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末球长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一脸坏笑

    且不说胡三七当时是如何挣扎求生的,他的几个叔伯虽然各种不好,不过求救兵的心思还是很足的,虽然从临沂到曲阜有几乎三百里的路途,但托福帝都武工队的剿匪,现在除了少许够不到找不到的山贼,在无差别的杀戮下,各路山贼强盗差不多都消声灭迹了。

    如果长老们只付出不索取,只帮着剿匪而不收税,那么各路文人已经圈养文人走狗的大族肯定是要写无数的歌功颂德的不要钱文章,把长老们吹嘘成圣明无边的大人物。

    当然了,税是不肯收的,一分钱都不会交,宁可将税金交给当地小吏,也不交税,是晚明士大夫最喜欢标榜的,表露自己身份的行为。

    明朝搞文贵武贱搞得太走火入魔,官府对有功名的士人肾虚得不行,结果把全天下的读书人都给惯坏了。

    古往今来,从清流到东林党再到“五美分众”,似乎都是一个套路:他们只管负责玩嘴,耍笔杆子。不停地指责别人的缺点错误,不停的抹黑别人,抬高自己。自命为天下万民的表率,似乎只要是让他们拿到了官印,便会立刻海晏河清、天下太平、万民康乐一般。倘若是在他们夺权上台之后还做不到,甚至把天下搞得更坏的话。不好意思,这只是需要尔等小民忍受一下阵痛而已,但这阵痛到底是痛上几年还是几代人,他们可没有说。反正佛祖曾曰,一瞬间和一万年是一样的,你们就先痛个一万年好了。

    对于这些文人来说,他们眼中那个“民”的标准是很高的,基本只有身负功名的士绅才能算是百姓。其余的都只能是有完粮纳税养活他们义务的蝼蚁而已。饿死再多蝼蚁,也不损他们的清誉这个就和现代印度的高种姓,整个印度的十几亿人口,在他们眼中却只有不到一亿可以算是人一样。

    当然了,这种几乎反人类的意识形态,背后却有高大上的存在背书,那些得意洋洋自称饱学之士的人,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声称读四书五经的人才算是栋梁,哪怕这些东西对于执政治理毫无用处,但谎言重复千遍就是真理的道理,谁都知道。

    一个家里的人因为偷吃了邻居家的东西,而因为烹饪不当而死后,搬着尸体在邻居家门口闹,肯定有人在里面和稀泥。

    要以德报怨,要大度。

    反正是非黑白是没人在乎的。

    这个家族的那个创始人,也许原本的学问并非那样,但几千年来,早已被各种无良文人,学棍绑架,本身就是一个为奴隶主制造奴役他人合理的说辞的学说,到了后世,却是已经流毒深刻,难以戒除了。

    “男儿何不当走狗,卖掉中华五十州,请君且

    看教科书,几个英雄威名留人说历史后人写,后人不记祖先仇……五胡乱华无人记……”

    曲阜的某个大家族宅地,事实上是连绵不绝的庞大建筑,占地几十亩,可以说,到了后世,这个原本是看守陵寝的地方,已经变成大多数人口都是这个家族后裔,这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地位!

    历史上,这个家族可称千年汉奸世家,以中国历史上来说,所谓王业不偏安,因此,谁占据中原之地,谁就是正统,至于这中原是哪里,自然大概其是黄河流域几省为重,古代九州,大概就是如此。

    &n




第864章 胡三七的故事4
    而交纳租银的佃户,也要受许多“正额”以外的勒索。一个是“加耗”,每一两租银要加耗银一钱八分;二是“解费”,每交租银一两,外加解费四分。名目繁多的附加,带来计算上的麻烦,后来干脆合一起来,每两加四钱。除了这些明文规定的额外勒索外,其它还有许多花招和敲诈。

    除租粮、租银这些“万年租”外,孔府还迫使一部分佃户,专纳某种实物或专提供某种劳役。其中有所谓:萝卜户、粉条户、豆芽户、香椿户、桃户、杏户、鸭蛋户、鱼户,菱米户、盘子户、碟子户、炊帚户、苕帚户、坛香户、年花户、花炮户、门神户、屠宰户、运盐户、船户、喇叭户、点炮户、杠子户、盒子户、祭猪户、祭牛户、祭羊户、嚎丧户等等。真是名目繁多,无奇不有。什么事情都要佃户无偿做义工。

