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宋很野蛮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牧尘客

    “嗯,已经买好了,地契都已拿到”

    “赵兄可真是速度快,这才两天时间而已,不过那海湾我虽然没去过,但想来地方也不小,全部修好怕是两万贯不够用吧”陈纪用袖子擦着额头的汗坐下来说。

    “不是不够,是远远不够,不过我找了两个搭档一起投资,本来正想着还缺一个文化人帮忙出谋划策,既然陈大哥一个人回来,那便多呆些时日,帮我好好出出主意,画画图纸我还将就,但写文案这些对我来说就太难了”

    “文案,什么文案”陈纪疑惑的问。

    “这件事不急,我们先烧水泡一杯茶边喝边说”赵颀笑着去烧水,刚刚点燃火,小竹牵着宝儿说说笑笑的进来,后面跟着阿莲,胳膊上还挽着一篮子黄瓜茄子等蔬菜。

    “陈先生好”小竹赶紧福身行礼。

    “宝儿见过陈先生”宝儿也学着小竹的样子福身行礼。

    “好好,好乖的女伢”陈纪笑着摸摸宝儿的脑袋,然后眼神落在阿莲的身上,笑容瞬间变得有些凝固,这个女人装扮朴素,举止安静,虽然是一个村妇打扮,但总让他有一种怦然心动的感觉。

    在赵颀家呆了七八天,也见过阿莲几面,这个朴素而柔弱的女人每次看见他们都会脸红,那羞怯的模样,就像一根羽毛撩在了他的心坎儿上,让他会不知不觉的产生一种想娶回家的冲动。

    可惜这个女人已经嫁人了,而且听说丈夫很不地道,不光动辄打骂,而且经常不回家。

    赵颀等人的谈论他自然也听过不少,但别人家的事他也只能干瞪眼,而且想别人婆娘这种事也绝对说不出口,何况作为一个熟读孔孟经义的读书人,偷别人老婆这种事更是干不得,要脸。

    “陈先生”阿莲被陈纪直勾勾的眼神看得面红耳赤,低着头行礼不敢直视。

    “阿莲姐来的正好,陈大哥刚刚回来,帮忙烧几样小菜填填肚子”赵颀用竹筒好不容易吹燃火站起来,脸上还带着几道炭灰。

    “小颀你陪陈先生聊天,我和小竹来烧水做饭”阿莲赶紧转身放下竹篮接过赵颀手中的竹筒,小竹和宝儿也开始帮忙拿柴淘米忙活起来。

    “正好正好,你们要是不回来,这水我怕是半天烧不开”赵颀浑身轻松的和陈纪再次回到凉棚下面坐下来,摊开一叠图纸开始滔滔不绝的说起来,不过很快便发现陈纪有些心不在焉,发现他有意无意的一直看着阿莲忙碌的背影。

    “阿莲姐其实是一个好女人,可惜嫁了一个混账”赵颀摇头。

    “唉,自古清官难断家务事”陈纪也怅然的摇头叹息,沉默片刻之后有些奇怪的问,“阿莲为何会来赵兄这里做饭帮忙”

    “此事说来话长,她家的事陈大哥也听说过一些,阿安平日打骂也就算了,听说最近很长时间都没怎么回家,挣的钱也不拿回来,阿莲姐在家都没米下锅了,我看着可怜,就让她来和我们一起搭伙吃饭,这样我也轻松一些,免得做饭”赵颀解释。

    “这阿安也太过分了”陈纪愤怒的脸皮有些涨红。




第101章 扯到蛋蛋了
    “的确过分,但我们都是外人,只能帮到这些!”

    赵颀觉得继续说这件事心头堵得厉害,于是换了个话题“两位哥哥出来这么久,可曾写信回家,家中父母妻儿可都还好”

    “我与姚兄家中父母尚在,太爷太婆也都还身体健康,不过都未曾娶妻,何来妻儿”陈纪摇头解释。

    赵颀惊讶不已,上下打量陈纪笑着说“两位哥哥均是一表人才,而且还是举人,年纪也不小了,怎会还未娶妻生子”

    “我和姚兄本来约好,安心读书考中进士之后再娶妻成家,可惜这次进京考试名落孙山,心情颓废至极,要不是遇上赵兄热心帮助,怕是要流落庆元府当乞丐了,哪里还有脸娶妻”陈纪神情颓然的摇头说。

    “哈哈,陈大哥怎么这么说话,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成亲和金榜题名又不冲突,何来先后之说!”

