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天苍黄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有时糊涂

    “唉,世事弄人,我倒是很想和他成为好朋友,与他把臂畅游天下。”王奋叹道,满是惋惜,龚先生没说话,沉默了一会,三爷才慎重的说:“一般能写出这样诗篇的人,或是心高气傲,或是豪情万丈,或是飘然出尘,可他却偏偏是个商人,而商人又是一个锱铢必较,绝对现实的人,这样的人怎么会有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情怀;怎么会有乘风归去的浪漫;更何况,春江花月夜,那是出世修道的情怀,千万年之后,依旧传颂不已。”

    “这样的诗篇,怎么会在一个人身上体现出来”三爷长叹不已,神情之中非常迷惑。

    龚先生丝毫不怀疑三爷的品鉴,三爷在这方面的品味极高,那些庸俗的诗篇从来不入他的法眼,以文观人,是三爷最擅长的。

    为此,到帝都后,三爷便下令收集柳寒的所有文章,包括在凉州长安写的三首,在崔府和延平郡王府写的数首,以及他在冀州时收集的,全数收集整理成册;每日咏读,细细琢磨。

    当然这不可能完全了解柳寒,但却可以推断出柳寒性格,习惯,爱好,从中琢磨出他做事的一些规则。

    “你收集的情况”三爷扭头问道。

    龚先生耸耸肩:“没有更多的,除了公开的,其他的没有。”

    这段时间,三爷整天在家咏读诗文,龚先生则在朝野活动,走访与王许田诸家交好的官员和商家,了解柳寒在朝中的支持。

    柳寒的很多事在帝都都是公开的,比如他与秋戈交好,为秋云给拓跋部落送粮,与鲁璠是诗友,延平郡王很欣赏他,小赵王爷和薛泌是酒肉朋友,小赵王爷还曾为他在百漪园与田家交手。

    在江湖上,柳寒与风雨楼萧雨交好,俩人联手将漕帮方震赶出了帝都,逼得漕帮交出彭城以北的水道。

    在商场上,柳寒同样表现不俗,瀚海珠宝已经是帝都第二大珠宝店,只比鸣玉斋差了那么一点,这一点主要是皇宫采购,皇宫每年都要采购珠宝,柳寒似乎没在意这个,没有主动去抢,鸣玉斋几乎独占皇宫采购。

    除开珠宝,瀚海商社这一年多发展势头凶猛,织坊染坊并起,很快抢占了帝都三四成市场,要知道帝都可是有百万以上人口的城市,每年需要的布匹就是一大笔钱。

    “珠宝还好说,可织坊和染坊就不同了,帝都很多商家都涉及织布染布,青州的孔家,兖州的陈家和谢家,京兆的章家,都有织坊和染坊,受到很大冲击,仅仅几个月中,利润便少了五六成。”

    龚先生叹息道:“要说经商,这柳寒真是个奇才,他的织坊织出的布,不禁漂亮,还很厚实,染出的布,颜色鲜亮,还不掉色,我试过,无论怎么洗,都不掉色。

    更不要说,他采取的经营方式,可以说是绝妙,用行间的话来说,是加盟的方式,每家加盟的店,只要交一笔保证金,便可以到瀚海商社接受培训,瀚海商社还负责提供全部原料,原料费还每月结算一次。

    我估算了下,照这个速度下去,要不了两年,整个帝都的染布就得给他吃下。”

    “那么从朝里动手,成功的机会有多大”三爷问道,龚先生想了想,微微摇头:“我看希望不大,除非说通潘链。”

    “哦,为什么”三爷将诗册放在案几上,端起茶杯问道。

    “他与延平郡王和小赵王爷的关系不错,这两位是新近冒起的宗室,另外,我打听到他进禁军是薛泌举荐的,如果是延平郡王和小赵王爷羽翼未展的话,薛泌就不同了,他在中书监,乃皇帝近侍,如果薛泌要为他说话,那就很难通过朝廷之力扳倒他。”

    “长袖善舞,这倒是附和商人的特性。”三爷笑道,随即又纳闷的叹道:“这么多特性,怎么会集中在一个人身上,着实令人不解。”

    龚先生也不由叹口气,这么多资料,细细分析下来,更感柳寒棘手,而且,他很是不解

    “公子,是不是再与老祖宗商议下,与柳寒谈判,逼其让出黄河以北水道。”

    王奋苦笑下,拿出一张纸递给龚先生:“这是早晨刚收到的,老祖宗下决心了,唉,这样拼下去,恐怕只是两败俱伤。”

    两败俱伤!

