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末之中州崛起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青山孤舟
屋内众人,突然感觉空气有些怪异。
这事实在是好笑到让人笑不出,这个年轻人竟要去吕宋组建水师。
姑且不论组建水师之难,但就去吕宋去组建,就已经让人啼笑皆非了。
他们都强忍着没笑。
这时就连原本严厉的郑芝豹也一脸笑容,看着李亭又问道:
“你可知道现在吕宋不归我大明之地,乃是那西班牙国掌控,莫说去建水师,就是你上去
第一三一章 谈笔交易2
这简直就是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的肚子里一般。
纵使你在海上万千的本领,此刻陆地上已经居于下风。
“李团练,这些年来,我之征战无数,朝廷兵马,各路水贼海盗,红毛鬼,东洋人。海面之上,我没有怕过任何人。即使最危险的时候,我大不了也能乘船逃走。不过,大多时候,我都是胜利者,呵呵……”
郑芝龙说着一副萧瑟的表情,似乎是感慨什么。这时,只见他从身后,拿出一把燧发枪来,一个正式的燧发枪。
他的门路真广,李亭暗暗想到,大明朝少见的东西,他这里都有。
郑芝龙大手抚摸着黝黑的枪管,好半天没有说话。
他将枪往后面一递,叮叮当当就有人给上药装填弹药。
这时,郑芝龙接着说道:“无论怎么打,我都不想别人来到我家门口跟我打。因为这里有我的家人,我所有的拼杀奋斗,都是为了他们。
崇祯六年,红毛鬼,还有我以前一个结拜兄弟刘香,联手集合红毛鬼的8艘战船,还有刘香的50多艘帆船,就在金门岛南边,与我明军大战一场。
你知道金门离此多远吗半天就能到这里!
这是在我家门口打,但凡我有个闪失,不光是我,我的一家老小,我们这里所有人家,都要成为人家的奴仆。
家产被抢,人员被杀。
我郑芝龙没有任何选择,只有胜利,才能让我的家人活下去。
那天打的真凶,我们光火船就准备了100多艘,专门去烧他们的大船。
他们船大,他们的炮利,可是在火面前,他们还是被烧的大败。
刘香的那些破船也是被我打的全军覆没。
那时候,我就发誓,下一次再有大战,决不能在我家门口打,我要将战线往前推,我要让我的家人都能安心的过日子。
刘香后来还是逃跑了,可是我绝不会放过他,竟然在我家门口跟我血战,我岂能容他
后来,我跟他有六次大战,一战于石尾,再破于定海,三破于广河,四破于白鸽,五破于大担,六破之于钱澳。
直到崇祯八年,刘香才兵败自尽。
这里是我的家,我不允许任何人来威胁我的家人,不许任何人再让他们战战兢兢的生活。
而今天,本来你是来讨论其他事。结果因为三弟跟你吵架,我才发现,我面前竟站着一个杀神。
你们的鸟铳,竟能射杀400步远,我的若有家人,都是在你的鸟铳威胁之下。当日红毛鬼打的那么厉害,我家人也顶多只是担心而已。
如今的你,竟已经进了我家院子,外面还有你千余人,随时待命。呵呵,没想到啊,一个小小的地方团练,竟也这般厉害。
枉我在海上厮杀多年,如今却在陆地上,被人几乎用刀架在大家脖子一般。
这个滋味绝不好受。”
郑芝龙说着,一脸的苦笑。
说到这里,郑芝龙一伸手,刚才那个鸟铳已经装填好,他站起身,对着门口“嘭”地一声,门外一棵小松树,几乎拦腰斩断,剩余的树枝犹自在白烟中晃动。
“杀了他吗”郑芝龙身后,郑芝豹等人,顿时举起手中的刀矛,刀光一闪,各个指向李亭。
所有的眼光一起看向郑芝龙。
郑芝龙叹口气,一摆手道:“我们的铳跟人家的实在相距甚远啊。”郑芝豹等人悻悻然退去,不敢再提杀掉李亭之事。
“郑总兵,老实说,若不是你控制着这片海域,我绝不会来这里。
我的目标压根不在这里,我是河南陈州团练,为了筹粮去了江南。可是江南之地,来南洋做买卖的人多啊,刚好我两个未来的舅哥也在其中。
现在,他们身困于吕宋,我能置他们危险而不顾吗那我又成什么人了
当然,既然去吕宋,我就不想着空手而回。所以,我才开始筹备南洋商社,筹备未来的水师。西洋人不远万里都能来到南洋,来到我中土做生意,我们为何不可呢
他们在我们的地盘上肆意妄为,难道我们就任由他们嚣张吗
