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嘉元宁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杜二凡
周元宁道,“顾公子难道没发现有什么异常”
顾梁不解,“殿下,草民不明白您的意思。”
周元宁道,“白鸽,那匹马久经训练,为何无缘无故伤人”
顾梁道,“草民当时不在现场,好像先是五皇子和吴大人起了争执,后来,就听说五皇子被马伤到了,不行了。”
周元宁道,“顾公子,吴成胆子再大,也不会放任白鸽伤人。”
顾梁面上带着防备,“殿下,听您的意思,这背后有人做了手脚”
周元宁背过身去,“顾公子,孤不会无的放矢,顾公子的父亲是大理寺卿,想必耳濡目染,很快就会明白之中的关节。”
顾梁思忖了片刻,“殿下的意思,难不成有人想一网打尽把吴大人和五皇子......”
顾梁的话很隐晦,吴成是周元宁的人,要是吴成真的是害死五皇子的元凶,周元宁也难逃言官的弹劾。
周元宁微微颔首,“顾公子聪慧,一点极通。”
顾梁还是有些怀疑,“殿下为何这般确认这事在旁人看来,就是个意外啊,殿下可是有证据”
顾梁的心里很是忐忑,他不是不懂朝局的纨绔子弟,自从皇帝赐婚后,顾家就更加小心,生怕被人抓住一点错处。
此时,太子把他叫至此处,摆明了是想透过他,拉拢顾家,帮吴成说话。可是,现在这种情况,顾家就应该置身事外,不理会任何皇子的暗示。
这样,顾家才能在五皇子死后,渐渐淡出朝堂斗争。
太子在位的时间不短,可两年前,太子自请出宫,朝局变化之快,连自己这样的人家,也措手不急。好不容易,站住了脚跟,又碰上了这样的事,天意难测啊。
周元宁道,“孤今日虽没有下场狩猎,可也听闻,围场似乎出现了大型猛兽。”
顾梁道,“草民也听到几位大人说了,不过,草民没有见到,或许是那些大人看错了。”
周元宁微扬起眉,“顾公子何出此言”
顾梁道,“草民不才,也参与过几次秋猎,殿下要是说有猛兽,草民确实也见过。可若是说大型,这就有些夸张了。”
周元宁道,“
第九十二章 说服
顾梁想着,若是在麟嘉十五年前,太子能招揽顾家,或许,顾家早就成为太子党了。
可现在,不只顾家,还有好几个官宦人家,都在驻足观望。毕竟,当年,太子的病,可是惊动了整个大周。
麟嘉十五年冬,周元宁就生命垂危,卧床不起,几近油尽灯枯。
那个时候,废太子的奏折如流水一般,恨不得所能上奏折的官员都写了一封,皇帝那个时候都差点支撑不住,周元宁的太子之位岌岌可危。
可是,也是在那个时候,大周境内就遭遇了前所未见的雪灾。哪怕是大周最南边的几个州,原先都是四季如春的地方,那个时候,堆积的雪都有了两分厚。
渐渐的,一些看似荒谬的传言流入了京城,说麟嘉太子是上天指定的皇位继承人,肯定是有小人,想踩太子上位,太子才会一病不起。
可惜啊,连天都看不下去了,都为太子喊冤,明明是自己遭受了伤害,那些没眼色的大臣还要换太子,老天爷才发那么大的怒火,才会殃及到平民老百姓的。
到后来,这流言,变得人尽皆知。一个百姓虽不起眼,可千千万万个百姓在一起,迸发出的能量,连那些高门望族都不敢去触碰。
皇帝也是抓住了那次机会,接连贬了好几个带头的大臣,换上了科举出身的进士。
这一番雷霆之势,一些人的心思也淡了。可架不住风浪已起,人的心一旦躁动起来,就不会轻易平静。
现在,太子从灵兴寺归来,陛下的宠爱依旧,顾家若是能跟了这样的皇子,或许,能更上一层楼。
顾梁思忖间,又见周元宁气定神闲,心里有了决断,猛得一声跪下,“多谢殿下看中,只是草民人微言轻,帮不了殿下。”
周元宁轻叹一声,“顾公子这是自轻自贱了,顾家现在可是皇亲国戚了,说句造孽的话,若是皇兄真的撑不住了,顾家的身份是不会变的。”
顾梁道,“顾家是顾家,可是草民并无半点功名在身,在陛下面前说不上话啊。”
顾梁说得很小心谨慎,他虽然下了决心,要上这艘船,可是,若无半分好处,他还是会犹豫的。
顾梁的心思,周元宁岂会不明白,“也不知道,顾公子是想继承家业,还是另起炉灶,自己去做一番事业”
