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天苍黄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有时糊涂

    “情况不是很清楚吗!”阎智皱眉说道,神情却没那么激动,拿起名单问道:“还要查什么”

    “查清楚他们的财产,”延平郡王说道:“这份名单上,有些人是想赖账,有些人是真还不上,就像这个,翰林院博士辛铮,据我所知,他家里清贫得很,别看只有六百两银子,他就是还不上,所以,不能一概而论。只有把这些都查清楚,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明白吗”

    这话说得在情在理,阎智沉默了下,然后才抱拳施礼:“卑职明白。”

    众人松了口气,延平郡王又安抚道:“大家都知道,收回国库欠款,这件事没那么容易,所以,在事先便要将困难估计足,对每个欠债人都要了解清楚,制定催缴方案。”

    王洵阎智同时应诺,延平郡王这才稍稍放心,然后问王洵调了多少人参加,王洵告诉他,曹里正在清查帝都的粮库和府库,为今年的粮食腾库,故而曹内暂时抽调不出多少人,他只抽调了十六人。

    “才这么点人,”延平郡王皱起眉头,这点人肯定不够,他想了想对阎智说:“能不能请丞相府再多派点人手。”

    阎智略微想了下便摇头:“王爷,卑职以为最好请虎贲卫或内卫出面协助,如此可以事半功倍。”

    延平郡王闻言沉默不语,王洵忍不住摇头,这家伙胆子实在太大,居然公然提出让内卫虎贲卫介入此事,此举犯了朝中大忌,特别是内卫,朝中上下,从藩王到大臣,都深为忌惮,就算皇帝要动用内卫,也只能悄悄干,哪会如此公然昭彰。

    “王爷,...”王洵旁边的一个度支曹官员担心延平郡王动心,小心的提醒说。

    延平郡王冲他微微摇头,这官员立刻闭上嘴巴,延平郡王冲大家微微一笑:“虎贲卫和内卫的主力都在陈国,朝廷也抽不出多少人,不过,我试试看,看看能不能从禁军中调点人手出来。”

    王洵悄悄松口气,对延平郡王稍稍有了些信心,度支曹的官员在田凝之后,受到清洗,他这个侍郎也是调来不久,原以为顾玮会长期执掌度支曹,可没想到,顾玮也没当多久,便被调离,来了延平郡王,这位王爷在帝都以音律闻名,在到度支曹之前,一直是宗正府令丞,从未干过其他政务,他能掌控好度支曹吗

    不但王洵怀疑,度支曹上下都在怀疑,不过,现在,王洵稍稍有了些信心。

    延平郡王越想越感到自己这个主意太棒了,度支曹人手不足,而且他也不敢完全相信这些人,丞相甘棠与他私交不错,可现在却派了个愣头青来,看来也是不看好这件事。

    延平郡王立刻写了个奏疏,要求朝廷提供人力支持,写了一半,他又将笔放下,略微沉凝便将奏疏揉成一团,而后长长叹口气,这禁军中废物也不少,若是调来几个废物,那还不如不要。

    想了半天,延平郡王又提笔重新写了一份奏疏,这次他明确提出,要抽调禁军协助。

    “....禁军肩负内城和皇宫安全,兵力见蹙,然追缴国库欠款,乃朝廷当前头等大事,度支曹人手不足,且追缴欠款,情形复杂,故请禁军协助,臣闻禁军队正柳寒,统兵有方,所部兵力,乃禁军头等精锐,肯定陛下抽调柳部,协助臣追缴欠款....”

    柳寒要知道了,恐怕会羞愧得无地自容,带着士兵赌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居然还成了头等精锐,还统兵有方!!!

    延平郡王知道他的这封奏疏最慢明天就会到皇帝的案头,尚书台不敢阻拦,更不敢淹没,因为,追缴欠款是现在的头等大事,也是朝廷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谁也不敢耽误。

    傍晚,柳寒收队回营,再在营房中检查了一番,让弟兄们好好休息,然后才离开。

    刚出营门,便看到路边停着的马车,柳寒略微沉凝便过去,两个护卫站在车旁,看到柳寒过去,车夫将车梯放下,柳寒上去,掀开门帘,延平郡王端坐在内,旁边的小火炉上水咕咕直响。

    “待会肯定要喝酒,就不请你喝酒了,请你喝茶。”延平郡王从茶罐里面舀了一小勺茶叶,放进茶杯中。

    柳寒在他对面坐下,舒展下胳膊,笑道:“多谢王爷,那就不客气了。”

    “柳大家什么时候客气过,”延平郡王笑着冲外面吩咐道:“开车,静明公主府。”

    “公主今天找我们去,又是坐而论道”楚明秋问道。

    “谁知道呢,”延平郡王漫不经心的说道:“不过,有件事还是先告诉你。”

    &nb




第二百九十四章 宴无好宴 上
    【 】,,更新快,免费阅读!