    “昔日冠军侯年少立誓,匈奴不灭,何以为家我与姚兄也是想效仿一二激励自己,可惜如今朝廷**,我等或许再来考两次三次,也依然不得中榜,罢了,不说这些,还是听听赵兄的买卖,说不定下次来,我们也跟着赵兄当一个商贾,大把赚钱逍遥自在!”陈纪把眼神落到早起手中的图纸上。

    “那我到是求之不得,其实读书当官是为了发财,经商做买卖一样可以发财,陈大哥若是能来帮我,将来我们一定能够挣下数不清的钱财,到那时也不用看这些混账官僚的脸色吃饭,陈大哥请看,这便是我开发大湾村海湾的效果图……”

    赵颀笑的合不拢嘴,把那张诱惑了杨安平和刘掌柜的图纸翻出来给陈纪观看,同时还把自己准备利用借鸡生蛋开发海港的过程事无巨细讲了一遍。

    “陈大哥,这画图简单,但要想把这些图纸上的房子卖出去,恐怕还得写一些充满诱惑的宣传文案才行,你和姚大哥文采不凡,必然能够帮我,只要能够先筹集到十多万贯定金,这个庞大的开发计划几乎就算是成功了!”

    一番讲解,赵颀说的口干舌燥。

    而陈纪听的更是口干舌燥,直感觉脑袋嗡嗡的停不下来,满身的血液都稀里哗啦的奔流不息。

    赵颀这个创意简直堪称异想天开。

    陈纪读了一肚子书,接触了不少官员富豪,而且也游历过不少地方,从未听到过这种挣钱的方法。

    说实在,所谓的借鸡生蛋,实际上在陈纪看来就是个骗局。

    因为自始至终,赵颀所付出的只是一千多贯买了一块鸟不拉屎的荒地,其他的钱花的少的可怜。

    要想修码头修仓库修那些图纸上宣传的天花乱坠的商铺酒楼客栈车马行,都没钱,要把子虚乌有的房子卖掉之后才有钱修。

    若是收了定金直接捐款逃跑,那就是真骗子。

    而唯一让他有些心安的事,赵颀是真的打算修房子,但前提是这些房子要能卖出去一部分筹集到足够开工的钱。

    “赵兄,这……这样会不会有点儿太不要脸了……”慢慢冷静下来,陈纪结结巴巴的看着赵颀。

    “的确是有点儿不要脸……”赵颀捏着下巴干笑几声,同时心里也有些不以为然,这个方法在后世那些房地产开发商来说,比这还不要脸,直接拿地皮抵押给银行就能拿到钱,眼下这没办法贷款,只能先卖楼花。

    “少爷,水烧开了,要不要冲茶”小竹满脸脏乎乎的炭灰过来请示。

    “泡上泡上,陈大哥几十里赶路回来又累又渴……”赵颀赶紧点头,小竹则把两个新买的茶杯拿去洗干净,但也没有用茶磨竹箩,还是用一把汤匙将一小块茶叶在陶碗里细细研成末,动作生涩但也还是有模有样。

    “咦,几天没见,小竹也学会泡茶了!”陈纪惊讶不已。

    “太婆教我的,说一个月点不出茶花就会打我!”小竹嘴一瘪眼泪都要下来了。

    “一个月”陈纪张大嘴巴愣了许久,然后回过神来苦笑说“一个月也太短了,我学了好多年都点不出来,也罢,你莫哭,我教你一些茶艺的入门方法,再有太婆这个茶道高手教导,或许一个月你真的就学会了!”

