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宋很野蛮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牧尘客
    双方见面,一番寒暄互相介绍问候几句之后进入客堂,分宾主坐下,很快两个妇人便端来几杯热茶。

    又是一番道谢客气之后,喝了几口茶,杨平安才明知故问的笑着说“不知大郎和刘掌柜一起来所谓何事”

    “三爷,自然还是小子昨天说的那件事,海港投入比较大,我便拉上刘员外一起投资,不知道三爷考虑的怎么样了”赵颀也不想继续拖延下去了,直接开门见山的询问。

    “颀哥儿,我爹说你画了一份大湾村海湾的规划图纸,不知是否可以拿出来我们看看”杨长海很不客气的说。

    “呵呵,既然长海叔想看,自然可以”赵颀从怀里掏出几张纸递给杨长海。




第96章 傻子们来了
    “嘶这图果然画的精巧”杨长海只翻看了几眼,便被吸引住了目光。

    “二哥给我看看”杨长兴忍不住凑过去,一看也啧啧称奇。

    “我也看看”比较稳重的杨长山也坐不住了,放下茶杯离开座位走过去,三兄弟便挤在一起翻看几张图纸,而杨安平和刘掌柜两人东扯西拉的说了几句,三个儿子也都各自归还座位,不过脸上各自带着浓浓的惊讶。

    看见三个儿子都看完了,杨安平才放下茶杯开口。

    “眼下刘员外已经打算跟着大郎一起做这个买卖,图你们也看过了,觉得怎么样”

    “爹,这图的确画的好,但投入的钱财怕是也要数十万贯,眼下赵大郎说要投入两万贯,不知刘掌柜打算投多少”杨长山捋着胡须看着赵颀二人。

    “呵呵,我打算全力投入,要多少投多少,直到成功为止”刘掌柜笑着喝茶说。

    “刘掌柜真的这么看好这个买卖,据我们认为,这个投入风险很大”杨安平呆了一下说。

    “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这买卖杨村正应该也听大郎仔细说过,一旦成功,至少有上百万贯的收益,而要说风险,哪样买卖没有风险,而在海港其实投资码头和货仓我认为是风险最小见效最快的买卖,投资大回报大,今日我们就是来问问三爷的打算,无论您参不参加,我们都要尽快先将大湾村这块地先拿下来,以免得夜长梦多,您也知道,如今在杨公镇这段海岸,也就只有大湾村这个地方值得开发了,其他地方要么太远,要么海水太浅”刘掌柜放下茶杯说。

    “对,三爷,您加不加入都在其次,我都要先把地拿到手,一旦刘东把我们的计划透露出去,到时候就比较麻烦”赵颀点头,语气虽然是附和,但明显是催促。

    “也罢,既然你和大元请我作保,我们还是去把地买下来再说,长兴去叫车夫套车,我们这就去大湾村”杨安平点点头站起来。

    很快两辆马车离开杨安平的家直奔镇上而去,几分钟后来到刘东家门前停下来,此时杨大元、杨大虎、二麻子、二毛还有刘东全都在院子里等着,看见两辆马车,顿时一起涌了上来。

    “都上车吧,直接去大湾村”赵颀等人也没下车,直接招呼几个人上车,然后一群人挤在两辆车上再次出发直奔大湾村而去。

    赵颀等人着急,其实大湾村的人更加等的焦急。

    海边这块荒地几乎毫无用处,就连渔民晒渔网都嫌弃,因为大大小小的礁石太多了。

    前天刘东鬼鬼祟祟的跑过来,说是他骗茅湾村的人这边准备扩修码头,茅湾村的人打算筹钱在这里买一块地修货仓,若是大湾村同意把地卖给他们的话,他们愿意把吕氏商行的地盘交出来。

    这简直就是一个喜出望外的好消息,猪大肠和村里一些人简单商议了一下便一口答应下来。

    大湾村这个海湾以前年年都听说有人要投资修码头,但说了几十年都没动静,眼下大湾村的人早就不抱希望了,因此这块地在大湾村的人眼中,就和一坨屎差不多,种啥啥不长,平日看着就闹心。