    除了上面的种种剥削外,还不时有各种临时加派。比如衍圣公如果某一年需要向皇帝进贡,所有贡品一概由佃户交纳。碰上皇帝到曲阜“朝圣”的时候,佃户就更加遭殃了。除了修桥补路、搭棚扎彩、织席编蒲等劳役外,还要随粮交纳若干钱财。

    此外,孔府里的婚丧嫁娶,得子过寿等日子,往往也征调佃户的财物,广施其榨取和勒索的卑鄙伎俩。然后,放高利贷也是孔府的一种剥削方式,据说孔丘是很少谈利的,孔府在表面上也很少谈利,口头上总是挂着“仁义道德”,可是他们放起高利贷来,那真是心狠手辣!据记载;孔府向外放债,年利率竟高达百分之一百二十三!有时发放霉烂麦子,借一斗烂麦,还一斗好麦。又放种粮,也是借一斗,还二斗。高利贷里还有一种所谓“牛租”,也就是孔府出钱买牛买马,加百分之四十至五十作价租给农民使用,农民可使用三年,并分三年还清租价;但最后牛马仍得由孔府收回,另行处理。农民在这种重利盘剥下,常有牛租未及还清,人已活活饿死的。

    当孔府打着“仁慈”幌子和孔府的“乐善”伪装,把曲阜的农户们榨干了最后一滴血,让他们饿死在沟壑,露尸于荒野的时候,自己却过着极端奢侈的生活,其实严格来说,孔夫子自个儿就是一个非常讲究衣食排场的贵族老爷。什么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什么席不正,不坐,什么穿黑色的羊羔皮袍,一定配上黑色的罩衣;穿白色的鹿皮袍,一定配上白色的罩衣;穿黄色的狐皮袍,一定配上黄色的罩衣等等,一副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贵族范儿。

    而曲阜衍圣公府的历代“圣裔”们,自然也都学着祖宗的榜样,进一步变本加厉,一面唱着“节用而爱”的骗人曲调,一面穷极奢华,用衣食住行上的排场来显示自己的“高贵”身份。

    比如孔府老太太过个除夕,只是自家人吃个私人宴席,根本没请外客,就要花掉八百三十两银子。如果有了什么喜丧大事,那个糜费就更大了。而且不仅几位老爷吃着山珍海味,就连猫儿狗儿,也和它们的主人一样,过着奢侈生活。每天养猫的伙食就要三千文,养狗需用猪肝喂养,每天用钱一万二千文。鸟食花费更是高达二万四千文。而与此同时,孔府门外的佃户们,正在以每个一千文的售价出卖他们的儿女!

    总的来说,那种“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事情,在孔府天天都在发生。每天孔府里被倒掉的剩饭菜多得能堆成小山,却从来不肯少收佃户哪怕半斗麦子的田租……哪怕孔府的这些佃户之中,有不少也同样姓孔,甚至还留着同样的血脉,是某一代衍圣公的某位庶子的后人,但也得不到半点宽免。

    除了针对乡下佃户的盘剥之外,孔府的另一种剥削手段是霸占集市,抽收集税,反正只要是能伸手的集市,一概由孔府霸占,并委派地方恶霸充当集头,强行抽取集税。孔府除了常年从这些集市上获得巨额集税外,还用不时更换集头的手法,经常收入集头的“认差费”。孔府为了抬高集头售价,竟把集头当作奇货,公开招标拍卖。此外,孔府还利用权势,以开设当铺、经营钱庄、发行钱票等手段大发横财。凡是古今中外任何黑帮做过的事情,孔府只会做得更凶狠和更贪婪。

    当然了,更狠的大头生意自然是贩卖私盐,这私盐生意在古代绝对是暴利,原本是官府最重要的财政收入,但是衍圣公祭祖守坟辛苦,买一点盐自己吃,谁敢拦着,再加上东林党诸公众正盈朝后,自然是对有钱的士绅富商免税,而税收的负担全都压给了最普通的穷人,小门小户的商户,他们搂着穷人家的女儿的**,嘲讽那些衣衫褴褛终日劳作但只能饿死的穷人。

    当然了,衍圣公府上对于土地的贪婪已经在山东如同恶魔一样,巧取豪夺杀人夺地已经是轻轻松松,串通胥吏直接将庄子或者没有靠山的小地主的土地全都划归自己名下,而让那些原本的老百姓要么去逃荒,要么给自己做奴隶。

    反正衍圣公自己是哈哈大笑,哪管老百姓死活那是朝廷关心的嘛。

    在权力影响范围外,也就是杀人很麻烦,而很难影响官府的地方,就采取了另一种掠夺方式,投献。

    当然了,投献也是分情况种类的,在衍圣公府上的打手可以派出去杀人灭门的范围内,基本上看中那块地,就可以直接去抢,而部分人以投献名义,主动上门,那可就是不同,就是相当于收一个象征性的税负就好。

