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重生明末之中州崛起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青山孤舟

    “李亭的任命不再提起,为了陈州的安全,李亭暂时只能留在黑龙潭,至于什么时候回来,要等官府的命令。”

    李亭杀死哪吒,杀死刘洪超,打跑刘洪道,竟让自己陷入一个困境,他暂时不得回陈州之地。明眼人看的出来,官府已经放弃他,让他作为刘洪起的出气筒,只为让刘洪起出了心中恶气,从此不再进攻陈州。

    ……

    汝宁府西平县西南一座高大的寨堡,修的如同城池一般。

    寨堡大门五个大字:西平巡检司。

    大厅之内,站的坐的,黑压压挤满了大厅。所有人都面色凝重,刘洪道捂着伤口讲述着此次大战的经过。

    端坐正中的正是西平巡检刘洪起。刘洪起个头不高,显得矮壮有力,脑袋很大,脖子又短,犹如一个冬瓜放在腔子上一般。

    如今他身穿一身黑袍,端坐正中,满脸犹如结下寒霜一般,不发一言。

    好半天,刘洪起才缓缓开口道:

    “此仇不报,誓不为人!”

    声音不大,却异常坚定,众人看去,刘洪起眼眶已经含着泪花。

    男儿有泪不轻弹,更何况刘洪起这一方枭雄。




第三十七章 新马刀
    昨天,李亭打扫完战场,清点各种俘获。除了战马之外,刀枪弓箭鸟铳等兵器将近2000多套,俘虏汝宁的战俘900多,加上哪吒以前的人,还有自己以前的人,他这里一下子膨胀到将近1700人。

    李亭正说带着这些人回去,接到一个奇怪的命令,要他继续驻扎在黑龙潭。

    命令是由张山带来的,命令荒唐可笑,黑龙潭此地属于许州郾城县地界,并不是西华的地盘,李亭若是救人来此,还算是个牵强的理由,若是无事,驻扎在这里算怎么回事呢

    张山稍稍一解释,李亭就明白了。

    陈州的那些官,竟是被他打怕了。怕他回去,刘洪起杀来,然后给陈州惹下无穷的事端。

    李亭苦笑道:“这是干什么呢打了胜仗,没有嘉奖,没有功劳不说,难道还要我在这里,等着刘洪起来报仇吗”

    “他们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张山也有些愤怒地说道。

    李亭连夜派兵救出他和曾虎,张山又是感激,又是惭愧。感激李亭的救命之恩,惭愧的是他竟一点也帮不上忙。

    张山介绍道,曾虎现在也是无可奈何,上面的命令压的很死。非要曾虎下这道令,曾虎也只得照办。

    李亭什么话也没多说,心中只是冷笑:他们竟怕刘洪起到这个程度。

    你们怕刘洪起,难道就不怕我吗看来自己的实力,有些人还是看不清啊。

    那就继续扩张实力吧。总有一天,所有人才会认识到,李亭才是真正的强者。那个时候,就再也不会有这种荒唐之事。

    李亭送别张山之后,立刻下了几道命令。

    首先,派人将他那将近一万石盐,在九湾自己的盐场卸下,给他二叔交代,尽快熬制精盐。另外又从俘虏中找出不那么精干的500人,直接补充到盐场去。盐场规模扩大,熬制精盐速度一定要加快。