    这是王奋得出的结论。

    龚先生是赞同这个结论的。

    这次王许田三家联手对付风雨楼,目的是抢下彭城到帝都的黄金水道,这段水道联系江南到北方,江南到北方的所有物质都要经过这段水道,每年仅仅船运收入便有十万两银子。

    但柳寒实在太棘手,前段时间派到帝都的高手,几乎伤亡殆尽,史老以中品宗师之能,亦折在这一阵,其他的包括泣血刀,阴阳双老,全数折损,家族实力损失惊人。

    从目前柳寒展现出的实力,他本身有上品宗师的实力,手下还有数个高品武师,另外还有风雨楼协助,萧雨显然没死,正躲在柳府养伤,而萧雨背后,还有魔门




第三百三十章 微澜
    【 】,,更新快,免费阅读!

    六大辅政大臣退出去后,皇帝叫住丁轩,皇帝在书房内来回踱步,最后在丁轩面前站住。

    “现在他们都出去了,你给朕说句实话,少府现在还有多少银子”

    丁轩躬身答道:“回皇上,少府现存银子二十二万两,另外在汇通钱庄存有一千两百万两银子,每年可收息十二万两。”

    皇帝轻轻松口气,随即纳闷的问:“将银子存在汇通钱庄合适吗”

    “皇上,银子放在汇通钱庄,每年有一分的利息,放在库房,银子就只能是银子。”丁轩解释道。

    “一年十二万,这不少啊。”皇帝喃喃自语,还在当太子时,便知道在汇通钱庄存钱有利钱,但却一直不清楚汇通钱庄利钱的多少,今天才知道,居然有一分的利。

    “皇上不知,咱们这是存得多,才有一分利,低于千万两,五百万两以上的都是七厘,一百万到五百万的是五厘,以下逐级递减,十万两以下的,就没有利钱了。”丁轩解释说。

    “那这汇通钱庄又从那生银子呢”皇帝很好奇,丁轩笑道:“皇上不知,那汇通钱庄也不是白拿银子,他们将银子也借给别人,主要是那些生意人,那些生意人借钱也要利钱的,好像不管多少,都是三分。”

    “三分!!!”皇帝忍不住叫出声来。

    丁轩点点头:“这三分比起在他们那存钱是要多些,可比起城里的那些高利贷来说,那就便宜多了。”

    “干嘛那些不自己作呢”皇帝十分好奇:“就说你吧,朕还是太子时就知道,你是帝都最有钱的人,你在汇通钱庄存了多少”

    “臣那是最富的人,帝都最富的人是皇上。”丁轩恭恭敬敬的答道,不敢有丝毫逾越,皇帝在丁轩面前站住,依旧看着他,丁轩笑了下说:“臣在汇通钱庄也不过存了三十万两银子。”

    “嗯,不少了,三十万,你在度支曹借钱了吗”皇帝又问道,丁轩点点头:“臣前几年手头紧,便在度支曹借了点银子,臣这就去还了。”

    “嗯,还了好,没债一身轻嘛。”皇帝点头说道,丁轩也连连点头:“是,皇上说的是,臣这就去还。”

    皇帝没再说什么,丁轩小心的看看皇帝,慢慢的退出书房外。

    等丁轩出去,皇帝才叹口气,国库如此空虚,少府有钱,可这钱不能轻易动,这是皇家的私房钱,是先帝十多年才积攒出来的,只有江山到了紧要关头才能动。

    呆呆望着房外,皇帝忽然感到厌倦,底下的臣子各有机心,陈国的事渐渐平静,可弹劾蓬柱的奏疏势头没那么猛了,可依旧还是没停,现在又多了弹劾句誕和顾玮的奏疏,说俩人在扬州怠慢政事,整天流连青楼,视朝廷盐政革新之大事如无物,要请皇帝治俩人之罪,另行委派贤能主持盐务革新。

