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宋很野蛮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牧尘客

    “大郎”就在赵颀吃完稀饭,忍不住又洗了一根脆嫩的黄瓜大口朵颐的时候,一个魁梧的中年汉子从小路上急匆匆过来,正是昨天送米面过来的杨大元。

    “大元叔,怎么这么早就来了!”赵颀赶紧迎上去打招呼。

    &nb




第11章 好人有好报
    昨天赵颀被山神像砸了之后病就好了。

    这件事当晚便已经开始在村里流传开来。

    而且村里不少人也都在昨晚或者今天早上跑去山神庙看过了,因此今天来送礼既是一种人情关怀,更多的是想前来看看赵颀是不是真的好了。

    不过很显然,这件事一大早就被确认了,赵颀果然表现的很正常,除开不记得以前的事了,完全是一个正常人无疑,甚至彬彬有礼说话清晰有条理,让人感觉到这神像砸了一下之后,赵颀的病好的实在是有点儿过分。

    人类文明,本就是从敬奉鬼神的原始崇拜中慢慢发展起来的。

    而各种山神土地神河神水神,就是老百姓最崇敬的基础神灵。

    虽然眼下大宋佛教盛行,观音菩萨的神光正在慢慢掩盖中原土著神仙的光芒。

    但在这种原始的乡村,山神庙就是当地百姓平日祭拜祈求平安的最方便的地方。

    生病出门读书种田娶老婆生孩子,一年四季都会有人去山神庙祭拜,无论这些事归不归山神管都无所谓,主要是求一个心理安慰。

    以前山神有没有显灵不知道,但今天看了赵颀的表现,所有人都确认这是山神显灵无疑。

    “听说大元去找里正商量去了,准备要村里筹钱把山神像重新修起来!”

    说笑之中,最终所有人关注的重点还是落在了显灵的山神庙上。

    “这件事必须做,山神保佑一方水土,自然得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回去之后各自看看家里还有些啥能用的,都找出来,一定要尽快把神像修好!”

    “就是,颀哥儿这疯疯傻傻十多年,肯定是山神显灵,不修咋行!”

    “苏老太,你这苦日子怕是要要出头啰!”驼背老头儿对着苏老太感慨的说。

    “我想也是,只是可怜他爹娘死的早,没看到这一天!”苏老太抹着眼泪。

    “哭啥,峻哥儿我们都是看他长大的,你当初来的时候还挺着大肚子,这人呐,生老病死老天爷都捏在手上,只能看天上的神仙怎么管我们,峻哥儿是去了,但老天注定的事谁说的清楚,眼下颀娃儿好了,你该高兴才对……颀哥儿,咳咳咳……你一定要卖些香蜡纸钱去你爹娘坟上烧一下才行!”驼背老头儿转身看着赵颀。

    “刘太爷放心,我已经让大元叔帮我带些纸钱回来,下午就去。”赵颀赶紧点头。

    “这就对了,咳咳,还有,你这破窑也该好好修一下,夏天雨水多,要事遇上暴风雨,怕是要被淋坏……”

    “刘太爷说的是,我刚才也还在想这件事,正想去借一些刀锯斧头砍些竹子木头回来!”

    “刀锯斧头我家就有,要用去我家拿就行了,没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住怎么行!”刘老头儿咳咳着点头。

    “赵大郎在不在”

    就在一群人说话的时候,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很快就看到两匹马从小路过来,为首一个身穿蓝色长衫带着方帽的中年男子,竟然是昨天在药铺遇到的那个刘掌柜。

    “大郎在就好!”刘掌柜看见赵颀惊喜异常,下马吩咐身后一个年轻后生从马背上提了一个篮子下来,大步走到赵颀面前热情的一把抓住他的手使劲儿摇晃,“昨天多亏大郎帮忙才救了我家二娃,当时欢喜走的急,忘了道谢,今天特地来感谢!”

    刘掌柜说完把篮子递给赵颀感激的说:“这是一点儿小小的心意,还请收下!”