    有钱才是硬道理,这是最根本的根基,1万石盐,市价差不多10万两银子,熬制精盐后,就是50万两银子。

    有了充足的财力,做什么事都有底气。

    其次,改编队伍。组建骑兵大队,步兵大队,水兵大队,还有夜不收小队。

    张凯前天俘获212匹战马,李亭顺势就组建了两个骑兵大队,每支大队90人,分别由张凯和陆冲担任队长。

    步兵大队,总共600人,组建三支200人的队伍,分别由郑云九、高鹏、梁高达三人负责。

    水兵大队,则是由原来哪吒的人为主,保留200精干之人,由朱锋、刘新山负责。

    夜不收小队,则有原来张凯的夜不收队伍中挑选出来的20人,再加上李亭从自己手里找来的10人,组建一支30人的队伍,由乔安负责。

    乔安一直做夜不收,为人大胆又谨慎,平时寡言少语,但做事极有分寸,因此李亭放心交给他去搜集各方情报。

    他的所有兵力现在也就1000人上下,其余多余的人不是去熬盐,就是暂时做各种杂务。

    组建队伍的同时,李亭又给合流镇上富商去信,要他们尽快送来粮食,他在此地驻扎,主要就是保护合流镇。

    那些商人当然不敢怠慢,高家更是积极,已经回信过来,今天一定能将第一批粮食送到。

    另外,新的骑兵步兵的兵器打造,李亭也急令韩举在黑龙潭成立打铁工坊,从合流镇和周边多找铁匠,尽快将他队伍的兵器改造一新。

    熬盐、组建队伍、打造兵器等事情全部安排妥帖,各方进展都很顺利,李亭知道,自己的队伍又要上一个层次了。

    现在他站立在沙河北岸的河堤下,眼看前方,尺把深的野草,将这里铺就一片厚厚的草地。草地之上,战马在来回的驰骋,上面的骑兵一个个精神抖擞,挥舞着手里的雁翎刀,镔铁刀等来回肆意地做着砍杀的动作。

    组建骑兵大队的同时,李亭就跟他们提出训练要求,哪怕他们以前都是天雄军的骑兵,从现在起,也得按照李亭制定的新的训练计划,一步步训练。

    比如现在进行的劈砍训练,总共50丈长的草地上,设置9个草靶,五个草靶为人骑在战马上的高度,四个为人步行的高度。

    这9个草靶有各种样式,有人正骑着战马冲锋,有人正抱着长矛冲刺等各种形状。李亭要求士兵左手控缰,右手用马刀采取前刺,左刺,右刺,上劈,下劈等各种动作,将所有草靶刺穿或者斩落在地。

    这里面的设置,以刺为主,以砍为辅,要求尽快完成动作。

    看似简单,实则很慢,因为骑兵冲锋起来速度极快,两边都有目标,要求精力高度集中,手眼反应极快,才能完成这一套动作。

    难度远超过张凯和陆冲的想象,他们虽战场厮杀多年,这种训练却是第一次遇到。

    李亭不光设置了训练方法,更主要是设置了惩罚方法,两个队天天比赛,谁输掉,谁去割草,设置草靶。

    看起来不算什么,可是军人是最讲究荣誉的,哪怕张凯和陆冲亲如兄弟,最近也是天天为割草之事,斗的想尽办法。

    李亭不管他们如何斗,他对训练不光要求细节,还要求时间。

    不过,两支骑兵队的表现都超过他的预估,现在可以每人平均砍下七八个草靶。

    李亭望着两只队伍正在呐喊者,一匹匹战马的在草场上比拼,中间两匹战马驰骋,一周无数骑兵观战,不时响起响亮的叫好声。战马疾驰,骑手手中刀光上下翻飞,身后的草靶一个个被马刀洞穿或者砍成两截。

    叫好声,呐喊声,不停地在这片草地响起。

    李亭看了一会,欣慰地点点头,不过,看到他们手里的刀样式不一,有些镔铁刀,明显偏重,骑兵挥舞一会,脸上就见了汗珠。

    李亭叫过张凯和陆冲,让他们跟着自己来到黑龙潭东北角的树林旁边。

    这里是李亭新设置的打铁工坊。二十几个炉子火生的正旺,

    四十多铁匠**上身,腰中只围一块布裙,顾不得擦拭脸上和身上的汗水,不停地挥动着手里的铁锤,铁钳夹着红红的铁块,打出马刀的样子。

    风箱拉的急,炭火生的旺。锻打、淬火一个工序都不能



第三十八章 新火药
    张凯陆冲抱着新打造的马刀回去继续训练。

    李亭看着韩举,韩举最近实在是辛苦,望着韩举红红的双眼,李亭苦笑一声道:“韩大哥,辛苦您老人家了。”

    韩举一笑道:“没什么,打造马刀是头等要事,我一定尽快完成。另外,改装燧发枪,装刺刀之事,5天之内,我一定完成。”

    李亭叹口气道:“最近些时日,可是要辛苦大家了。告诉各位打铁的兄弟,工钱翻倍,想吃什么,你们尽管提。”

    “好咧!”韩举脸上浮现出笑容道,“小兄弟,只要这些你舍得花钱,我们就一定让您满意。”

    李亭哈哈一笑,看来任何时期,钱的刺激都是致命的。

    李亭又吩咐韩举,如何进行分工合作,将任务如何分解,如何让铁匠进一步往专业化上走,稍微说了一说。

    韩举心中叹道:“这个小兄弟,虽不会打铁,可是他的办法,就是这么有效,按照他的办法,必定能够事半功倍!”