    皇帝看到这奏疏就气得差点大骂,他非常怀疑这些人的心思,句誕顾玮在扬州的每一步都是按照朝廷拟定的方略推行的,俩人就是太软,才导致盐政革新推行不力,要换蓬柱,早已推行开来,唉,朕就是少了几个蓬柱。

    穆公公悄无声的进来,他没有打搅皇帝,静悄悄的站在一边,黄公公用眼色示意,是不是要提醒皇帝,穆公公微微摇头,黄公公于是也不作声。

    轻轻叹口气,皇帝自嘲的笑了笑:“父皇说当皇帝就是孤家寡人,朕现在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陛下毋庸担心,”穆公公轻声说道,皇帝似乎已经知道他进来了,没有转身,穆公公小心的说:“皇上上次说的那张猛,臣已经查到了,他发配到凉州,服苦役三年后,按律不得返回中原,他便留在姑臧了,皇上登基,大赦天下,他也没离开,依旧在姑臧。”

    “看来,他是不肯原谅朕啊!”皇帝叹口气,穆公公摇头说:“皇上切莫自责,当年的事,怪不得皇上。”

    皇帝深深叹口气,穆公公建议道:“皇上不用担心,人才总会有的。”

    “当年是朕负了他,”皇帝声音低沉,深深的叹口气:“派个人去,就说朕请他回帝都,告诉他,朕需要他回来。”

    张猛是当年太子侍从,名义上为伴读,实际上掌控了太子府的主要权力,当年太子监国时,他是政策策划和推动的主要官员,所以在太子被冷落后,张猛被朝中大臣弹劾,泰定帝将其发配到凉州服苦役三年。

    在张猛主掌太子府时,蓬柱刚入太子府不久,他获罪时,太子没敢出手保护,导致他最后被发配,为此,皇帝一直耿耿于怀。

    “老奴遵旨。”穆公公应道。

    皇帝轻轻嗯了声,依旧没有回头,静静的看着窗户外,今天的天气不算好,外面的天色有点阴,看上去春雨欲来。

    沉默了一会,皇帝转身在案几边坐下,案几上堆着高高的奏疏,皇帝取过一本奏疏翻开,忽然抬头问道:

    “那事怎么样了”

    穆公公没有问什么事,立刻答道:“已经开始了,昨天,柳寒已经召集了所有人开会,今天甄娘启程去扬州。”

    &nbs



第三百三十一章 闲聊
    【 】,,更新快,免费阅读!

    “舒大人到中书监已经半个月了,对朝政熟悉没有”

    让薛泌有点意外的是,穆公公开口居然是问舒成,此举不但让薛泌微怔,也出乎舒成的意料,舒成怔了下,抬头看着薛泌和穆公公,这才醒悟过来,冲穆公公笑了笑说:“谢公公关心,唉,基本熟悉了,唉,朝政艰难,皇上接了个烂摊子,流民遍地,府库空虚,朝政艰难。”

    “朝政艰难正当同心协力,共渡危难。”穆公公说着,略微咳了两声,后面的小太监赶紧将茶端过去,穆公公接过来喝了两口,感到气息稍稍顺畅,又喝了一口,才递给小太监,抬头看着薛泌和舒成微微叹口气:“老了,老了,好多事都力不从心了,以后皇上就靠你们了。”

    /小说mr=””>“公公说的那里话,公公乃我大晋柱石,我们还得靠公公指点。”薛泌奉承道。

    “你这话听着舒坦,可,一代新人换旧人,谁都逃不过。”穆公公笑眯眯的说道,扭头看着舒成说:“舒大人,你刚入中书监,朝政的事多向薛大人请教。”

    “下官明白,对薛大人,下官非常感激。”舒成连忙说道,他虽然新入中书监,可在求学多年,早存一展宏图之愿,可是,他出身寒门,没有晋身之阶,到帝都来求学兼碰运气,几年下来,终于获得薛泌的赏识,而且一下便被举荐到中书监这样的核心位置,为此他对薛泌十分感激。