    当然,再垃圾的地也是地,买也得花钱,而且这里也有两座小码头,虽然十天半个月来不了一艘船,怎么也不能白送,于是三百亩荒地,当垃圾一样几百文一亩就卖了,便宜是真的便宜,与之隔两三里的繁华地段来说,完全近乎于白送,反正这么大一块地,虽然礁石很多,但收收捡捡最后修一座仓库绰绰有余,至于修好之后茅湾村的人赚不赚钱他们就不管了。

    于是自从刘东走之后,猪大肠一群人兴奋的一宿没睡好,结果一等二等一天多过去都没没见到茅湾村的人影。

    尼玛莫不是要黄了

    皮肤黝黑又矮又壮的猪大肠**着上身蹲在自家门口,揪着钢针一样的胡子盼星星盼月亮的张望茅湾村的方向。

    甚至他还在想是不是给刘东的二十两银子的好处费太少了,刘东兴趣不大游说没有卖力。

    又或者说茅湾村的那群人觉得太贵了,是不是再给他们打个七折八折就在猪大肠愁肠百结的时候,远远就看见两辆马车顺着海岸边的马路颠簸而来,嘚嘚之间很快就停在了海滩上,然后一大群人从马车上下来,站在海滩边开始指指点点,其中一个就是刘东。

    “哈哈,傻子们来了”猪大肠兴奋的跳起来,撒腿就往海滩上跑,气喘吁吁跑到一看,不光有杨大元这个茅湾村的脚行扛把子,竟然茅湾村的村正也在,还有一个气势不凡的中年男子,一群人正指手画脚的在海滩上到处比划。

    看着猪大肠屁颠儿屁颠儿的跑过来,刘东赶紧迎上去,拽着他的胳膊拉到旁边低声说“等会儿别乱说话,刘员外是我本家亲戚,我让他来装一下门面,假装说要重修这个码头,杨大元他们信以为真,邀了杨村正过来看地,一会儿我编排他们多买些地,你们价格便宜点儿,只要地价谈拢,你们赶紧去找少夫人把商行的地盘接下来”

    “省的省的,你放心,海湾这片荒地随他们买多少,要的多价格还能便宜,事成之后再给你十两银子”猪大肠赶紧把头点的像小鸡啄米一样。

    “那就好,为这件事这两天我的腿都差点儿跑断了”刘东埋怨着松手,然后带着猪大肠过去和杨安平和刘掌柜等人打招呼。

    这个海湾并不大,但胜在风平浪静而且水很深,停靠二三十艘海船绰绰有余,若是全部开发出来,其实相当于一个独立的海港码头,只要把海滩附近的地全部拿下来,以后别人想挤进来也没地方,只能买或者租。

    “朱大昌,怎么只有你一个人,若是我们买地,你可做得了主”杨大元作为买地的前台人物,脸色很是认真和猪大肠交流。

    “放心放心,只要你们诚心让出吕家商行的地盘,这个海湾的地随便你们买多少都行,你看好地块之后,我马上可以就去把我们村正找来立下契书,要去衙门备案都没问题”猪大肠赶紧说。

    “好,你现在就去找村正和几个德高望重的村老贤达过来,我们商量一下看看卖多少地,对了,价格”

    “价格你放心,只要是没人住的地方,价格都便宜,但若是有人住,那得和户主商量,不过你放心,我会帮你们砍价,绝对不会让你们花冤枉钱”猪大肠直接拍着胸脯打断了杨大元的话。

    “那就好,虽然我们两个村以前在码头上打过架,但都是为了各自村里的事,以后我们在这里开货仓,希望你们不要挑事,不然莫怪你们也在吕家商行也混不下去”

    “杨大元你这说的啥话,打架归打架,生意归生意,这一码归一码,放心,我分得清楚,再说有两位村正做见证人,还要去牙行请牙人作保,又在官衙备案,闹起来我们也不占理啊,再说这种事儿要是闹大了传出去,我们大湾村的人出门也没面子”猪大肠义正言辞的模样非常认真。

    “不错,这才是做买卖的样子,朱大昌,我准备投十万贯把这里的码头重新扩展到十个,这片地将来一定会很繁华热闹,你们有没有兴趣投些钱在码头上修一些仓库和客栈啥的”刘掌柜很是大气的指着整片海岸笑着大声说。