    再差一级的就是诡寄,也就是名义上说是衍圣公家的,实际上只是搭着,每年象征性的给一部分,这就比投献要自由的多了。

    至于好像范进中举那样,一个中年老**丝中举后,无数人前来捧场,送钱送物的就不说了,送田地的,一家子自己投献给范进做奴仆的,人家都未必收啊。

    孔家要的仆人自然不可能那么

    低俗的随便接纳,一般都是要“家生子”或者很小就买下来,调教出开挂的伺候人本事,顺从的思维,真正把奴性灌输下去,才会让人亲手伺候。

    胡家几人之所以如此兴冲冲的找过去,原因也很简单,孔府一位身份很高的老人物,正听了某位得道高人的指点,去学习某些人的先进经验,玩双修**!

    足足七七四十九个十岁左右的幼女,当真是花费巨大,最难的是,还得是和老爷八字相和,还得是山东本地的女子,与孔老爷相配后



第865章 胡三七的故事5
    所谓一不做二不休就是这样,长老们的军队也许在肉搏方面不如古代军队的严苛,但纪律把持的绝对很好,对于阶级仇恨的认知也很清晰,因此在这件事上,无论胡家如何哀求利诱,都止不住他们灭门的心。

    在长老们的列表里面,劣绅和腐儒都属于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群体,而长老们也自问没有本事可以改造他们,只不过是需要时间慢慢调教他们,但找到机会,灭一下还是很正常的。

    当然了,武工队通常都是由整训部队,技术员,社会调查员组成,三部分互不统属,抢到的土地却并不归属武工队所有,以免他们上瘾去抢劫,而是均分给了失地农民。

    在这样的狂风暴雨下,固然有不少人逃脱到田野里面,但是胡家真正的主心骨基本上没带多少钱出来,等到了县城就抓瞎了。

    没有钱,没有缙绅身份,只不过是狐假虎威的仗势欺人,现在就现原形了吧。

    他们却是被赶出来,只能在孔府管家的宅院外面打转,等了几日后,身上的钱花的差不多了,终于又堵住了那管家的轿子,那管家这几天正搜罗帝都的各种新鲜货孝敬几位大爷呢,因此只是甩了一句:“我打听了,你们家的那姑娘早就因为疾病而死,不要在此浪费时间,要安贫乐道,以德报怨嘛。”

    说完就把他们感慨了。

    胡家几人此时绝望了,站在街上开骂,说的自然是自己一家子将衍圣公一家孝敬的不错,花了多少钱,但始终没有回报,现在却来这一套!

    这个乱世谁都不好受,起码在胡家眼里,错的就是世界。

    无奈下,回到了临沂,此时胡三七早已饿的只能在街头乞讨,央求以前熟识的人给口饭吃,如果不是身上还有点衣服,早被那乞丐抢走剁手跺脚变成畸形儿去乞讨钱财了。

    他们看到胡三七这些天几乎什么都没有做,居然没有请到大军平贼,却也是大骂了一通,丝毫不说这些天自己去了曲阜却是什么也没有得到。

    胡三七却是哀叹着说:“叔叔,这怎么办啊,咱家的地都被那些泥腿子分了,现在连县衙都给他们地契了。”

    能不给地契吗,目前最大的武力持有人是武工队,当地卫所的兵将在听说了当时动手的前后,以及武工队手里的武器威力后,当时就对外声称绝不与武工队发生冲突了。

    这几个人互相嘀咕哀嚎了许久,过了这么多天,原本的愤怒于悲哀早已淡漠,剩下的也就是对自己未来的担心而已。

    这也没什么不是。

    但等到他们一个个说要去求援兵,让胡三七自己在县衙边上,慢慢的求着县老爷发兵后,胡三七最后一点身上的细软,其实就是一块护身符,带着点金子,也被搜罗走了。

    他傻傻的在街上待了许多日,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由于他的身份,也就是曾经与帝都的人物有龌龊的家族,因此哪怕想找个地方打工也没得打,这年头能去哪里讨要剩饭

    他只能回去看看已经被占据的家园,看看那埋着整个家族死尸的地方,然后愤恨的离开。

    好在此时不是多年前遍地流民的大明时代,囤积粮食牟利的大族基本上被杀光后,流民现象不多,而野外各种野果也多了起来,依靠着这些,胡三七不知道自己朝什么方向走,甚至不知道自己在哪,却是遇见了这么一件事。