    穆公公看着他微微点头,随后又看着薛泌,薛泌神情平静的看着穆公公,穆公公看上去有些疲惫,眼睛浑浊,头发都白完了,老态龙钟之状尽显,可薛泌却非常清楚,这是头老虎,衰老的老虎依旧是老虎,偶尔露出爪牙,就能将人撕成碎片。

    “这样好,这样好,”穆公公说道,薛泌心里有些奇怪,今儿这穆公公怎么啦说话有点语无伦次。

    薛泌小心的笑了笑:“公公其实勿需担心,蓬柱大人即将回来,陈国土地革新基本完成,扬州盐政革新也必然成功,朝廷府库在三年之内,必然充实。”

    穆公公微微一笑,轻轻叹口气:“是呀,陈国和扬州都成了,皇上的两大新政便成了,朝廷便能安静一会了。”

    薛泌随即点头:“公公说的是,这两大新政若成了,朝廷也就能缓口气,塞外的事便能解决了。”

    舒成却扬声道:“塞外的事其实好解决,难的是流民,如何安置流民,这才事关社稷安定。”

    穆公公眼角微凝,没有开口,薛泌摇摇头:“流民问题是难,可安置流民需要土地,朝廷上那找这么多土地,就算遣送流民回原籍,也需要不少的银子,这流民问题还得从长计议。”

    “唉,若能在天下推行陈国之策,流民问题自然解决了。”舒成说道。

    薛泌想了想本能的觉着不妥,他摇摇头:“舒兄,陈国新政已经引起这么大风波,在天下推行,有可能引起更大的风波。”

    舒成想了想,轻轻叹口气:“要是能恢复到太祖时的土地之策,天下便安宁了。”

    “若是能恢复到太祖之时,自然是好的,”薛泌说道:“可太祖之时,天下战乱初平,人口减少,现在呢,天下承平数百年,人口自然增长,已是太祖时的数十倍,而天下的土地却未增,太祖之策如何行”

    舒成顿时语塞,穆公公微微点头,有些惊奇的看着薛泌,薛泌这番言论大大出乎他的意料,而且十分有道理,太祖之时,由于长期战乱,人口死亡极多,荒地极多,足够分配给每个人,可现在,仅仅人口便是太祖时期的数十倍,以帝都为例,太祖时,帝都人口不过二十来万,现在已经超过百万,如果加上城外四乡的,人口恐怕已经超过三百万,天下诸州莫不如此。

    “先帝时,鲜卑入侵,北方幽并两州大量人口南逃,造成幽并两州人口迅速减少,可为何并州和冀州两州流民却是最多”舒成反问道。

    穆公公微微点头,似乎赞成舒成的意见,可没想到薛泌似乎胸有成竹,他淡淡的笑了笑:“幽并二州,其北部,包括雍州,土地贫瘠,常年干旱,亩产本就不高,民多贫困,至于冀州,先帝击败鲜卑后,曾经大量在幽并冀三州安置难民和流民,所以,这三州的流民很多。”

    舒成无话可说,穆公公再度点头,薛泌其实还有个理由没说,由于三州大批难民南逃,当地的门阀世家趁机占了大批土地,难民流民多安置在土地贫瘠之处,而且难民流民多贫困,稍有灾患,他们便不得不再度卖去土地,成为流民。

    “可,薛大人,难道流民问题就无解了吗”舒成有些丧气的问道,流民成灾,朝野上下都有认识,可如何安置流民,朝野争论不休,恢复太祖之策为一说,还有便是放开荫户,再有便是垦边,将流民安置在凉并雍幽四州边塞之地。

    可这些策略都有致命缺陷!

    薛泌苦笑下:“流民问题要慢慢解决,不能着急,总能找到办法的。”

    实际上,这话就承认了,流民问题暂时无解。

    穆公公赞同的点点头:“薛大人说得不错,凡事不能急,今年解决不了,可以等明年,明年解决不了,可以等后年,总有办法的,操之过急,反而有可能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薛泌心中一闪,明白的点点头,舒成叹口气,心情沉重的低下头。

    穆公公扭了肩,小太监立刻停止捏拿,向后退了一步,穆公公靠在椅子上看着薛泌,今天薛泌的见解再度让他感到意外,看来此人以往的纨绔不过表象,实际还是有才的,或者说是很有才的。
1...320321322323324...385
猜你喜欢