顾梁朗声道,“男儿志在四方,草民愿为大周效力,安定边疆。”
周元宁道,“好志向,顾梁,孤不会夸下海口,让你一定成为一品大将军。可是,只要你为大周立下汗马功劳,你的未来,不可限量。”
顾梁心内稍稍安定,立即俯身叩首,“草民愿为殿下牵马。”
有了顾梁,周元宁的心终于落了地,到现在,已尽人事,接下来,就只能听天命。
周元永的命最终还是没保住。皇帝到了围场,只瞧了一眼,周元永就失去了呼吸,失去了心跳。
皇帝大怒,恨不得立刻处罚了吴成。顾梁瞧准了时机,站了出来,说出了猛兽一事。有人带了头,一些人也纷纷站出来证实,的确见到了大虫。
皇帝怒气渐渐变小,心中也有了疑问。再加上,又想到了吴成的母亲,最后,皇帝免了吴成的左通政之职,吴成也被关进了大宗正院。
大宗正院管理皇家宗亲的名牌文牒、爵位俸禄、祭祀祖先等事宜。皇亲国戚若是犯了错,从地方衙门到刑部皆无权审理,只能由大宗正院按照皇室的家法处理。
麟嘉十八年,皇五子元永卒,皇帝辍朝三日,赐祭一坛;东宫祭一坛;其余皇子公主共祭一坛。
礼部负责行丧祭礼
第九十三章 忍耐
云来的话,不是没有道理。幕后之人,若是单单想让白鸽发狂,只要醉马草就够了,那些猛兽,明显有些多余,也不知,那些人费了那么大的力气,从那么远的地方运来了猛兽,到底有何阴谋。
或许,是想一箭双雕,用吴成的手去了一个周元永,也能隔岸打牛,伤到周元宁。再加上,若是周元宁当时下场了,那些猛兽会不会就会冲向她
云来道,“殿下,属下也是害怕,五皇子都惨死马蹄下,那些人胆大包天,万一,伤害了殿下,属下不敢想。”
周元宁缓缓道,“其实,皇子王爷就那么多,到底是谁动的手,孤心里早就有了数,可是,孤始终不敢相信,哎,自欺欺人罢了。”
现下,皇帝除了太子,还有皇子四,大皇子周元建,三皇子周元修,四皇子周元延,九皇子周元安。而上一辈的亲王,只剩下一个穆王周承广。
下手之人,应该,就在里面。
周元宁的声音似是从天边传来,“你去安排一下,孤要去见一见吴成。”
云来应下,只是,云来没有立即退下,明显还有话要说,“殿下,您去围场的那一日,属下......”
周元宁十分意外,云来从来不是这样的性子,“说吧,吞吞吐吐的,不像你的性子。”
云来低垂着头,“是关于佩秋姑娘。”
周元宁道,“说吧,孤这两日也忙着,都忘了问你。”
云来道,“佩秋是个好姑娘,属下惭愧。”
周元宁这几日本就哀伤,听到云来的话,难得露出一丝浅笑,“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云卫率有些不一样了。”
云来还是如往常一样,就算周元宁调侃,脸色依旧如故。
周元宁道,“也好,你心里有数,查清楚了就好。不过,这些天,让千牛卫注意言行,不要让人在皇兄的丧礼内抓到把柄。”
周元宁不放心,又唤过佩秋和魏福,让他们好好约束重华宫的宫女内监。在这样关键的时候,重华宫上下务必要滴水不漏,不能让人钻了空子。
又过了五日,也就是周元永头七后的一天,周元宁终于等到了一个机会,躲开大宗正院的眼线,见到了吴成。
几日不见,吴成头发散乱,消瘦了许多,脸颊都凹陷了。不过,精神倒比之前好,最起码,眼神不再空洞,而且,又有了光彩。
周元宁道,“看来,你冷静了不少。”
吴成轻笑一声,“你不用担心,那些糊涂话,我不会再说,现在,我只想着早点出了大宗正院。”
周元宁点点头,“有这心就好,有些事,孤想让你知道。”
周元宁把查到的那些事情都告知了吴成,吴成紧攥着拳头,猛得,一拳打在墙上,“我应该早点察觉,不然,局势也不会变成这样。”
周元宁道,“不错,你的确错过了辩解的最佳时机。”
吴成倚着墙,“当时,白鸽伤到了五皇子,我一下子就慌了,连他们把白鸽杀死,我都没说什么。那个时候,我的脑海里只有一个想法,不能连累娘亲。”
吴成嘴角扯出一抹凛冽的寒意,“哼,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我娘,算是被吴家拴死了,我一被关进这地方,嘴上说得好听,要把我救出去,实际上,也只有我娘,为了我......”