    韩举听完,认真几下,最后承诺道:“你放心,燧发枪,还有刺刀之事,我绝不会有半点耽搁。”

    见韩举的承诺不是无的放矢,李亭也就放下心来。

    他离开打铁工坊,前往前面一片草地之上,这里是新组建的步兵大队的训练场地。

    红艳艳的人群前面,郑云九手里端着鸟铳,正跟所有人做着示范。

    “这就是突刺,要求要快!要求两手,右腿同时发力,向前冲时要猛,要突然,要给敌人不备……”

    李亭远远地看着郑云九正示范着他以前的突刺之术,嘴角露出微笑,这一批兵成熟了,可以做教官了。

    这时,他的文书吕贺过来道:“高家人送粮食到了,我已经派人去卸粮食,另外,高福还有急事要跟你说。”

    李亭来到河边,高福一见李亭,肥肥的脸上高兴的看不见眼睛,轻声说道

    “李队长,造火药的原料,我都买回来了。全部放在以前张凯的那个大院子里。”

    李亭眼睛一亮,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有了造火药的原料,李亭的新式火药就可以立即生产出来。

    李亭急忙道:“走,带上50名杂务,跟我立刻去合流镇。”

    吕贺办事一向谨慎认真,时间不大,50名杂务,已经被他带来,大多是年纪稍微大一些的俘虏,大概都是45岁靠上,忠厚老实者居多。

    当然,此刻李亭给他们吃的远超他们的想象,一个个也都欣然地跟着李亭做事,不做他想。

    从宋朝到明朝末年,火药广泛应用已经有500多年,人们对于火药的认识,包括火药方的配比有很大提高。

    但是终归缺乏理论的指导,每一个行家的配比都是不同的。

    跟真正火药最大效能来说,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

    到了明朝末年,什么事都办的极其走样,就连火药制造的质量更是越来越差。当时,总督京营的赵世新就提到明军公发的火药“奸匠积习相同,粗糙不堪搪塞,各军领药到手多将原药变卖迅自买药”。

    也就是说官方的工匠偷工减料,制作出的火药质量太过粗陋,军人拿到这些火药之后,迅速卖掉,然后再买质量好的火药。

    至于这个时代的火药配比则更是乱,硝石硫磺木炭有按照60:20:20配比的,也有按照80:10:10配比的。里面的无论硝石硫磺还是木炭份,造假的,以次充好的,比比皆是。

    配方本就不对,加上制作粗糙不堪,可见这火药差到什么程度。

    李亭等买的火药就是各种火药的混合体,虽还能用,但是实在也说不上好。

    李亭自然知道什么是上好的火药配比,他秘密地将此方教给吕贺,就是让他以后接管



第三十九章 备战
    郑云九高鹏梁高达等虽在河畔一般练兵,

    就在这时,一个传令兵到来,带来李亭的消息。

    李亭命令,现在所有步兵队长各带自己的燧发枪立即乘船到合流镇上。

    这里由张凯带领骑兵兼管一切事宜。

    郑云九等人越发不解,但也都老实地接受命令上了船,直接来到合流镇。

    在传令兵的带领下,他们来到一个陌生的破旧宅院,以前似乎很久没人住,更加显得院子破旧不堪。

    传令兵直接带他们来到后院,这里是一个大的空地,中间一个圆筒形的大房子,应该是个粮仓。

    粮仓一周,似乎是晒谷场一般的大空地。

    李亭正带着一群人正在地上插上木靶。

    高鹏看起来像他们平时练习鸟铳射击的木靶,不免更加疑惑,练习射击难道要这么隐秘之地

    他看了看地上,用白灰洒出几条白线,上面分别标识着距离:“100步,120步,150步,200步等。”

    李亭道:“平日射击训练,你们都很熟悉,我就不多说了。你们几个枪法也还可以,我今天就是让你们都在这里再次训练一次射击。”

    “恩,火药在那里,铅弹也在旁边,快去准备!”

    “是!”

    说着话,李亭指了指粮仓前面的那颗正开着槐花的槐树。

    浓密的绿树叶下,两个木桶放置在两边,一个是黑火药,一个桶里是铅弹。

    郑云九、高鹏都是十分熟悉这个过程,相互看了一眼对方。

    他们不解的是,平日里训练都是按照80步距离射击的,有时候甚至是50步的距离设置的木靶。

    今天,看着白灰距离木靶的距离,难道这样会有用

    不光他们两个,其余的什长也是一头雾水,但是李亭的话,他们都老老实实遵循。

    取下燧发枪,装填火药铅弹。

    时间不大,三人自动站成一排,手举燧发枪,对着100步远的木靶瞄准。

    “放!”

    随着旁边李亭一声口令。

    “嘭嘭嘭!”

    燧发枪声连番响起。

    感觉也没什么特别的,高鹏特别不解,为何百忙之中要他们特意回来

    最近风声这么紧,难道李队长就不知道吗
1...1213141516...13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