    薛泌冲公主和延平郡王柳寒等五人拱拱手,咧嘴笑着说:“殿下,我对音律一窍不通,我看这听曲就免了吧,公主一向关心朝政,提携青年才俊,所办酒宴亦多议朝政,座中士子亦多有惊人见解,今朝廷在扬州推行盐政革新,本是利国利民之举,然却艰难重重,句大人和顾大人困守扬州,王爷,公主,诸位士子,不知对此有何妙策,以解朝廷之困。”

    静明公主闻言嫣然一笑:“薛大人忧心朝政,令本宫钦佩,既然如此,听琴可以待会再听,说到扬州盐政革新,我闻还是薛大人向朝廷的谏言,今日盐政革新维艰,不知薛大人还有何妙策”

    “妙策!”薛泌苦笑下,正要开口抱怨,耳中却忽然传来柳寒的声音,他不由精神微振:“妙策倒没有,我所想到的都写在盐政革新的方略上了,具体到扬州,从句大人和顾大人的奏疏看,最主要的是当地商户在门阀支持下,向朝廷提出了过高要求,朝廷无法答应,于是他们合谋抵制盐政革新,哼,这些商户的胆子越来越大了!居然敢以商乱政!”

    “薛大人说得对,商人以商乱政,朝廷应当严惩!”吕修附和道。

    薛泌没有丝毫得意,相反有些谦虚,不过神情已经大为和缓,这段话只有最后一句是他自己加的,前面的全是柳寒暗中传音过去的。

    可没想到的是,薛泌的“谦虚”却让在场的人对他好感立增。

    “惩罚商人不是办法,”延平郡王说着瞟了眼柳寒,正色说道:“若是惩罚商人有可能产生相反效果,扬州盐政革新的目的是让商人参与盐铁经营,盐铁不再专营,目的是增加税收,若是惩罚商人,商人就更不敢经营盐铁。”

    “王兄此话有理,”袁望叹道:“扬州盐政革新的成败其实就在能不能让商人积极参加。”

    “袁先生说得好,”静明公主接口道,目视柳寒说道:“柳先生上次说得好,扬州盐政革新的关键是让足够多的商人参加盐的生产,这才能促进盐的产量,可现在,扬州的盐商居然以此对抗朝廷,不知先生可有什么法子”

    柳寒皱眉想了想,摇摇头,静明公主露出了失望之色,柳寒却说:“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蹊跷朝廷提出的税收和策略都是合理的,盐商获利不小,我不明白他们为什么会狮子大开口,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里面的事,我不太清楚,不敢妄言。”

    “哦,”静明公主轻轻吁口气,看着延平郡王说:“王兄能不能给柳先生解释下,这里面有没有蹊跷”

    延平郡王在心里苦笑,扬州门阀在后面支持盐商,这是说不出来的秘密,朝廷手上没有证据。略微沉凝,延平郡王将句誕顾玮联名上疏的部分内容说了一遍。

    “现在问题的关键是,盐商认为,修复盐田,前期投入太大,朝廷十税一太高,要求实行太祖定的十五税一,另外,要求每个州的盐商不能过三家,此刻要求对参加竞拍的盐商进行限制,要求至少在一万两银子以上,这将限制大部分小商人进入。”

    柳寒闻言不由乐了,延平郡王皱起眉头,不解的看着他,柳寒笑了下:“这个条件恐怕不是他们最后的条件吧,要价这么高他们难道吃了豹子胆王爷,您的话没说完啊。”

    延平郡王苦笑下,袁望点点头:“王爷,我虽不经商,可也知道点商人的想法,他们一般不敢向官府提这样的条件,王爷,扬州的事情恐怕没这样简单吧。”