    “不消不消,昨天只不过碰上,举手之劳而已,当不得感谢!”赵颀连连推辞。

    “欸,对大郎来说是举手之劳,对我们一家来说就是天大的恩情,若不是刚好遇上大郎,二娃就救不回来了,一定要收!”刘掌柜把篮子塞进赵颀手中

    &n



第12章 自力更生
    “孙儿,你是不是想搬到义庄去住”

    老太婆坐在窑洞门口,一双浑浊的双眼似乎看不见焦点。

    “太婆,这瓦窑太破太旧了,如果刮风下雨我们都没干净的地方睡觉,生活的确不方便,但您不想去我们不去就是了!”赵颀遗憾的摇头安慰说。

    “非是我不让你去,而是义庄的人太多了,而且里面的佃户都是外地人,还不如村里住的安全,而且我也不习惯……”

    老太婆沉默了片刻之后接着说:“昔闻范文正公年轻时家境贫寒,也曾住过窑洞,孙儿要想将来出人头地,就不能习惯于这种施舍,老婆子这一辈子只佩服两个人,一个是范文正公,一个是苏大学士。”

    赵颀愕然许久,就这一句话,就感觉自己这个奶奶果然不是普通农村的老太婆,不然一个没见过世面的普通山村老太,如何敢去评价范仲淹和苏轼这两个名垂千古的大文豪。

    “太婆,您年轻的时候读过不少书吧”赵颀回过神来问。

    “光读书有什么用,秦桧蔡京史弥远,还有当今宰相丁大全,哪一个不是进士出身满腹经纶之辈,但这些人一个个都坏的头顶长疮脚底流脓,没一个好东西,咳咳咳咳……我今天和你说这些干什么,说了你也不懂,若是孙儿的确是有福运之人,将来能够大富大贵,老婆子就跟着你享福去住豪宅大屋,若是孙儿没这个福运,老婆子也就陪着你在破窑住着,守着你爹娘的坟墓照看,死了也好埋在一起做个伴……”

    老太婆杵着拐杖站起来颤巍巍走进窑洞,只留下一个佝偻的背影。

    我去,我这奶奶很强悍啊!

    赵颀突然想发现了新大陆一样。

    大宋士大夫治国,几百年名人辈出,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千载传颂的诗词,大宋一朝,光是小学生能够背得出来的大诗人就有上百个,因此普通百姓知道范仲淹和苏轼这两个大文豪并不算奇怪,但老太婆竟然一口气说出来四个大宋最著名的奸臣,不得不令赵颀刮目相看。

    看来傻子一家早年不是一般的阔绰,而是可能另有极大的秘密。

    而这秘密就在老太婆身上。

    傻子姓赵……莫非还是个皇族

    这个想法一出来,赵颀瞬间打了一个大大的摆子。

    ……

    有了刘掌柜送来的十两银子,解了赵颀的燃眉之急。

    村里人送来了许多菜蔬米面等粮食,饮食也算暂时有了着落。

    赵颀也准备先动手把窑洞重新规划修整一下,准备在里面将睡觉和生火做饭以及堆放杂物的区域分开。

    因为村里送来的新鲜蔬菜不少,一天两天也吃不完,放久了也会烂掉,因此赵颀让小竹把这些蔬菜洗干净,能晒的晒,能腌的腌,总之中国几千年的农村传统文化不能丢了,做成腌菜干菜储备起来慢慢吃。

    刘老头儿果然很守信用,回去后不久就背着背篓过来,里面放着刀锯斧头,在听完赵颀的规划之后,也很认同他的想法,眼下要做的就是多砍一些竹子树木回来慢慢准备。

    茅湾村就在杨公山下,而不远处就是杨公镇,相距不过两三里路,而且因为靠近海港,来往的商旅和货物每天络绎不绝,因此实际上附近的几个村子人非常多,民居稀稀拉拉几乎和杨公镇连成一片。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村里大部分青壮年几乎都在码头上干活儿,眼下认识的杨大元,还有不认识但挨过打的阿安,都在码头做帮工。

    &nb



第13章 不算丢份
    “小竹烧水,先煮点儿面填填肚子,我快坚持不下去了!”