吴成的眼中渐渐有了泪光,周元宁也知道晋阳长公主的事。
吴成出事后,吴家人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只有晋阳长公主,京中的高门望族,一个个求过去,不在乎自己的公主之尊,只希望能救出自己的儿子。
周元宁道,“姑姑也求到了孤这里,可是,孤若是说话了,这事就不一样了。”
 
第九十四章 病重
六日后,周元永下葬。
周元宁从茔地归来,看着云来呈上的密信,脸上虽没有异样,心内早已如巨浪翻滚。原来,祸根早就种下了。
云来道,“殿下,您准备怎么做”
周元宁把信投入了火盆,看着火焰吞噬了一切,“他不仁,也别怪孤不义了,他既做得出,也该想到后果。”
云来道,“殿下,唐家不过是个棋子,单单是他,不会有这么大的胆子。”
周元宁道,“这世上,谁想当棋子,谁不想当执棋之人,唐国公真是志在千里啊。”
云来道,“请殿下吩咐。”
周元宁站起身来,透过朦胧的纱纸,影影约约透出竹子的影子,摇曳生姿。
“父皇留不得唐国公了。”
御书房里正讨论着吴成的刑罚,一个小内监急匆匆地就要往殿内冲。柳良海眼尖,忙过去拉住,“怎么回事没看见陛下正跟大臣们商讨正事吗,你是哪个宫里的,这样不懂规矩。”
那内监急得满头都是汗,“柳公公,小的是重华宫的,还请公公行个方便,殿下出事了!”
柳良海先稳住了小内监的情绪,“同我先说说,你这样冲进去,冲撞了陛下,有你好果子吃。”
小内监喘了好几口气,“公公,殿下又昏倒了!”
柳良海皱着眉,“又魏福呢他是怎么服侍殿下的出了这等子事,为什么不来禀告”
小内监道,“是殿下不让,殿下说陛下为了五皇子,好几日都吃不下饭,怎么能为了自己的事,再让陛下烦恼”
柳良海道,“可有太医去看过”
小内监点点头,眼中险些掉出泪来,“就是因为这个,魏公公才让小的来禀告陛下,太医都拿不了主意了。”
柳良海一惊,难道,殿下的身子又到了那个地步
小内监拿袖子摸了摸脸,“殿下的风寒一直没好,前些天,又是守灵,又为五皇子抄了好几份佛经,小的看了也心疼。”
小内监跪倒在柳良海面前,“公公,您让小的进去吧,再不让陛下拿主意,殿下,他......”
柳良海不敢耽搁,忙附在皇帝耳边说了这事,皇帝脸色大变,扔下朝臣,急着就往重华宫去了。
重华宫内,只有一个太医在那,皇帝冷着脸,“太子到底怎么了”
太医惶恐不安,“陛下,还请陛下屏退众人。”
皇帝似乎也察觉到了,挥了挥手,柳良海会意,带着宫女内监离开了寝殿,殿中只留下太医皇帝,还有躺在床上的周元宁。
皇帝道,“太子到底怎么了”
太医开口道,“陛下,殿下不是生病,而是中毒。”
皇帝眼中带着怀疑,“中毒太子怎么会中毒”
太医道,“殿下身子弱,之前昏倒,也只以为是受了累,风寒未愈,再加上殿下很快就醒了,故没有唤太医。这次,殿下都昏了一个时辰,宫人们不敢再拖下去,这才去太医院找微臣。”
皇帝眉头紧锁,“章协,你也算宫里的老人了,让你负责太子的安危,怎么,每日的平安脉都不请了吗”
章协忙跪下,“是微臣疏忽,殿下嫌微臣身上的药气重,冲了仙茗茶的味道,平日里,微臣都是每隔七日来请脉的。”
皇帝面带愠色,“你当的好差事啊!重华宫的事,为何不向朕禀告”
章协忙叩首,“还请陛下恕罪,微臣本想回禀,是殿下,怕妨碍陛下处理大事,微臣这才没有回禀,也是怕殿下起了疑心。”
皇帝冷哼一声,“说说吧,太子中的是什么毒”
章协道,“
第九十五章 谋划
听到佩秋的话,周元宁的动作一滞,连她身边的人都看不透,真是滴水不漏啊。
周元宁接着敲打着胳膊,刚才的停滞不过一瞬,“父皇身上的担子比孤要重得多,再说,若想斩草除根,此事,只能瞒着父皇。”
周元宁怕佩秋不知深浅,嘱咐道,“你也要注意,除了云来和燕来,你一个字都不能说出去。”
佩秋点点头,“奴婢知道,不会坏了殿下的谋划,只是,您让燕来去扮那个小内监,这万一,若是一不小心,被发现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