郑总兵,现在正是豪杰一显神威的时候。你虽说以前已经跟那些红毛鬼多次交手,可是,他们都是在你家门口打。
&n
第一三一章 谈笔交易2
这简直就是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的肚子里一般。
纵使你在海上万千的本领,此刻陆地上已经居于下风。
“李团练,这些年来,我之征战无数,朝廷兵马,各路水贼海盗,红毛鬼,东洋人。海面之上,我没有怕过任何人。即使最危险的时候,我大不了也能乘船逃走。不过,大多时候,我都是胜利者,呵呵……”
郑芝龙说着一副萧瑟的表情,似乎是感慨什么。这时,只见他从身后,拿出一把燧发枪来,一个正式的燧发枪。
他的门路真广,李亭暗暗想到,大明朝少见的东西,他这里都有。
郑芝龙大手抚摸着黝黑的枪管,好半天没有说话。
他将枪往后面一递,叮叮当当就有人给上药装填弹药。
这时,郑芝龙接着说道:“无论怎么打,我都不想别人来到我家门口跟我打。因为这里有我的家人,我所有的拼杀奋斗,都是为了他们。
崇祯六年,红毛鬼,还有我以前一个结拜兄弟刘香,联手集合红毛鬼的8艘战船,还有刘香的50多艘帆船,就在金门岛南边,与我明军大战一场。
你知道金门离此多远吗半天就能到这里!
这是在我家门口打,但凡我有个闪失,不光是我,我的一家老小,我们这里所有人家,都要成为人家的奴仆。
家产被抢,人员被杀。
我郑芝龙没有任何选择,只有胜利,才能让我的家人活下去。
那天打的真凶,我们光火船就准备了100多艘,专门去烧他们的大船。
他们船大,他们的炮利,可是在火面前,他们还是被烧的大败。
刘香的那些破船也是被我打的全军覆没。
那时候,我就发誓,下一次再有大战,决不能在我家门口打,我要将战线往前推,我要让我的家人都能安心的过日子。
刘香后来还是逃跑了,可是我绝不会放过他,竟然在我家门口跟我血战,我岂能容他
后来,我跟他有六次大战,一战于石尾,再破于定海,三破于广河,四破于白鸽,五破于大担,六破之于钱澳。
直到崇祯八年,刘香才兵败自尽。
这里是我的家,我不允许任何人来威胁我的家人,不许任何人再让他们战战兢兢的生活。
而今天,本来你是来讨论其他事。结果因为三弟跟你吵架,我才发现,我面前竟站着一个杀神。
你们的鸟铳,竟能射杀400步远,我的若有家人,都是在你的鸟铳威胁之下。当日红毛鬼打的那么厉害,我家人也顶多只是担心而已。
如今的你,竟已经进了我家院子,外面还有你千余人,随时待命。呵呵,没想到啊,一个小小的地方团练,竟也这般厉害。
枉我在海上厮杀多年,如今却在陆地上,被人几乎用刀架在大家脖子一般。
这个滋味绝不好受。”
郑芝龙说着,一脸的苦笑。
说到这里,郑芝龙一伸手,刚才那个鸟铳已经装填好,他站起身,对着门口“嘭”地一声,门外一棵小松树,几乎拦腰斩断,剩余的树枝犹自在白烟中晃动。
“杀了他吗”郑芝龙身后,郑芝豹等人,顿时举起手中的刀矛,刀光一闪,各个指向李亭。
所有的眼光一起看向郑芝龙。
郑芝龙叹口气,一摆手道:“我们的铳跟人家的实在相距甚远啊。”郑芝豹等人悻悻然退去,不敢再提杀掉李亭之事。
“郑总兵,老实说,若不是你控制着这片海域,我绝不会来这里。
我的目标压根不在这里,我是河南陈州团练,为了筹粮去了江南。可是江南之地,来南洋做买卖的人多啊,刚好我两个未来的舅哥也在其中。
现在,他们身困于吕宋,我能置他们危险而不顾吗那我又成什么人了
当然,既然去吕宋,我就不想着空手而回。所以,我才开始筹备南洋商社,筹备未来的水师。西洋人不远万里都能来到南洋,来到我中土做生意,我们为何不可呢
他们在我们的地盘上肆意妄为,难道我们就任由他们嚣张吗
郑总兵,现在正是豪杰一显神威的时候。你虽说以前已经跟那些红毛鬼多次交手,可是,他们都是在你家门口打。
&n
第一三二章 劝服茅元仪1
岛上是一个百户所,有百余兵屯住。主要是海防警戒之用。
小岛不大,方圆只有几里地,靠着东边的海边,有几间破破烂烂的木房子,前面还有一道伸进海水里一人高的石墙。
木房子里正是茅元仪住的地方。
换乘小船,郑芝虎先登岛,他是去找这里的负责人张百户打下招呼。
剩下的事,就是李亭的事。
“两天之内,你们一定要离开此地!”
