,估计都会觉得正德皇帝其实也不错。

    闲话不提,却说另外一位形貌瘦小的,被范弘道编号为乙的人接上话说:“最近言官纷纷奏章进谏,力劝天子改过。此时想必阁老压力极大,如果阁老不有所匡正,只怕会中外非议,还是要早定决断。”

    在目前大明体制里,内阁是夹在皇帝和外朝中间的,一方面要总揽朝政机要,另一方面又要向天子负责。

    一旦出现焦点事件,内阁就会受到两面压力。外朝官员会逼着内阁去匡正天子,而天子会逼着内阁去摆平外朝,这种政治环境非常考验阁老的政治智慧。

    天子好武并频繁召官兵入宫的事情,确实是首辅申时行近期最头疼的事情。

    他也劝谏过天子,但效果不大,外朝那些奏疏都被天子打发回来了,若再劝的激烈一点,只怕要招致天子反感。但若坐视不理,外朝那些御史言官只怕又要一窝蜂的指责他失职。

    这时候席间有人提出此事,也是有集思广益的意思。可是在黑胖甲指出了危害性,以及瘦小乙指出了对首辅的政治影响后,场面就冷下来了。

    这件事情,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化解办法,一时间众人都没什么头绪,无话可说。

    此时忽然有人“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在这安静的时刻,这笑声很是招摇和轻浮。

    众人齐齐顺着声音望去,发现是从申用懋申大公子背后传来的,那里站着个陌生的年轻人。

    笑过几声范弘道旁若无人,很娴熟的对申用懋说:“今日得申前辈援引,得以垂手立于此地,原本会以为听到诸君高见,必定有所受益,不想却大失所望啊。”

    申用懋听到范弘道的话,很是吓了一跳。他并不是被范弘道那狂妄的话吓到,而是被范弘道故作亲近的态度吓到了。

    你范弘道无知无畏的大放阙词也就罢了,那跟他申用懋没半文钱关系,但是装着和自己很熟算什么

    看在诸位前辈眼里,会怎么看待他申用懋会不会认为是他申用懋与范弘道是一伙的

    再说了,眼下这场合里,连他申用懋也只能算后进晚辈,来混个脸熟,没多少说话地方,你范弘道又凭什么插嘴

    想到这里,申大公子悄悄远离了范弘道几步,拉开了与范弘道之间的距离。要用这种态度向父亲和在座前辈表示,他跟范弘道其实不熟。

    在座众人都是朝中有名有号的大臣,皆是沉得住气的人物。被范弘道群嘲过后,居然没什么反应,只当没听见,直接无视了想出风头的某人。

    别人不找他说话,范弘道想搭腔也没得搭,只好又朝向申用懋,“其实要化解此事,实在易如反掌,根本不费朝臣吹灰之力!”

    终于有人忍不住了,那编号甲的黑胖大人站起来,指着范弘道呵斥道:“住口!休要胡言乱语,这里不是茶摊戏馆,容不得你放肆!”

    &




第43章第四十一章 想骂就骂
    第四十一章 想骂就骂

1...1314151617...11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