    赵颀摇摇摆摆站起来去和面,小竹则赶紧去烧水,老太婆也没闲着帮忙去窑洞四周找了一把野葱回来。

    很快面和好,水也烧开了,赵颀也胡乱揪成大大小小的面皮丢进锅里煮上。

    煮面的时候,赵颀又从猪肉上割下一小块切成臊子,等面煮好之后架上铁锅,将臊子炒熟,虽然没有姜蒜花椒和酱料,但浓烈的肉香味到还是弥漫整个窑洞,勾引的刘老头儿也懒得干活儿了,丢下工具跑进来看赵颀做饭。

    “啧啧,没想到颀哥儿还会做饭,以前没听说啊!”刘老头儿佝偻着背,揪着稀稀拉拉的花白胡子满脸惊奇。

    “刘太爷莫非没有吃过臊子汤饼”赵颀岔开话题。

    “汤饼自然吃过,加臊子的也有,但颀哥儿以前疯疯癫癫的几时听说过还会做饭食这山神显灵的也太厉害了吧!”老头儿摇头。

    “您都说了是山神显灵,我哪儿知道,饿了突然就想到这么做出来……”

    赵颀知道这些事情不好解释,而且往后自己身上还会有更多不好解释东西出现,既然这个时代的人这么爱把自己的穿越和山神显灵扯到一起,那也便只有顺水推舟了,至于是好是坏眼下还无法顾及,毕竟自己一个几百年后的穿越者,不可能像这个时代的普通山野农夫一样平淡无奇的生活下去。

    有山神显灵作为借口,许多事哪怕很匪夷所思,终究是有一个能够让人接受的借口。

    即便是传出去,最后可能就是山神庙的香火会红火起来,那些家有智障儿童的家长或许会千里迢迢的把傻子送过来重金求砸,至于能不能好就只能看天意了。

    四个陶碗,加入半碗面汤,各自捞了一些面皮,然后浇上一勺香喷喷的猪油臊子,在撒上一把切碎的葱花,不到半个小时,热腾腾香喷喷的臊子铺盖面便做好了。

    “刘大爷尝尝!”赵颀把其中一碗递给刘老头儿,第二碗递给苏老太,剩下两碗和小竹一人一碗,然后老少四个人就坐在土灶旁边吃起来。

    “加了猪肉臊子好吃多了,有油荤,扛饿!”苏老太一边吃一边点头。

    “颀哥儿做的这汤饼好吃,又香又软滑,老汉牙口不好,平日一个人也懒得做饭,都是做些捞饭吃好几天!”刘老头儿吃的眉开眼笑。

    “这么大热的天,捞饭放几天你也不怕馊了!”苏老太自从赵颀清醒之后,感觉脾性好多了,话也多了不少。

    “那有啥办法,我孤老头子一个,义庄虽然不少我米面吃喝,但老婆子不在了,我也懒得弄,等啥时候死了挖坑一埋,也就不用吃喝拉撒的糟蹋粮食了!”刘老头儿很是豁达的笑着说。

    “刘太爷和刘掌柜是本家”赵颀想起开始刘掌柜叫刘老头十七叔的事情。

    “嗯,我们刘家是百年前从磁州搬来的,在这里已经有六七代人了,如今在杨公镇还算一个大姓,我和主家已经隔了五代,但义庄照顾我们这些旁族孤寡,因此每年都还分发一些米面粮油,勉强还能够吃饱穿暖,咳咳咳咳……”