交代完,郑芝虎就匆匆回来。郑芝虎没有说太重的狠话,交代一番,就匆匆乘船离去。
李亭早已经派高鹏将茅夫人的信件送过去,想必这个时候,他应该已经看过信了。
“信件他看过了吗”
“看过了。”
“你们闪退旁边。”
“是!”
此时,李亭已经来到木屋前。
眼前,沙滩上,一棵高大的椰子树下,一个老者正站在树下。海风吹起他长长的衣袖,吹起他长长的白发,他似乎浑然不觉。
一手拿着信,一手提着酒壶,喝一口,那眼泪已经将信打湿。
他看信极快,似乎看过不知几遍,然后又重头看起。
李亭看时间也差不多,手里捧着蓝宝石向他走去。
他抬头看一眼李亭,尤其看到那颗蓝宝石,身子一颤,马上又平静下来道:
“你就是李团练”
“正是!你可是茅元仪先生”
“正是老朽。”
接头还算顺利。
一时有些沉默,李亭一指旁边的石头墙笑道:
“这可是长城吗深入到海里的可是山海关”
“小子倒是不错!一眼就看出老朽之深意。那些岛上之兵,都说你老头子,做这事干什么
他们哪里懂的山海关乃是对建虏之要害,一个个天天只想钱,大明都毁都他们手里。
还有那郑家,一家都是贼,如此强大的水师,竟也不帮朝廷去打建虏,他们究竟想干什么”
李亭微微一笑,这才想起,刚才郑芝虎为何绕过这里去见张百户,交代完之后又匆匆离去,为何不见茅元仪,看来没少被茅元仪骂。
看着这段石墙,李亭心中感慨万千,这个茅元仪果然厉害,哪怕是发配到漳浦这个边荒的小岛,依旧在考虑北方的战事。对于任何人,都是毫无畏惧。
而且郑家之人,对他还算……至少没想法杀了他,不知是敬重,还是因为畏惧。
茅元仪骂了一阵,扭头看向李亭。
“你也知道山海关你如此年纪轻轻,能知道此地,也算是不错了。”
这也不是什么好话,明显的看不起人的感觉。
“那以先生看,如何才能制胜建虏呢”
李亭直接问一个绝的,你们谈这么久打建虏,如何制胜可有妙策
茅元仪想了想,叹口气道:“攘外必先安内。”
“先生想不想听我的办法”
“你有何妙策”茅元仪眼睛骤然放亮,紧紧盯着李亭,一刻也不肯放松。
突然,他想起什么,哈哈大笑道:
“难道是你的三步走战略,听说这个在江南士林中传扬很广啊。”
“哈哈哈哈”,李亭倒没想到,这个三步走战略就连茅夫人也听说了,竟也写信告诉茅元仪。
李亭连忙摆手道:“三步走,乃是步骤,说的优先顺序。要想制服建虏,关键在于制服他的骑兵。
有一支可制服其骑兵的队伍皆可。
而对于流寇,最关键则是在钱粮。”
茅元仪平静下来,想了半天道:“现在谁能制服他们的骑兵呢,谁有能为国开拓财源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