    延平郡王还是没开口,乐范忍不住了,皱眉问道:“难道又是门阀世家在背后支持他们想做什么”

    场中陷入沉默,薛泌端起酒杯,佯装喝酒,朝柳寒瞟了眼,柳寒没有看他,同样在喝酒,借着喝酒挡住嘴巴,他的耳中响起柳寒的声音。

    “你装着不清楚,什么话都别说,让王爷去说,这事透着蹊跷,对了,注意那个乐范,这人值得拉拢。”

    薛泌心里一愣,蹊跷有什么蹊跷不过,他还是听了柳寒的话,装着喝酒,什么话也不说。

    静明公主看到此景,嫣然一笑,然后才叹道:“我也以为,此事没那么简单,我很怀疑这几个商人背后还有人,没有门阀世家的支持,恐怕他们也不敢如此大胆。”

    “公主此言有理,”乐范叹道:“门阀世家乃大晋之毒瘤,这颗毒瘤不消,天下难安。”

    柳寒微微皱眉,这静明公主直接将门阀挑出来,是什么意思皇帝在背后指使,以图造成一种舆论压力,逼迫扬州门阀让步,还是有其他目的

    帝都距离扬州比较远,可扬州所有的门阀,都有子弟在帝都为官或求学,帝都有些许风声,都会在最短时间内传到扬州。

    “薛大人,盐政革新之策乃大人亲拟,不知大人对此有何高见”静明公主就像个主持,实际也是,这样的清谈聚会,都会有个主持,这个主持人一般就是聚会的召集人。

    “嘿嘿,我那有什么高见,”薛泌淡淡一笑,眉头却微微皱起,这次耳中没有传来柳寒的声音,他只能自己应付:“朝廷不能在这上面让步



第二百九十五章 宴无好宴 下
    【 】,,更新快,免费阅读!

    想到这里,柳寒心中添了几分小心,他苦笑下叹口气:“盐之利乃大利,作为商人,怎么会不想要,可惜,现在不是时候,我这还有一堆烂事,那有心情去虎口夺食。”

    吕修乐范没明白,袁望若有所思,薛泌叹口气,延平郡王微微点头,静明公主眼中闪过一丝失望。

    “这事还得在江南扬州解决,”柳寒将话题岔过去:“我感觉,只是感觉,没有证据,句大人和顾大人走入了一个误区,想一次将事情办了,其实这事可以一步一步来,先拍卖小块的,把小块的卖了,这些可以便宜点,朝廷可能会亏一点,但不要紧,拿到这些钱,将损坏的盐田修一修,再拿出来拍卖,这次拿到的钱,将更好的盐田修一修,再拍卖,如此,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静明公主眼睛一亮,喃喃低语:“滚雪球,这倒是有意思,有意思。”

    延平郡王却点点头:“这法子倒是可行,至少可以试试。”

    薛泌无所谓的喝了口酒,顺手摸了下伺候侍女的脸蛋,侍女羞怯的向边上躲了下,手上的酒壶却丝毫没受影响。

    柳寒没注意到袁望,袁望先是低头沉思,随后便抬头露出一丝笑意,赞许的点点头。

    “柳先生高才,”吕修皱眉说道:“此法虽好,可未免太缓。”

    柳寒点点头,正要解释,延平郡王却已经开口道:“不然,此法似缓实快,而且不容易激化矛盾,朝廷和门阀世家都能下台,柳先生大才,居然能想出如此巧妙的法子。”

    柳寒在心里苦笑,这也算大才,筑巢引凤,诱之以利,以点破面,不过常用手段。不过,这些年,他的面皮和神经都练出来了,闻言只是淡淡一笑,让外人看着似乎是很谦虚。

    “王爷谬赞,这法子能不能行还难说,得看扬州的实际情况,让句大人和顾大人根据实情行之。”柳寒有些担忧的说道:“我们在这坐而论道,可扬州的实际情况只有句大人和顾大人才能清楚,我们距离太远,不能代替他们作决定。”

    “此言甚是。”延平郡王点头称是:“究竟该采取何种策略,该由句大人顾大人决定。”