    刘老头儿说话之时似乎被呛到了,使劲儿的咳嗽起来。

    “刘太爷您慢点儿吃!”小竹赶紧放下碗帮刘老头儿拍背。

    “咳咳咳咳……慢点儿吃也没用,老毛病了,被窑火熏的,要不是喘不过来气,还得死在窑上!”刘老头儿慢慢消停下来摇头说。

    “刘太爷原来是窑工,我们住的这窑是你们刘家的”赵颀好奇的问。

    “不是,我们刘家的窑厂是瓷窑,这是一座砖瓦窑,不一样,瓷窑火大,熏了几十年就把肺熏坏了,老头子我还算命好,好多窑工年纪



第14章 会不会又挨打
    看着赵颀开始切猪肉,苏老太苍老的脸上有一种很古怪的神情,似乎想问什么,但最后还是将话咽了回去,然后破天荒的帮忙淘米煮饭。

    赵颀从猪肉上面切下来一块半肥半瘦的肉,大约有两斤,放在锅里用水煮上。

    如今正是夏天,温度高,这肉也不能久放,只能赶紧吃掉,剩下一些肥肉还可以熬成猪油,平日炒菜也能多一些油荤。

    小竹去了不久就回来了,篮子里除开有几块大姜和一些蒜瓣之外,还有一小包花椒和一小碗豆瓣酱,除此之外还有一捆蒜苗和一碗腌的酸藠头。

    “阿莲嫂家没有酱油,给了我一罐豆瓣酱,小蒜头是张太婆给的!”小竹把讨来的作料和东西都放在灶台边上,然后看着锅里煮的猪肉,忍不住吸了一口口水。

    “豆瓣酱更好,帮我把蒜苗洗干净,晚上我们吃回锅肉!”赵颀揉揉小丫头的脑袋笑着说。

    “回锅肉是什么”不仅小丫头好奇,坐在旁边烧火的苏老太都抬头看着他。

    “就是把煮熟的肉重新炒一下,我突然想起来的,猪肉光煮不好吃!”赵颀含混的解释。

    “哥哥做的肉肯定很好吃,中午的炒肉被子面特别香!”小丫头赶紧点头。

    “回锅肉更香,快去,我都饿的快走不动路了!”一说到回锅肉,赵颀自己都开始满嘴口水,感觉无数的馋虫要从骨头里面爬出来。

    回锅肉是川菜当中的一道名菜,四川火锅虽然算是最大的特色,但火锅的起源应该是重庆,而实际上宋朝时期,火锅就已经开始普及了,并不只是四川人吃,只是味道和后世那种满锅红油的麻辣火锅区别很大,大部分都是用的清汤锅底,涮一些肉片蘸调料吃。

    林洪的《山家清供》之中就描写有涮兔子火锅的经历。

    下大雪,捉到一只野兔,于是剥皮切片,架上火锅,用酒酱椒桂做蘸料,味道鲜美之极,因此就着大雪吃热腾腾的火锅,实乃人间一大美事。

    但实际上南方人很少吃火锅,一是南方不下雪,而且南方人大多不吃麻辣,因此火锅并不多见。

    但川菜被誉为八大菜系之一,除了火锅这种热闹方便的餐饮之外,各种煎炒烹炸卤煮等制作的菜肴更是品种丰富。

    而川菜的成型,也是起源于两宋,成型与明清,有了辣椒之后,一举奠定了川菜在华夏饮食中风格独一无二的特色和地位。

    不过到了四川,不吃一顿回锅肉,也绝对算不得品尝过了正宗的川菜。

    赵颀虽然不是四川人,但对回锅肉却并不陌生,吃过不少,也很喜欢它的独特做法和味道,不肥不腻,香气浓郁,而蒜苗回锅肉就是其中最有特色的一种做法。

    虽然眼下没有正宗的郫县豆瓣酱,但在这个能吃上肉都算富足的年代,能做一道还算入味的回锅肉,那也是一道极度奢侈和令人满足的大餐。

    趁着煮肉的时间,赵颀拍了两条嫩黄瓜,因为没有油和醋,就简单的放点儿盐和蒜泥,拌匀之后赵颀尝了一下,清甜爽脆,还是非常可口。

    咕嘟嘟十多分钟之后,肉香已经散发出来,赵颀用筷子戳了一下,发现差不多煮到七八分熟了,于是把肉捞出来切片。

123456...13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