    陈纪去洗了手,让小竹找来干净的棉布把茶磨茶碾茶洗都擦干净,然后挽起袖子教小竹如何磨茶筛茶,然后又亲自示范点了一杯茶,虽然依旧没有点出好看的花纹,但全套过程一丝不苟,让赵颀也跟着算是开了一把眼界,同时心里也对宋朝的文人雅士喝茶有了一个全新的认知,那便是繁琐和奢侈。

    或许,这也是宋朝的茶艺没有传下去的原因。

    太特么麻烦了。

    完全不适合大范围推广。

    而且就光是这套茶具都价值不菲,刚才抱进来的时候赵颀就问过了,足足花了二十两银子,足够一户五口之家的普通百姓家庭一年的吃喝开销。

    而后人推崇的宋朝文人的雅致生活,也是建立在高收入基础之上的,而数遍两千年封建历史,这种闲情逸致,恐怕也只有商业发达薪水充足的宋朝能够支撑。

    而宋朝文人雅士的高收入,也是造成宋朝冗官冗费的关键。

    朝廷从民间搜刮的大量财富,最后都被消耗在了养活这些充满闲情逸致的官员和士大夫身上了。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大宋三百年积累下来的雅致,实际上也是一种嬉乐无度的产物。

    不过从人性角度来说,追求奢侈富足雅致悠闲的生活,又的确是人类的一种天性和必然,也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

    只不过如今的地球上,大宋一家走的太快,进步太大,有些扯到蛋蛋了。

    欧洲中世纪之后资本主义崛起,实际上奴隶主和贵族的生活比大宋的士大夫阶层更加奢靡,只能疯狂征税满足,残酷的剥削之下欧洲的奴隶起义和农民起义也层出不穷,整个欧洲乱的如同一锅粥一样,直到一战之后,欧洲的局势才慢慢稳定下来。

    就像金国皇帝完颜亮要征服大宋一样,因为他太羡慕宋朝的富足和士大夫阶层的生活了,尤其是他在读到柳永那一首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描写的江南风光之后哈喇子流了一地,于是决定征讨大宋。

    不过宋朝虽然看起来很挫,但没柰何家境还不错,完颜亮带着数十万大军一路攻城略地打到长江边上,遇到了大宋朝廷派去犒军的一个书生,名叫虞允文,双方在采石矶一场大战,金军竟然大败,完颜亮瞅着对岸繁华的大宋急的跳脚,逼迫将士三天之内必须渡江,不然都要死。

    金军将士都感觉到绝望,滔滔长江可不是淮河那条小河沟,而且大多不熟舟船和水战,要是大宋自己不乱,莫说三天,即便是三个月也不一定能够攻破大宋的长江纺线,于是在自己死和别人死之间,金军将士集体作弊做了一道选择题,他们半夜造反把完颜亮杀了,然后高高兴兴的抬着完颜亮的棺材回家过年去了。

    因为完颜亮死的时候是十一月底,抬回去刚好过大年,日子很喜庆也很吉利。



第102章 小龙湾海港
    喝着小竹点的一杯茶,赵颀和陈纪两人接着商讨这个借鸡生蛋的文案细节,不过大部分是赵颀说,陈纪听,然后把赵颀的一些理念和想法用一种大宋人更能接受的文字描述出来写在纸上。

    两人讨论了近一个小时,这份文案也大致有了一些眉目,阿莲和小竹也把晚饭做好了,一家人聚在一起简单的吃完晚饭,两人坐在窑洞外面接着聊。

    直到天快黑的时候,杨大元和二麻子二毛三人才摸黑回来,把交接吕氏商行的事和丈量码头的一些安排大致汇报了一下。

    整体情况都在赵颀的意料之中,今天也都只是大致有了一个眉目,各种安排都还没有正式展开。

    接下来的几天,杨大元杨大虎二麻子二毛刘东等人全都起早摸黑的忙碌。

    赵颀作为运筹帷幄的军师,不参与具体事务的安排,但也每天忙的不可开交,和刘掌柜签署合作协议,然后又和杨安平签署投资分红协议,还有刘大爷的股份托管和养老协议,然后还要和刘掌柜安排来的一个老账房先生交接账务,安排人把银会和银子都存到刘家质库。

    忙忙碌碌几天之后,这个大湾村海湾码头的开发几乎也终于是有了比较完备的方案,三方签署的条约也都在海港衙门进行备案,这些盖上了鲜红官印的契约就成为了官方认可的法律文书,以后若是要打官司扯皮,都成为各自最重要的凭据和材料。

    大宋是一个非常讲求契约的朝代,不光是官府,民间也是如此,这是商业发达的一个典型象征,而且大宋的法律也相当完备,各种法律条令几乎涉及到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只要有充足的证据,一旦打官司基本一告一个赢,当然,前提是官员不,但这种情况比登天还难。