    “不了不了,我们一群穷泥巴腿子,没钱买地修房子,您还是让别人发财吧”朱大昌把头摇的像拨郎鼓一样。

    “那就太可惜了,我只怕你们以后会后悔眼红”刘掌柜很是遗憾的摇头。

    “嘿嘿”猪大肠缩了一下脖子干笑几声拱手说,“既然诸位决定要买地,那我现在就去请村正和几位村老过来当见证人,顺便把笔墨纸砚一起带来立下契书,怎么样”

    “最好最好,快去,我们要把这个海湾所有的荒地都买下来,等刘掌柜把码头修好了,我们多修几个货仓好赚钱”杨大元赶紧摆手。

    猪大肠转身一溜烟儿就跑了,一边跑还在一边心里窃喜。

    “茅湾村的人果然都是一群蠢货,却不知道刘掌柜就是刘东邀来的骗子”

    甚至跑远了猪大肠还有些没想通,刘东为了区区二十两银子,竟然还把戏做的这么足,要不是他知道内幕,恐怕听见这个刘掌柜的打算,估计也会上当。



第97章 买地皮
    海湾并不大,一眼也就看完了。

    一个半月形的海滩,除开中央码头附近一大片崎岖不平的礁石滩涂之外,两边还有些长满了荒草和荆棘的荒地,有些地上还撒播着一些油菜和芝麻,不过因为盐碱地的原因,也都长的如同癞子头上的头发,稀稀疏疏看起来还没野草长得茂盛。

    “刘掌柜,怎么样,如果按照图纸上的规划全部修好,这三里长的一段海岸一定非常繁华,而那两座小岛,我以为可以在上面修一些勾栏妓院,再开几家别具风味的海鲜酒楼,打造成为一个别有风趣的度假胜地”赵颀用手指着不远处大海中的两座小岛笑着说。

    “不错不错,大郎的规划相当好”刘掌柜抚掌畅笑。

    “想法是不错,可惜就是太花钱”杨安平捋着花白的胡子脸色颇不以为然。

    “杨村正真的不打算和我们一起做”刘掌柜略有些可惜的问。

    “老头子可没刘员外这么雄厚的家产,也没这么大的魄力和胸襟,大郎,你给三爷我交个底,按照你的想法,这个海湾修完到底要花多少钱多长时间能够修好”杨安平心中依旧踌躇不定。

    “三爷,任何生意都有风险,但只要三爷加入进来,我保证您一定会挣钱,您要是觉得风险大呢,就投个两万贯,无需您参与修建,平日也勿需参与码头的管理,只帮忙联系一下漕运的来往就行,以后每年我们分给您两千贯红利,您什么时候想退出,我们就把本钱全部退还给你。若是您愿意承担高一点儿的风险,那就和我们还有刘员外合伙,根据各自出资的比例立下契书,到时候按照契约进行分红,有多少分多少,亏了也各自承担损失”

    “若是我只投钱不管理,真的每年能够拿到两千贯,随时退出都能拿回本钱”杨安平惊讶的差点儿把胡子都扯下来几根。

    “杨村正放心,我可是准备连全部身家都投进来的,大郎的话就是我的话,若到时候这个计划彻底失败,您投入的两万贯我刘家一文不少赔付给你”刘掌柜认真的点头。

    “好,那老头子也凑个热闹,等你们把地都买下来之后,我们签一个合约,白纸黑字写清楚,若真的能修起来,我也能挣一些棺材钱”

    刘掌柜的话终于让杨安平狠下心来,两万贯对于他们家来说,虽然有些吃力,但并不会伤筋动骨,最主要的是每年可以白得两千贯的分红不说,随时都还能拿回本钱,相当于什么都不干每个月也能拿到手将近两百贯的利息收益,这是一个稳赚不赔的投资。

    只要签下合同,按照他的能力也不怕刘掌柜反悔,赵颀穷的住窑洞不能相信,但刘掌柜的话还是很有分量。

    杨安平的决定赵颀和刘掌柜都很高兴,每年付出两千贯的钱,就能得到漕运司的支持,这也是一个稳赚不赔的买卖,只要有了稳定的货物来源就能挣钱,至于以后若是杨安平眼红想多入股分一些红,到时候再继续商量,总之,这是一个良好的人脉,有了官商这层皮,很多事摆平起来就异常简单。

    定下口头协议,三个人立刻开始热闹的继续讨论起来港口的规划,当然赵颀和刘掌柜也闭口不谈**生蛋的话题,要等把地拿到手,去牙行和衙门公正备案完毕,这件事才最终能够摆上桌面细细商谈。