    静明公主眉头微蹙,轻轻摇头说:“说句实话,我相信顾玮顾大人,可对句誕句大人实难信任,若是顾大人主持,此事恐怕早已解决,皇兄不知为何让句誕为主,以本宫看,该将句大人召回朝廷,让顾大人主持。”

    延平郡王沉默了,句誕在朝中的名声很差,可皇帝却在差遣这俩人,这个任命从一开始便受到朝野质疑,可皇帝坚持,尚书台不知为何也没阻拦。

    静明公主扭头看着薛泌,薛泌笑了下:“别问我,我只是上了道疏,用谁是皇上和尚书台商议的结果。”

    “皇上用句誕,此事焉能不坏。”吕修叹了口气,语气有些酸溜溜的。

    “我也不明白,朝中诸公为何要用此人”乐范也很是不解的看着薛泌和延平郡王。

    薛泌也不明白,这两个人选都是柳寒定的,顾玮的目的很清楚,就是让他离开度支曹,可句誕却有些含糊,薛泌也没完全理解,句誕的名声很差,但他尚书仆射,是掣肘潘链的重要人物,将这个人弄到扬州去,柳寒的解释并不充分。

    “句誕大人政务经验丰富,顾玮大人在士林中有很高的声望,朝廷选用这两个人,应该是好的。”延平郡王斟酌着说道。

    “为什么”吕修依旧没放弃,坚持问道:“句誕贪赃受贿,声名狼藉,用这样一个人,他会为了朝廷尽心尽力吗”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柳寒淡淡的说道:“句誕本一小吏,蒙先帝拔擢,直入中枢,自当感朝廷恩惠,为朝廷竭心尽力,吕兄多虑了。”

    “多虑了”吕修摇头,神情坚定:“句誕乃墙头小人,前齐王得势之时,便谋投靠齐王,为齐王所拒,转而反对齐王,后投靠内廷,才得以升迁,这样的人吕某敢断言,乃奸邪小人,朝廷用此人,必为其所累!”

    柳寒被呛,却没有动怒,只是淡淡的笑了下,没有反驳,薛泌却反击道:“齐王权倾朝野之时,句誕大人却敢于率先弹劾,这份风骨令人赞叹,齐王党羽却因此抨击他,这未免不公。”

    “薛大人此言持中,以先帝之明,句誕若为奸邪,岂会拔擢入尚书台,委以仆射之职”延平郡王也接口道,句誕在朝中率先弹劾齐王,逼齐王归藩,此乃政治正确之举,在这上面,决不能错,新皇登基,诸事繁杂,皇帝还没时间对大臣进行调整,没有追究那些支持兄终弟及之臣,可若还在为齐王说三道四,那就是自找没趣,别看在这公主府,谁知道这些负责伺候的侍女中,有没有内卫呢。

    延平郡王抬出泰定帝来,吕修顿时不知该如何作答,只好低头不语,乐范却摇头说:“先帝重病,难见外臣,句誕走的是内廷路子,拜在内廷穆公公门下,此举便令人不齿,先帝病重,只有穆公公可以随时见到先帝,其中有什么蹊跷,外人那里知道。

    “乐兄慎言,”袁望好意的提醒道:“你这是在指责穆公公借先帝病重,操持朝局,伪传圣命。”

    “伪传圣命倒不至于,但蒙蔽先帝是可能的。”乐范丝毫不惧,坚持说道。

    柳寒摇摇头



第二百九十六章 琴声夺魄
    【 】,,更新快,免费阅读!

    <=””>

    琴声幽幽,素雅中带着淡淡的超脱,仿佛自云间透出的丝丝光亮,凡尘中的野草,在阳光的滋润下,悄然的成长着。

    仅仅听了半个小节,柳寒便对静明公主的琴技大为赞赏,难怪太学和国子监的那帮书生对静明公主如此推崇,就这琴技,与青衿相比也不遑多让。

    宫弦微微一个转折,轻轻一跳便到角弦,声音渐渐低沉,柳寒心中一愣,情不自禁的,精神一下便跟进去了,琴声越来越低,似乎弹琴的人正渐渐远去,五色彩鸟自云间落下,翅膀扇动,空气随着它的双翅振动。

    柳寒聚精会神的听着,忽然膻中内气缓缓流动,他忽然心念一动,脑子立刻清醒过来,心里大为震惊,背心冒出一层冷汗。
1...313314315316317...38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