    但总体来说,穿越过来二十多天,大宋给赵颀的感觉就是非常的自由,甚至比他曾经生活的二十一世纪还自由,出门连身份证都不需要带,当然前提是要带钱。

    根据合约,赵颀和杨大元杨大虎二毛二麻子五人作为海港地皮的拥有者,再加上两万贯入股,还有赵颀这个异想天开的神创意和承担宣传筹款任务,在这个海港开发项目中占据七成股份。

    赵颀作为控股方代表杨大元等人签字,成为了这个新项目的最大股东,折算下来一个人独占了差不多三成半的股份。

    其余杨大虎二麻子等人折算下来差不多一成或者半成多点儿的股份,算是小股东。

    刘掌柜投资五万贯加上托管的刘大爷的两千贯分红比例占据剩下三成股份,成为第二股东。

    杨安平出资两万贯,只参与分红,这两万贯算是集资,没有管理权和决策权,但只要他不退出,还具有购买码头产业的优先权,这也是赵颀和刘掌柜两人商议后决定的。

    毕竟杨安平掌握着漕运司的漕船停靠,只要这个项目成功,老头子一家说不定会后悔,但为了不放弃这个人脉关系,给一些便利和好处也理所当然。

    所有的事情都弄完,这个海港开发项目也算是完全进入了状态,为了庆贺大湾村海港工程的顺利开张,所有人都聚到刘掌柜在镇上的酒店大吃大喝了一顿。

    吃完喝完自然是要尽快把工程项目宣传出去。

    而为了配合宣传,项目成立了工程指挥部,就在大湾村的码头上搭建了一排小木屋和凉棚,下设后勤部、工程部、策划部、保安部、财务室,食堂等不同的部门。

    杨大虎被委任为后勤部主管,负责购买牛车马车和独轮鸡公车,还有牛马骡驴等牲畜,还要在工地上修起铁匠铺现场打造和修理各种工具等。

    二毛被委任为工程部主管,刘东协助,带着吕氏商行退出来的一群茅湾村的帮工开始清理荒滩上的荆棘灌木和礁石,进行清丈和圈地围建篱笆栅栏。

    赵颀亲自担任策划部主管,负责根据地形地貌规划设计和对外宣传招商引资。

    刘掌柜负责码头建设,找了一些工匠开始重新规划码头。

    二麻子则成了工地的保安组长,组织大牛等一群身强体壮的帮工,弄了一些刀枪棍棒等开始在工地上来回巡逻。

    为了所有人吃喝饮水方便,食堂还专门从大湾村请了几个主妇和女孩子负责烧水做饭。

    杨大元作为工地总指挥负责调度,什么都要管。

    赵颀为了将这个项目做的更加惹人眼球看起来热闹一些,不仅让人在工地入口搭建了一座大门,安装了栅栏修建了售楼部,还安排人买了数十匹印染的彩布,做成各色旗帜,用油漆写上杨公镇小龙湾海港开发工程部的大字,挨着插在工地各处,在海风的吹拂下呼呼啦啦迎风飘扬,远远看去非常壮观,加上上百人在里面忙碌,车马来往不断,嘿呦嘿呦的号子声能传出数里远,与热闹的杨公镇码头汇成一片。

    在赵颀这些大张旗鼓的安排之下,短短几天时间,一个叫小龙湾海港的消息迅速就传播的整个杨公镇家喻户晓。

    杨公镇和海港码头上许多得到消息的人无论是感兴趣还是好奇,都骑马坐车甚至跑路过来打探消息,而这彩旗飘扬热闹非凡的工地,也吸引了附近几个村许多无所事事的人前来看热闹。

    热闹归热闹,但所有前来打探消息的人都问不出来任何有价值的内容,赵颀已经叮嘱杨大元等人对外什么都不能说,虽然所有人都疑惑不解,但既然赵颀说不能说,那就都不说,大家都守口如瓶,这样一来也让所有前来观看询问的人越发心里痒痒难耐,把这些看到的情形到处宣传,因此引得更多人私下议论纷纷,只知道有人投入大笔钱要把大湾村的这个海湾开发成一个新港口,但具体细且却一无所知。
1...3536373839...13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