    “招兵招移民啦,天津卫的好地方,上官不打人不骂人,堂堂正正的大兵,每个月军饷五两,每顿饭管饱,每天有肉吃,发新衣裳,三年选不上志愿兵就退伍,退伍后可以去新殖民地发耕地,比一般老百姓多200亩地……”

    运河口,一口大锅煮着肉汤,不少年轻后生看着作为样板的士兵,在那嘀嘀咕咕,招兵还是找移民也是七嘴八舌。

    如果是平时,敢于大规模把人往外勾引,让地主老爷没有了廉价奴仆,必然是要被地主老爷带着奴仆全都杀掉,将这些平日里不被当做人的汉子驱逐回来当奴隶。

    但整个山东,沿着运河边的运输线上,却是政通人和,和谐的很,稍微大一些的地主要么被灭掉,要么就是自己解除了家丁打手,在帝都不断提升生活品质的情况下,给这种连白面馒头都不舍得的地主打工实在没什么兴趣。

    在河北以及山东的乡村,也许第一个衣着光鲜手持巨金回来嚷嚷着自己当兵垦荒的日子是多么的美好的人,也许还会被当做自家的疯子骗子,地主老爷的脸色虽然不好,但也可以摆谱一下,但随着人逐渐增多,七大姑八大姨也开始传说某村的汉子在帝都活的不错,随意显摆一下的同时,开始琢磨着某个成亲的事情。

    而一些脑子灵活的地主,逐渐发现一个两个佃户嘴里透露出退了佃,去报名垦荒的主意后,全都怒不可遏。

    这年头,哪怕是地主和佃户之间,很多时候也沾着远亲,为这个**裸的剥削关系有了遮掩,但佃户们见识不足,也就只能本能的将这些吸血鬼作为拿主意的对象,堪称是羊问饿狼明天该不该出门,自然也有许多地主出手干扰正常的招工行动。

    真的有收入受到冲击的地主老爷恼羞成怒,而那些佃户哪里想得到这就是杀人的道理

    这就和那些“东林正人”“正人君子”们差不多,平日里倒可以夸夸其谈,在纸面上“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真要是面对各种意外情况,他们就会一个个都傻了眼,除了搞内斗、放嘴炮和推卸责任之外,几乎什么都做不了,国家的衰败和崩坏,在他们看来就是皇帝失德、太监干政和武将无能的缘故,从来不会检讨自己的半点过世,只会抱着圣人之言跟你胡搅蛮缠。

    同样的,地主之所以恶心可恨,并非是其无

    能,而是其无能还舔着脸占据国家上层建筑!

    不过,在帝都以练兵为主,为扫荡土豪劣绅为辅,山东轮战的效果是惊人的,作为大平原的山东根本挡不住小分队的武工队巡逻,而一个地主的土围子对于武装起来的士兵几乎就是被屠杀的对象。

    长老们尝试过感化,教育,改变这些地主,甚至有部分还给他们看了世界地图与世界局势。

    但他们对此绝不感兴趣,只想着让自己只会读四书五经的儿子能不能一步登天做丞相,一年贪污几十万两银子。

    地主绝对是大明时代最残暴的存在,也许满清八旗代表的劫掠集团很反动



第866章 胡三七的故事6
    胡三七忽然想到的,自然是快跑,他怎么能落到仇人手里,虽然不知道动手的人到底是谁,但来人绝对是来自帝都的人物,这是许多人都说的,虽然也有不少人听闻了帝都的事情后,将头发剃了,招摇撞骗扮作帝都的人骗钱,但都很快被专政铁拳击倒。

    在这个战乱饥荒四起的时代,对于当兵其实抵触心理的人不多,只要能够混上几顿饱饭吃,就算投了叛军似乎也没啥大不了的,或许还能凭着一刀一枪杀出个富贵呢!

    但胡三七想到的,却是报仇!

    他自家本是地主出身,自然看得起戏,什么祭祖啊,做寿什么的,原本那戏班子不可能来他家这样的小围子,不过谁让兵荒马乱了,谁的日子也不好过,因此哪怕年纪不大,胡三七也看过一些戏文,虽然那些叽叽喳喳的唱戏内容听不懂,里面固然什么才子佳人后花园之类的玛丽苏不少,但是如同宝剑记、浣纱记这样描写林冲、越王勾践复仇故事的也不少,杀死仇人,报仇雪恨的桥段也知道。
1...326327328329330...40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