    杨大元和杨大虎二毛二麻子刘东等人则无所事事的站在旁边聊天。

    对于这种投资几十万贯的大生意,而且还有刘掌柜这种身家数十万的大商人牵头,他们都主动的放低了身段当一个旁听者。

    两刻之后,猪大肠去而复返,带来了一群大湾村有头有脸的人物和几个白胡子的老头儿,其中一个就是大湾村的村正,名叫朱权,其余人大多都信朱,本来以前也都是一个家族,不过和杨大元杨大虎差不多,身份不是农民就是渔民,家庭状况也好不了多少,每天辛苦也不过是挣个全家吃饱穿暖而已。

    大宋虽然眼快就要倒台了,但社会依然还是非常稳定,尤其是作为南宋政府大本营所在地的两浙路,基本上属于最安稳的地区,直到蒙元攻陷临安,庆元府依旧还抵抗了几个月才被彻底占领,当然百姓也被蒙古人屠杀不少,然后大量百姓往江西福建这些地方逃难,甚至临安政府在投降之后,继位的小朝廷还封文天祥为枢密使和右丞相继续征兵抗元,几年时间还几乎收复了整个江西,可惜英雄迟暮,大厦将倾,各地盗贼风起云涌,各地武官也都拥兵自重不听调遣,一盘散沙之下即便是战神在世也无力回天。

    而在来的路上,猪大肠也早就把刘东设计的消息透露给了村里的人,因此所有人都以为杨大元和赵颀等人就是一个傻子加冤大头,在关于买地的事情上并没有任何刁难和阻碍,何况这片荒地在大湾村人看来本来也是垃圾,如今能够卖掉分一笔钱,也是一个天上掉下的馅儿饼,等刘掌柜修码头的事黄了之后,这块地依旧还是大湾村的,谁也搬不走。

    买卖合同很快就签了下来,杨大元出面,买下了整个海湾三千余亩滩涂,总价不过一千五百贯,另外这片滩涂上还有零零散散十来户渔民,都是那种低矮的茅草小院,杨大元另外按照每户五十贯的搬迁费付给了大湾村的村正,让他在半个月内把这些渔民都迁走,为此合同压下三白贯的尾款,等拆迁完毕之后付款。

    合同一式三份,杨大元和朱权分别代表买卖双方签字,杨安平和和随同而来的大湾村几位村老也一起画押签字作为见证。

    合同草拟完毕,两位村正和杨大元一起坐车去镇上的牙行找牙人作保,然后又送去海港衙门备案纳税。

    一通忙完,已经是大半天过去了。

    而当一张牙人签名衙门盖章的正式地契摆在赵颀和刘掌柜面前的时候,两人脸上不约而同的露出极度欣喜的轻松神色。



第98章 收买人心
    荒地山林交易和房产田产交易不一样,本没有地契,属于村里的公产,因此也不需要严格的丈量和正规的契书,一切都以交易双方的契约为准,当然为了合同的规范和严肃性,还是需要找牙行作保和官府盖章。

    而任何时代盖公章都一样,那就是要交钱。

    这份荒地交易达到了一千五百贯,契税五厘,也就是七十五贯,另外牙行也要收取两厘中介费,这又是三十贯,还有牙人作保的保费五贯,这些钱最后都由杨大元支付。

    有了这张官府认可的红契,大湾村这个海湾三千亩荒地,全都变成了赵颀等人的私人地产了。

    接下来自然就是商量该如何把子虚乌有的海港先修嗯,画出来。

    不过在此之前,还要把海港重新丈量规划,这样才能得到最精确的地图数据。

    虽然说是先炒作卖楼花,但必须要让前来看房的人看到工地的确在热火朝天的忙活,也的确有统筹的规划和美好的未来。

    何况赵颀和刘掌柜也真的是打算将这个海港完全开发出来,只要开发成功达到预期的目标,未来一两年,两人的财富会火山爆发一般膨胀,杨大元二麻子等人也会跟着鸡犬升天成为身家数十万的大富豪,这样就会造就茅湾村一大批忠实的拥护者和追随者。

    一旦有钱有人了,未来的事便可以做更长远的规划。

1...3334353637...13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